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998年6月,临朐县××村三村民饲养的3头黑白花孕乳牛,相继出现以体温升高、贫血和胎儿死亡后流产为特征的疾病。通过发病情况、临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双芽焦虫病。报告于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2月该村三村民(3户)到省外购进3头(每户1头)初孕黑白花乳牛。每天放牧,进舍按常规饲养管理,健康情况良好;乳房、腹围日渐增大(胎儿生长发育所致)。4月下旬3户畜主在孕牛右腹部常见到胎动;到6月25日畜主孙×所养孕乳牛出现食欲减少,但未引起畜主注意;6月26日其他两户孕乳牛也相继出现食欲减少,本地兽…  相似文献   

2.
1989年2月,笔者对本场饲养的黑白花乳牛发生严重蹄底踵部腐烂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分析,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对89头经产母牛进行检查,结果有47头乳牛发生不同程度的蹄底踵部腐烂,发病率达57.3%。5岁以下母牛发病  相似文献   

3.
鉴于乳牛狂犬病的报告尚少,笔者把多年来确诊的三起流行情况,整理报告如下,以引起重视。流行情况疫场1:陕西宝鸡地区某乳牛场,饲养有30多头乳牛,于1957年6月份半个月内先后有3头牛发病死亡。疫场2:湖南湘中地区某乳牛场,有乳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农区乳牛饲养迅速发展,乳牛饲养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缺乏科学饲养乳牛的知识,大部分农户沿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来饲养乳牛.粗饲料以野青菜、水花生和农副产品为主,优质牧草利用甚少.为推广水稻后茬播种多花黑麦草,改善乳牛粗饲料品质,笔者于1999年春季进行了多花黑麦草饲喂泌乳牛的试验,获得了可喜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度集约的饲养条件,特别是精料过多,日粮中缺乏优质粗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情况,乳牛容易发生胎衣不下。本场1981和1982两个年度,共有分娩乳牛780头次,发病117头次,发病率15%。  相似文献   

6.
由尖锐异物引起的乳牛网胃炎,为乳牛场内一常发疾病。尤以饲养管理粗放、饲草加工调制不细,各种尖锐异物如:铁丝、铁钉、针等不能有效地被消除,混入饲料中而被乳牛食入,则发病更高,据南郊农场2,500  相似文献   

7.
乳牛患病是由于机体功能损害或因与外界环境失衡而引起,其结果是导致乳牛生长受阻、生产性能低下或丧失,严重的还会死亡.而饲养乳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品(主要是乳)和保证产品对人的安全性(无公害).因此,乳牛场必须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使发病减少,而一旦发病,只要及时进行诊治,可使患病造成的损失与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8.
我场饲养1985年引进的德国、丹麦进口乳牛,常年舍饲,从未发生过焦虫病。1992年因草场被蜱污染,一群160头舍饲乳牛陆续发生焦虫病,发病64例,发病率40%,死亡7例,死亡率11%,现报道如下:1流行情况1.1发病经过从1992年7月27日发现第1头病例至8月29日最后1例转归,历时34d,发病64头。其中,7月份发病21头占病牛总数的33%,8月份43头,占67%。病情发生头10天为高峰期,发病55头,占85.9%,尤其第4~5天,每天发病15头左右,第10天以后转为缓和。其后的24d共发病…  相似文献   

9.
乳牛分娩前后多发疾病主要有不能起立、胎衣不下、酮病等。病因是饲养管理失宜,营养障碍。作者将以前发病较多的乳牛的泌乳期分为4期,对各期进行了营养状态、饲养管理、血液的生物化学检  相似文献   

10.
<正> 乳牛钱癣,杂志上报道不多,现将我们治疗二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福安县畜牧兽医站乳牛试验场从西德引进青年黑白花乳牛13头,经北京检疫54天,于1985年8月27日进场。9月15日636号牛左侧的肩胛部、胸部、上腹部发现数个2×2cm、3×3cm大小不等的被毛脱落,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