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大青山米老排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环刀法分3个不同坡位和4个土层深度对广西大青山米老排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青山米老排人工林土壤体积质量、土壤水分及土壤空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土层上,表层以下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坡位对米老排表土层的土壤物理性质影响显著,但对表层以下其他土层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春季对我国南方落叶阔叶林采取不同强度地表人为火烧,以探讨火烧对不同深度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火烧后短时间内使土壤容重增加,同一土层火烧强度越大容重越大,土层越深容重越大;火烧后土壤毛管孔隙度降低,非毛管孔隙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火烧降低了土壤持水性能,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同一土层火烧强度越大持水性越低。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容重、通气性和持水性能等土壤性质的影响在垂直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相比,轻度火烧可影响0~10 cm土壤层,中度火烧可影响0~20 cm土壤层,而重度火烧能够影响0~30 cm土壤层,3种不同强度火烧对30~40 cm土壤层影响均不显著,相同土壤层在影响程度上重度火烧中度火烧轻度火烧。火烧对土壤的短时扰动程度直接影响后期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植被重建。  相似文献   

3.
从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对碾子山段金长城不同坡面的土壤水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金长城的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长坡的坡面土壤在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纵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的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是坡面土壤水分变异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区周围土地利用结构是影响金长城不同坡面的土壤容重的关键因素之一;金长城坡面在单一土地利用结构下各坡位土壤容重有差异性,但也只有坡中与坡脚土壤容重差异显著。所以在坡面冶理和保护中更多的要注意人为干扰,合理设计旅游资源,减少耕地,加强周边防护林带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选取嫁接5年的秃杉种子园中不同坡向、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测定了有关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又随坡位的上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土壤贮水量总体随着坡位的上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坡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层深度3个因素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容重、土壤贮水量)和土壤化学性质(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产生显著的影响。从而提出了确定秃杉种子园最佳的施肥配方,为提高秃杉种子园经营管理水平,秃杉良种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国有林场内的杉木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对皆伐与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杉木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旨在为杉木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土层中,皆伐后1、3月的土壤容重均高于皆伐前;随着皆伐后时间的推移,同一土层中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含水率和总孔隙度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同一土层中(除0~5 cm),不同迹地清理方式下样地的土壤容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用炼山清理后的迹地土壤容重明显高于采用带状整地清理的迹地;不同深度土层中,对于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含水率等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炼山处理后的结果均低于带状整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人工毛竹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研究了人工毛竹林土壤的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贮水容量等土壤物理性质在小流域内随坡位和土层深度变化的规律及入渗性能随坡位的变化规律。并与同一地点的人工杉木林、阔叶混交林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当取各点0—60cm均值时和取各土层均值时,土壤物理性质在小流域内的空间分布规律相当明显,但入渗性能随坡位的变化规律则不很明显。人工毛竹林具有优良的森林水文功能。就所研究小流域内各测点的平均值而言,0—60cm土层的贮水容量为430.44mm,最大有效贮水容量为312.73mm,均大于杉木林和阔叶林;干旱条件下用双环法测定的10℃水温时的初渗速度为29.10mm/min,稳渗速度为8.28mm/min,都大于杉木林而小于阔叶混交林;入渗速度衰退参数为0.2391,介于杉木林和阔叶林之间。  相似文献   

7.
以粤北红壤丘陵区典型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烘干法测定含水率,对果园植被覆盖、坡位与土层深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度越高,桃园土壤含水率越高;(2)土壤容重与含水率皆随其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坡位的土壤含水率表现为中坡位最高,上下坡位相当。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三明市罗卜岩自然保护区不同坡位武夷桦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坡位对武夷桦林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对深层土壤未达到显著水平。坡位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深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武夷桦林不同坡位土壤容重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C∶N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容重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容重的增加不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累积;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毛管孔隙度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并评价土壤质量,探讨湖北省森林演替发育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旨在充分了解湖北省森林土壤肥力情况及演变特征,为森林经营和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湖北省各植被分区主要森林类型的16个土壤理化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森林类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森林类型对土壤容重、含水量、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指标影响不显著。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加,而土壤含水量降低。不同森林类型同一土层pH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有机质和全氮仅在0~10 cm和10~20 cm层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而全磷和全钾在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土壤层次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钙、全镁、全钠等碱性金属在不同森林类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而同一森林类型不同土壤层次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铁、全锰、全钛、全锌等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土壤层次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森林类型土壤质量从高至低的排序: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结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总体质量均受森林类型的显著影响,除了竹林外,土壤质量随着森林自然演替逐渐提高,因此采用适度的经营措施促进森林正向演替,将有助于森林土壤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泉州湾红树林群落及光滩不同潮位、距入海口不同位置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土壤的多数水分物理性质受土层、潮位、距入海口位置影响不显著,高潮位土壤孔隙度及持水量大于低潮位,近入海口土壤容重大于其他断面,中间断面的持水量高于其他断面。土壤持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红树林土壤与光滩土壤差异显著(p<0.05),光滩土壤容重显著大于红树林土壤容重(p<0.05);红树林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显著大于光滩土壤(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