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肠毒血病,以家兔急性水泻为特征,发病兔致死率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魏氏梭菌病是鹿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一种毒血症,死亡率可高达94.4%.魏氏梭菌是一种厌氧性、粗大杆菌,革兰氏阳性,无鞭毛、不运动,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呈地方流行性,常发生于春秋两季,其发病特征是:剧烈腹泻,发病急,死亡快,致死率高.主要是仔鹿、老弱病残鹿,其次是育成鹿,成年鹿也时有发生.具体防治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忠琛 《油气储运》2005,(11):32-32
奶牛魏氏梭菌病是由牛A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犊牛、孕牛和高产牛多发该病。近年来,奶牛魏氏梭菌病时有发生,给奶牛生产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1病原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分类上属于梭菌属。  相似文献   

6.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 A 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引起的肠毒血病,引起家兔急性水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兔致死率很高,给养兔业带来严重的损失。㈠临床诊断2004 年4月上旬,在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场内,所养的獭兔中发现一种以急性下痢为特征的病症。根据该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因调查、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兔 A 型魏氏梭菌病。㈡流行特点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土壤、蔬菜、饲料、污水、动物的乳汁、粪便和健康动物的肠管中。病兔和带菌兔及其排泄物,含有病原菌的土壤和水源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急性死亡、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1病原魏氏梭菌又称D型产气荚膜杆菌,  相似文献   

8.
羔羊梭菌性痢疾多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根据其抗原构造和致病力可分为A、B、C、D、E五型,除A型引起人的气性坏疽外,B型是引起羔羊痢疾主要菌型,C型引起羊肠毒血症,D型引起羊猝狙。也有的是由大肠杆菌,少数由沙门氏杆菌、肠球菌引发。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以内的羔羊,尤其2~5日龄多发。德宏州很多养羊户为山绵羊混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用标准魏氏梭菌C型冻干菌株(菌号C59—3)肉肝汤培养物口服接种哺乳仔猪的人工感染试验及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其病理变化特点是小肠呈现出血性或出血坏死性肠炎,以空肠段最为明显。并在肠壁浆膜下见到多个小空泡。认为魏氏梭菌C型引起仔猪肠毒血症的病理形态学与猪痢疾及新生仔猪大肠干菌病是有明显区别的。  相似文献   

10.
A型魏氏梭菌下痢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粘膜出血、溃疡为特征。兔场一旦感染此病,其发病率可达90%以上,病死率高达100%,严重危害着养兔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邢兰君 《油气储运》2011,(15):20-21
长毛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胨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1~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兔群发病后,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2.
羊快疫和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两种急性传染病,两种病均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是对养羊业具有巨大威胁的两种传染病。羊快疫的病源为腐败梭菌,主要引起6-18月龄的绵羊发病;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的全身毒血症,导致病羊休克而死,因该病致死的羊肾脏如软泥样,故又称“软肾病”。一般正常按程序免疫并饲养管理稳定的羊群,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饲养管理和气候条件巨变可诱发此病。2008年2月中旬发生1例羊快疫和肠毒血症的并发症,经积极防治,有效控制了疫病的蔓延,现将该病例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水貂魏氏梭菌病(肠毒血症)时有发生,在生产实践中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往往误认为是出血性肠炎。  相似文献   

14.
家兔魏氏梭菌病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多发生于断乳后至成年的家兔.该病临床上以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兔排出灰褐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盲肠浆膜有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07年10月至12月,我处接诊了40余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确诊为魏氏梭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主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俗称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周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1病原病原体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亦称魏氏梭菌。革兰氏阳性,有荚膜不运动的厌氧大杆菌,芽胞呈卵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在人工培养基中则不容易形成。根据产生毒素分为A、B、C、D、E共五个血清型,C型毒株主要是α、β毒素,特别是β毒素,它可引起仔猪肠毒血症、坏死性肠炎。形成芽孢后,对外界抵抗力强,80℃15~30min,100℃则几分钟才能杀死。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6.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疾病。因该病死亡的羊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常称此病为“软肾病”,俗称“血肠子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又称“类快疫”。  相似文献   

17.
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学检查,临床症状观察确定黑龙江省猝死症的主要病原为A,C型魏氏梭菌。在部分死亡病例中,也有因误食灭鼠药氟乙酰胺而引起的中毒,但数量较少,根据病原分离结果,魏氏梭菌和腐败梭菌,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魏氏杆菌和链球菌可形成混合感染,使魏氏梭菌病疫情更加严重而呈地方性流行,这是近几年来牛魏氏梭菌病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8.
羔羊痢疾是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其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死亡率很高。1病因及传染 本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为B型魏氏梭菌,其次是A、C、D型魏氏梭菌。其他肠道细菌如沙门氏菌、肠球菌等可以成为条件性病原。羔羊痢疾的传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但也可经脐带或伤口传染。羔羊生后数日,B型魏氏梭菌通过吸吮被羊粪或饲养员手指污染的乳汁进入消化道,或者通过脐带感染。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性肠炎或兔肠毒血症,主要是由A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以急性水样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2006年5月10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某獭兔场的500多只獭兔部分发病,出现死亡,将死亡的5只獭兔送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兽医院剖检,初诊为魏氏梭菌病,后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A型魏氏梭菌病,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羊快疫和肠毒血症是由两种厌氧性梭菌引起的,羊快疫的病原是腐败梭菌,而肠毒血症的病原是魏氏梭菌。这两种梭菌都能广泛生存于泥土、粪便和污水草中。不同品种的羊都能感染发病,以绵羊最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