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已研制出的多种有效疫苗,对法氏囊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个别鸡场还时常免疫失败。为什么免了还发生法氏囊炎病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变异毒株的出现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IBDV只有2个血清型,一个是鸡源的血清Ⅰ型,一个是火鸡原的血清Ⅱ型。近几年国内外已经证实从IBDVI型中分离到变异株或亚型株。 1985年,美国一名研究员在美国特拉华州分离到4株变异株,其抗原性与标…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现已成为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随着该病病原的不断变化,临床上除传统的呼吸型IB以外,肾型IB、腺胃型IB的发病也日益严重,使该病的诊断与防治趋于复杂化。笔者根据长期的临诊经验,谈一谈该病的某些特点及诊治体会。1病原特点易于变异,血清型众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一种冠状病毒,表面具有长而粗的棒状纤突,因而外观很像皇冠。该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有3种:纤突蛋白(S蛋白)、膜蛋白(M蛋白)和核衣壳蛋白(N蛋白)。S蛋白构成了病毒的…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病型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IBV的主要特点是多血清型和高变异性,因而在临床诊断和免疫预防方面增加了难度,给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今就IB已发现的临床类型作如下简述。1呼吸型为经典型IB,目前已分离到的血清型有11种之多。多见于10日龄至6周龄鸡,主要症状为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幼雏感染后约2~3…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已分离的IBV毒株达30多种。由于新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 ,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亲嗜性发生变化 ,导致不同病变型的出现。本文就不同变异毒株引起的病变型进行综述 ,以供参考。1呼吸型为经典型IB ,首先由Schalk和Hawn(1931)在美国北部的Dakota州发现。Beach和Schalm(1936)确定该病由病毒引起。Jungherr等(1956)报道了分离株Connecticut和Massachusetts…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离株的血清亚型初步分析*刘爵刘有昌周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海淀10008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3~6周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导致感染鸡的免疫抑制,该病作为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引起3~12周龄雏鸡和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疫苗免疫接种仍是防制该病的最主要手段,但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或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使常规的I型疫苗常常造成免疫失败[2,3,4],针对这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病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能破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造成免疫抑制,影响其它疫苗免疫质量,使鸡极易感染其它疾病。近年来,法氏囊病毒超强毒株(VVIBD)和血清亚型或变异株的出现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一九九九年,周口地区发生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往年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是由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引发的传染,现就其发病特点及防治做一介绍:一、发病特点1、多发生于免疫鸡群,病程延长,死亡率降低,发病日龄范围变大。前几年,IBD多见于未…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韩志辉,贾秉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双股RNA病毒属,分为血清Ⅰ型和Ⅱ型。只有血清Ⅰ型病毒有致病性,并可引起免疫抑制。而血清Ⅰ型1BDV出现抗原变异,目前确定有6个亚型,...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V所引起的一种雏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目前 ,成年鸡的感染也占到一定的比例。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的病毒 ① 。IBDV有两个血清型 ,均可以感染鸡、鸭、火鸡 ,但Ⅰ型对鸡有病原性 ,Ⅱ型则无。该病毒很容易发生抗原变异和毒力变化。 1985年Rosenberger② 首次在特拉华半岛分离到了 4株变异株 (Del-A、D、E、G)。Saif③ 在美国马里兰州肉鸡又分离到了IBDV的变异株。目前 ,已分离鉴定的还有U— 2 8株、32 12株、Miss株、Gls株、DS32 6株、IN株…  相似文献   

11.
检测了4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血清I型野外株和1株血清I型参考标准株凝集鸡末梢血中淋巴细胞的能力,所有5株毒均可凝集鸡淋巴细胞,血清I型抗IBDV血清不能抑制凝集作用。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IBDV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变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以多血清型和高变异性使免疫预防复杂化和费用增高,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毒是有囊膜呈中等多形性球状或椭圆形的病毒粒子,表面有...  相似文献   

13.
鸡IB肾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多价灭活油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IB肾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多价灭活油苗的研制许兰菊(河南农业大学牧医系,郑州45000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1]。肾型IB是由致肾病变毒株(肾型毒株)引起的,病鸡以肾苍...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高金新,甘孟侯,杨汉春(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代表种之一,可引起鸡的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黄勇王红宁廖德惠(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雅安62501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1],以呼吸道症状、肾脏病变、肠道损...  相似文献   

16.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4/91变异株引起鸡较高的死亡率英特威(香港)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自本世纪30年代IB在美国首次报道以来,IB已成为不同类型和各种龄期鸡群的主要疾病。此病的病原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在自然情况下,仅鸡感染发病。IBV具有?..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流行新特点11发病日龄提前或推后最初IBD爆发时主要发生在2—15周龄的鸡,而目前发病早的有3日龄的幼雏,晚的180日龄成年鸡仍发病。12症状不典型、易反复目前很多病例死亡较少,病程却较长,法氏囊变化不明显,肾脏肿大。发病易反复,同一鸡群能发生2—3次。13变异毒株的出现目前已分离出许多IBDV的变异毒株。某些地区由于变异株的存在,用IBD疫苗后…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病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以气管 音、咳嗽、打喷嚏为主要特征。雏鸡有流鼻涕和呼吸困难。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感染IBV后,输卵管受到永久性的损伤而丧失产蛋能力。产蛋鸡感染IBV后导致产蛋量下降、蛋质量下降。肾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以拉淀粉糊样稀粪,肾苍白、肿大、有大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此外,IB还使鸡的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 据报道,国内外对IB的临诊分型有:呼吸型、导型、肠型、腺胃型等多种,其中还有一些变异的中间型。IB的病…  相似文献   

19.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验方张则斌(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21001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于1979年首次在国内报道,随后各地陆续发生,给我国的养鸡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IBD是因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以损害鸡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汪德刚,刘兴友(郑州牧专450003)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以侵害鸡肾脏为主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且对生产危害很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国内1982年在广东首次发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