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东地区蓝莓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东地区独特的酸性土壤和充沛的降水量为蓝莓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文章概述了蓝莓栽培的园地选择、土壤改良、品种定向、栽培方式、修剪、肥水管理、越冬等方面的技术要点,对蓝莓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9.5克!从引种试验到今天,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大一颗蓝莓。"2021年3月26日,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理事长、辽东学院农学院院长、辽宁丹东小浆果研究所所长、辽宁省小浆果省级科技特派团团长黄国辉,在辽宁丹东蓝莓温室里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引种试验至今已8个年头了,蓝莓新品种‘H5’大面积结果也有3年了,虽然丹东温室的采收还有一些栽培特性需要摸索,但作为辽宁地区的温室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3.
通过5年的蓝莓栽培实践,在北票地区盆栽蓝莓获得了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合辽西半干旱地区的蓝莓盆栽技术。文章从土壤要求、苗木选择、上盆方法、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越冬保护等方面详妇介绍了蓝莓的盆栽与管理技术,为蓝莓在半干旱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丹东主栽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便于蓝莓种植户选择,对丹东地区主栽的8种蓝莓品种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钱德勒平均单果重最大,公爵最小;果实硬度以卡拉、大果蓝金、蓝丰为好,伊丽莎白、伯克利稍差;耐贮性卡拉较差;各蓝莓品种果粉厚度差异不大。冻果总酸含量卡拉最高,可达13.28 mg·g-1,伯克利最低为5.84 mg·g-1;伊丽莎白总糖含量最高为23.59 mg·g-1,钱德勒总糖含量最低为10.67 mg·g-1。8个蓝莓品种的糖酸比为1.14~3.33,可以满足喜酸、喜甜和酸甜适中口味的各类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丹东发展树莓、蓝莓、草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丹东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域特点及近年来该地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对该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三莓”即草莓、蓝莓、树莓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自然状况、地域特点、技术支撑、产业基础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再结合“三莓”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三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辽宁阜新进行蓝莓引种试验,选出公爵、布里吉塔、薄雾和奥尼尔4个蓝莓品种,通过对园地选择、土肥水管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越冬防寒等技术环节进行研究,总结出了辽宁西北部半干旱地区栽植蓝莓的关键技术,同时对其生长、繁殖和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初步数据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今后蓝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健 《防护林科技》2014,(2):108-109
文章根据凤城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征,对蓝莓园地选择、土壤条件、适宜品种、栽培措施、整枝,水肥管理以及越冬防寒等诸多技术措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可为该地区蓝莓栽培提供实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9.5克!从引种试验到今天,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大一颗蓝莓."2021年3月26日,中国园艺学会小浆果分会副理事长、辽东学院农学院院长、辽宁丹东小浆果研究所所长、辽宁省小浆果省级科技特派团团长黄国辉,在辽宁丹东蓝莓温室里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我国蓝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蓝莓生产、繁殖、育种等角度综述了我国蓝莓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蓝莓研究热点。我国虽然开展了一定规模的蓝莓种植,但栽培技术不高、效益不好是制约我国蓝莓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极具优势的野生蓝莓栽培生产尚未成熟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从繁殖方式上看只有少部分品种实现了快繁,有较多的优良引进品种的快繁体系尚未建立,所以快繁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的快繁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阶段;种子繁殖正处于起步阶段;蓝莓育种技术的研究在我国尚属空白,生产中使用的品种均为引进种,这些品种耐寒性差,越冬防寒技术要求高是栽培推广的限制因素,而内蒙古的野生蓝莓品种虽然耐寒性强,但产量低、果实贮藏性差、栽培成活率低也是生产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选育出我国自主蓝莓品种是当务之急,尤其以大兴安岭高寒地区野生蓝莓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将成为今后我国蓝莓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长白山区,蓝莓的研究、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初步解决了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上世纪90年代,多个蓝莓品种开始在长白山区进行栽培试验。2000年以前长白山地区蓝莓的栽培面积非常小,而且主要停留在科研和育苗攻关方面。随着市场认识程度的提高和苗木价格利益的趋动,长白山区蓝莓栽植面积从2001年的3.7,  相似文献   

11.
蓝莓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对影响蓝莓种植的诸多因素实现人工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反季节生产和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本文对蓝莓温室大棚栽培中的温室建造、品种选择、土壤改良、定植密度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进行蓝莓反季节促成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选择出适宜上海地区高丛蓝莓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高丛蓝莓品种,比较了其树高、冠幅、结实情况等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适合上海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夏浦蓝、V3和奥尼尔三个南高丛蓝莓品种,为今后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推广蓝莓种植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蓝莓经济价值与产业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聂飞 《经济林研究》2007,25(1):81-84
介绍了蓝莓的保健作用、经济价值,阐述了我国发展蓝莓的有利条件,并对加快我国蓝莓产业化生产步伐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资源,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开展蓝莓创新研究工作;加快建立良种选育和快繁基地;加快果实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蓝莓初花期正常花与落花的差异性,从而为蓝莓花前复剪技术提供参考。在4年生‘灿烂’蓝莓的初花期,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蓝莓落花的分布枝类型、落花率低与落花率高枝条上正常花朵和落花花朵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初花期落花主要集中在短枝与长枝上,中长枝的落花率最低,且枝长在同一长度范围的情况下单枝叶片数较多、枝粗均值较小的落花率要高于单枝叶片数较少、枝粗均值较大的枝条。(2)落花花朵的长、宽、花托直径、花柱长、花柱柱头直径的数学分布区间与正常花朵相对应的数学分布区间不同,分布比例也不同。(3)落花率与叶花比、花柄长呈显著性正相关;与花柄直径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所述,建议在‘灿烂’蓝莓初花期,可适当剪去叶片较多的长枝、短枝,也可对其进行摘叶处理;对个体偏大或偏小、花柄过长的花朵可进行疏花处理。  相似文献   

15.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果实营养丰富,是国际市场公认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体的第三代水果。简述了蓝莓的营养组成、保健功效,通过对黄山市引进蓝莓试种的典型调查,特别是黄山蓝莓生态园自2007年建园以来,成功筛选出适合皖南地区种植的4个蓝莓优良品种:奥尼尔、夏普蓝、海岸和蓝雨,对促进皖南蓝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这4个良种主要特性,并结合皖南地区的生境、气候等特点,总结出蓝莓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丹东地区栽植大果杂交榛子树整形修剪技术进行实践与探讨,以期为丹东地区榛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丹东地区林业资源丰富,美国白蛾1979年传入我国丹东地区。虫期长,又杂食性暴食性,转移性强,周氏啮小蜂在防治过程中遇到了十分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方式对蓝莓梢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蓝莓的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6年生北高丛蓝莓品种‘蓝丰’为试验材料,就温室、冷棚(塑料大棚)、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蓝莓物候期和新梢及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栽培方式下,‘蓝丰’的始花期、成熟期比冷棚栽培的分别提前了50、37 d,比露地栽培的分别提前了69、58 d;温室、冷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蓝莓在花期、果实生长发育期(从坐果至成熟)所需≥10℃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69±2)、(454±5)℃,蓝莓果实的最佳采收期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中旬,其新梢旺长期分别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中旬。  相似文献   

19.
浅析中国蓝莓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作为新兴的林下经济产业,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介绍我国蓝莓种植、加工概况。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蓝莓的国际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从蓝莓供给源、产品质量、销售地点等几方面预测了我国蓝莓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孙凤 《防护林科技》2016,(10):115-116
文章重点阐述了适合丹东河口以南地区板栗无公害栽培关键技术。探讨了板栗园址选择、适合该地区的主要品种、嫁接技术、合理密植、整形修剪、透光抚育、改土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树木防寒等关键技术。可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