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进一步给肾上腺皮质机能的研究提供资料,笔者对去肾上腺大白鼠给予糖皮质激素,抽取血液,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大白鼠血清,获得5条区带,分别为白蛋白、α_1球蛋白、α_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并用费林—吴宪氏法测定了大白鼠的血糖;同时进行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去肾上腺大白鼠血清蛋白含量中的白蛋白下降,α球蛋白有升高的趋势,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基本无变化;血糖含量显著下降;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白细胞略有增加。给予糖皮质激素后,血清蛋白质含量中白蛋白升高,α球蛋白有升高趋势,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下降;血糖含量升高;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2.
犬细小病毒病的血液学检查与临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49例犬细小病毒病门诊病犬进行了血液学检查分析,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并对常规的临床疗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患犬的红细胞、白细胞平均数低于正常参考值,但不同个体的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变化不一,49例血样中17例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白细胞最低值,约占35%,17例白细胞计数值高于正常白细胞最高值,约占35%;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上,病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杆状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占比重增加,中性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占比重减少;患犬的生化指标大体正常,仅Na+、Cl-、Ca2+离子浓度略为偏高.本试验表明,采用高免血清结合对症疗法可取得最好的犬细小病毒病治疗效果,治愈率为52.9%;采用单抗结合对症治疗与单纯进行对症治疗的治愈率相当,均显著低于血清治疗组(P<0.05).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制剂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复方对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对12头用药前后奶牛血液中的Ca、P、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进行了测定,并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了计数.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能够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极显著降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P<0.01),表明中药复方能够调节部分血液指标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可能也是该药发挥药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血液生理指标与外周血细胞组成及显微结构。【方法】以血细胞计数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和浓度梯度法分别测定其血液生理指标中的血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脆性;以瑞士和吉姆萨联染法对外周血涂片染色,进行血细胞的分类计数、大小测量和显微观察。【结果】瓦氏黄颡鱼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是1.91×1012/L、4.19×109/L和60.89g/L;血细胞比积和血沉值分别是0.45L/L和20.64mm/h;刚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对应NaCl浓度为(0.45±0.01)%和(0.27±0.01)%,抗逆幅度是(0.18±0.01)%;血液涂片鉴定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等五种细胞,未观察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体积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表明血栓细胞数目最多,其次是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数目最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鼠药毒鼠灵的主要成分和更好地在临床上诊断、治疗毒鼠灵中毒,采用饲喂方法诱发猪毒鼠灵中毒,并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中毒猪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全身阵发性痉挛、震颤和胃肠运动增强,血凝时间延长,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容量、血清钾、血清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有降低,白细胞总数、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均有上升。  相似文献   

6.
条石鲷外周血细胞的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right′s和Giemsa双重染色法对条石鲷外周血液有形成分的形态进行观察研究,观察到的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各类血细胞从大到小依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血栓细胞.白细胞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6.03%、26.97%、11.86%和25.14%.在外周血液中还观察到核影、未成熟和正在分裂、降解的红细胞以及正在分裂的血栓细胞.  相似文献   

7.
采用Ficoll-Urografin法探讨了罗非鱼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分离条件,并通过瑞氏染色和细胞分类计数对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指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罗非鱼最佳白细胞分离条件为18℃,且细胞分离液的相对密度为1.082;分离前罗非鱼外周血血细胞总数为1.5×109个/mL,红细胞约占65%,白细胞约占35%,其中小淋巴细胞、大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分别是5.81%、12.79%、12.79%和1.16%;每毫升外周血可分离得到(1.3~1.5)×107个细胞,其中白细胞可达90%以上,用瑞氏染色可明显区分出单核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但嗜碱性和嗜酸性细胞较难分辨,且各类白细胞之间的比例分离前后保持一致。血细胞指数测定显示,单核细胞最大,其次为嗜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最小,各类血细胞指数与鲤科鱼类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光镜下长吻鮠外周血中可区分出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其次是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少;同时还发现幼稚红细胞、直接分裂的红细胞.电镜下,个别红细胞可见到少量线粒体;中性粒细胞表面有短而钝的伪足样突起.颗粒有3种类型;单核细胞内有较多的溶酶体样颗粒;小淋巴细胞有细长的伪足样突起,大淋巴细胞内质网丰富.细胞化学染色显示:所有白细胞PAs反应呈阳性;SBB染色只有嗜中性粒细胞呈阳性;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和个别淋巴细胞中舍有ACP,只有粒细胞舍有POX;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均含有ANAE,部分淋巴细胞含有ANAE.  相似文献   

9.
环丙沙星对链球菌病猪免疫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取 7周龄长大杂交猪 2 4头 ,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组、阳性组和试验组。阴性组和试验组人工复制猪链球菌病亚急性模型 ,空白组和阳性组用生理盐水接种 ,阳性组和试验组于接种后第 7天由耳静脉推注环丙沙星 ,空白组和阴性组用生理盐水给药。接种后第 0、7、14、2 1、2 8天 ,自前腔静脉采血 ,用显微镜法计数白细胞总数 ,姬姆萨染色法作白细胞分类计数 ,硝基蓝四氮唑 (NBT)还原试验定量检测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 ,噻唑蓝 (MTT)比色法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转化 ,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IgG浓度 ,5 0 %溶血试验测定血清中补体总活性 ,同时 ,用植物血凝素(PHA)皮肤试验检测迟发型超敏 (DTH)反应。结果表明 ,环丙沙星能缓解链球菌病所致的白细胞增高血症 ,升高感染猪外周血中淋巴细胞百分含量 ,相对降低嗜中性白细胞百分含量 ;能增强感染猪嗜中性白细胞吞噬功能 ,接种后第14、2 1、2 8天 ,给药和接种细菌感染两因素交互作用极显著 (P <0 .0 1) ,二者共同使试验组猪嗜中性白细胞还原NBT能力极显著高于空白组 (P <0 .0 1) ;能加强PHA刺激感染猪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 ,接种后 ,PHA刺激感染猪淋巴细胞增殖指数 (SI) ,均极显著低于空白组 (P <0 .0 1) ,但试验组猪用药后第 2 1天恢复 ,与空白组猪无显著差异 (P >0 .0  相似文献   

10.
对头洞病地图鱼和正常地图鱼的各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头洞病地图鱼与正常地图鱼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体积和血红蛋白含量之间差异极显著,红细胞比积差异显著,而红细胞长径、红细胞短径、红细胞核长径、细红胞核短径、红细胞核体积、红细胞沉降速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白细胞数差异不显著。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的大小差异不显著,而淋巴细胞、嗜中粒细胞、单核细胞的百分数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中草药残渣和果寡糖在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水飞蓟药物残渣与果寡糖配伍制成猪全价饲料,进行非配对完全随机区组的育肥试验,研究水飞蓟残渣与果寡糖配伍饲料对育肥猪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饲喂水飞蓟、果寡糖配伍饲料的育肥猪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5%、13.3%和11.5%,差异显著。试验组中育肥猪血液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5.0%、5.9%和3.0%,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水飞蓟和果寡糖的配伍饲料可提高育肥猪的营养代谢水平和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提取物中生物碱对子宫内膜炎家兔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制备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4d和用药7d采血,对血液中Ca、P浓度变化、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质量、红细胞压积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提取物中生物碱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数量及Ca浓度(P0.05),极显著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质量及淋巴细胞百分比(P0.01);并能极显著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红细胞压积(P0.01)。说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提取物中生物碱能调节子宫内膜炎家兔部分血液指标,使之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检测了56例马骡大肠阻塞时12项血液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病畜血糖、血液乳酸、齿龈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问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浆总蛋白、白细胞总数、血清钠、钾、氯及血清转氨酶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表明大肠阻塞马骡存在酸中毒、高血糖及轻度脱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雌雄各半),即空白对照组及密蒙花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亚慢性毒理实验,其中3个给药组分别将密蒙花颗粒23.75 g、45 g、95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灌胃体积为20 mL/kg,空白对照组予以同等灌胃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实验组及对照组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血钾、血钠、血氯、肌酸激酶等指标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价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系统、肝脏、肾脏、心脏等的毒性作用。结果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相关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 密蒙花颗粒对SD大鼠血液生化指标无明显慢性毒性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野鄂杂交一代猪与鄂西黑猪胴体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纯种野猪(♂)×纯种鄂西黑猪(♀)的杂交猪和鄂西黑猪为研究对象,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80 kg屠宰,测量其体重、皮厚、背膘厚度、胴体长、胴体重、眼肌面积、花板油比例等胴体性状,研究比较野猪血缘对肉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影响,同时比较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肌肉中Cu、Fe、Ca等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野鄂杂交一代猪在屠宰率、眼肌面积、皮厚、瘦肉率方面比鄂西黑猪高,且差异极显著(P<0.01);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背膘厚度、腿臀比例、花板油比例、脂肪率方面比鄂西黑猪低(P<0.05);野鄂杂交猪在胴体长度上比鄂西黑猪要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和杜长大猪在pH值、熟肉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都属于正常范围;野鄂杂交一代猪在肉色评分、大理石纹评分高于杜长大猪(P<0.05)。野鄂杂交一代猪肉中的Ca、Cu、Fe等元素的含量比杜长大低,其中Cu和Ca元素的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Fe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合作猪肉质常规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合作猪肉品理化特性、食用营养特性等肉质常规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猪肉色鲜红,45 min内肉色值评分为3.44;肌肉大理石纹适中,系水力强;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值分别为:11.05%、1.33%;剪切力值小,具有良好的肌肉理化特性.合作猪食用营养价值较高,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测定均值分别为2.11%、21.09%;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博落回全草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将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试验组小鼠分别口服不同浓度的博落回全草粉(0.05、0.1、0.2、0.5 g·kg-1)0.2 mL·只-1·d-1,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测定小鼠肠道菌群数、血液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博落回能显著降低小鼠肠道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博落回0.1、0.2 g·kg-1组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博落回组血清尿素氮和IL-6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以添加博落回0.1 g·kg-1组最低。试验结果表明,博落回能够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水平,保护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分别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γ-计数仪测定了三元肥育猪和宁乡肥育猪血常规、血清生化参数和激素含量常值,以供相关研究参考.结果表明,宁乡猪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低于三元猪(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积均显著高于三元猪(P<0.05);宁乡猪血清总蛋白、氨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三元猪(P<0.05),甘油三酯和甲状腺素T3含量显著高于三元猪(P<0.05).上述结果表明,两个品系猪的多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及激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合作猪肌肉胶原蛋白发育性变化及其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合作猪肌肉胶原蛋白特性及其与肉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月龄的增长,肌肉总胶原蛋白、可溶性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的含量均随之增加,而胶原蛋白溶解度出现下降趋势,从而使胶原蛋白变得坚硬,导致肌肉老化.肌肉总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和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正相关;胶原蛋白与熟肉率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与肌肉水分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构树叶粗多糖预处理对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构树叶粗多糖,用提取的构树叶粗多糖对小鼠进行15 d预防性给药,在给药的最后3 d,使用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模型,采集血液检测各类白细胞数量、血清蛋白含量及血清抗体水平,采集脾脏组织和空肠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白细胞、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M、IgG均显著降低,模型组肠道黏膜组织受损,肠绒毛出现断裂脱落,脾脏组织的红髓区和白髓区界限模糊,白髓区的淋巴小结排列松散;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构树叶粗多糖(50 m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IgM、IgG的水平,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也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构树叶粗多糖可通过提升脾脏指数、白细胞数量、血清蛋白和血清抗体水平,改善肠道组织及脾脏组织损伤,从而增强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以低剂量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