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通过对近几年林蛙全人工养殖经验的总结,又经试验和野外环境对比,分析出了影响林蛙越冬的环境因子,确定了林蛙越冬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形成了一整套林蛙人工养殖的安全越冬的管理技术模式。养殖实践证明,采用该模式,林蛙人工越冬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对林蛙休眠环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证明生殖休眠后,约有65%的林蛙死亡,存活率仅为35%左右。大多数林蛙选择在阴暗、湿润的环境休眠,温度在10~16℃,休眠期平均为15d。  相似文献   

3.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在我国东北三省分布广泛。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为大量捕杀,造成林蛙资源锐减,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一涨再涨,供不应求,尤其是蛙油在国内外市场更是走俏,供需悬殊。我国蛙油产量由建国初的5000吨降至目前的40至50吨。东北地区森林没有污染,是林蛙生长、繁衍的优良天然环境。因此,东北的林蛙属于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及药品。东北大力发展林蛙养殖业,  相似文献   

4.
在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饲喂充足,林蛙排出的粪便、尿液等排泄物相对较多,而林蛙的放养密度又很大,活动空间较小,如果不能适时清除和处理林蛙的排泄物,其生活环境将被严重污染,病原体会大量滋生,林蛙的患病率倍增,对林蛙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威胁。本文结合铁力区域人工养殖实践,归纳总结了关于处理林蛙排泄物的技术措施,供养殖业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是东北林区栖息的重要野生经济动物,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项目。根据延边地区的森林环境和野生中国林蛙资源状况,将该区域适宜林蛙养殖的林地划分为6类,对人工放养量提出了参考数据,并应用电脑技术制作了分布图。  相似文献   

6.
以靖宇县3龄林蛙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非冬眠越冬组、半冬眠越冬组、冬眠组、人工增氧冬眠组4种不同越冬方案,观察水中溶解氧质量浓度(DO)对东北林蛙越冬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冬眠组消耗DO速率远高于半冬眠组和冬眠组,而半冬眠组消耗DO速率也略高于冬眠组,林蛙在受到干扰处于活跃状态时消耗DO速率要高于冬眠状态下林蛙;当林蛙出现死亡后其消耗DO速率变慢,林蛙死亡临界DO为1.6 mg·L-1;人工增氧可改善林蛙越冬环境,延长其安全越冬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林蛙肺丝虫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几种敏感药物,并以不同的药物、用药方式、用药量,对2个蛙场自然发生肺丝虫病的林蛙进行了现场防治试验。其结果表明,伊维菌素、丙硫苯咪唑作为林蛙驱虫药物是有效的;实施预防应采取环境消毒与定期拌饵投喂的方法;注意用药剂量,药量过大会使林蛙拒食或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8.
疾病防治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林蛙的一项重要工作,也一直困扰着林蛙养殖业的发展.一旦蝌蚪或林蛙发病,治疗起来非常麻烦,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严重影响蛙的生长发育,降低林蛙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本着"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结合铁力生产实践,本文先对林蛙疾病的预防措施作一阐述,然后,再对林蛙蝌蚪及幼成蛙期常见疾病的症状、成因及治疗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广大养蚌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林蛙作为东北林区的特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林蛙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1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理想肉食品。并且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就是著名的哈士蟆油,具有滋补强壮,补虚退热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乱捕乱杀,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数量锐减,甚至有的山区已经绝迹。人工养殖林蛙是保护利用合理开发野生资源的一项措施,是发展林区多种经营的一项新兴产业。1 林蛙的生物学特性 林蛙繁殖越冬在水中,生长、发育和捕食在陆地。1年中有5个月时间生活在森林草丛之中,其余时间生活在水里。 林蛙向水性很强,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它的活动一般不过山脊,但若养殖场外有较大的水系,部分林蛙可外逃。 林蛙食性比较复杂,一般以捕食昆虫为生。2 林蛙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护和发展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这一珍稀的物种资源,作者进行了野外实地观察,发现桓仁林蛙4月下旬配对产卵,有极强的产卵区域地.卵产在河卵石上,为林蛙属所独有,性行为也与其它林蛙有所不同.蝌蚪发育成幼蛙需要60d左右,活动范围较窄,适宜生存在水质无污染、清澈透底的河流中,河流周围多以灌木丛为主,9月下旬在产卵区域附近入蛰.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桓仁林蛙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桓仁林蛙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桓仁林蛙在辽宁省分布于抚顺市顺城区、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本溪市南芬区、桓仁县、本溪县;宽甸县和风城市;辽阳市辽阳县和灯塔市,分布区涉及4市11县(市、区).全省桓仁林蛙种群数量为1631500多只,平均分布密度为47.6只/km2.由于桓仁林蛙自身的原因和人类的破坏,桓仁林蛙种群数量逐渐下降.应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护好栖息环境,大力开展人工驯养繁殖,积极开展监测和科学研究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林蛙又名田鸡、哈土换,广泛分布于国内许多省区。而经济价值较高的,主要产于我国长白山、乌苏里江和大小兴安岭的中国林蛙。中国林蛙生活习性是喜冷凉湿润气候,网箱和室内养殖技术难度较大,我国中原干旱地区和南方闷热气候,饲喂养殖应慎之有慎。现将人工养殖中国林蛙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中国林蛙一般要注意选择在山沟决谷地带,沟山决谷的溪水四季长流不断;其次山沟坡地森林花草植被丛生繁茂,飞蛾昆虫易于繁衍,这是中国林蛙生存栖息的重要环境。孵化池、变态地和越冬他的修建:孵化池的修建,要选择在有充足的水源、背风向阳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是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模拟林下生态环境条件,使其整个生活史完全在人工条件下进行.对于这种养殖模式,为林蛙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关于场址的选择和建造,我们在铁力做了大量的对比试验,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在养殖户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14.
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力林蛙养殖户在人工养殖林蛙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近几年,在林蛙研究所的直接参与试验研究下,人工养蛙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数量逐年增加。为使人工养殖林蛙技术逐步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由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铁力市中国林蛙研究所起草的《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经伊春市技术监督局批准,已在铁力区域范围内试行。《铁力林蛙养殖技术规程》对种蛙选择、蛙场建设、饲养管理、林蛙越冬、病害预防等诸方面均做了具体阐述和要求,对林蛙养殖业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是一种珍贵的两栖类药用和食用经济动物。近年来,随着林蛙人工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林蛙深加工的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种类和数量发展迅速,极大的带动了我国林蛙产业的发展,尤其促进了东北三省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长白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林蛙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林蛙深加工产品市场的快速壮大表明,林蛙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林蛙(Rana tenplalia)是长白山区重要的经济动物,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八十年代末,由于人们对该物种的医用价值的过分信赖和栖息地随着经济开发日趋恶化,导致该资源趋于减少,部分区域已濒临灭绝。特别是长白山保护区区域中国林蛙资源近几年来变化尤为突出,体现在分布区、繁殖场等逐年缩小和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气温上升等因素,目前该区域林蛙群数量急剧下降。中国林蛙是经济价值较大的可持续利用的再生资源,也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成员之一。因此,研究中国林蛙种群数量消长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长白山保护区林蛙资源状况的报道甚少,仅见有一些种群生态、繁殖习性、人工饲养等报道。作者于1990年至2003年在长白山保护区开展了对中国林蛙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永霞  王春  孙革 《中国林业》2009,(11):43-43
林蛙是辽东山区的乡土物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上乘的美昧佳肴。上个世纪60年代始,林蛙养殖在辽东山区广泛兴起,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广大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林蛙养殖前景广阔,商品蛙在国内外市场非常畅销,林蛙精深加工产品更是备受欢迎,价格稳中有升趋势明显。40年来,辽东山区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林蛙经验,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养殖模式。为了推广辐射林蛙的养殖技术,为更多的山区农民提供林蛙养殖经验,笔者总结了几种林蛙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蛙体型中小,具有很多天敌,南移至粤北山区后,属于一种入侵物种,更是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敌,对林蛙南移养殖存在严重的危害,经过2 a的林蛙饲养管理,目前已掌握了一些防治林蛙天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林蛙及林蛙油以其独特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价格始终居高不下,林蛙养殖也随之在东北三省部分地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养殖业,在发展养殖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商榷和解决,本文就养殖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林蛙的品种与选择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已知有 8种林蛙,东北地区分布两种类群的林蛙,即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三点。其一,中国林蛙的雄性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黑龙江林蛙则无声囊;其二,黑龙江林蛙皮肤粗糙,有疣突,而中国林蛙皮肤光滑,肩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栖息生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选设调查样方 ,调查了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的栖息生境及分布 ;确定了中国林蛙在吉林省的地理分布区和动物生态地理群。通过对中国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生境选择的研究 ,确定了人工养殖林蛙的最适宜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