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翻译需要注意很多语言间的差异与不同,其中一点是语言环境的不同。这种语境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语境的分类入手,初步探讨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的微妙作用。希望对英汉翻译理论的发展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目的是从语旨角度分析化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语旨是语域的其中一种变体。韩礼德认为,语域是根据使用场合不同而产生的变体。语域理论的目的并不只是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而是为了发现制约语言变体变化的一般规则,进而了解什么样的语境因素决定什么样的语言特征。它可分为三类: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变体中,任何一变体的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不同,从而影响翻译的策略。该文从语旨的角度分析和比较了化妆品英汉说明书的翻译。得出了他们在文化、读者心理、语言和思维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和分析三种语境下不同语言、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拒绝言语行为时的礼貌差异,指出不同语言、不同性别的学生在采取拒绝这一言语行为时同异并存,并从东西方语言学界对面子概念和礼貌概念的界定对汉英两种语言礼貌拒绝差异之成因做简要分析。以期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减少人际交往方面的不必要的不适与障碍,也希望有助于从事跨国工作的人士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交流方式和策略倾向。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指语言所处的环境,是人们理解和解释话语意义的最根本依据。在小说中,人物对话的翻译作为一种是一种间接交际语在特定环境下产生,在对小说对话进行翻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并结合相关语境,对原文进行推理、理解,最终选择出合适的翻译方法和适当的词汇进行信息的传递。本文通过《聊斋志异》的两个不同英译文中对话翻译的对比分析,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这两方面来阐释语境在对话翻译活动中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进而让大家更清晰认识到语境在对话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语境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分类入手,探究语境之于语用研究的意义。指出语用学的定义有赖于语境;语境是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关键;语言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语境的重要性,语境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语言使用者在使用和理解语言时做出的语言选择,语言无法脱离语境存在;意义的确定有赖语境。  相似文献   

6.
结合汉英、英汉翻译实践,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对小说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表达效果,进而指出,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须充分认识到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引语形式,认真分析原文引语表达出的特定效果,选择译文中最恰当的引语表达形式,将原文各种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效果恰到好处地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存在诸多不同,因此英汉翻译中的结构调整非常必要。本文介绍了英语状语从句的含义及翻译的方法,并举出实例。  相似文献   

8.
汉语阿拉伯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关系到汉语学习者能否准确恰当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埃及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词汇文化不容易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本文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埃中词汇文化的角度进行词汇教学探究,以提高埃及汉语学习者文化交际水平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英汉翻译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跨文化理解的失落或扭曲。在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交流和翻译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今通过多视角的论述分析,指出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策略,作为英汉、汉英翻译的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特定的语境中,英汉语言禁忌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语言禁忌这一点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恰当地使用语言禁忌或缺乏这一领域的知识都可能会带来误解和冲突。因此,了解英汉语言禁忌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秦园春 《山东饲料》2014,(5):254+274
由于网络交际的特殊性,男女超越了性别差异在虚拟的世界中拥有了平等的身份,因此网络聊天能够明显反映出男女由于性别差异而在交际会话中的不同特点。本文以当前大学生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为研究平台,从男女大学生网络会话的相关情况,分析其差异的多种表现形式,并与现实交际语境中表现出的男女会话语言差异进行对比,从而深入挖掘特殊网络环境中语言差异背后隐藏的独特社会心理,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以期为考察大学生的语言使用现状和心理发展现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语言文化是文明的重要成分,地理环境的烙印根植于语言文化中。不同的地理环境塑造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同时各种不同的民族语言也离不开地理环境的雕琢。文章主要介绍了地理气候差异对语言文化的影响,地理位置差异和语言特点,地理自然资源差异及语言的特点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民族的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语言反映民族文化,因此理解汉语和母语文化的差异,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对预科生学习汉语言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语言传授或是对语言结构等的研究分析,而是在了解语言在各种不同语境下中的作用以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之下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她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的交流甚至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进行交际的文化理解和融合。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任务型词汇教学为词汇习得提供了有意义的语境,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从而将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不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导致计算机英汉译文可读性差的主要原因:首先是译者欠缺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文化和专业知识;其次是缺乏严肃认真的翻译态度;再次是英汉语言功底欠佳。由此,提出要排除计算机英汉翻译中的可读性障碍,就必须提高计算机文化修养,不断积累计算机专业知识;端正翻译态度;加强语言修养,从各方面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形神皆佳,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而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语境以及文化语境的概念,并就充分利用文化语境信息,包括神话典故,动植物文化喻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宗教和颜色等方面,从而进行准确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隐喻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特别是在语言里。语言的认知隐喻离不开其背后特定的文化语境。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着手,在文化视角下分析认知隐喻,从中寻求文化对于理解认知隐喻和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篇分析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其理论的重要前提是语言只能在语境中才有意义,话语的理解必须依赖语言及言语之外的提示。语篇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文章及话语中的语意连贯。语义连贯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时语篇的连贯取决于说话的前提和发话者与受话者双方的共有知识。前者亦被称为"语境"。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篇产生于语境,也是语境组成的部分。语境是成功阅读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的难重点。作者通过对《语篇分析》一书的阅读,对上述元素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究,以期将利用相关成果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机器翻译是现代信息时代克服语言交流障碍不可缺少的的手段。HNC理论采用基元化、层次化、网络化、形式化的方法 ,通过句类精妙地把自然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语义联系起来。通过机器翻译,对比研究英汉翻译中的句类句式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