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竹藤通讯》2012,(2):49-50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是一个行业性联合会,其宗旨:坚持"弘扬竹文化,发展竹产业,振兴竹经济";团结和组织广大从事竹藤研究、教学和技术推广的科技工作者;联合有关竹藤培育和经营竹藤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发展竹藤产品生产,提高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创  相似文献   

2.
近Et,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制订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控制增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分类指导和有保有压相结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市场引导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四项原则。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10月15说,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推动结构调整工作至关重要。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所涉及的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性和全球资源配置特点,  相似文献   

3.
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美国、德国和加拿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和经验总结,结合我国保护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建立专门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管理机构,实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创新融资方式和拓宽融资渠道,依托林业部门建立国家公园试点,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以及科学决策系统等来建立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沙枣进行扦插育苗和播种育苗试验,分析了2种育苗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沙枣扦插育苗苗木成活率65.0%,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58 cm和0.63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4 cm和1.08 cm。春秋季种子育苗苗木出苗率分别为75.5%和93.5%,春季育苗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38 cm和0.37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 cm和0.86 cm;秋季播种1年生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40 cm和0.38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95 cm和0.87 cm。沙枣播种育苗出苗率高,单位面积载苗量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林产化学与工业》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和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分会共同主办的学术类刊物。报道范围是可再生的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和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加工与利用,包括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主要包括生物质资源的热转化、热化学转化和活性炭,木材化学和制浆造纸,生物质原料水解,松脂及松香、松节油,植物多酚,林产香料、油脂、药物和生物活  相似文献   

6.
练好擒敌拳可以提高基层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对于打击制服违法犯罪,保护公民和自身安全,培养和锻炼勇敢顽强、沉着果断的意志,增强体质,更好地履行国家和人民赋予公安民警的神圣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珍稀濒危植物穗花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穗花杉是第三纪残遗植物,雌雄异株,雄球花穗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我国的珍稀濒危树种。本文系统地综述了穗花杉在系统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繁殖方法和濒危原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穗花杉的研究历史和研究内容作一个较系统的介绍和评价,为恢复和扩大穗花杉种群,合理利用和保护穗花杉资源提供较全面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8.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财务报告和财务资源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评价.而新准则的出台,将会对企业利润和所有者权益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3 山区生境和河溪交错带 山区生态系统的生境方法是坚实地基于动态开放系统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流域生境和河溪交错带成为山区生态系统的空间基石.当水陆生境与周边陆生和水生生境的生态过程相联时,就形成了河溪交错带.只有从功能和地理空间上,与土壤层和季节性吸水和出水相联系,流域生态结构才能被识别和绘制.  相似文献   

10.
结合甘肃玛曲湿地的自然地理概况,通过分析该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价值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玛曲湿地资源的对策建议:在充分尊重自然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最终在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利用上取得统一和谐,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欧洲实践证明, 有效制定和实施林业政策能够推动城市林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文中在收集关于中国和欧洲城市林业方面的文献以及对中国和欧洲进行城市林业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对中国和欧洲城市林业政策与规划、城市林业管理手段、发展城市林业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比较, 目的是吸收欧洲在城市林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最佳实践, 提高中国城市林业的政府决策者、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利益相关者和社区在城市林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改善中国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林业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福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言生 《中国林业》2011,(13):32-32
黔南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是两江重要的生态屏障,保护和利用好黔南州森林资源对两江生态安全和林农致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10年来,黔南州根据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对森林生态和经济的不同需求,以及森林(林地)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将林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建设以生态效益和生态安全为目标,满足社会和公民对生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对于森林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类保护和利用森林的方式不断创新。近年来,森林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增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森林资源预测及其碳汇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4):44-49
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3期森林资源清查资料,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和复利公式,分别对2012—2027年16年间云南省森林资源面积结构和蓄积量变化进行预测,并应用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和植被含碳率,对云南省森林植被的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6年间云南省森林植被面积和蓄积量将呈现双增长趋势,面积和蓄积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50%和2.94%,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平均碳密度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分别由890.40Tg和41.89Mg/hm~2提高到1265.34Tg和55.41Mg/hm~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1%和2.15%。随着幼、中龄林的发展成熟,以及抚育经营使森林质量提高,云南省森林碳汇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721 g.cm-3和0.680 g.cm-3,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72 g.cm-3和0.535 g.cm-3,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935%和6.439%,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330%和11.376%,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75和1.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硬度分别为7 583 N、6 183 N和6 625 N,稍大于人工林,但差异不显著。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旋切板背面裂隙率分别为53%和67%,单板厚度的偏差人工林和天然林分别为0.08mm和0.09 mm。由此可知,发展闽楠人工林可以得到质量与闽楠天然林相近的板材。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不同基质进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混有一定比例牛粪和草炭的基质,对沙棘嫩枝扦插的发芽、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混有牛粪和草炭的基质,扦插成活率分别为95.0%和94.5%,基径分别为0.43cm和0.41cm,苗高分别为44cm和42cm,与对照相比,苗高分别提高4cm和2cm。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针叶树种,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条件进行了栽培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处理,调查了苗期苗高、地径、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了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对土壤水分响应和氮素浓度响应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林霖 《技术与市场》2010,(4):100-101
纳米技术把织物和纸张变成轻型电池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已发现了一种廉价和高效地生产轻型纸质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以及延伸和传导纺织品的方法,称之为e-纺织品(eTextiles),这种纺织品能够储存能源,同时保留普通纸张或者织物的力学性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储存能量通过静电,不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六大工程的全面实施,森林防火工作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发生突变,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传统的管理手段和常规的工作套路已很难奏效;森林面积逐年扩大,防火任务日益艰巨和繁重;森林火灾持续回升、对社会和人类安全的威胁加重。面对这些,在认识上、行动上尚未有充分准备和同步变革的护林人,日益深刻地感受到了一种困惑和压力。如何与林业五大转变和跨越式发展俱进,如何为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无疑是一个严峻紧迫的课题。现实热切呼唤新的管理规范和方法。凡事预则立,…  相似文献   

20.
自然生态破坏是中国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诱发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等生态灾难,部分地区土地石漠化严重。因此,如何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以清镇市为例,通过多年的调查和探索,分析研究如何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合理保护森林资源和治理生态环境,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