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1落叶树1.1落叶乔木 掘苗:对胸径3~10cm的乔木,可于春季化冻后至新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在地面以胸径(距地面1.3m处的干径)的8~10倍为直径画圆断侧根。再在侧根以下40~50cm处切断主根,打碎土球,将植株顺风向斜植于假植地,保持土壤湿润。运输时要将根部放在车槽前,干稍向后斜向安置。 挖穴:依胸径大小,栽植穴直径应为40~100cm,土质疏  相似文献   

2.
泡桐修枝促接干技术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5年生未接干泡桐修枝的研究结果表明,修除顶部分杈枝和部分下层枝是促进接干形成和生长的有效方法,最适宜修枝促接干的时期为造林后第3年的春季,适宜的修枝强度为50%~70%,保留下层2~3轮侧枝;按此法修枝,接干成功率达97.5%,接干高,径,接干形率在修枝当年可分别达5.7m,10.4cm,0.59,且具有不显著影响下部径生长和材积生长,而较显著促进上部径生长和显著促进主干总材积生长,降低原主干削度的效应;在对照采用高苗干,修枝处理采用矮苗干的情况下,修枝接干后的主干高仍要高于对照71.1%;5~6年生时接干与原主干已形成通直主干,接干材积已占总材积的27.1%~32.3%,与对照相比,原主干下部径生长及其材积无显著变化,而其上部径生长和主干总材积分别高7.2%~8.5%,42.2%~45.6%,且原主干的削度显著降低,形数极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杨树截干苗造林都是选择在苗木落叶后的秋季或萌芽前的早春进行栽植 ,而选择在落叶前即生长活动期(又称早秋造林 )通过截干处理后进行栽植 ,其效果甚佳 ,此项研究为杨树截干苗选择最佳造林时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泡桐是生长最快的优质用材树种 ,发叶迟 ,落叶早 ,一般栽后 2~ 3年是干形培育的重要时期。但泡桐顶芽不发达 ,顶梢易受冻枯死 ,由顶芽旁的两个侧芽萌发抽出新梢 ,形成假二叉分枝 ,所以栽植后要促进高生长 ,对树干低矮而不易自然接干的幼树 ,可采用人工接干的方法 ,防止干矮径粗 ,达到培育高干良材的目的。1 平茬换干生长势弱 ,主干弯曲 ,矮小无培养前途的 1~ 2年生幼树 ,在春季树液尚未流动前 ,将泡桐靠近地面处利刀截断 ,截面要平整 ,随即用土掩埋 ,待萌芽条长至 15~ 2 0cm时 ,留一健壮植株 ,其余全部疏除。2 抹芽接干芽体饱满 ,主…  相似文献   

5.
法桐的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我们对法桐无性繁殖进行了育苗试验 ,经过观察 ,育苗成活率达 86% ,当年苗高达 1.2~ 1.7m ,现将法桐的 3种无性繁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硬枝扦插育苗 选当年生、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枝条或苗干作种条 ,秋季落叶后采条并剪成 18~ 2 0cm长的枝段 ,保留 2到 3芽 ,下剪口靠近节下 ,距芽基约 1.5cm ,上剪口在芽上部 1cm左右。种条剪好后按粗细大小分别扎成捆 ,在背风向阳处挖深70~ 80cm的贮藏沟 ,长短以种段多少而定 ,将插穗整齐排于沟内 ,用湿沙埋好。选择中性或微酸碱性的土壤 ,育苗前应深耕细耙 ,施足基肥 ,造好墒 ,作 1m宽的畦面…  相似文献   

6.
1定干高度的选择 一般在 35cm处,在早春或秋末定干。采用矮干定植修剪,其好处是缩短了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养分的相互输送距离,减少了主干上生长发育的养分消耗,促进了树冠的发育成形,改变了树体高度,促进低冠有健壮的结果枝组,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集中存贮于新梢的枝条上,有利于开花结果,彻底改变了过去传说的“百年银杏才挂果”的现象,把过去高乔木银杏树,通过人为修剪技术,变成低干密植丰产园。 2自然开心形的培养 定干后的第一年,当侧芽生长的旺枝,生长到 30cm左右时,及时进行短截,留下短截后抽发的 2~ 3条壮枝,其余…  相似文献   

7.
枣树起苗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枣芽萌动前进行。1起苗要点1.1起根蘖苗时,宜在萌动期,选大苗(1m以上),尽量勿伤母树大根。苗木根幅半径不应小于30cm。1.2起归圃苗时,先对留干苗短截二次枝,对截干苗沿主干剪去二次枝。起苗时在两亩行间向下深挖土层约25~30cm,把两行枣苗自下向上托起,这种起苗法,不仅速度快,而且伤根少。如苗地土壤过干,起苗前5天应浇水一次。1.3起苗不宜在大风天或烈日下进行,否则应随起随假植。1.4起下的苗木应按规程分级,50~100株一捆,当天不外运者应立即深埋假植。假植在3…  相似文献   

8.
新疆杨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树势健壮、树体高大通直、树形美观,是我国西北地区城镇绿化、农用防护林的优选树种。新疆杨系白杨派树种,扦插育苗生根难。包头市九原区苗圃经技术攻关,解决了新疆杨扦插育苗成活难的问题,使育苗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一、采条每年落叶后至封冻前(即11月下旬)采条。一种是苗圃地一根一干平茬条和二根一干间割条;第二种是大树主干中下部萌生的当年条,要求种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高度1.5米以上,地径2厘米以下,且芽饱满。  相似文献   

9.
出圃的苗木应达到枝条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侧根多、无病虫害。起苗一般在苗木的休眠期。落叶树种从秋季落叶开始到第二年春季树叶开始流动以前都可进行,秋季起苗应在苗木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后进行,起苗后及时载植,翌春能较早开始生长,而且成活率高。春季起苗最好在芽苞开放前进行,否则会大大降低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培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无性繁殖。主要的方法是嫁接育苗。选择合作杨、群众杨、沙兰杨、大关杨等容易生根的杨树作砧木,尤其以合作杨作母本最好,用三倍体毛白杨的枝条或芽作接穗,进行嫁接育苗。最常用的方法是炮捻接和芽接两种。1.炮捻接炮捻接就是选用三倍体毛白杨接穗有2~5个饱满芽,进行劈接。它的好处是:嫁接容易,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好。具体操作方法:一是采条:砧木及接穗的用条,都采用苗圃内培养的当年生苗干为最好,也可以从生长良好、没有病虫害的大树上采取当年生枝条。采条的时间:要在秋季树叶大部脱落时进行,这时条子上的养分充足,嫁接容易成活。嫁接时间:从秋季落叶到第二年春季发芽前都可嫁接。嫁接方法:选择直径1.5~2.5cm砧木条子,截成8~15cm长,将带有2~5个芽子的接穗,用锋利的小刀,在最下边芽的两侧削成两个削面,靠芽的一侧削厚一些,背芽的一侧削薄一些,削面长2cm左右.接穗削好后,根据接穗的粗细选择相应的砧木。在砧木的上切面斜削一刀,再用刀在砧术切面的中心垂直下劈。劈口长3cm为好,劈口短了接穗捅不进去,过长了会减少收缩力。接穗捅进砧木劈口慢慢撬开,把接穗厚的一面向外。自上而下捅入砧木。接穗和砧本形成层必须对  相似文献   

11.
1栽植时期 核桃Juglansregia栽植时期有春栽和秋栽2种。春栽:春季栽植是在土壤解冻后到春季苗木萌芽前进行栽植。秋栽:秋栽是指秋季苗木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栽植。秋栽树翌年春萌芽早、生长快且健壮,若有死树,可在来年春及时补栽,从而使全园整齐一致,但应注意栽植后的幼树防寒。核桃幼树栽植后的防寒措施有幼树压倒埋干、树干缠塑料膜、缠尼龙袋、套塑料袋和树干涂聚乙烯醇等,以聚乙烯醇涂干省时方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杂交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但因其种的不同表现在生长特点,材质和抗病力上有着一定差异。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s)的特点是抗早期落叶病,初期生长迅速,材质稍软,往往树干基部有弯曲现象。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的特点是生长稳定,树干通直圆满,材质坚硬,易罹早期落叶病。因此,为培育出适应性强,速生性稳定,干形圆满,材质优良,具有抗病性强的落叶松新品种,我们于1972年开始进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种间杂交及日本落叶松种内类型间的杂交试验。分别选择生长快、干形直、圆满、抗早期落叶病的日本落叶松15号树(以下简写日_((15))为母本,长白落叶松16号、17号树和日本落叶松4号、6号树为父本。杂交组合: 日_((15))×长_((16));日_((15))×日_((4)) 日_((15))×长_((17));日_((15))×日_((6)) 在草河口地区落叶松为4月20日前后,积温(从  相似文献   

13.
桦树切(截)根苗即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或翌年春季苗木未萌动前,对一年生留床苗用切(截)根机从苗木根部15cm处切(截)断,从而促使苗木茎部的粗生长和根系的大量增生,形成了“矮胖子、大胡子”式的优质健壮苗木。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5%~20%。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落叶松毛虫习性,采取宽10~12 cm不干胶带缠绕树干的方法,实现了阻虫上树,达到免除落叶松毛虫危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文冠果1 a生移栽苗快速和有效的生长,提高其成活率,实现优化苗木、快速建园和高效造林的目的,对移栽苗主干进行不同程度的短截处理(处理Ⅰ:干高5 cm;处理Ⅱ:干高10 cm;处理Ⅲ:干高15 cm;对照Ⅰ:不短截;对照Ⅱ:干高50 cm),就不同处理对其生长情况(苗高、新梢长、地径、新梢基径)和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程度短截处理后,移栽苗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且二者均随着短截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其中,处理Ⅰ的苗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最高,分别为63.06 cm和0.301 cm。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处理Ⅰ移栽苗的苗高超过2个对照。并且,处理Ⅰ、处理Ⅱ和处理Ⅲ移栽苗的地径明显高于2个对照。移栽苗的新梢长和新梢基径也随短截处理程度的增强而增加,其中,新梢长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对照Ⅱ、对照Ⅰ,新梢基径由高到低排序为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对照Ⅱ。随短截程度的增强,移栽苗的成活率也随之升高。处理Ⅰ成活率最高,为91.96%,CKⅠ成活率最低,为80.58%。  相似文献   

16.
红晶李生长快,生长势强,树冠容易郁闭。根据生产经验,红晶李整形修剪可提高产果量。现将其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树冠整形1.自然开心形。干高40cm左右,不留中央领导干,主干留3~4个主枝,基部邻接,呈角开张延伸。每个主枝留2~3个侧枝,开张角度~,有利侧枝着生结果枝组。此种树形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试验林样地调查,研究了坡向及土层厚度对15年生樟树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其它立地条件、造林密度及抚育措施一致条件下,3种不同坡向上的樟树林分生长差异显著;阳坡(A1)上樟树胸径、冠幅的生长量均显著大于半阴坡(A2)和阴坡(A3)(P0.01),但阳坡樟树林分开叉率(若立木主干高度不足树高的60%则标记为"开叉",开叉率为开叉樟树数量占样地内樟树总数的百分比)较高,达到了22.22%;而在树高、枝下高及主干高生长量上,半阴坡(A2)樟树要显著(P0.01)大于阳坡(A1)和阴坡(A3),同时开叉率为3.3%,远低于阳坡(A1),并且普遍树体通直,分叉较少。(2)土层厚度对樟树林分生长影响显著,在3种不同土层厚度(B1:100 cm以上、B2:60~80 cm、B3:40~50 cm)条件下的15年生樟树林分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除了冠幅表现为B1B3B2之外,其它生长指标如胸径、树高、枝下高、主干高生长量均表现为B1B2B3,同时调查发现土层越薄、土壤越贫瘠樟树林分开叉率越高,生长在B3(土层厚度40~60 cm,退耕地)上的樟树林分开叉率高达78.7%,且树体歪曲,分叉多。(3)综合分析表明,樟树适合于光照充足、土层厚,土壤肥沃的立地条件,贫瘠的立地条件会使得樟树树干分叉多、干形歪。所以选择好光照条件、造林密度以及土层厚度是培育胸径大、主干高、分叉少、干形直的樟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丰富景山公园的牡丹品种及其花色,对兰州地区的52个牡丹品种进行了引种,并进行了山坡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牡丹枝条的年生长量为15.00~35.50 cm,叶长为27.50~40.50 cm,叶宽为18.50~40.50 cm,花径为7.50~19.50 cm。紫斑牡丹在景山公园的生长情况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是萌芽期(03-25~04-05),4月上中旬是枝条的旺盛生长期(04-05~04-15);4月下旬花蕾初现(04-15~04-25),5月上旬为开花期(05-01~05-10);11月上旬进入落叶休眠(11-01~11-10).试验表明,山坡栽培,紫斑牡丹可以在景山公园内正常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1土肥水管理 1.1增施有机肥,提高果园有机质含量在秋季枣树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每株盛果期枣树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5~50kg,秋季没有施基肥的枣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在生长季节,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把杂草翻压地下,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林业科学》2021,57(7)
【目的】探究秋季施肥对苗木质量、养分贮存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明确苗木生长与养分回流的内在联系,确定最佳施肥水平,为苗木培育精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组培苗"北林雄株1号"为试验材料,顶芽形成后进行秋季施肥,每周1次,连续6周平均施入(9月2日—10月7日)。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秋季施肥水平和1个对照,每株施肥0、5、10和20 g(水溶肥花多多1号:20%N+20%P2O5+20%K2O+TE),分析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养分贮存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水平以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生长和养分回流等的影响。【结果】1)秋季施肥对苗圃阶段苗木生长的影响较小,但可显著促进苗木尤其是根系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茎、根氮浓度分别提高2.4%~12.0%和17.4%~48.1%,根淀粉浓度提高17.9%~34.5%;秋季同时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提高氮贮存而不影响磷、钾贮存,表现出氮元素利用偏好性; 2)翌年造林后,苗高、地径和茎体积生长量在施肥量每株10 g时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40.0%、80.4%和85.3%),苗圃施肥效果得以充分体现;苗圃施肥量每株20 g的苗木造林后生长受抑,成活率最低(63.3%); 3)造林后苗木(施肥量每株10 g时)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氮回流效率(71%),降低落叶氮淋失(56.4%); 4)回流效率的变化并非受单一元素控制,而与叶片中多种元素的浓度变化相关;氮回流效率与落叶氮、落叶钾浓度呈负相关,与绿叶磷、落叶磷浓度呈正相关;磷回流效率与绿叶氮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苗木氮贮存量、非结构性碳积累量、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是评价秋季施肥效果的主要指标,苗圃合理秋季施肥能够提高苗木氮贮存和非结构性碳积累,进而提高苗木翌年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表现;造林后,苗木生长量的提高可提升叶片氮回流效率,降低落叶氮淋失。秋季施肥是一种理想的养分加载方式,但合理秋季施肥量的确定尤为重要,施肥量每株10 g时最有利于苗木养分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贮存及造林后成活和生长,施肥量每株20 g时则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