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梅  孙盛 《油气储运》2001,20(9):47-50
对于呈现非牛顿性质的含蜡原油管流的模拟,即使在相同的热历史条件下,不同的模拟方法其结果相差也很大。对目前使用的旋转流变仪、试验环道等模拟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模拟方法其结果产生差别的原因,提出了不同模拟方法对管输大庆油、大庆加剂油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大庆原油管道的运行状况,针对在役原油管道的清蜡问题,提出 了高温轻柴油热洗法的清蜡处理技术,通过对大庆原油在70℃热柴油在输送温度下管道中混油段的计算,确定了热油冲洗过程中的混油切割方案,实践证明,该清蜡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苗青  石蕾 《油气储运》2005,24(3):54-54
利用结蜡模型装置并结合东北管网运行情况,全面考察了影响大庆原油结蜡的各主要因素。在大量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大庆原油在东北管网中的结蜡模型,编制了含蜡原油结蜡模拟预测系统,预测了东北管网在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的结蜡规律,可为东北管网建立安全经济的清蜡周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玉凤  张劲军 《油气储运》2004,23(11):33-37
以剪切作用对加剂原油粘度影响的数学模型和含蜡原油粘温关系机理模型为研究核心,建立了管输过程中加剂原油粘度变化的预测方法,大大减少了试验模拟的工作量和时间.通过对加剂大庆原油、加剂青海一厂原油、加剂青海混合原油和加剂中原原油44组管输模拟试验数据的检验,得出预测结果与模拟试验结果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5%.粘度预测值、测量值与按照降凝剂效果评价规范的"快速降温"方法评价结果对比表明,以管输应用为目的的降凝剂效果评价必须考虑剪切效应,该研究成果为快速预测管输条件下降凝剂的改性效果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终冷温度对加剂改性原油蜡沉积规律的影响,保持油壁温差相同,控制不同的终冷温度,采用搅拌槽蜡沉积装置、流变仪、差热扫描量热仪等试验仪器,对添加纳米降凝剂的大庆油、添加EVA降凝剂的大庆油以及大庆空白油进行静态蜡沉积对比试验与动态剪切对比试验。同时,结合分子扩散、胶凝等机理,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加剂改性大庆油的结蜡规律。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较低时,加剂油结蜡总量明显高于空白油,但结蜡总量中含凝油多、蜡晶结构较弱;空白油结蜡总量低,但蜡晶结构较强;随着终冷温度升高,加剂油与空白油的结蜡量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终冷温度较低且剪切剥离强度较弱时,添加降凝剂会增加管输蜡沉积量;一旦经过高剪切或提高终冷温度,加剂油的结蜡量将明显降低,管输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冷热原油顺序输送过程混油浓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Fluent多相流(VOF)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建立了顺序输送混油数学模型,针对冷热原油顺序途经90弯头、10m落差的管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大庆原油和俄罗斯原油为例,分析了不同输送顺序、流速、油温对混油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冷热原油顺序输送过程中,提高输送速率可以缩短混油段长度,且在流速一定的情况下,前行密度小、粘度低的俄油,后行大庆油的温度相对越低,掺混量越少;当后行密度小、粘度低的俄油,前行大庆油的温度相对越高,掺混量越少。该数值模拟结果与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针对东北管网低输量输送大庆原油安全运行的要求,基于流变学理论分析和管输模拟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大庆原油流变特性参数凝点、粘度(表观粘度)、屈服应力与管输条件下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关系的数学模型。引入了原油存在不完全可逆性参数的Houska触变模型适用于描述大庆原油的触变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铁大线、秦京线管输条件下大庆原油的触变模型参数。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庆原油管道低输量运行特性和安全性评价,基于热油管道流动安全性定量评价方法,得到了铁秦线不同输量下最低安全进站温度。  相似文献   

8.
文献〔1〕通过弹塑性变形定量分析,探讨研究了锚固段的强度潜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对锚固段弹塑性变形及安定性条件所做的模拟试验;对其试验内容和结果作了阐述。作者认为此次试验验证了其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冷冬梅 《油气储运》2013,(10):1080-1083
电热管集油工艺是严寒地区低产油田实现单管集油、简化工艺、降低投资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大庆外围油田某区块的10口油井采用了电热管单管通球工艺.采用电热保温管道配合单管通球的集油工艺,在不启用井口电加热器的情况下,利用油井进行单管通球试验,探索原油集输系统优化地面工艺、降低投资的新途径.通过对电热管配套单管通球工艺集油流程进行现场跟踪测试,对通球方式和流程、通球效果的实用性进行评价,认为电热管配套单井通球集油工艺在大庆外围油田虽然可行,但收球时间不便掌控,管理困难;通过长期开展电热管单管不通球集油试验,判定电热管单管集油工艺流程不用通球,可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苗青  康焯 《油气储运》2005,24(10):29-31
利用室内结蜡模拟环道进行了大庆原油在不同停输条件下的停输再启动试验,并据此考察了不同停输条件下形成的结蜡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停输温度下形成的结蜡层强度差别较大,大庆原油停输后形成的结蜡层强度随停输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提高东北原油管网经济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东北输油管道的运行现状,对大庆原油的流变性,凝点以及降低进站油温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现行标准测试的凝点与实际管道中原油的凝有一定的差别,应客观评价凝点在驼行管理中的作用;热油管道的允许最低进站油温,应根据管输原油的流变性、管道要求的允许停输时间、管道运行时沿线的热力分布、增道承压能力和输油站设备配置等因素来确定。停输再启动的计算表明,大庆原油最低进站油最由33℃降至32℃在技术上  相似文献   

12.
苗青  石蕾 《油气储运》2004,23(7):53-58
研究考察了加剂大庆原油在结蜡模拟过程中流变性的变化和影响加剂大庆原油结蜡的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出加剂大庆原油的结蜡模型.重点研究了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结蜡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大庆空白原油与加剂原油的结蜡试验结果,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3.
胜利原油粘温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输管道内的油流具有复杂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从相似性上说,只有管路试验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模拟,利用管流试验装置对胜利原油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包括管流条件下的粘温关系,降温速率的影响,重复热处理的影响以及管径影响等,研究表明,降温速率对反常点以后的粘温特性有较大影响,密闭条件下进行重复热处理对油品特性几乎没有影响,管径不同,导致历史不同,因而影响低温油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管输改性原油凝点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吉良 《油气储运》1997,16(10):14-16
测定原油凝点的方法有国标法、直接冷却法、熔化法和凝点法等四种。原油的凝点主要与其化学组分和热处理有关。通过试验表明,用不同的方法测得原油的凝点其结果不同。根据原油蜡晶的结构性质提出了不同的原油应采用不同的凝点测试方法进行测定,同时指出新疆原油和室内试验采用直接法和凝点法测定,并建议尽快建立一种测定管道实际运行中的原油凝点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油用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属于多年生小灌木,其果实采收可以采用茎秆切割的方式,而灌木茎秆切割机理研究一直是林业生产中的难点问题之一。研究灌木茎秆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建立其本构模型对茎秆切割有着重要意义。  方法  通过准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拉伸试验,研究茎秆塑性变形特点,并提出以Johnson-Cook模型作为本构模型,根据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试验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采用ANSYS/LS-DYNA软件模拟分析了油用牡丹茎秆切割过程,并对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  准静态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茎秆断裂过程存在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动态拉伸试验结果说明茎秆断裂存在显著的应变率效应,拉伸强度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加;基于试验结果拟合得到了Johnson-Cook模型作为茎秆本构方程时的材料参数值;应用这些参数的模型在茎秆切割仿真中,切割力与切割能量与试验结果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验证了本构方程及参数测定的准确性。  结论  基于Johnson-Cook模型建立了油用牡丹茎秆切割本构方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为油用牡丹茎秆切割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及采摘机割刀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降凝剂(PPD)对模拟油中蜡析出的影响,用高速离心机对特定温度下析出的蜡进行了分离,得到了加剂前后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降凝剂以及模拟油加剂前后析出的蜡的碳数分布及烷烃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的析蜡量均减少,降凝剂浓度为0.2%和0.5%时降低的趋势几乎一致,浓度为1%的降凝剂在相对低温时对蜡的析出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析出的蜡与原蜡在碳数分布上有一定的区别,析出的蜡碳数呈双峰分布;降凝剂对模拟油中小碳数烷烃的析出有抑制作用,而对碳数较大的烷烃的析出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峰  梁静华  李会朵  冯伟  张志军  郭祎 《油气储运》2011,30(5):364-368,316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时,通常采用"两刀切"方式进行汽柴油混油段切割,采用"一刀切"方式进行汽油切割,不同批次的油品亦采用相同的切割比例,这种切割工艺已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和现场切割试验进行了相关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对切割时的混油段在进入纯净成品油罐后的扩散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混油段可较好地扩散至纯净油品中;在某成品油管道进行了混油切割试验,证明了在油品具有较高质量潜力的前提下,利用混油在纯净油品中的扩散性,适当提高混油切割比例,尤其是汽油切割比例的空间较为巨大,可大量减少混油存量,降低混油处理费用;推荐了汽柴混油切割比例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应用说明。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大庆加剂原油停输冷启动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原油含水率和流动改进剂浓度,经历不同冷凝时间,得出了启动压力梯度与冷凝时间、改进剂浓度等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冷凝时间、含水率、流动改进剂浓度和管道直径对冷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由试验结果及分析可知,添加DODE系列流动改进剂对冷启动压力梯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推荐该改进剂的最佳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19.
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品油顺序输送必然会形成混油段,选择合理的输油方案是减少混油的基本措施,运用计算机对不同的输油方案进行模拟分析是选择合理输油方案的有效方法。分析了顺序输送过程中管路水力特性的变化过程,建立了水力分析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通用的顺序输送过程模拟软件,通过算例说明了该软件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顺序输送的混油机理,在油品不可压缩、不考虑浮升力影响和油品参数不随温度变化三点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混油数学模型。利用PHOENICS软件对顺序输送混油段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混油浓度分布曲线。模拟结果与扩散理论推导的混油量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