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省很大一部分社队,茶叶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产低、品质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建园基础的问题,有品种上的问题,有肥培管理上的问题,也有采制加工上的问题等等。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创造一个适合于茶树生长的良好生育环境。这样重要的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造成水土冲蚀,茶树发育不良,导致产量不高,品质降低。 我们知道,茶树的生物学特性是四喜三怕:喜温暖、喜湿润、喜酸性土壤、喜漫射光;怕炎热、怕严寒、怕干早。根据这个特  相似文献   

2.
茶树是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耐阴性强、怕旱、怕涝、怕寒、怕碱性植物,在苗期表现尤为突出。长期以来,茶树繁殖都是采用单一化育苗,以插树枝或盖草来遮荫,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浪费大,同时对出苗后的中耕、除草和施肥都不方便,若大面积育苗,遮荫材料很难解决。为了经济有效地育苗,作者于1982年进行了茶籽、作物复合播种育苗试验,1983年开始推广应用。实践证明,茶树复合生态型遮荫育苗,比单一化育苗,具有苗早、苗齐、苗壮、成  相似文献   

3.
何迅民 《中国茶叶》2002,24(1):29-29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有许多山区和半山区的农田改种茶树,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农田种植茶树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1.田块的选择 茶树具喜温、耐阴、喜酸、怕碱、喜湿、怕淹的生物学特性,其根系需要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环境。因此种植茶树的农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土体疏松,质地砂壤,地下水位低,通透性能良好,不……  相似文献   

4.
茶树栽培起源于我国,云贵川是其发生地,由于南方的气候及环境条件使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湿润、怕干寒的特性。茶树北引山东后,无 论降水量、大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都较南方为次,尤其寒冷的气候,常使茶树受严重冻害,造成茶叶产量低而不稳,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解决冻害已成为山东茶树栽培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碧林  俞燎远  钟海东 《茶叶》2016,(3):159-161
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阴喜湿和喜漫射光、怕强光直射的特性,适度遮阴的条件下,可改变茶园田间小气候,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本研究茶叶和杜瓜立体栽培,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作者认为,一般茶树品种皆可套种,然白化类黄化类茶树品种尤为适应。杜瓜密度以每667m~220~30株为宜,杜瓜藤蔓在棚顶30%~40%左右的遮阴率为佳,将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产量并改善茶叶品质。过密藤蔓造成茶园过度遮阴,茶树冠面阳光不足将影响茶树生长降低茶叶产质量。杜瓜套种使春茶开采期提早2~3天;每667 m~2茶园增收茶叶450元,杜瓜籽增收2700元,净产值增加2100元,比普通茶园增收20%~30%。  相似文献   

6.
茶园土壤的酸化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在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喜酸怕碱的生活习性,茶树在土壤pH值4.0~6.5之间能正常生长,尤以4.5~5.5为最好,pH高于6.5时生长逐渐停滞,超过7.0时甚至会死亡,低于4.0时茶树生长受到抑制,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将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7.
茶叶生产好比是一座“露天工厂”,大片茶园均在露天山坡上,自然气候条件对茶树的栽培、生长、发育、采摘、产量以及品质等方面,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讲究科学种茶,首先要掌握茶树喜温、好湿、耐荫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影响茶叶生产的气象因子(主要包括:水、热、光三个方面)。光是日照,热指温度,水是降水量,还有空气的湿度。这三个气象因素任一种失调,都会导致茶叶的减产,甚至引起茶树的死亡。而且茶树对光的要求,喜  相似文献   

8.
剑麻系多年生作物,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开垦,搞好麻田的规划设计和农田基本建设,做到田、林、路、水、土综合治理,为剑麻速生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一、麻田规划设计和农田基本建设剑麻性喜光照,怕涝耐旱,需肥量和  相似文献   

9.
茶树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喜温、喜湿、喜阴的生态特性。然而,高温胁迫会影响茶树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茶树生理及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茶树响应高温的分子机制,以期为提高茶树栽培措施和选育耐热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仲吾  尹连荣  刘新华 《茶叶》2002,28(3):162-163
茶树是一种亚热带常绿叶用植物,其特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因此,茶叶产量和品质除了取决于茶树的品种、树龄、土壤、管理等因素外,气候条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温度条件起着主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积温与茶叶的产量和采摘期的同步分析,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茶叶生产的影响,为茶树的品质改良、引种等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部的原始森林里,在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了喜温、耐荫的特性。气温、雨量、日照等与茶树的生长都有密切关系。 1978年福安发生了二十年来较严重的夏秋旱,为掌握了解茶树在这特殊条件下的适应力与有关因素,我们对当年的气象要素和茶树种植的方式、密度,对茶树热旱害的关  相似文献   

12.
岭头单丛,又称白叶单丛,是潮州市茶树当家品种,全市约5200公顷,占茶园总面积 72. 5%。大部分为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初期种植,目前均进入盛产期。 岭头单丛茶树属大叶种,树势高大,生长迅速,顶端优势明显,在潮州市多雨、暖冬的自然条件下,年收获期很长,休眠期极短,平原茶区配以充足的肥水条件,全年几乎没有休眠期。 由于岭头单丛茶树没有明显的生长休止期,冬剪时间不易掌握,处理不好往往影响春茶产量,影响总体经济收入。因此,不少茶农或只顾眼前利益(仍有少量茶可采收),或怕影响春茶产量,不愿进行修剪。先…  相似文献   

13.
浅谈茶树良种与茶叶高产优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高产优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而茶树良种又为高产优质创造有利条件。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得出的概念,它越来越为茶叶工作者所理解和承认。茶叶高产优质,除了品种本身内含成份起决定作用外,也离不开优越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栽培管理以及改进制茶工艺等综合因子的作用。木文仅从茶树对良种提高产质量的作用,谈谈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4.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但是由于受条件限制,物种保护工作滞后,特别是作为茶树起源、演化、分类研究的重要材料和依据的野生茶树资源正面临着濒危和丢失.  相似文献   

15.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的森林中,与常绿阔叶乔木、灌木混生在一起。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喜湿、喜酸、耐荫的遗传特性。茶园遮荫改变了茶树生存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及其内部生化成份乃至品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茶园遮荫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审议。  相似文献   

16.
一 茶树群体分离选种的概念 茶树长期以来由于天然杂交,以及在不同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影响下,在一个品和种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因此,在采取种子繁殖方法繁殖茶树的地区,其品种的组成十分复杂。如所周知,在同一茶区(包括自然区域和制茶区域),往往存在着来源相同,繁殖  相似文献   

17.
茶树要取得优质高产,不仅需要适于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更需要依据茶树生育的营养条件进行肥培管理。近几年来,茶园施用的氮素肥料种类多,质量好。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茶叶产量,产值与成本三者已成为茶叶生产单  相似文献   

18.
关于茶树抗寒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由于长期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喜温喜湿的生物学特性,因而,抗御低温的能力很弱。随着引种、驯化工作的进行,茶树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它本身的适应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抗寒性也相应地增强了。但是从我国的广大茶区的自然灾害情况来看,中北部茶区每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寒害和冻害。因此,茶树抗寒力问  相似文献   

19.
合理推行茶果共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原生长在我国西南亚热带原始森林间。在这生态环境条件下,形成其耐荫喜湿等特性。早期人工培植的茶树,亦多在较高的山间,且零星小片种植,周围林木仍多,生态环境尚属良好。近几十年来,各地开辟的茶园,忽视了这一特点,大面积连片开垦种植,茶树几乎全部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  相似文献   

20.
茉莉花属木犀科,茉莉花属。我县种植的茉莉花属重瓣茉莉。其生物学特性是喜暖怕寒,喜光怕阴,喜湿怕渍,喜酸怕碱,喜气怕闷,喜肥怕瘦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我县茉莉花主要分布在石屯镇河谷冲积平原区,东平镇护田、范屯、新口等村沿河洲地也有种植。2000年我县开始实施茉莉花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今年已达到467hm2。采用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茉莉花,产量高,第二年投产,667m2产480kg,第三年进入盛产期,667m2产600kg;品质好,每kg价格比常规栽培的茉莉花高1.5-2元。窨制的茉莉花茶经过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商业联合会饮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