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母猪作为猪场的生产机器,其健康状况的好坏与利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种猪的选育工作重点放在了生长速度、料肉比、繁殖性能等方面,而对种猪的适应性、抗逆性的选育考虑较少,加之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苛刻的生存环境,导致母猪问题日趋严重.现在国家级大型原种猪场的母猪淘汰率为30~40%,一般规模猪场母猪淘汰率达到60%左右.  相似文献   

2.
母猪淘汰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顿母猪群,建立合理母猪产龄结构,保持母猪高水平繁殖性能,是猪场实现正常生产的基础。本文对本场三年来母猪淘汰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管理中存在问题,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1母猪淘汰情况母猪淘汰率。累计淘汰母猪135头,淘汰率195%;其中一产母猪淘汰...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淘汰率及淘汰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了降低母猪淘汰率的相应措施。研究发现,该猪场的母猪年淘汰率为40%;淘汰的原因是高胎龄(38.77%)、肢蹄病(15.37%)、死亡(9.69%)、久不发情(8.51%)、屡配不孕(7.33%)、子宫炎(6.62%)、久治不愈(5.44%)及其他原因(8.27%)。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母猪淘汰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在群寿命是反映猪场经营管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母猪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母猪不能正常繁殖的年淘汰率一般为20%~25%,超出这个范围,将会影响整个猪场的年出栏头数,降低全年的经济效益.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管理的提高,生产者为了寻求高效益,对猪群质量选择,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猪群在严格的生产计划控制下进行满负荷的生产运转,使基础母猪群的淘汰率上升,异常淘汰的比率相对增加.在这些异常淘汰中,特别是母猪繁殖类疾病、子宫内膜炎和肢蹄病严重侵害着母猪群,而过高的猪群淘汰率将会给生产带来压力[1-2].  相似文献   

5.
提高规模化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决定猪场生产成绩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我们常把母猪比作猪场的“生产机器”.既然是机器就要经常维护和保养,但是不同的机器生产效率是不一样的。就一个万头猪场来说,1头母猪1年的生产费用大约3000元左右,但每头母猪每年产下的合格仔猪在18~26头左右.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母猪饲养管理水平是提高母猪繁殖率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较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规模化养殖猪场中,好的生产管理方式可大幅度提高母猪年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提高母猪的利用胎次,减少淘汰率,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7.
胡志钢 《当代畜牧》2013,(26):23-25
一般来说,母猪的受胎率应在95%以上,流产率1%以下,断奶后发情间隔3~7d,每头母猪平均利用7胎。可现在猪场的母猪情况是: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低,20%多不发情,有的猪场高达50%以上;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返情率高,产仔数少,初生重小,流产死胎,便秘,蹄裂,MMA(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断奶到配种间隔时间长,淘汰率高,能繁殖4胎的母猪不到一半。2  相似文献   

8.
猪场正常的母猪年淘汰率为30%。母猪的淘汰有母猪自身的因素,更多的是猪场在生产管理上的缺陷和不足,导致母猪中途被淘汰。母猪的淘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猪场对母猪管理是否重视,对生产操作细节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9.
猪场的利润48%来自生产率,52%来自饲料成本、饲料利用率、商品猪售价及其他。如果把猪场看作是工厂,那么母猪就是生产机器,母猪群的生产率决定了猪场一半左右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生产母猪淘汰的原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绍孟  黄仁华 《养猪》2005,(4):54-54
母猪繁殖性能直接影响猪场的效益,母猪不能正常繁殖的年淘汰率一般为20%~25%,超出这个范围,将会影响整个猪场的年出栏头数,降低全年的经济效益。表1为2004年对某4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母猪淘汰的原因调查。  相似文献   

11.
猪场的利润48%来自生产率,52%来自饲料成本、饲料利用率、商品猪售价及其他。如果把猪场看作是工厂,那么母猪就是生产机器,母猪群的生产率决定了猪场一半左右的利润。  相似文献   

12.
目前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决定猪场生产成绩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我们常把母猪比作猪场的"生产机器",既然是机器就要经常维护和保养,但是不同的机器生产效率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3.
<正>猪场内生产母猪的淘汰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猪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一个猪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和饲养管理水平。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猪场淘汰母猪调查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降低猪场生产母猪淘汰率的方法。猪场要想实现高生产水平,必须拥有合理适当的母猪年龄和胎次结构~([1])。实际生产中淘汰是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是猪群快速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产中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它们高产繁育,发挥出最高的生产效率,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1母猪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1.1母猪淘汰率高为提升猪场产能,通常情况下猪场会每年淘汰一部分母猪,比如有疾病的母猪、产仔数偏低的母猪,一般淘汰率为30%左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猪场的淘汰率达到了50%以上,可见性能差的母猪数量过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母猪不发情、跛脚等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母猪不发情是猪场的一个常见问题,不仅增加饲养费用和母猪的非生产天数,也加速了母猪的淘汰率,从而影响猪场的生产计划和降低猪场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猪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母猪产科疾病暴露出来,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水平。首先是经产母猪难产、产后感染、子宫炎、发情迟缓、流产等产科疾病,严重困扰着猪只的正常繁育。而且有的猪场,经产母猪(3胎内)淘汰率超过18%;其次,场内自留的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体成熟后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最终有20%~30%的种猪被淘汰。这些经产母猪和乏情的后备母猪给猪场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养猪业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问题开始暴露,其中以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较为严重。它主要表现为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发情配不上种、返情、延后分娩、产程过长、产后感染、子宫内膜炎、肢蹄和阴户损伤等病。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猪场的正常生产,成为大中型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是母猪延后分娩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母猪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临床上以不发情、阴道流出多量的分泌物为特征。造成母猪繁殖性能下降,表现为产仔数少、返情等,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是规模化猪场母猪高淘汰率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19.
母猪是猪场的核心,母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初产母猪不发情,假发情,假怀孕,使得母猪的生产性能降低,淘汰率升高.本文针对初产母猪断奶不发情的问题,提供了以下几种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种母猪淘汰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桌猪场的母猪淘汰率、淘汰原因和疾病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降低生产母猪死淘率的措施.研究发现,该猪场的种猪场的淘汰率较高,达到56.56%,商品一场的母猪淘汰率为47.83%,商品二场的母猪淘汰率为41.63%.母猪淘汰的原因主要是屡配不孕、久不发情、蹄病瘫痪、年龄过老、子宫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