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不同pH值和溶解氧对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基质去除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秀兰  田娇  曹国军  王晓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29-17631
[目的]探讨不NpH值和DO浓度对低碳氮(C/N)比污水基质去除率的影响,为北方地区冬季低C/N比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和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反应器驯化低C/N比好氧活性污泥,用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结果]在魄选pH值范围内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基本没有影响,系统反应5h时,COD的去除率均达到了95%以上,最高可达到98.6%;当pH值为5时,对NH4^+-N的去除率影响比较大,出水去除率仅为54.6%,pH值为6、7、8、9时;对NH4^+-N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pH值为5、6、7、8、9时,反应10h时TN的去除率分别为8.1%、41.7%、53.8%、50.3%、36.1%。DO浓度对NH4^+-N的去除率影响较大,当、DO浓度为4mg/L时,COD和NH4^+-N的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5%和97.1%;D0浓度为4和6mg/L时,TN的去除率基本相同,分别为63.3%和63.2%。[结论]pH值范围为7~8,DO浓度为4~6mg/L时,污水基质去除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全程自养脱氮反应器条件下半亚硝化影响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金腊华    波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95-10097,10100
[目的]研究半亚硝化的快速实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对高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半亚硝化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进水NH4+-N和DO浓度以及pH的变化对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控制试验条件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 mg/L,pH为7.5 ~8.5,HRT=1.25 d,DO为1.5 mg/L,室温(25~ 2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0d,NH4+-N转化为NO2-N的比率接近57%,NO2--N积累率(即NO2-N/NOx--N)在95%以上,NO2-N与NH4+-N比值基本稳定在1.06~l.21.[结论]CANON反应器实现了半亚硝化反应,为后续Anammox菌的富集和CANON反应器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并分析了其性能机理。结果表明:出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小于50mg/L,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为90%;NH4^+-N浓度小于3mg/L,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8%;总磷(TP)浓度小于3mg/L,对TP的去除率为30%;对悬浮固体(SS)的去除率接近100%。经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1989)。由于在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前加置了厌氧反应器,出水中的NO2^--N、NO2^--N明显降低,对TP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说明该生物反应器中的聚磷菌具有较高的摄取磷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曹堂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005-13006,13017
采用模拟工地污水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包括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0)等,考察各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原则,寻求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在190~ 220 mg/L范围内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和TN的去除.HRT的延长有助于系统内硝化菌群的代谢,当HRT为6h时,NH4+-N、TN去除率可维持较高水平.DO宜保持在2.5~3.5 mg/L之间,可保证出水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DO值,以使反应器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5.
无机氮和氨基酸态氮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培条件下,研究相同浓度(3.0mmol·L^-1)的无机氮(NO3^--N、NH4^+-N)和氨基酸态氮(Gly-N)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NH4^+-N和Gly-N显著影响甜瓜幼苗的生长、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都显著抑制了甜瓜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甜瓜植株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甜瓜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平均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提高了甜瓜根系的氮素分配比例。NH4^+-N处理显著降低了营养液的pH值,而Gly-N处理提高了营养液的pH值。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营养液pH值的变化是影响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重要因素。虽然甜瓜是喜硝作物.氨基酸态氮也可以成为其良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6.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建设一组厌氧+垂直复合流小型人工湿地,湿地分为3级,呈阶梯状布局。湿地前端设置格栅、调节池及厌氧池等预处理构筑物。湿地建设面积25.20m^2,采用直径1.00~2.00cm的砾石作为基质,基质填充高度为60.00cm左右;湿地植物采用风车草,平均植株高度在60cm左右,将根须栽人20.00cm的基质下。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溶解性磷酸盐(SP)、总磷(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系统全过程采用连续流方式,以90cm/d左右的水力负荷工况运行。试验分为2个阶段,从7月23日到8月22日为系统的启动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较低;从8月23日到11月7日为系统的高负荷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增高。[结果]采用90cm/d水力负荷运行时,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CODcr的去除率在夏秋季温度较高天气情况下可达70%~80%,可将300.00mg/L以上的CODcr浓度降到100.00mg/L以下,最佳运行(即进水CODcr浓度控制在200.00mg/L以下时,同时气温较高,植物生长较好时)甚至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60mg/L以下)。系统对磷的去除不如对有机物的去除理想,对氮的去除也不理想。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分别为300.00、2.50、15.00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7.
以2年生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hreb.)为供试材料,采用移植盆栽方法,不同浓度硝酸盐(NO3^- -N)和氨盐(NH4^+-N)溶液供给为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高羊茅叶片活性铁含量,叶绿素合成及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草坪施肥方案和改善观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NH4^+-N有利于植物叶片对Fe的吸收,叶片内活性铁含量高;NO3^--N不利于叶片对Fe的吸收.活性铁含量偏低。(2)不同形态氮浓度从1-8mmol/L范围内,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在12mmol/L浓度时叶绿素含量均下降。(3)随两种形态氮素浓度增加,叶片氮、磷的含量随之增加,施用NH4^+-N叶片内钾的吸收和分配受到抑制。NH4^-N有利于植株对活性铁的吸收和叶绿体的合成;NO3-N有利于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李国朝  杨涛  陈捷  张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205-5206,5209
[目的]研究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性能。[方法]采用内循环撞击流生物膜反应器,以玉米芯为生物载体处理模拟高氨氮废水,探讨了C/N比、溶解氧(DO)对COD和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在进水NH4+-N 200 mg/L、DO 2mg/L、C/N比分别为1.0和1.5时,对COD的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均高达92%以上;C/N为1.5时,COD和NH 4+-N平均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2.7%和41.2%;在C/N为2.0时,去除率显著降低,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降至20%和10%左右;在C/N为1.5、NH 4+-N 200 mg/L时,DO对COD的去除影响不大,但对NH 4+-N的去除影响较大,DO浓度从4 mg/L降到1 mg/L时,NH 4+-N去除率从46.4%降至17.1%。[结论]该研究为高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过多(特别是氮、磷)所导致的富营养化现象已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近来利用大型维管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已备受关注。然而,水体中氮的去除受到包括氮的离子形态及其在水体中浓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通过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来研究植物根系表面氮的浓度与植物吸收氮的相互关系。该方程包括2个参数:吸收最大速率(Vmox)和米氏常数(Km),其分别表示植物吸收不同氮形态的最大速率和对不同氮形态亲和力的高低。利用加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在不同浓度营养液水浮莲(Pistia stratiotes L.)吸收速率拟和Michaelis—Menten方程。水浮莲对NH4^+LN的Km很高。表明其对NH4^+-LN亲和力高;在NO3^--N单一氮源提供下,水浮莲对NO3^--N的吸收动力学与NH4^+-N相似。然而,在营养液中同时存在NH4^+-N和N03^--N时,NO3^--N吸收的最大速率明显降低,但对其Km的影响不大,这种抑制作用看来属于非竞争性的。在NH4^+-LNN和NO3^--N的同时存在下,由于植物吸收NO3^--N能力的降低可能导致植物对氮的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外微区模拟试验,在3、6和9cm3个不同蓄水深度处理条件下,对稻田土壤氮磷的变化动态及固定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铵氮(NH4^+-N)、硝氮(NO3^--N)和总磷(TP)含量与蓄水深度显著负相关;蓄水处理对土壤中总氮(TN)含量变化影响不大。施肥后随蓄水时间延长,土壤NH4^+-N和NO3^-N呈下降趋势,而TN和TP呈上升趋势。土壤对NH4^+-N、TN和TP的固定作用较强,而NO3^--N不易被土壤胶粒所吸附。  相似文献   

11.
垂直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的沿程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垂直流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为例,通过对两种垂直流湿地中不同深度填料中水样的分析,讨论了5个水力负荷条件下,CODCr、NH4^+-N、TN、NO3^--N浓度的沿水流方向变化。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为8.5、10.6、14.1cm·d^-1时,多层填料(1#)湿地和双层填料(2#)湿地中的CODCr浓度均涮缝降低,在0-20cm浅层填料处,即可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1#湿地和2#湿地中NH4^+-N、TN、NO3^--N浓度的沿程变化桎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差异较大。比较分析表明,垂直流湿地的填料结构和水力负荷影响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程,从而影响氮污染物的沿程变化。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农村水环境氮、磷污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一年中分6次采样测定分析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宜兴、常熟的王庄和辛庄)的农村各水体中总磷(TP)、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含量。结果表明,一年中的丰水期(5至9月),农田各个水体中氮、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时期;地表水中NH4^+-N含量较高,地下水中NO3^--N含量也偏高。地下水中的NH4^+-N污染程度高于NO3^--N,其中宜兴和王庄地下水中的NH4^+-N污染比辛庄严重,年均值分别为1.596和2.103mg·L^-1,最高值分别为5.782和5.441mg·L^-1,都超过了V类地下水限值的10倍以上。辛庄5至9月地下水中NO3^--N含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生活饮用水硝态氮浓度10mg·L^-1的上限,已不适合作饮用水。研究区域内太湖水TP年均含量为0.492mg·L^-1,污染程度比农村灌溉水和城市河水严重,表现为TP在太湖中有累积的趋势;NO3^-N和NH4^+-N年均为2.152和2.885mg·L^-1,太湖长期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半亚硝化的快速实现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程自养脱氮(CANON)反应器对高氨氮模拟废水进行半亚硝化反应的研究,主要研究了进水NH4+-N和DO浓度以及pH的变化对半亚硝化反应的影响。[结果]控制试验条件在进水NH4+-N浓度为200 mg/L,pH为7.5~8.5,HRT=1.25 d,DO为1.5 mg/L,室温(25~27℃)的条件下,连续运行40 d,NH4+-N转化为NO2--N的比率接近57%,NO2--N积累率(即NO2--N/NOx--N)在95%以上,NO2--N与NH4+-N比值基本稳定在1.06~1.21。[结论]CANON反应器实现了半亚硝化反应,为后续Anammox菌的富集和CANON反应器的启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体化SBR反应器处理废水,研究溶解氧(DO)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对系统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NH3-N浓度在45 mg/L左右,COD在450~500 mg/L,pH值为7.2~8.5,MLSS在4 500 mg/L左右的情况下,DO控制在0.5~1.5 mg/L时TN去除率最大值达到69.62%,DO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同步硝化反硝化的顺利进行.其他操作条件相同,DO在1 mg/L左右,HRT控制在7 h时T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71.53%.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形态对重金属Cu Zn Cd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水溢趋光行为的抑制试验研究了水体中不同氮形态和重金属(Cu、Zn、Cd)共存时的联合生物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形态N对重金属(Me)Cu^2+、Zn^2+、Cd^2+生物毒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溶液中N对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复合作用既与重金属的种类有关。也取决于N在溶液中存在形态。在中等营养水平下,除No2^--N以外,其他3种形态的N尤其是NH4^+和NO3^-,对重金属的毒性起拮抗作用:NH4^+-N及NO3^--N能明显的降低水体中重金属Cu^2+、Zn^2+、Cd^2+的生物毒性,可一定程度地减轻重金属污染的危害;而NO2^--N及较高浓度水平的NH3-N却对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效应起协同作用,混合溶液生物毒性的大小顺序为NO2^--N+Me〉NH3-N+Me〉NH4^+-N+Me〉NO36--N+Me。表明在水环境调查及污染评价等工作中,仅考虑单一污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考虑共有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相互关系及生态毒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碱度及Do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赛军  颜智勇  郑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40-13342,13349
[目的】研究碱度和DO浓度对亚硝酸盐积累及半硝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立方形SBR反应器,反应器温度控制在28~33℃,进水氨氮浓度控制在80~110mg/L,研究碱度和DO2个因素对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水体中适当的碱度有益于亚硝酸盐的形成。低DO有利于亚硝酸盐的积累,但不利于氨氮的转化。当DO〈0.5mg/L时,氨氮去除率不高,仅50%左右,适合于半硝化反应,但亚硝酸盐积累率很高,最高可达99%;当DO〉1.5mg/L时,亚硝酸盐的积累率逐渐降低;DO在0.5~1.5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和亚硝酸盐积累率都很高,适合于进行亚硝化反应。[结论]在温度为28~33℃和进水氨氮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控制碱度和DO能使亚硝酸盐在反应器内得到很好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叶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745-9746,9748
[目的]探讨曝气生物滤池在处理港区污水中反应器的最佳工况参数.[方法]以某城市港区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改变反应器的工艺参数,包括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溶解氧(DO)等,考察各因素对反应器脱氮效果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经济性原则,寻求最优化的工艺参数.[结果]进水COD浓度为190~220 mg/L时,有利于反硝化作用和TN的去除.HRT的延长有助于系统内硝化菌群的代谢,当HRT为6h时,NH4+-N、TN去除率可维持较高水平.DO浓度宜保持在2.5~3.5 mg/L,可保证出水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降低DO值,以使反应器能耗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港区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下氮形态对水稻幼苗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NaCl浓度为0、43、86mmol/L条件下,研究了水培水稻幼苗对不同质量比例(9/1、5/5和1/9)铵态氮/硝态氮处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3种盐浓度条件下,水稻幼苗均在NH4^+-N/NO3^--N为1/9时生长量最少,吸收氮素最少,培养后营养液pH最高;NaCl浓度为0和86 mmol/L时,NH4^+-N/NO3^--N为1/9处理的植株吸磷量最少。  相似文献   

19.
以水培川梨Pyrus.pashia Buch-Ha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氮素形态对培养介质pH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与NH4^ -N比值为1:1时pH变化不大,NH4^ -N区pH下降,NO3^--N区pH升高,而NH4^ -N引起pH值下降的程度大于NO3^--N引起pH增加的程度;NO3^--N与NH4^ N比值为7:3时,根活力和根系生长最好;以NH4^ N为唯一氮源时,根活力最低,且表现为NH4^ -N毒害症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形态和比例的氮素对水稻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H4^ -N/NO3^--N比例的减小,根系鲜重、根日生长率、根系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加,但在全硝态氮条件下减少;当NH4^ -N/NO3^--N比例为50/50时,水分利用率最高;叶片光合作用对不同形态比例的氮素反应差异明显,NH4^ -N/NO3^--N比例为25/75时,光合速率最大。由此表明,过高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均会引起水稻有机物合成和生物量积累的减少,其中铵态氮的影响尤为严重。当NH4^ -N/NO3^--N比例为50/50和25/75时,水稻表现出最佳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