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策勒县从1980年以来,先后引入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4个品种的冷冻精液,与土种黄牛进行冷配改良。1980—87年用冷冻精液共输精配种母牛11066头,1986年全县9个冷配站用冻精配种的2505头母牛,在1987年已繁殖了犊牛1607头,冷配母牛的受胎产犊率平均为64.15%,名列地区前茅。该县的固拉哈马乡老巴扎冷配站输精员买买托夫达同志,输精配种的226头母牛已繁殖犊牛163头,冷配母牛的受胎产犊率达到72.12%,基本上接近国内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以来,我们在雷琼高峰黄牛比较集中的白莲地区,开展推广牛冻精人工配种新技术。白莲畜牧站共利用外来良种水,黄公牛冻精,进行配种改良二千二百零六头,其中水牛一千二百头,黄牛一千零六头。开展“提高冻精受胎率”的科学实验,取得显著的效果。按国家要求:冻精配种受胎率黄牛要达80%,水牛要达50%。经过六年多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以来,新宁县全面推广牛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短角牛为主要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黄牛.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冻配黄牛8.83万头,繁殖杂交改良牛6.96万头.黄牛改良工作的进展,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全县存栏黄牛近20万头,年出栏率均在30%左右,已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近20年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推广牛冻精配种技术,我们已探索出一套提高冻配受胎率的综合技术,使受胎率逐年提高,由开始试点的22.5%提高到目前的86%,全县平均达83%.但近年来,由于项目投入资金的不断减少,液氮、冻精、运输费用成本提高,牛品种改良社会经济效益增大,冻配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4.
提高黄牛冻精配种受胎率的研究张成印(安徽省灵璧县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234200)灵壁县自1984年以来,全面推广牛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坚持以西门塔尔牛为当家品种来杂交改良本地黄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共冷配黄牛27.9万头,繁殖杂文改良牛23.1...  相似文献   

5.
冻精配种是加快黄牛改良的良好途径。受胎率问题是推广冻精配种技术成败的关键。我县从1980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颗粒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桥子改良点1980年冻配输精127头,受胎66头,受胎率52%。1981年产杂种牛犊58头,产犊率45.7%;1981年又授配92头,经多次调查预计受胎68头、受胎率74%,情期受胎率60.87%。两年来,本人在该点搞冻配,为受胎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在技术操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掌握母牛发情规律,做好发情鉴定,适时输精,是确保受胎率高的关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黄牛冻精改良2003年上站配种母牛数为1 085头,突破千头大关,生产改良牛634头,创历年最高水平。但2004~2007年间,黄牛冻精改良配种工作逐年下滑,到2007年末,配种母牛下降到450头左右。为查明原因,乡党委、政府抽调了政府办、畜牧站、村委会的3人,组成调查小组对下滑原因进行调查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2007年1~12月和2008年1月5~25日。对自然村马家院子3个  相似文献   

7.
自1980年湟源县实施黄牛改良工程以来.先后利用荷斯坦、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近30年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黄牛改良工作稳步发展。近两年又开展实施了胚胎移植、性控冻精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全县牛良种比例明显提高。1980年。全县仅有改良能繁母牛360头,其中荷斯坦牛245头.西门塔尔牛115头,良种母畜比例2.5%。  相似文献   

8.
建三江分局从1985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在全局15个农场先后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到1996年末,冻精配种共计71356头次,受胎58316头次,受胎率由1985年的43.6%提高到84.4%,累计产活犊牛34768头,现存栏27687头。为了全面了解全局黄牛改良效果及掌握杂交牛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1997年6~9月我们对全局黄牛改良效果进行了调查。1西杂牛的体型及外貌特征西杂牛在体型上明显倾向于父本。表现出父本良好的兼用型:头短、额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紧凑,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蹄质坚实,行动迅速。母牛乳房发育良好,毛色多…  相似文献   

9.
<正> 推广应用牛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是加快农村黄牛改良步伐,开展牛的综合利用的重要措施,但受胎率低是当前冻精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主要难题。为此,我们调查分析了1980年以来我县加义,长寿等乡镇改站1965头黄母牛发情及冻精配种登记资料,以摸清役用黄牛配种受胎规律,提高冻配受胎率,促进牛冻配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黄牛繁育改良工作中,由于冷冻精液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了黄牛的改良,加快了牛的繁殖改良的进程,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了适应农村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各地都双抓了一些关键环节和具体措施,充分利用冻精配种进行黄牛改良。但就如何防止劣质公牛杂交滥配,导致冻精配种母牛被其“打底盖帽”,从而影响改良效果,又便于放牧牛群管理的实际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劣质公牛清群去势。前几年  相似文献   

11.
正黄牛冻精改良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繁殖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优良种公牛的配种效率,加快品种改良进程,同时对疾病防治及提高经济等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作用。但缺点是冻精的受胎率比较低,很难在养殖户中推行,所以如何改良黄牛冻精技术,提高冻精的受胎率就成了黄牛养殖工作的关键,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黄牛冻精改良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2.
互助县利用良种肉牛细管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引进大型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改良本地黄牛尚属首次,为了探讨皮埃蒙特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效果,互助县自2002年起引进该品种牛细管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在互助县双树乡、威远镇、台子乡、五峰乡进行杂交改良,本近三年的杂交改良中,全县累计改良皮埃蒙特肉3917头,受胎3184头,受胎率为81.29%,繁活犊牛3147头,繁活率为80.34%。现将杂交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宾县从1978年开展黄牛改良工作,主要用夏洛来种公牛的冻精改良本地黄牛。由于改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农民认识不断提高,全县黄牛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同时改良速度也逐年加快。到1988年全县黄牛饲养量达77532头,比1978年提高283.2%;从1985年起连续四年冻配黄牛超万头,改良牛累计头数已占黄牛总数的43.5%。  相似文献   

14.
<正> 牡丹江市从1976年开始,引进肉用型利木赞冻精,在我市的9个县(区)市先后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到1989年末,冻精配种共171856头次,受胎138516头次,平均受胎率80.6%;累计产活犊牛81235头。现存栏各类杂交黄牛47100头,其中杂1代为28300头,占60.1%;杂2代为14100头,占29.9%;杂3代为  相似文献   

15.
我县双石铺地区1985年应用秦川牛、西门塔尔奶牛冻精人工授精改良山地牛,累计290头,受胎率由1984年的76%提高到84%。为了探讨冻精配种中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笔者在县站配种点进行了试验记载和观察了解,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昌宁县奶水牛基地建设现状 1.1牛冻精改良工作为奶水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昌宁县牛冻精改良从1996年开始,到2007年全县13个乡(镇)建起了25个冻改站点.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于2006年10月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登记奶水牛良种8 471头,完成配种4 770头,受胎2 146头,受胎率44.9%,已繁殖犊牛284头,其中母犊188头.  相似文献   

17.
据中央农牧渔业部1983年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可试验目前国内外应用激素处理母牛同期发情的配种繁殖新技术,以提高耕牛繁殖率,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养牛业。为加快我县商品牛生产基地建设,更好地完成1984年中央农牧渔业部和省下达的耕牛改良配种2,000头的任务,在上级的重视和支持下,以县耕牛站为技术骨干,深入美丁区开展母黄牛同期发情冻精配种的试验,取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九年我在克山县涌泉公社蹲点搞黄牛改良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农区的母牛发情规律和不同类型的母牛发情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发情母牛内在和外在变化的关系,找到了适时输精的技术关键环节,突破了难关,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为扩大冻精配种成果,提供了技术条件。涌泉公社共有320头可繁殖母牛,全年冻配235头,受配率达73.4%,比一九七八年冻配25头提高8.2倍,经定胎确定  相似文献   

19.
招远市蚕民镇兽医站,从振兴农村经济需要出发,强化措施,大力开展冻精配种,黄牛改良工作成绩显著。1976年以来,全镇累计冻精配种牛1.1 万头,繁殖海福特、夏洛来和西门塔尔等杂交肉牛1.01万头,创造产值500万元。其中1991年冷配845头,怀胎758头,繁殖改良牛犊787头,创造产值40万元。养牛业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站连续10余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多次受到省、市业务部门的表彰。 蚕民镇兽医站抓牛改的主要做法是: 1 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制。过去这个镇的养牛  相似文献   

20.
西门塔尔牛属肉乳役兼用品种。蒙城县自1984年以来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皖北黄牛。目前,西门塔尔杂交牛存栏42351头,占黄牛总存栏31.85万头的13.31%。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