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不同地点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吉林梨树、山西寿阳和山东禹城,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同一种植密度不同地点子粒营养成分差异显著.在3万株/hm2下(接近单株水平),子粒蛋白质含量为梨树点>寿阳点>禹城点,子粒淀粉含量为寿阳点>禹城点>梨树点,子粒油分含量为梨树点>禹城点>寿阳点.子粒蛋白质、淀粉和油分三者总含量(POSC)为寿阳点>梨树点>禹城点.在3万~12万株/hm2范围内,梨树、寿阳和禹城3点随种植密度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分别出现降-升-降、升-平-平和降-升的趋势,淀粉含量分别出现升-降-升、升-降-升和升-升的趋势,油分含量分别出现降-降-降、降-降-升和降-降的变化趋势.梨树点容重随密度增加稍有增加趋势,寿阳点容重从3万~6万株/hm2,稍有增加,之后随密度增加而下降,而在禹城点密度对子粒容重基本没有影响.这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可因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不同,考察玉米子粒品质的种植密度效应时应注意分析其它生态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玉峰  张新生  赵明 《玉米科学》2004,12(2):026-029
试验以吉林省主推的普通玉米单交种为母本,以高油玉米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研究双亲对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母本对杂交当代子粒脂肪含量的影响大于父本,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与其双亲的关系是: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自交系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0.60P1+0.40P2;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单交种杂交当代子粒的脂肪含量=0.65P1+0.35P2;普通玉米单交种×高油玉米群体的杂交当代子  相似文献   

3.
遮荫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在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遮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荫都显著降低玉米子粒产量,花粒期遮荫对玉米子粒产量影响最显著,农大108遮荫50%和90%的分别减产67.5%和79.4%,花粒期遮荫主要降低了千粒重;其次是穗期遮荫,农大108遮荫50%和90%的分别减产34.1%和55.3%,穗期遮荫主要减少了穗粒数;苗期遮荫对其影响相对较小,农大108遮荫50%减产16.9%。玉米子粒产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而显著降低,不同时期遮荫对玉米子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大于不同遮荫程度(光照强度)的影响。苗期遮荫对玉米子粒品质没有显著影响;穗期和花粒期遮荫玉米子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粗脂肪、淀粉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小,对子粒品质的影响加剧。不同时期遮荫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显著地大于不同遮荫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玉米杂交当代优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利用是玉米种质遗传改良与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利用杂交当代(F0)优势来提高玉米子粒产量和改善品质是研究的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玉米杂交当代优势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杂种当代优势有效利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不同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差异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建奇 《玉米科学》2007,15(4):013-017
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子粒品质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根系分布影响品种间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将吸收、贮存的N、P在灌浆期输送到子粒的比例品种间存在差异,是子粒蛋白含量产生差异的生理基础;品种的灌浆特性影响玉米子粒及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玉米杂交种隆平206与秦龙14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期和子粒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不同生育期高温对玉米穗部性状、子粒品质与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与子粒灌浆期高温处理均显著降低秦龙14的子粒行数、行粒数,其中,开花期秦龙14高温处理败育;对隆平206无显著影响,说明隆平206子粒形成过程中耐高温较强。与对照相比,高温显著增加两个品种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降低子粒脂肪与淀粉含量;品种间比较,高温对秦龙14品质的影响较隆平206大。隆平206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比较,灌浆期高温对子粒脂肪含量影响较大,蛋白质含量次之,淀粉含量相对较小,两个高温处理子粒淀粉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与糊化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灌浆期高温处理糊化参数的升幅较开花期高温处理大。玉米生育后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及糊化特性有显著影响,灌浆期高温较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较大。开花期高温对玉米子粒育性影响较大,灌浆期高温主要影响玉米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升高对玉米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糯3号为研究材料,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法研究了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处理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子粒产量的变化,揭示CO2浓度升高对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子粒产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处理下,玉米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的值则先升高后降低;在整个处理期间,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p>0.05),升高幅度为12.6%~71.1%,气孔导度低于对照(p>0.05),其降低幅度为2.9%~18.8%。处理至抽雄期和灌浆期,胞间CO2浓度分别增加152%和16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蒸腾速率的变化较小。高浓度CO2处理下,玉米穗粒数和穗粒重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CO2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光合作用,从而使玉米子粒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施氮对高淀粉玉米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植株生理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高淀粉玉米吉单535和普通玉米军单8号子粒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淀粉玉米粒重的增长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与普通玉米军单8号比较,高淀粉玉米吉单535营养体干重增长期较长,干重下降速率低,即由营养体干物质向子粒转运量较低。适宜的施氮量可有效地促进高淀粉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子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产量。高淀粉玉米吉单535的适宜施氮量为200 kg/hm2。  相似文献   

9.
玉米子粒色素稳定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色法对两种玉米子粒花色苷色素的色谱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星赤糯1号玉米子粒色素最大吸收峰为506 nm,酸性条件下为酒红色;黑包公鲜玉米子粒色素的最大吸收峰为528 nm,酸性条件下为玫瑰红色。两种玉米子粒花色苷色素对室内散射光、温度(20℃~60℃)、食盐、蔗糖、葡萄糖、维生素C、柠檬酸、乙酸、防腐剂苯甲酸钠(C7H5NaO2)以及Mg2+、Zn2+、Mn2+、Ca2+、K+、Na+均表现稳定,对室外自然光、氧化剂H2O2(30%)、还原剂亚硫酸钠(Na2SO3)以及Fe3+、Fe2+、Cu2+表现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氮钾互作对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金继运  何萍 《玉米科学》1999,7(4):057-06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生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氮钾配比下春玉米总生物量及粒重的增长均符合Logistic方程;营养体干重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axebx;生物产量依子粒产量和营养体干重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exp(a+b1x1+b2x2)。适宜的氮钾配比及施肥技术促进玉米植株生育前期总生物量的积累以及生育后期干物质从营养体向子粒的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的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