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了不同抗生素对菊花品种“玉人面”叶片不定芽分化和无菌苗生长的影响,并对羧卞青霉素、头孢霉素的抑菌效果及菌株LBA4404、EHA105对菊花的侵染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玉人面”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叶片不定芽再生、无菌苗生根筛选的抗生素和临界耐受浓度分别为10 mg/L的G418、20 mg/L的卡那霉素;250 mg/L的抑菌抗生素不影响叶片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两种抑菌抗生素均影响菊花苗的生长,总体规律是随抗生素浓度的递增,菊花苗生根数量递增,根长、苗高递减;两种抑菌抗生素均能很好的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并对“玉人面”有一定的侵染性。  相似文献   

2.
黄梁木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对筛选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农杆菌介导的黄梁木遗传转化体系对筛选物的敏感浓度,为黄梁木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黄梁木子叶、胚轴和无菌苗为材料,探讨筛选物卡那霉素、潮霉素、头孢霉素对试验材料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菌效果。【结果】在不定芽分化、生根阶段,卡那霉素的临界浓度分别为20、10 mg/L,潮霉素的临界浓度均为10 mg/L;当头孢霉素的浓度为100 mg/L时,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而且该浓度对黄梁木不定芽分化、生根影响较小。【结论】在黄梁木子叶和胚轴为试验材料的遗传转化体系中,20和10 mg/L的卡那霉素可作为不定芽分化、生根阶段的筛选选择压,10 mg/L的潮霉素可作为两个阶段的筛选选择压;而100~200 mg/L的头孢霉素可作为农杆菌LBA4404的抑菌浓度。  相似文献   

3.
以周豆12大豆子叶节为材料,研究了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和头孢唑林钠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和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以及卡那霉素对大豆子叶节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卡那霉素浓度的增加,子叶节分化率逐渐降低,当浓度达到45 mg/L时,分化芽的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植株出现白化现象;4种抑菌抗生素中,头孢曲松钠对农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头孢呋辛钠和噻肟钠抑菌效果次之,结合抑菌抗生素对子叶节再生的影响作用,确定在大豆子叶节的遗传转化中,使用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钠作为抑菌抗生素,临界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300 mg/L。而卡那霉素使用的临界浓度为45 mg/L。  相似文献   

4.
二色胡枝子遗传转化中抗生素浓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卡那霉素、G418和头孢霉素3种抗生素对二色胡枝子不同培养阶段外植体生长、分化和生根的影响及对农杆菌的抑菌效果.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二色胡枝子遗传转化研究中抗生素转化体的筛选浓度和头孢霉素对菌株的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在子叶节转化筛选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的适宜浓度分别为20 mg/L和7.5 mg/L;在抗性芽增殖培养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浓度分别为150 mg/L和15.0 mg/L;在生根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浓度分别为20 mg/L和5.0mg/L.而头孢霉素在各阶段适宜浓度为0~300 ms/L;头孢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和C58抑制浓度为200~300 mg/L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银白杨遗传转化中抗生素浓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探讨了卡那霉素、G418、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4种抗生素对银白杨不同培养阶段外植体生长、分化或生根的影响,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银白杨遗传转化研究中抗生素种类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在叶片转化筛选阶段,卡那霉素和G418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5和10 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的适宜浓度为200~600 mg/L和200~400 mg/L;在抗性芽生根培养时,卡那霉素和G418浓度分别为20~25 mg/L和15~20 mg/L,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浓度为200~800 mg/L和200~600 mg/L.头孢霉素或羧苄青霉素的抑菌效果因农杆菌菌株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羧苄青霉素对农杆菌LBA4404抑制效果好,头孢霉素对农杆菌C58抑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矮牵牛Tidal Wave品种遗传转化受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牵牛Tidal Wave品种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不同质量浓度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培养,通过器官发生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在附加3.0mg/LBA、0.3mg/LNAA的培养基上获得了90%以上芽的再生率。再生芽在附加0.02mg/LNAA、1.0mg/LKT、5.0mg/LGA3的培养基上发育良好。在3种选择抗生素的筛选中发现,叶片对潮霉素和庆大霉素较为敏感,这2种抗生素质量浓度为5mg/L时,2周内可将外植体全部杀死;而卡那霉素质量浓度达到15mg/L时,芽分化才被完全抑制。因此可确定卡那霉素为理想的选择抗生素,其选择压质量浓度为15mg/L。2种抑菌抗生素中,头孢霉素对叶片再生影响较大;而250mg/L的羧苄青霉素能有效地抑制农杆菌菌株LBA4404的生长,却对矮牵牛叶片的芽分化影响不大,为适宜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以新西伯利亚黑杨(Populus nigra×Populus pyramidalis)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头孢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啉钠对叶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并利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抗生素对农杆菌EHA105的抑菌效果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由农杆菌介导的新西伯利亚黑杨遗传转化中最佳抑菌抗生素是头孢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抑菌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0~400mg·L-1.此外还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G418、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对新西伯利亚黑杨叶片不定芽分化及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确定了各阶段筛选转化体的G418、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的适宜质量浓度,即叶片转化筛选培养时,G418质量浓度为3~4mg·L-1、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30~40mg·L-1、新霉素质量浓度60~80mg·L-1;在抗性芽生根培养时,G418质量浓度为3~4mg·L-1、卡那霉素质量浓度为20~30mg·L-1、新霉素质量浓度60~80mg·L-1.  相似文献   

8.
杨树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山新杨、欧美杨、小黑杨无菌苗的幼叶、叶片分化的不定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其对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叶片分化时山新杨和欧美杨的潮霉素敏感性为2.0 mg/L,小黑杨为3.0 mg/L;不定芽生长和生根时山新杨和小黑杨的敏感性为2.0 mg/L,欧美杨为1.0 mg/L;茎段生长和生根时山新杨和小黑杨的敏感性为6.0 mg/L,欧美杨为2.0 mg/L。  相似文献   

9.
研究确定了选择标记抗生素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对菊花‘绿鹦哥'茎段分化和无茼苗生根抑制的最适质量浓度,并探讨了除菌抗生素头孢噻肟钠(Cefotaxime:Cef)对‘绿鹦哥'茎段分化影响的安全质量浓度.试验结果表明,30 mg·L~(-1)的卡那霉素能够完全抑制菊花茎段的分化,10 mg·L~(-1)的卡那霉素可以完全抑制无菌苗的生根;700 mg·L~(-1)的头孢噻肟钠不影响菊花茎段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随着头孢噻肟钠质量浓度的升高,菊花茎段不定芽出现玻璃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苹果品种嘠拉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m)、潮霉素(Hm)对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及对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的抑菌效果;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Km10mg/L、Hm4.0mg/L完全抑制了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苹果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Km50mg/L、Hm5.0mg/L达到继代苗的半致死浓度,可作为转化后抗性苗的筛选浓度;由于抗性芽再生的选择压与抗性苗筛选浓度相差较小,Hm相对于Km更适合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培养基中附加Cef300mg/L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而附加Carb则需400mg/L以上才能抑制农杆菌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叶片再生。因此,宜选用Cef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头孢类抗生素对农杆菌介导非洲菊基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拉定4种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对农杆菌LBA4404的抑制作用和对非洲菊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丛生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头孢类抗生素在作为抑菌剂用于非洲菊遗传转化试验时,头孢曲松钠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以200 mg/L为宜,同时该抗生素在低浓度下能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丛生芽诱导率,在高浓度下则抑制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有类似植物激素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草莓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化高效方法,试验利用三亲杂交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BI121-bar转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对菌落PCR、质粒PCR和质粒双酶切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用构建的工程菌转化草莓试管苗。研究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BI121-bar被成功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草莓试管苗工程菌侵染最佳浓度菌液OD600值为0.5,脱菌Cef适宜浓度200mg/L;已筛选出草莓抗除草剂bar基因抗性芽。  相似文献   

13.
选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分泌较多酚类物质的甘蔗基因型福农86/17为材料.以幼叶切段为外植体,采用叶盘法与土壤根癌农杆菌菌珠LBA4404(pAL4404::PTD1)菌液并培养。外植体设预培养1天、3天、5天、7天和10天五种时间,农杆菌设稀释10倍和20倍两种浓度,共10种处理组合,共培养48小时。结果预培养5天,农杆菌稀释10倍和20倍两种处理组合的外植体.在含卡那霉素300mg/L的选择诱导和选择继代培养基中诱导并形成抗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生素对紫雨桦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雨桦无菌叶片为试材,研究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羧苄青霉素和特美汀4种不同浓度的抑菌抗生素对紫雨桦离体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析4种抑菌抗生素对农杆菌 EHA105(pCH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抗生素是头孢霉素、头孢曲松钠、特美汀比羧苄青霉素抑菌效果好,其中头孢霉素和头孢曲松钠的适宜浓度范围为200~400 mg/L、特美汀为400~800 mg/L。30~40 mg/L的卡那霉素、15~20 mg/L的G418或潮霉素还可用于紫雨桦为受体的遗传转化中筛选转化体。  相似文献   

15.
邹莉  孙婷婷  许继飞  于洋  谭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585-15587,15616
[目的]优化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欧美杨108遗传转化体系。[方法]以欧美杨108无菌苗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其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试验获得的优化转化体系如下:农杆菌介导欧美杨108遗传转化的潮霉素最佳叶片分化浓度为2mg/L,生根浓度为1 mg/L。优化筛选的最适转化条件为:预培养48 h,菌液浓度OD600为0.4,侵染15 min,共培养48 h。试验共获得18个抗性愈伤和抗性芽,转化频率为4.3%;经PCR检测初步证明TCS基因已整合至欧美杨108再生植株中。[结论]该研究建立了高效欧美杨108叶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潮霉素、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对尾巨桉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确立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质量浓度。【方法】以尾巨桉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先后接种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抗生素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上,统计愈伤组织诱导率、不定芽诱导率和不定芽生根率,观察头孢霉素对农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1)培养基中的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00 mg/L时,尾巨桉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7%,12.1%和26.7%;(2)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仅有2.6%,10.2%和7.6%;(3)潮霉素、卡那霉素、头孢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250 mg/L时,不定芽生根困难,生根率分别为10.2%,16.2%和10.1%;当头孢霉素质量浓度≥200 mg/L时,农杆菌生长被完全抑制。【结论】尾巨桉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在尾巨桉遗传转化过程中,抗性愈伤组织与不定芽诱导的潮霉素适宜质量浓度为10 mg/L,卡那霉素为20 mg/L;生根诱导适宜的潮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 和25 mg/L;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较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