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护地是黑龙江省蔬菜生产的主要措施,从蔬菜品种布局来看,棚室黄瓜占47%,以春、秋两茬为主.但蔬菜生产技术发展很不平衡,由于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的差异,造成产量不稳定.为使菜农全面掌握大棚春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现将大棚春黄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综述如下:选择良种,培育壮苗,提早扣棚、增高地温,适时定植、合理密植,以温、湿度为主、肥水管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变温管理、生态防病,大棚黄瓜病虫害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2.
1)浇水禁忌。①忌盲目滥浇。大棚为封闭栽培,土壤水分蒸发和下渗都相对露地少得多,浇水过多反而会使土壤空气减少,影响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②忌阴雨天、寒流前浇水。阴雨天、寒流前光热不足,气温和地温相对较低,浇水后会使地温和棚温继续下降,影响黄瓜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大棚蔬菜多茬次生产技术江居洪,孙玉芹一、栽培畦的配置。在大棚内采用每条主畦80厘米,副畦120厘米。主畦栽培黄瓜,黄瓜要定植在畦埂上。畦埂上可覆盖30厘米宽的地膜,株距18厘米,亩保苗320株.副畦定植早甘兰株距25厘米.早甘兰与黄瓜的行距30厘米,...  相似文献   

4.
(三)黄瓜栽培技术黄瓜是立体栽培套种的第三茬蔬菜。在移栽芹菜同时,在芹菜哇埂上开好黄瓜定植沟,看气温、地温情况及时定植黄瓜。6月10日左右开始摘瓜,套种的黄瓜的盛果期正是一般春季大棚,黄瓜生产的后期,此时露地直播黄瓜还未下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大兴区黄瓜栽培还停留在传统的春秋两茬的种植模式,缺乏先进的黄瓜栽培管理经验,没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现状,对大兴高产栽培示范户朱永龙大棚一大茬黄瓜栽培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即大棚采用地膜、小拱棚、棉被、二道幕、大棚膜5层覆盖,提高棚内温度,比一般春大棚提前15 d左右定植,比其他春大棚黄瓜提前20~25 d采收,每667 m2一大茬黄瓜产量最高可达18 621 kg,产值39 717元,效益可观。希望可以为广大黄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瓜沤根是一种生理病害,特别是在保护地生产中常因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大有发生,从而造成严重减产。为此我们从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入手进行试验,使黄瓜沤根苗成活率达90%以上。今介绍此法供参考。 1.暗水定植黄瓜是浅根性蔬菜,发生沤根后其根系活性更弱。因而在定植时采用暗水栽法,即定植前先开沟晒土施肥,之后浇足水,待水渗下后按株距将瓜苗坨大部分坐入泥水中,关棚3~5天缓苗。此  相似文献   

7.
刘忠强 《蔬菜》2006,(9):17-17
大棚黄瓜合理浇水,是促进生长、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浇水不当,土壤中水肥气热不协调,造成黄瓜生长发育受阻,并导致病害发生,严重地影响产量。因此,在大棚黄瓜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浇水的禁忌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1 深冬期间黄瓜的水分与温度怎样管理? 答:目前正值严冬季节,黄瓜的生长和结瓜相对缓慢,用水量也相对减少,若浇水不当易降低地温和诱发多种病害.在天气以晴为主时,一般10~15 d(天)浇1次水;天气时阴时晴比较寒冷,黄瓜的生长量相对缓慢时,浇水的间隔时间可逐渐延长到15~20 d(天).浇水一定要在晴天的上午进行,选用深井水,若要用河沟水,需提前2~3 d(天)将水在棚室内走道处预热后再浇水.一是可以使水温和地温更接近,根部受刺激小;二是可以通过光照提高棚室内温度,并通过放风排湿使地温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宜覆地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真 《落叶果树》2003,35(6):35-35
笔者近 3年观测 ,设施栽培桃、李、和杏覆盖地膜较对照早开花 6~ 9天 ,果实早熟 4~ 7天 ,病虫害减轻 1 0 %~ 2 0 % ,增产 2 0 %左右。覆盖地膜后可提高地温 (地温增加 1℃相当于气温增加 2~ 3℃ ) ,使地温和气温趋于协调。根系生长良好 ,可有效地避免先叶后花现象。覆盖地膜的土壤疏松不板结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阻止地面水分向空气中散失 ,保墒效果良好。同时可减少浇水次数 ,降低空气湿度 ,有利于散粉和授粉受精。减少或减轻病虫害。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覆盖地膜越早越好 ,要求扣棚后立即进行。地面整平 ,土块压碎 ,使地膜紧贴地面 ,四边…  相似文献   

10.
满洲里市双层带加温大棚黄瓜定植时间一般在4月10~15日,但在定植后由于外界气温低,棚内温度相对也低,特别是在黄瓜定植后10天内夜间气温平均6~7℃,地温平均8~9℃,此温度远远满足不了黄瓜生长的需求,因此黄瓜生长受到很大影响,缓苗时间长,根系生长缓慢,下瓜晚,产量低。针对这个问题,满洲里市北屯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双层加温大棚同期定植黄瓜时,采取沟内铺地热线的方法,增加地温,每天夜间进行10小时加温,地温显著提高,开始5天铺地热线10厘米平均地温14℃,对照10厘米平均地温7℃,最后5天铺地热线平均地温  相似文献   

11.
《蔬菜》1992,(6):34-35
(五)定植后管理 1.采瓜前期从12月中旬到1月中下旬,自定植到开始采瓜,一般需30~40天。这一时期主要是以缓苗发根为主。 (1)浇水定植水要浇足,防止浇水过勤而降低地温。 (2)松土定植水后,将走道处深翻以提高土壤疏松度,散水汽和提高土壤。力争10厘米地温最低在15℃以上,使早缓苗早生长,提高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春大棚黄瓜生产管理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产管理水平决定春大棚黄瓜生产效益。使用平衡施肥技术和生长调节剂,可促使黄瓜根系发达;运用黑色地膜全覆盖和膜下滴灌系统,可降低棚内湿度、增加地温、减少病虫发生、节省除草用工;使用绑头器可降低劳动成本和强度。同时,加强大棚黄瓜各生长期管理,可有效延长采摘时间,667 m2产量在6 000~8 000 kg,增收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3.
大棚蔬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覆盖冬春季节栽培番茄、茄子、黄瓜、蒲瓜等瓜果类,是一项效益较高的蔬菜种植方式。我地菜区推广应用大棚多层覆盖技术,即由地膜、小拱棚、中棚和大棚组合覆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1年12月20日,山区最低气温为-6℃时,多层覆盖后小拱棚内最低气温也有2℃以上,未发生冻害,而未进行多层覆盖的大棚,受冻则较严重。采用这种多层覆盖可抵御-6~-7℃的低温,而且只有大棚采用新膜,中棚、小拱棚皆可采用旧膜或地膜,成本低、效益好。1蔬菜大棚多层覆盖的方式温州保护地蔬菜定植期一般在12月份。定植前要提早15~20天扣好大棚、中棚,翻地整畦,施…  相似文献   

14.
棚中棚栽培早春黄瓜,可将定植时期安排在气温最低的元旦节前后,定植后不受冻,且生长良好,2月末~3月初上市,正好赶上黄瓜的高价时间,大幅度地提高了大棚黄瓜的栽培效益。  相似文献   

15.
吴凡 《蔬菜》2003,(12):38-38
早春温室黄瓜一般于12月底、1月初开始育苗,2月底、3月初在温室内定植。由于早春地温低,黄瓜秧苗切块起坨后直接定植于温室内,根系损伤不易恢复,缓苗时间延长,不利于温室黄瓜的早熟高产,囤苗则是实现温室黄瓜早熟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囤苗可使切块时损伤的根系很快得到恢复,并发生大量新根,还可扩大黄瓜幼苗的营养面积,提高秧苗质量。通过囤苗,把大苗摆放在温度较低处,把小苗摆放在温度较高处,使秧苗生长达到均匀一致,便于定植后统一管理。囤苗还可减少定植时切块起坨的工作量,缩短定植时间。囤苗的方法是:早春温室黄瓜定植前7~10 d,选晴天…  相似文献   

16.
王洪月 《蔬菜》1989,(1):15-16
春大棚黄瓜多层覆盖栽培,在生产上早有过应用,但用于棚内覆盖的是普通大棚膜,成本较高,1986年以来。我们本着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采用地膜在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防寒保温效果显著。1988年,我区800多亩大棚黄瓜、辣椒、番茄等采用地膜进行多层覆盖栽培,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黄瓜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与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小棚加地膜、小棚、地膜等几种保护栽培均有良好的改善土壤温度状况的效果,其中以地膜加小棚的为最好,其次为地膜区(改良地面区好于一般地膜区),小棚区占第3位,另外,小棚区的土壤湿度比小棚加地膜区湿度大。由于复盖提高地温,要早拟膜,在不受霜冻的前提下,适当早定植,采用早熟品种,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2.小棚加地膜弥补了地膜只增加地温而不增加近地气温的弱点,小棚只增加气温,很少增加地温以及不能控制小棚内的湿度等缺点,因此,有利于瓜类、茄果类的生长发育。使各种蔬  相似文献   

18.
正大棚越冬黄瓜定植后的管理,应掌握以下原则:前期促根壮秧;中期御寒保秧争瓜;后期促秧促瓜,延缓衰老。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缓苗前,一般5~7天内不通风,白天保持棚温28~30℃,夜间18~15℃,10厘米地温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当棚内夜间最低气温达不到14℃时,要覆盖草苫,盖草苫的量要依外界天气变冷的生活方式,逐渐增加,此时草苫应早揭晚盖,尽量增加苗子见光时间。若定植后1~2天内午间苗子有打蔫  相似文献   

19.
杨峰  何泼 《西北园艺》2019,(5):18-19
秋冬茬主要是指深秋到春季供应市场的栽培茬口,主要供应元旦市场,7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60~70天,9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中旬开始采收。1品种选择建议选择耐低温寡照,耐疫病,抗病性强,耐储运,商品性佳的品种。还要注重培育壮苗,育苗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地温20~25℃,气温28℃左右,播种前要打足底水,真叶未出前尽量不浇水,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及时分苗,定植前15天要加强低温炼苗,夜间气温要低于15 益,并加大放风量,控制水分,冬季育苗一般苗龄85-90天,夏季育苗要搞好遮阳降温,防止徒长,苗龄45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朱进 《长江蔬菜》2014,(19):28-29
导读:荆州地区开展大棚春黄瓜早熟高产栽培,宜选用耐低温弱光且受欢迎的优良品种,50孔穴盘育苗,选用草炭∶蛭石=3∶1的复合基质,采用大棚、小棚、地膜三层覆盖栽培,可将播种期提前到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2月中下旬定植,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最早可于3月中下旬供应市场,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