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养是业日益发展,但是虾塘也日渐老化,污染严重,虾病频发,已成为困扰养虾生产者的在一大问题。1991年以来我局承包遂溪县黄略镇三元围虾场养虾,由于采取了不同品种轮养和混养,较好地克服了对虾病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略述了世界上工业化养虾的高产稳产概况。主要介绍国内水泥池养虾;日本双层底水泥池养虾;美国的工业化养虾;泰国的地膜养虾和高产精养方式。这对探讨我国养虾模式,发展养虾业,将起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1992,(4):9-11
近几年来,随着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虾病害越来越多,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1991年我省汕头市虾病大流行,全市有13300亩虾池患病,占全市养虾总面积的44%,死亡率达8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全省各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对虾病害已成为养虾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连地区人工养殖中国对虾的常见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美美  邓欢 《水产科学》1990,9(2):34-36
1989年大连市养虾面积已达二十多万亩。随着养虾业的迅速发展,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也随之增加。1988年全省(包括大连市)因虾病危害而严重减产。因此,虾病的防治将直接影响到养虾业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1989年调查资料叙述大连地区养虾业中常见病害和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1994,(3):38-39
在省水产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下,在全省虾病开始抬头、养虾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时刻,省水产局科技办、省水产局对虾养殖办公室、广东水产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海洋学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南海市西樵水产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召开了省对虾养殖病害分片地区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对虾病毒性疾病虽未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但在控制和预防方面却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措施,生产实践证明,只要养殖条件控制得好,对虾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市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传染性流行病,而且发病率高、病害来得早、范围广、损失大是我市养虾史上所罕见,使我市对虾养殖业又陷入困境,广大虾农因之大伤元气而情绪纸落,对搞好今后的对虾养殖生产信心不足。为了探索养虾防病新技术,为广大虾农提供成功范例,针对虾病主要是由于环境等外界不良因子的诱发,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试养成功后,广东的对虾养殖得到了发展,养虾面积不断扩大。以汕头为例,1991年的养虾面积达2.9万多亩,比1990年增加了2000多亩,其中斑节对虾养殖面积增加了一倍,上半年的对虾总产量达1100多吨。对虾业的迅速发展,虾病亦随之流行,尤其是高密度养殖以及多造次生产,助长了许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何幽峰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11):21-23,20
养殖对虾的病害,特别是近两年的暴发性虾病的流行,使辽宁省迅速发展的养虾业遭受很大挫折,为恢复和稳步发展养殖业,作者就虾病预防措施作一些粗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水产科技》1993,(1):7-7,6
我县1992年养虾面积为13500亩。上半年养虾形势很好,第一造养日木对虾和中国对虾,平均亩产65公斤,总产743吨。每亩获纯利55呒,总获利达740多万元。第二造主养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日本对虾,第三造主养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但第二、三造都发生严重病害,特别是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是继1989年以来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  相似文献   

14.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规模性池塘精养对虾工作起步较快的地区。1979年,由地区水产局技术人员在饶平试验养殖面积1.7亩,1982年市水产研究所在达濠开展了连片110亩生产性试验(全区养虾面积共227亩)。1982年南方三省养虾会议在汕头市召开,推动了我区养虾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于水 《水产科技》1993,(3):58-58
今春以来,我省沿海气候变化异常,加上水质污染等因素,使对虾养殖病害严重,许多养虾户经济损失很大。对此,深圳新光饲料公司与梅林鱼药厂合作生产的“健虾宝”药物饲料,具有提供营养和防治虾病的双重作用,经深圳、湛江和福建漳州等地的养虾户使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康县从1988年开始试养斑节对虾,面积仅1000多亩,到1992年已发展至20000多亩。在养虾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养虾成败的关键。笔者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从虾塘条件、投饵技术、收获方法及养殖方式等方面,提出有关降低养虾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邱国 《水产科技》1998,(4):26-27,31
对虾养殖从19993年全国性暴发虾病以来,虾病一直困扰养虾业的发展。发生这样严重的虾病,持续时间这样长,是由于外界环境的突变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对虾机体自身无法抵制,导致疾病的发生。养殖生态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对虾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前言近年来,随着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及对虾养殖由粗养逐步向半精养、精养发展,虾池水质污染越来越重,各种虾病相继而起。目前,养殖池水的净化及虾病的防治成为养虾业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普遍采用抗菌素、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19.
谈养虾     
鱼虾是人们普遍喜食的水产品,也是出口商品.虾因含蛋白质高而更为人喜爱.(对虾鲜品含蛋白质20.6%)目前养虾业正引起国内外水产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对虾养殖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四年来,广东养虾业发展很快,建成26万亩虾池,总投资近5亿元。1989年养虾产量达1.07万吨,平均亩产由1986年的32.5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85.6公斤。逐步丰富了市场供应,争取了一些外汇,成绩是肯定的,但由于生产发展过快,建设规模过大,生产技术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效益却不理想,有不少养虾场、养虾专业户亏损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