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有机茶是现代茶叶发展的新趋势,为了使有机茶生产茶园茶树既能获得足够的养分,又能免受污染,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从茶园行间铺草、间作绿肥、饲养蚯蚓及施肥等方面阐述了有机茶园土壤培肥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有机茶园土壤培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江西茶园施肥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的现象,研究施用商品有机肥、枯饼、化肥三种不同肥料种类对茶树产量、茶叶生化品质以及对红壤结构改良与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丘陵红壤茶园施用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相比芽头密度增加2.93%,增产8.85%,茶叶内在品质氨基酸含量增幅48%,土壤容重显著降低,茶园土壤的p H值提高幅度为6.67%~8.27%,有机质提高39.26%~49.23%,全N提高57.14%~77.78%,全P提高7.89%~10.52%,全K提高13.21%~22.01%,速效N提高52.51%~66.19%,速效P提高69.88%~73.96%,速效K提高24.50%~34.80%。  相似文献   

3.
1偏施化肥,轻视有机肥许多果农每次施肥都是尿素或复合肥,很少或没有施用有机肥。导致果园土壤有机养分含量少,果树生长结果受影响,各种缺素症状及一些生理病害陆续出现,果品质量低劣。因此,要强调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推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果园土壤培肥途径。实践得出,株产 100kg果实的 溪蜜柚树,应年株施纯氮1.2- 1.5kg(其中有机肥占全年纯氮施用量的 50%以上)。2缺施石灰大多数果园土壤属山地红壤,酸性强,钙、镁、钼等元素含量低。果园施用石灰是降低土壤酸度,补充钙素的有效方法。一般每…  相似文献   

4.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活性部分。土壤结构和通气状况的改善都有赖于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一般认为有机质和含氮量高的茶园产量较高,采制的茶叶品质也较好,因此以往的茶园土壤肥培是以提高有机含量为中心的。茶园施肥可以分为纯有机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次,到现在主要是施用化肥三个阶段。特别是几年来,普遍施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不仅对茶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茶叶品质和施肥效益也有  相似文献   

5.
土壤理化性质主要包括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及肥力状况、矿物质含量以及土壤酸碱度等,红壤丘陵区茶园土壤具有酸、瘦、粘、旱、抗侵蚀能力差的特点,通过深沟撩壕、增施有机肥、增培客土等技术措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通透性,促进茶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对松溪茶园土壤30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实地调查取样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松溪县茶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含量较丰富,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速效磷富集,土壤速效钾水平中等;钙、镁含量低;锌、铁、锰含量丰富;硼元素亏缺严重,铜元素中等。在施肥上提出了改良培肥对策,即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相似文献   

7.
肥料的施用使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 ,不仅提高了茶叶产量也改善了品质 ,在茶叶生产中广大茶农都十分重视施肥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近年来由于化肥工业不断发展 ,茶园施肥出现了许多偏差 ,重施氮肥而轻施钾肥、不施微量元素肥料而只施单元肥、不施复合肥而只施化肥、少施有机肥等现象十分普遍 ,大大影响土壤肥力的提高和施肥效益的发挥。因此 ,茶园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1 茶园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茶园土壤主要为红壤 ,有机质含量低 ,酸度大 ,盐基离子淋失率高 ,土壤有效钾及其它微量元素含量较低 ,茶场实行联产责任承包后 ,茶叶经…  相似文献   

8.
改造低产茶园是加快发展茶叶生产的重要措施。我省茶叶生产发展很不平衡,低产的茶园所占的比重很大,大部分茶园由于肥培管理水平低,加上采摘不得法,茶树未老先衰,芽头细小,枯枝多,产量低,全省茶叶每亩单产不上70斤,兹经调查试验研究,“三改一补”办法和肥、管、养、剪、  相似文献   

9.
我省茶园土壤肥力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茶园土壤肥力及其分析方法毛平生(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红壤是我省分布面积最广,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八,其分布以低匠陵区最为集中。黄壤是我省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即分布在武夷山、井冈山、九连山、幕阜山、怀玉山及庐山等山区。在海拔大体六百至一...  相似文献   

10.
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有机茶则是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纯天然、无污染的茶叶。为加快我省的茶叶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江西决定自 2 0 0 0年起在全省一些主产茶区实施“有机茶工程” ,严格按照有机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建设有机茶生产基地。然而 ,有机茶园的害虫发生与为害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如何利用茶园有利的生态环境 ,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茶园害虫 ,使之为害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园的施肥,除了按茶树营养规律管理之外,还要遵循无公害茶园的生产规程和用肥标准选配肥料,做到科学、安全、合理施肥。1无公害茶园的施肥原则1·1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多为红黄壤,有机质含量低,需要人为地不断补充。有机肥是茶园土壤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有机肥营养全面,  相似文献   

12.
我省红壤低丘,植茶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主要茶区之一。由于建园基础工作没有跟上去,加以管理不善,红壤理化性状,未能很好改良,蓄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茶树生长势衰弱,平均亩产干茶,不到30公斤。尤其是受气象灾害的威胁,生态条件差的茶丛,分枝稀疏,芽头少,叶小而肉薄,对夹叶多,造成成茶香味淡,黄片多,易断碎,经济效益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影响我省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江西省蚕桑主产区修水、永新、乐安、东乡和南昌5个县市的桑园土壤养分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桑园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丰缺分级诊断,以全面掌握江西省桑园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2014年全省桑园土壤肥力水平不高,p H以酸性为主,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缺乏,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钙和有效镁缺乏,有效硼极缺,有效硫偏高,氮、钙、镁和锌少数地区存在过量现象,且不同种植区域桑园的土壤养分存在较大差异。建议重视有机质、氮、钙、镁肥的合理施用,补充磷、钾、硼肥,尤其要重施硼肥,减少或不施硫肥,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土壤p H,使土壤由极酸性向中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有机茶开发现状有机茶的生产始于本世纪 80年代的斯里兰卡 ,此后世界各茶叶生产国如印度、坦桑尼亚、日本、肯尼亚等也开始了有机茶园的建设和开发。中国的有机茶生产始于 90年代初 ,1990年 6月 ,荷兰有机食品颁证组织到浙江临安进行有机茶认证考察 ,拉开了中国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序幕 ,到 1999年底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大产茶区共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2 5个 ,有机茶面积上万亩 ,年生产加工有机茶达80 0t。江西省是我国有机茶开发较早、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相当的有机茶生产销售基础。我省首家AA级绿色大鄣山茶连续四…  相似文献   

15.
牧草在果园的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园种草除了充分利用土地、为养殖业提供更多的饲草等好处外,对果园的生产管理也有许多益处:一是培肥改土、提高化肥利用率。果园种草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连续种草3~5年,有机质含量可增0.2%~0.5%,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可提高化肥利  相似文献   

16.
我市现有果园面积 1 3万hm2 ,而果园中山地果园面积占 80 %以上 ,这些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肥力差 ,影响产量和果实质量。为了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结构 ,我市从 2 0 0 1~ 2 0 0 2年先后从华中农业大学等地引进百喜草种子 30 0kg ,进行桔园生草栽培示范。现将百喜草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百喜草的主要特征特性百喜草属禾本科雀稗属植物 ,原产拉丁美洲的亚热带草种 ,适宜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种植。作为果园生草、覆盖增肥效果最佳 ;作为牧草 ,营养丰富产量高 ;且是南方水土流失控制的首选品种 ;也可作为草坪草…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种茧育桑园土壤肥力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波  陆小平  丁悦 《蚕业科学》2003,29(3):303-307
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江苏省 36个蚕种场种茧育桑园土壤养分供应状况。不同土层的供肥能力相差较大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和有效铜等所有养分含量均是上层 (0~ 2 0cm)大于下层 (2 0~ 4 0cm) ,上、下层养分含量的相对相差从 14 5 %~ 5 3 8% ,说明种茧育桑园土壤的养分主要集中在上层。不同地区种茧育桑园土壤的供肥能力有较大的差距 ,太湖地区肥力水平较高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供肥能力较差 ,而宁镇扬丘陵地区和盐城地区的肥力水平中等 ,因此 ,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要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锰和有效铜的供应尚可 ,但盐城地区土壤有缺铁的可能 ,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有缺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海南省澄迈县主要蕉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估其土壤肥力状况,为澄迈县植蕉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76.19%的土壤pH大于5.5,适合香蕉生长; 90.48%的蕉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0~30.0g/Kg,66.67%的蕉园土壤全氮含量中等,比较适合香蕉生长,仅有9.52%的蕉园土壤全氮含量偏低,76.19%土壤有效磷在10~40 mg/K,54.76%的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250.0 mg/Kg,仅有11.9%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0 mg/Kg,有效铜含量均高于0.2 mg/Kg,61.9%%蕉园土壤有效铜含量处于丰富或极丰富水平,59.52%%蕉园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丰富或极丰富水平。目前澄迈县蕉园养分含量适中,适合香蕉生长,因为还有小部分蕉园土壤养分含量偏低,为了实现蕉园合理施肥和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有机肥培肥地力,在施肥用机肥建议使用含铜、锌含量低的有机肥,在施用化肥时,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郊园林绿化土壤改良培肥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兰州市绿化用土的盐分含量高、养分含量低且绿化用土不足的现状,以兰州市郊低山丘陵前沿台坪阶地黄绵土为研究对象,用小叶扶芳藤为指示植物,进行了7种土壤改良剂的培肥改良试验,测定了0~10、10~20和2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pH,电导率含量和小叶扶芳藤的成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改良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养分和小叶扶芳藤的成活率,在0~40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培肥效果呈下降的趋势,综合评定施用后的电导率、pH、有机质等指标,以处理7(羊粪+磷肥+尿素)的培肥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亚热带丘陵茶园间种豆科牧草,有利于调节茶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为茶叶优质高产奠定基础。在连续5年间种白三叶草的幼年茶园和其相临的清耕茶园进行土壤分析和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间种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茶园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清耕茶园相比,间种白三叶草茶园土壤孔隙度高4.4%,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高24.1%,38.2%和16.2%,提高了表层土壤(0~20 cm)和春茶采摘期(4-6月)的土壤水分含量,延缓并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营造了有利于蚯蚓生长发育的土壤环境,增加了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亚热带丘陵幼年茶园间种白三叶草可整体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环境,有助于茶叶的优质、安全和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