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喜树嫩枝扦插育苗的因素,旨在得出最佳繁殖体系.【方法】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扦插基质、促根剂种类及其浓度对喜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为: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1 500mg/L NAA浸泡插条基部20s,扦插后成活率可达92%.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根进程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前期波动上升,后期波动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大多数在0.5~2.5mg/g波动.【结论】不同处理均对生根有影响,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2.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1年生硬枝和半木质化嫩枝枝条为试材,研究硬枝和嫩枝插条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植物总氮含量及C/N比值的变化规律,为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化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对照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可溶性糖含量达到高峰的时间较对照提前5 d。(3)经IBA处理的插穗淀粉含量下降的速度大于对照,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和对照之间差异水平显著。(4)植物总氮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影响作用较小。(5)四倍体刺槐扦插,插穗C/N比值越高,生根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3.
流苏树嫩枝扦插及生根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处理时间、留叶量对流苏树嫩枝扦插生根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生根影响最大,其次是浓度,流苏树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为500 mg/L的IBA溶液浸泡30 min,生根率为76.67%;保留2片1/2叶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3.33%;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的谷值比清水对照插穗提前了10 d,且可溶性糖含量基本高于对照;IBA处理插穗韧皮部的淀粉含量在初期下降以补充愈伤组织形成的营养需要,变化进程比清水对照要快;且叶片淀粉含量基本高于清水对照。因此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4.
以大果榉半木质化的枝条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基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插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珍珠岩和泥炭体积比为2∶1的扦插基质、ABT浓度为400 mg·kg-1,以及插穗蘸根时间为9 s的组合是最佳处理组合,该处理插穗的生根率可达51.11%,根系效果指数为0.66;基质类型是影响大果榉嫩枝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生长调节剂浓度是影响扦插生根的第2因子;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体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ABT处理加速了插穗内部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缩短了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甘薯块根品质性状变化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测定了3种食用型甘薯品种的结薯数,块根干率,茎、叶、柄、块根鲜质量,总胡萝卜素、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和粗蛋白含量。结果显示,食用型甘薯的淀粉含量于栽插后50~92 d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之后随块根膨大而小幅波动,总体上稍有增加;在栽后50~92 d,块根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与淀粉含量的变化动态相反;淀粉含量与块根干率的变化动态总体上一致;粗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一致;而总胡萝卜素含量在不同食用型甘薯品种间差异较大,表现为苏薯8号徐薯23栗子香。食用型甘薯的淀粉含量与块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干质量日增长量与块根鲜质量日增长量极显著正相关。食用型甘薯块根中可溶性糖的积累与块根的膨大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从美人梅半木质化茎段的中上部选取插穗,在2015年5月和8月采用2 500 mg·L-1 IBA处理插穗,研究不同扦插日期美人梅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插穗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均可分为根的诱导期(0~10 d)、表达期(10~30 d)和伸长期(30~40 d)3个阶段。(2)IBA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生根率。扦插后,诱导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IAAO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诱导根原基的发育。表达期,IBA处理能加速淀粉的分解,使P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IAAO活性持续升高,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伸长期,IBA处理能使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增加,POD活性下降,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3)扦插时间不同,其内源物质含量及变化存在差异。5月份插穗内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氧化酶活性在表达期均高于8月份;整个生根过程中,5月份插穗与8月份插穗的PPO活性变化呈现相反规律。该研究以5月份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较好,可为北方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木通扦插繁殖及生根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木通Clematis finetiana 1年生枝条为材料,针对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和质量浓度、浸泡时间、扦插基质等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扦插试验,研究山木通扦插繁殖技术及生根过程中相关氧化酶[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山木通属于皮部生根类型,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质量浓度、浸泡时间和扦插基质4个因素对山木通插穗生根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河沙扦插基质,100 mg·L~(-1)吲哚丁酸(IBA)浸泡2 h处理的山木通扦插的生根质量最佳,生根率达21.67%。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不定根诱导期和根系生长期下降,根系表达期和生长后期糖质量分数有所回升;淀粉质量分数持续下降;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扦插后逐渐下降,插穗大量生根期达到谷值,然后又逐渐上升。插穗内POD,PPO,IAAO活性的变化均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在不定根表达初期达到峰值。经IBA处理的插穗营养物质质量分数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且酶活性到达峰值时间较对照组早10 d,说明外源生长调节物质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因素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生根粉、枝条的不同部位、不同发育期枝条、不同基质等对地被菊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地被菊品种乳荷为材料,分别观察0(CK),1,5 g/L不同质量浓度生根粉处理、不同部位枝条(上部、中部、下部)、不同发育期枝条(幼苗期脚芽、花蕾期枝条、末花期枝条)和不同配比基质处理下地被菊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及生根率。结果表明,1 g/L生根粉处理扦插苗的叶片长宽、根系长度、根鲜质量和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生根率为95%;花蕾期不同部位枝条的扦插效果不同,下部枝条作插穗,生根率为95%,且显著高于枝条其他部位;以幼苗期脚芽为插穗,扦插苗的地上、地下部分生长量显著高于花蕾期和末花期的枝条作插穗,生根率达到100%;在不同基质配比中,营养土与蛭石配比为1∶1时,扦插苗的叶片数量、叶片长宽及根系长度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9.
梅花硬枝扦插繁殖与贮藏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花硬枝插条发根和抽梢的时间分别在扦插后的第30d和60d。扦插苗生长的初期,根和梢的生长表现为交替轮长的特征,插条内含水量不断升高,至第105d以后,扦插苗含水量就趋于稳定,插条扦插75d内,其干物质不断减少,可溶性糖和淀粉则不同程度地减少,随后,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始逐渐上升,淀粉含量的增加延后了15d左右。总氮量的变化则比较小,可溶性糖含量与生根率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淀粉含量与根率之间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文冠果种子和新稍为试材,研究种子分级处理与场圃发芽率及苗木规格的关系。通过调查黄化处理后不定根发生情况和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探究和解释黄化处理对文冠果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选取一级种子的场圃发芽率高达78.2%,一级种子平均培育出的标准苗所占比例为81.1%,远高于其他级别种子培育出标准苗的比例。与对照相比,基部黄化能够显著提高文冠果嫩枝扦插不定根发生能力,完全黄化差异不明显(P0.05);14~21d作为分界点,前期对照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基部处理,后期对照嫩枝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基部处理;基部黄化与对照嫩枝茎段中淀粉含量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基部黄化处理茎段淀粉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基部黄化处理与对照扦插生根过程中茎段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扦插后14d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下降,扦插后21d达到峰值后再次下降。  相似文献   

11.
以大兴安岭地区3种立地类型(山地、水湿地、塔头草甸)中的笃斯越桔为试材,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笃斯越桔的叶片、枝条有机营养(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特性、其与新梢生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笃斯越桔基生枝、叶片中有机营养的分布规律;有机营养与笃斯越桔植株衰老、更新、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1)笃斯越桔植株中,除叶片蔗糖质量分数略低于枝条蔗糖质量分数外,其余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均在叶片中较高。(2)立地类型对笃斯越桔有机营养质量分数影响显著。除蔗糖质量分数在山地类型中较高外;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均在山地类型较低。(3)笃斯越桔叶片和枝条的蔗糖、可溶性总糖、淀粉质量分数均在3年(S2)~5年(S4)生枝时期较高。笃斯越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高;枝条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在年龄较大的枝条中较低。(4)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笃斯越桔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糖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年龄、叶片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淀粉质量分数有关,且与枝条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的几个主要性状的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入拔节期后,节数、叶片数迅速增加,现蕾后节数不再增加,可见叶片数还略有减少。同时,从拔节期到现蕾期,地上部鲜重和干重、鳞茎的鲜重、干重及种球围径的变化动态都与现蕾到开花期不同;并对东方百合生长过程中鳞茎内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鳞茎的淀粉含量先下降,花芽分化进程完成时达到最低,后开始增加。而可溶性糖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3.
为菊芋种质资源评价、分类、利用、育种亲本选配、引种提供参考,对53 个菊芋材料叶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异系数较大,酸性转化酶活性、SLW和Chl a/b 的变异系数较小。菊芋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这些因子分为5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90.301%。5 个主成分归为光合能力、光合产物、耐荫性、类胡萝卜素的保护程度、酶活性的综合指标。聚类分析将资源聚为5 类,第Ⅰ类菊芋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低;第Ⅱ类Chl a/b较高;第Ⅲ类酸性转化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第Ⅳ类Car较高;第Ⅴ类Chl a、Chl b、Chl (a+b)、SLW、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筛选出5 个今后示范推广的品种,即‘北纯29’、‘北纯32’、‘北纯15’、‘北纯52’和‘南纯56’。  相似文献   

14.
马成  彭青  王哲宇  童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272-6273,6338
[目的]研究青冈栎在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对青冈栎嫩枝插穗、老枝插穗各采用激素(ABT-1号1 000 mg/L)处理和清水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插穗内营养物质和水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在插穗生根过程中,嫩枝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老枝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嫩枝可溶性淀粉含量变化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老枝呈现升—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嫩枝和老枝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呈现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嫩枝清水处理的相对含水量变化呈现降—升—降—升的变化趋势,1 000 mg/LABT-1号处理的嫩枝呈现降—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老枝则呈现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结论]激素处理有助于插穗内营养物质的转化,促进插穗生根,提高生根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紫肉甘薯主要块根品质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的变异,选用18个紫肉甘薯品系,在盐城和徐州2个试点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环境下紫甘薯块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和基因型×环境(G×E)互作对紫肉甘薯块根花青苷、干率、淀粉、蛋白质、还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影响均达显著水平.花青苷含量的E效应大于G和G×E互作效应,其他品质性状则表现为G×E互作效应较大.蛋白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徐州试点较高,租淀粉含量和花青苷含量在盐城试点较高.盐城和徐州两试点各品质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一致,均为:花青苷>还原糖>可溶性糖>蛋白质>淀粉,其中花青苷含量变异系数徐州较高,其他性状变异系数盐城试点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分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花青苷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干率和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青苷含量和其他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设施栽培条件下超红桃为供试材料,系统研究了生育过程中新梢、叶片、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新梢、叶片、果实中氮素、磷素、钾素、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且没有明显规律;新梢中氮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果实中氮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新梢与叶片中氮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钾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新梢与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Three soybean cultivars, Hefeng25 (HF25), Suinongl4 (SN14) and Longxuanl (LX1) were used as materials and the accumulation features of carbohydrates were studied in leaves and stem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in leaves and stems appeared the same trend of higher-lower-higher in three varieties. The changes of sucrose content in leaves appeared the same rule with that of soluble sugar, that is higher-lower-higher, while presented a rising trend in stems. The content of starch in leaves varied as a change of double apexes. The content of starch in stems appeared a change of single apex. In the same stage,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carbohydrates.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ugar and sucrose in SN14 was higher, and the starch content was lower.  相似文献   

18.
2年生三尖杉生长和2种酯碱种源变异及初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幼龄收获阶段生长、干物质积累和药用成分等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并为福建明溪选育出多个药用优良种源,在福建明溪、浙江淳安和安吉等3个地点开展种源区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三尖杉树高、地径、分枝数、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枝、叶药用成分均存在显著的种源变异。三尖杉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的种源分化可较多地归因于长叶和短叶类型间的差异。较之于短叶类型三尖杉种源,长叶类型三尖杉种源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量大,其种源间分化也较大。除种源效应外,栽植地条件对三尖杉生长影响显著。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间叶片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质量分数差异较小,而枝条2种酯碱质量分数差异却较大,且长叶类型枝条的2种酯碱质量分数均值高于短叶类型。相关分析发现,种源干物质积累量和枝叶2种酯碱质量分数较多地受其产地经度的控制,而与产地纬度的相关性较小。根据福建明溪点的测试结果,以枝叶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产量为选育指标选择出福建武夷山、柘荣等优良药用种源。表8参14  相似文献   

19.
拉枝角度对富士芽和叶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拉枝角度下富士短枝顶芽、长枝腋芽、短枝叶片和长枝叶片的可溶性糖、淀粉及氮含量变化。以确定有利于花芽分化的合理拉枝角度。结果表明,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各部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差异极显著;而氮含量减小,差异不显著。富士短枝叶和长枝叶以及110°拉枝处理短枝顶芽的可溶性糖含量在7月出现峰值;各处理短枝顶芽和长枝腋芽的淀粉含量7月最高,短枝叶和长枝叶的淀粉含量9月最高;短枝顶芽和长枝腋芽氮含量6—9月间逐渐下降,短枝叶和长枝叶氮含量6—7月间上升,之后一直下降。110°拉枝处理短枝顶芽的C/N高于其他处理。表明110°拉枝处理有利于花芽分化,是可行的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