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草鱼锚头蚤病是常见的草鱼流行性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感染强度较大,流行时间较长,水温为12~33℃均可以繁殖,产卵频率较高,18℃时每3~4d产1对卵囊。锚头蚤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鱼蚤科锚头蚤属。草鱼锚头蚤个体大,肉眼即可看到。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锚头蚤病是常见的草鱼流行性寄生虫病,感染率较高,感染强度较大,流行时间较长,水温为12~33℃均可以繁殖,产卵频率较高,18℃时每3~4 d产1对卵囊。锚头蚤属于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鱼蚤科锚头蚤属。草鱼锚头蚤个体大,肉眼即可看到。草鱼锚头蚤头部寄生于草鱼鳞片下,身体露于鳞片外,呈白线头状。寄生量大时鱼鳞下布满虫体,像穿着蓑衣,故又称"穿蓑衣"病。水温低时,锚头蚤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大于15℃时,开始孳生。寄生部  相似文献   

3.
正1病原体锚头鱼蚤。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多态锚头鱼蚤和草鱼锚头鱼蚤、鲤锚头鱼蚤。2症状锚头鱼蚤寄生在鲢、鳙鱼等鳞片较小的鱼体表,可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石榴子般的红斑;寄生在草鱼、鲤鱼等有较大鳞片的鱼的皮肤上,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的色泽较淡,在虫体寄生处亦出现充血的红斑,但肿胀一般较不明显,大量寄生时病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鱼体消瘦,游动缓慢而死。由于虫体前端钻在寄主组织内,后半段露出在鱼体外,老虫的体表常有大量累枝虫、钟虫等附生,因此当  相似文献   

4.
杂鱼混养引起鳗鱼暴发锚头鳋病刘骏,霍以群,李超美(镇江动植物检疫局)1993年5月,镇江某养鳗场出口一批成鳗。在检疫过程中,发现该批鳗鱼体表锚头鳋寄生非常严重。锚头鳋属桡足亚纲、剑水蚤目、锚头鳋科,寄生在鱼的鳃、皮肤、鳍、眼。而鳗主要寄生在口腔内的下...  相似文献   

5.
1病原体锚头鳋虫体分为头、胸和腹3部分。雌性成虫开始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时,其体形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危害较大的种类主要有草鱼锚头鳋虫,还有多态锚头鱼鳋、鲤锚头鳋等,寄生于鲢鱼、鳙鱼、鲤鱼、鲫鱼、乌鳢、金鱼和锦鲤等的体表、口腔、鳍条及眼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简方林乐峰,林家义(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兽医站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该虫体侵入鱼体后,鱼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鳞片腐烂,病灶周围红肿,并常有其它病原菌寄生。此病主要...  相似文献   

7.
(一)暴发性出血病 主要危害鲢、鲫、鲂,流行季节为5~9月份。发病时,病鱼的鳃盖、眼眶、鳍条基部、体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严重时,病鱼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肠道充血。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治疗可用强氯精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再用强氯精或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或用其他药物进行防治。 (二)锚头鳋病 主要危害鲢、鳙、鲫等,流行  相似文献   

8.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流行病,无论是池塘、湖泊、水库都有发生,流行地区广、季节长,发病死亡率高,是淡水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一)流行季节与危害 从2月底至11月份,尤以水温为28℃左右发病最为严重。危害的淡水鱼类有鲫、鳊、鲢、鳙、鲤、草鱼等。患病率为60%以上,死亡率为10%~80%。 (二)主要症状与诊断 患病早期,病鱼主要表现为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鳃灰白…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防治鱼锚头鱼蚤病钟清莲,林峰,林嵩海(江西省龙南县程龙种养服务部,341715)鱼锚头鱼蚤病又叫针虫病,是由锚头鱼蚤侵入鱼体而引起。鱼体被虫体侵入后,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以身体瘦弱,游动缓慢、由于锚头鱼蚤的侵袭,病鱼鳞片被腐烂,病灶周围发炎红...  相似文献   

10.
草鱼以吃草为主,饲料来源容易解决,同时草鱼排出的粪尿,又能肥水,繁殖浮游生物,增加鲢,鳙鱼的产量。但草鱼发病率较高,产量很不稳定,因此,草鱼病的防治是一件大事。草鱼病最常见的是病菌寄生引起的肠炎病,这种病常与病毒寄生引起的出血病并发,或者与病菌寄生引起的鳃病,赤皮病并发,在5~9月水温20℃以上时最易流  相似文献   

11.
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鱼鳃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此病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本病多在春天发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带菌鱼,以及被病原细菌污染的水或池塘淤泥。在本病流行季节,病鱼不断在水中散布病原菌,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便可发病,特别容易感染的是鱼鳃受伤(如受机械损伤、被寄生虫寄生等)的鱼。本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从鱼苗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此外,鲤鱼、鲫鱼、鲢鱼、编鱼、团头朝、金鱼等也能受害。一般地说,水温在15℃以上时,本病开始发生,在水温15℃~30C之间,水温越高越容易发生和流行,使自致死时间也越短、经…  相似文献   

12.
鲤鱼钻头圣病是寄生虫甲壳纲烧足类钻头蚤寄生于成鳗体外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钱头鱼玉寄生于鳗鱼外部包括下颌、口腔、背鳍基部、政部以及肌肉而引起担疡、红肿、出血等特征。影响鳗鱼饲料报初和商品鱼食用价值,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镇江某养殖场5月份出口到国外的成鳗90%爆发猫头蚤病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l空行增况和生活史我国各地养殖业均有锚头蚤病发生,尤以两广和福建最为严重,感染强度大,流行和繁殖季节为3一五五月份.铺头蚤的宿主广泛,养鳗等温水养殖鱼类常受其害,但未见报道。铺头蚤类在12C-33C均可…  相似文献   

13.
1.流行情况:赤区病的传染源是被细菌污染的水体、用具和带菌鱼等。当鱼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不慎损伤鱼体,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便乘虚而入,引起发病、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纺等多种淡水鱼都可发生此病。在我国各地,此病一年四季都有流行,特别是在捕捞、运输后.或在北方越冬后,极易暴发流行。2.症状:病鱼鳞片脱落,鱼体表面出血发炎,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明显。病鱼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末梢端糜烂,通常烂去一段,鳍条问的软组织也常被破坏.使鳍条呈现扫帚状,称为"蛀鳍".在病鱼体…  相似文献   

14.
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引起的鱼传染病,在全国养鱼地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鲫鱼、鲤鱼等淡水鱼类,严重时引起鱼大批死亡。病鱼的主要特征为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离群独游水面。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28-35℃最为流行,因此每年6-9月危害最严重。  相似文献   

15.
1病原体及流行情况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是柱状曲杆菌。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鲫、鲢、鲂、鳙,鱼或成鱼均可发生此病。由于致病菌的宿主围很广,野杂鱼类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染和蔓延。本病常与赤皮病和细菌性肠炎并发。  相似文献   

16.
(四) 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的防治 1.隐鞭虫病 危害性:病原体主要有颤动隐鞭虫和鳃隐鞭虫两种。颤动隐鞭虫主要寄生在鱼皮肤上,其次是鳃瓣。草鱼、青鱼、鲢、鳙、鲤、鲫、鳊、鲮以及其他许多淡水鱼类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特别是鲮和鲤的鱼苗,最易被侵袭。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鱼苗身体瘦弱,甚至死亡。鱼种阶段中主要寄生在鳃瓣,危害就比较小。成鱼阶段虽然也可  相似文献   

17.
冻伤 当池塘水温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在-3℃以下,草鱼、鲢、鳙就会冻死。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温,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 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相似文献   

18.
草鱼 ,易得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 ,俗称草鱼“三病”。现将这几种鱼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赤皮病 又名出血性腐败病 ,擦皮瘟。此病多由于拉网或在运输过程中操作不慎 ,擦破鱼的皮肤 ,使赤皮致病菌 (荧光极毛杆菌 )侵入鱼体而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 ,鳞片脱落 ,尤以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 ,严重时鱼鳍基部充血 ,鳍条末端腐烂 ,鳍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预防方法 :1元旦前后放养 ,因为这期间气温、水温比较低 ,鱼的活动力弱 ,鳞片紧闭 ,鱼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2放养前鱼池一定彻底清塘消毒。鱼种放…  相似文献   

19.
鱼白皮病又叫白尾病。1.流行情况:白皮病在我国各地鱼苗、鱼种池塘中流行广泛,流行季节在每年6至8月.尤其是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细心.碰伤鱼体.或鱼体表面有大量车轮虫等寄生,鱼体受伤.病原菌乘机而入.极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鲢鱼和鳙鱼.草鱼、青鱼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对鱼苗及夏花苗种危害更大,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仅需2~3天;死亡率高.可达一半以上。2.症状:白皮病发病初期,鱼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致从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生.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问下.尾部向上…  相似文献   

20.
在夏季水绿鱼肥时节,是鱼寄生虫病和出血病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水面大,费用高,防治难度也大。1寄生虫类型1.1中华鱼蚤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中华鱼蚤病分布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