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萱、翠玉是台茶12号和台茶13号.系台湾省茶叶改良场原场长吴振铎教授选育的,属灌木型早生中小叶种型的乌龙茶良种.其栽培性状适应性广,扦插、种植成活率高,分枝部位低,分枝力强,耐肥速生,早封行早成园等优点,属优质高产型.加工品质:易加工出品种特色风格,香气高雅飘溢,香入汤入味;金萱具高雅奶香,翠玉具玉兰花香兼蔗糖香,热香阵阵清香,冷香持久.   ……  相似文献   

2.
金萱茶在广东试种推广示范的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萱、翠玉是台茶12号和台茶13号。系台湾省茶叶改良场原场长吴振铎教授选育的,属灌木型早生中小叶种型的乌龙茶良种。其栽培性状适应性广,扦插、种植成活率高,分枝部位低,分枝力强,耐肥速生,早封行早成园等优点,属优质高产型。加工品质:易加工出品种特色风格,香气高雅飘溢,香入汤入味;金萱具高雅奶香,翠玉具玉兰花香兼蔗糖香,热香阵阵清香,冷香持久。  相似文献   

3.
闽台地处同一纬度区,同为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条件相近,茶树类型、栽培技术基本相同,对茶树品种引种及技术交流十分有利。台茶12号(又名金萱)、台茶13号(又名翠玉)由台湾茶叶改良场选育,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乌龙茶良种。这两个品种在台湾适应性好,抗性强,扦插、种植成活率高,耐肥、速生、高产。台茶12号乌龙茶具高雅奶香,台茶13号乌龙茶具玉兰花香兼蔗糖  相似文献   

4.
金萱茶树品种在粤、闽茶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萱,又名台茶12号,是由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育成的乌龙茶品种,至20世纪90年代,台商在福建投资茶叶生产企业,金萱、翠玉等系列品种随之引种到福建。此后,广东、广西等省也先后引种了金萱。至2005年止,广东、福建两省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790hm^2近年来,粤、闽两省对金萱茶引种之后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为金萱茶的推广种植以及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台茶十二号,便名“金萱”;台茶十三号,便名“翠玉”是作者来台之初,在台湾省茶叶改良场的前身—平镇茶叶试验所时,就开始选育,属半发酵茶类的新品种。“金萱”是用人工杂交—以台农8号(青心乌龙系)为母本与硬枝红心(无性繁殖之台湾地方名种)为父本,第一代中,用无性繁殖选出的新品种;“翠玉”也是从人工  相似文献   

6.
台茶12号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乌龙茶品种台茶12号,别名“金萱”,是八十年代初育成的灌木型早生中小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耐肥力强等特点,在台湾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其制成的乌龙茶具有独特“清香”和“韵味”,在台湾颇受消费欢迎.我所于1998年引种金萱品种,现种植面积达百余亩,并在逐步推广到全省其他茶区.试制的金萱乌龙茶品质接近台湾原产风味,金萱绿茶香高味醇,市场反映良好,经济效益显.但是,直至目前,我们对于金萱品种的栽培施肥技术特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和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花香乌龙茶品种金萱性状鉴定及生产栽培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萱是台湾省茶叶改良场杂交育成的乌龙茶品种,审定编号为台茶12号,是当地的主推品种之一,我们根据广东市场优质乌龙茶和绿茶价格不断上升和市场比例不断扩大的趋势,引进台湾金萱茶新品种,开发高花香乌龙茶及优质绿茶,以适应广东市场需求。引种以来,我们根据品种特性,开展了品种性状及系列  相似文献   

8.
台茶12号(又名金萱)、13号(又名翠玉)是由台湾省茶叶改良场杂交选育而成的乌龙茶品种。上世纪90年代初由福建福安民间引进并逐步在闽东地区推广。闽东地区虽然地理位置与台湾省较为相近,但气候条件、土壤质地、栽培管理,特别是制茶工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探讨这两个品种在闽东生产环境条件下,适宜的乌龙茶制作工艺,2002年,笔者对其做青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农茶苗     
正福安市利农茶苗专业合作社从事茶苗繁育与推广近二十年,为您提供全国各省茶科所的优良品种茶苗,为您发展茶叶产业把好第一道品种关。可为您提供的品种有: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福云6号、金牡丹、金观音(茗科1号)、黄观音、金萱、迎香(台茶20号)、水  相似文献   

10.
正金萱是由台湾茶业改良场育成的乌龙茶适制品种,于1981年正式命名为"台茶12号",因其"奶香梅韵久存甘"的品质特点以及高产、适应性强、抗性强等优良农艺性状,金萱品种选育成功后即在台湾茶区推广种植。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的开启,金萱品种于1988年开始在大陆茶区试种、引种和利用,在过去的28年中,金萱品种在大陆经历了从零星引种到规模化种植、从乌龙茶产区(福建、广东)到引种至其他茶类主产区(广西、湖南、云南、山东)、从单纯的品种引种到种质创新、从单一加工乌龙茶到多茶类产品(红茶、绿茶、白茶)研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茶苗供应     
《中国茶叶》2013,(9):15
邵武市进士茶树良种推广专业合作社,连续专业技术繁育茶苗21年,是福建省优质茶苗基地之一。今年提供优质茶苗有:金萱(台茶12)、金观音、黄观音等国家级高香型品种。联系人:廖春辉(农艺师)手机:13960627196地址: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另有茶叶注册商标转让  相似文献   

12.
茶苗供应     
正邵武市进士茶树良种推广专业合作社,连续专业技术繁育茶苗22年,是福建省优质茶苗基地之一。今年提供优质茶苗有:黄观音、金萱(台茶12)、黄玫瑰、金观音、肉桂、梅占等国家级高香型品种。另有良种茶树扦插穗条销售。联系人:廖春辉(农艺师)手机:13960627196  相似文献   

13.
以黄棪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茗科1号、台茶12号、白毛2号、鸿雁12号和鸿雁9号等5个乌龙茶树新品种进行品比,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性、生长势、抗虫害能力、物候期、鲜叶产量和成品乌龙茶品质的差异。提出在安溪祥华、西坪等铁观音主产乡(镇)适当引种茗科1号;在安溪虎邱、官桥、蓬莱、湖上等地选用台茶12号或鸿雁12号进行品种搭配,以解决茶树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五凤香茗是近年来苍南县茶叶主打品牌之一,主产于浙江省茶叶特色优势强乡——苍南县五凤乡境内,以香高、味浓、色绿、形美而著称,产品质量优异,曾多次获得省内外农业(茶叶)博览会金奖,并成为第二届温州人大会指定产品。五凤香茗的品质与品种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生产中用于加工成五凤香茗产品的多为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群体品种——鸠坑种,也有少量的迎霜、乌牛早等。在已引进的茶树品种中,虽说可以加工成外形相近的五凤香茗,但品质上还是有一定差别。选择当地鸠坑种茶园中萌芽期较早的茶树单株,通过短穗扦插,培育成了南山头1号、鹤顶山1号等比普通的鸠坑群体品种早萌芽十余天。研究探明这些选出的早生单株加工的五凤香茗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以本地菜茶为对照品种,对引种的台茶12号和茗科1号茶树新品种的适应性、生长势、抗病虫害能力、物候期、鲜叶产量和成品茶品质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与本地菜茶相比较,台茶12号和茗科1号均适宜在石亭绿区域推广种植,且台茶12号优于茗科1号。  相似文献   

16.
适制性广的品种——福云6号福云6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种法选育而成,属小乔木型大叶类。在福建省已广为栽培,面积逾5万余亩。该品种1982年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福云6号主要特点是:①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分枝较密。②发芽早,3月上旬萌发春芽,4月上旬达一芽三叶;萌芽率高,在当地全年可发芽6~7轮,新梢生  相似文献   

17.
刘谦 《茶叶科学技术》2005,(1):32-32,33
周宁县是我省传统的绿茶产区,也是闽东的高山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0.71万亩,主要分布在咸村、七步、狮城、纯池、浦源、李墩等6个镇,以及玛坑、泗桥、礼门等3个乡,几乎村村产茶.由于全县大部分地处高海拔,历来茶叶具有显著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境内千来以上山头就有二十多个,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栽培的茶树品种有福云6号、7号、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黄楼、丹桂、黄观音、台茶12号、政和大白茶、铁观音和本地有性群体种等20余个.除当地菜茶群体种外,均系无性系品种,约占总种植面积的89.7%;其中,有特早生品种福云6号和早生种福云7号、8号9.2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87.3%,有早生种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0.21万亩,占总面积的2.1%.有早生种黄棪、丹桂、中生种毛蟹,梅占、乌龙和迟生种铁观音等乌龙茶品种0.07万亩,占总面积的0.7%,有性系品种本地菜茶,有汤家山早芽种等面积1.09万亩,占10.9%.生产的茶叶产品按茶类划分有绿茶(炒绿、烘青)、乌龙茶、白茶和花茶.茶叶是周宁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10.71万亩茶园,产年干毛茶6340吨,创茶叶产值691万元,占农业产值16%,茶叶已成为周宁县农村经济支柱,全县有75%以上的农户直接或间接地从事与茶叶有关的工作.1995年省农业厅提出调整茶类结构,在绿茶区适当提高乌龙茶种植面积和生产比例后,从1996年开始宁德市开始引种乌龙茶,我县先后在玛坑、泗桥引种丹桂、铁观音100多亩,从2001年开始少量生产乌龙茶,至今发展2000多亩.品种分布5个乡镇.  相似文献   

18.
台茶12号、台茶13号在闽东生态环境下.试验表明:该两个品种幼龄期表现生长能力强,定植成活率高,树高、树幅发展快,易形成宽阔的采摘面;小区产量不同程度超过对照品种铁观音、肉桂,稍低于对照品种毛蟹;抗逆性强,属中芽种,适制乌龙茶,制荼品质稳定,制优率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茶产品已从量的满足转向对质的追求,优良的茶树品种是优质茶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选育品种时,首先考虑的是其品质特性,其次是抗逆性和适应性。梅县在九十年代中期种植大面积单丛茶的基础上,于2000年初根据市场及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从福建漳州市引种了台茶十二号(金萱)栽植于梅县阴那山麓,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种植,目前可采摘面积有1000余亩。几年来,从栽培、试制到规范加工制作,逐步摸索出该品种的特性以及提高制优率的技术要素,从而也看到了发展该品种的内在潜力和良好的市场需求前景。  相似文献   

20.
茶树新品种——白云1号白云1号系从云南大叶种有性一代单株无性分离选育的早芽品种。该种树型高大,小乔木型,主干粗大明显,分枝部位尚高,分枝性能较强,属大叶种,叶色绿富光泽,叶肉厚质稍脆,侧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