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化肥减量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减量化施肥技术在台山市水稻品种中的应用效果,以常规稻品种金香油占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即常规施肥、减氮磷钾各20%并增施有机肥、减氮磷钾各25%和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减量化处理对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各异。减氮磷钾各20%增施有机肥处理降低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而减氮磷钾各25%和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处理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10.52%,收入增加2 736元/hm~2。因此,增施有机肥并配合喷施纽翠绿叶面肥的减量施肥配方可以实现一定的肥料用量减量,同时提高经济效益,达到有效控制化肥总量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非常辽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有机水稻逐渐备受青睐。2017年曙光农场种植有机水稻3.33hm2,种植品种为龙稻18,为提高有机稻品种选择,与有机肥对品质影响,使用机械与人工除草的配套模式。通过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种植生育期内没有倒伏现象发生,产量上施用精制系列有机肥的处理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类型有机叶面肥对江苏盐城射阳盐碱地有机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叶面肥施用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品质和效益均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大量元素有机叶面肥(处理(1)),叶绿素含量、稻谷产量和稻米效益均最高;其次为有机碳肥(处理(5)),明显提高了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海藻高钾有机肥(处理(4))富含钾和海藻酸植物激素,施用后千粒重最高,但在低氮条件下,产量相比其他有机肥处理增长不大;单一中量元素钙肥(处理(3))叶绿素含量、产量和效益均与对照相差不大;鱼蛋白有机肥(处理(2))叶绿素含量与处理(1)和处理(5)无显著差异,但产量低于处理(1)和处理(5),且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叶面肥平衡施肥提高盐碱地有机水稻产量和品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施肥方式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辽西烟草种植区的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其对烤烟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个施肥处理中,以有机+无机处理产量最高,与有机肥产量无差异,产量顺序为有机+无机有机肥无机肥不施肥对照。而对烟草品质影响上,有机+无机肥处理对烟碱、氮和钾影响最显著,有机肥处理对还原糖和氯影响显著,因此可以根据对烟草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配方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际效果,评估综合效益,进行了不同比例商品有机肥对水稻增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纯无机肥相比,水稻生产上施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随着商品有机肥在水稻施肥的比例增加,水稻产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本地适合的化肥与商品有机肥配合比例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青浦地区水稻种植品种苏香粳为材料,在等量氮肥条件下,设置全有机肥(OT)、全无机肥(CT)、混合施肥(MT)及无肥区4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有机肥搭配氮化肥施用的混合施肥处理有助于促进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水稻株高较全有机肥处理和全无机肥处理提高2.2%和3.1%、有效分蘖数均提高18.3%,地下部分干重提高9.1%和26.8%;全有机肥处理在烤田期的有机质指标比混合施肥处理和全无机肥处理分别提高11.7%和13.7%;同时混合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为8 028.6kg/hm2,较全有机肥处理和全无机肥处理分别提高9.0%和9.5%。而全有机肥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分干重较混合施肥处理和全无机肥处理则提高9.9%和43.6%。  相似文献   

7.
不同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生产优质高效水稻,研究了不同有机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择的4种有机肥料5种配比中,处理1鸡粪、猪粪、牛粪(1∶1∶1)配比对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影响最大,比对照高16.21%和20.5%;处理3鸡粪、猪粪、牛粪(1∶3∶1)配比水稻产量最高,比对照产量高2.4%,差异极显著,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有机肥配比对土壤有机质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稻鳖共生体系中不同施肥类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常用的水稻品种赣晚籼40号为试验材料,在稻鳖共生体系中,研究不同施肥类型(纯无机肥、无机和有机肥配施、纯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施肥类型条件下,稻鳖共生可以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与稻田不养鳖相比,稻鳖共生精米率总体升高0.6%、垩白度降低10%、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12.3%,稻鳖共生体系中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施用有机肥处理较施用无机肥处理精米率分别升高了0.2%和1.3%、垩白度降低了15.4%和23.3%、水稻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了8.9%和12.8%,对黏滞性(RVA)影响表现为稻鳖共生体系中施用有机肥会明显降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糊化温度;稻鳖共生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稻鳖共生体中不同施肥类型对产量和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完全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均可提高水稻产量,稻鳖共生体系中施有机肥、无机有机肥配施较稻田不养鳖施无机肥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22.0%和14.9%,主要是通过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不同肥料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栽培方式下3种肥料与常规化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全生育期的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肥与有机肥混施可以使水稻的产量构成更加优化,增产效果更显著,其产量较单施有机肥增加10.5%;常规施肥的产量较有机肥对照提高8.1%,矿粉与有机肥混施与单施有机肥产量相近。常规种植条件下施用化肥水稻叶片叶绿素SPAD峰值出现在移栽后15 d;而有机栽培水稻多出现在移栽后80 d。水稻全生育期以生态肥和有机肥混合的土壤微生物C量较大,有机肥处理次之,常规施用化肥较有机栽培的微生物生物量C有减少的趋势且变异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有机质、易氧化有机碳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不明显。秸秆生物炭+化肥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高达7.86 t/hm~2,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9.78%和62.4%;秸秆生物炭施用有利于水稻分蘖期与拔节期生长和吸收养分,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猪粪秸秆有机肥两种处理的水稻产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施用秸秆生物炭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短期来看,不配施化肥而单施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或秸秆猪粪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不利,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配施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23'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方式对秸秆还田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氮化肥施用量300 kg/hm~2、有机氮占总氮的比例为30%时水稻产量最高;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降低高峰苗数,提高成穗率、结实率。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有机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对有机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有机肥施用量为15000 kg/hm2时有机水稻产量最高,达到4999.5 kg/hm2;施用量达到11 250 kg/hm2以上时,增加有机肥施用量,增产效果不显著,且每100 kg有机肥产生的稻谷量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方面的表现,为栽培方式和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华北地区主栽的11个品种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讨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条件下,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栽培处理方式对水稻的产量有较大影响,有机栽培处理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皆低于常规处理,而无显著性差异。产量构成要素方面,单位面积穗数只有米糠处理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而结实率恰恰相反,米糠处理显著高于常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梯度有机肥替代化肥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设置空白对照和常规施肥、化肥优化、10%有机替代、20%有机替代、30%有机替代5个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空白对照及常规施肥,各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容重下降4.0%~9.6%。有机替代处理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化肥投入量,同时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30%有机替代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2.2%。水稻30%基肥有机替代模式,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的消纳畜禽粪便,另一方面减少了水稻生产中的化肥成本,增加了产量,既保护了环境又为农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陆燕  张兴思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83-6184
[目的]对几个乐业县有机水稻品种进行评价,并对其适宜有机肥施用量进行研究,以便减少投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方法]有机水稻品种评价试验共选用5个水稻品种,分别为丰优香黏、宜香2292、新香占、两优2186、八桂香。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试验所用有机肥配比为35%羊粪∶30%厩肥∶15.5%桐麸∶19%沼气渣液∶0.5%生物菌剂,其施用量分别为4 500、5 250、6 000、6 750、7 500、8 250 kg/hm2,水稻品种为宜香2292。[结果]有机水稻品种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八桂香产量最高,但食用时口感不是很好,品质不理想;亲香占是常规品种,产量太低,在目前市场前景不是很好、有机米的销售价格不高、利润也不高的情况下难以推广;丰优香黏抗逆性稍弱;宜香2292品质较好,产量也高,多年来成为有机水稻示范基地的主打品种。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当有机肥用量大于6 750 kg/hm2时,增加幅度明显减小,说明投入增大,经济效益没有继续明显增加;当有机肥用量为6 750、7 500、8 250 kg/hm2时,产量很接近,说明施肥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收入没有呈正比增加。[结论]今后宜香2292将继续成为有机水稻种植的重要品种之一。6 750 kg/hm2有机肥用量为最佳的施肥用量,投入产出比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探索都安县水稻栽植适宜的施肥组合,为当地水稻栽植产业提供参考及借鉴,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以“珍香优11香”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不施肥、100%化肥、10%有机肥+90%化肥、20%有机肥+80%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40%有机肥+60%化肥6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指标、氮肥利用效率,计算水稻栽植经济效益。【结果】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指标、氮素吸收利用率、水稻栽植经济效益影响显著。比例科学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提升水稻有效穗数。在有机肥替代20%化肥时,水稻产量最高,比单施化肥增加8.95%,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栽植经济效益也最高。【结论】有机肥替代20%化肥是最适宜都安县的水稻栽植模式,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等总养分条件下,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水稻产量以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最高,较单施化肥提高4.8%。有机无机肥配施也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以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因此,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不仅能实现作物高产,还可以有效地达到土壤培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喷施有机水溶肥技术在开平市水稻品种中的应用效果,以优质常规稻品种美香占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处理,即习惯施肥+喷施"有机水溶肥料"、习惯施肥、习惯施肥+喷施等量的清水,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确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农艺性质及产量的影响不同。习惯施肥+喷施"有机水溶肥料"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喷施等量清水处理,每穗实粒数增加8.2%、10.06%,产量增加5.1%、5.3%,可见习惯施肥+喷施"有机水溶肥料"处理,明显增加水稻每穗实粒数及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08—2018年在浙江省稻田进行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增施商品有机肥、增施猪厩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处理,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升水稻产量及籽粒养分吸收量,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试验时间增长,增产幅度逐渐增大。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的增产幅度及籽粒养分吸收增量高于有机肥替代60%化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利用在江淮流域5 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下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矿质氮的变化,为该地区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和水稻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施化肥比较,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0~20 cm 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显著减少了水稻施蘖、穗肥后土壤铵态氮含量,但提高了水稻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连续5 年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中,水稻产量随逐年增加。等氮量下,不同施肥处理水稻产量影响不显著,但从第4 年开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产量高于HY,HECF和HEDM分别比HY增加氮肥利用率14.7%和8.6%。等氮用量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减少了土壤矿质氮损失,增加了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氮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