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对建国以来郑州市花生生产进行了回顾,对花生生产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地阐述。认为采用综合组装配套手段,把现有的、先进的单项适用技术和传统的精细农艺结合,良种、良田、良制和良法配套,形成以综合技术为龙头,产量为指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的高产、优质、高效、集约化栽培技术体系,发挥科学技术的整体功能,已成为现在和今后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用农业产业化的思路来组织花生生产;依托科技进步,推动花生生产向高层次发展;进行花生深加工,引导花生生产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2.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将水稻生产各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的综合性技术。结合临沂市水稻生产实际,总结出了适合临沂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农艺农机有效融合作业流程,提出各生产环节的农艺要求、配套的作业机具以及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旨在合理有效地匹配水稻全程机械化装备,全面提高临沂市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花生发展的特点,从科研、生产的角度客观分析了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科技发展差距。但是,随着我国花生科研、生产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有较大突破和新的进展。特别在深加工研究领域逐步向优质、高效发展。山西省花生科研、生产与全国重点单位相比较,虽然也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随着政府对科研的重点投入,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逐步在生产上发挥较大作用,今后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丘陵地区大豆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四川丘陵地区玉米套作大豆主体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大豆的需要文章针对四川丘陵地区玉米套作大豆主体栽培模式和规模化生产大豆的需要,研究集成了以精量机播了以精量机播、高效机收为核心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实现了套作大豆全程机械化,形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人工撒播轻简高效种植技术,解决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劳动力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难题种植大豆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饲用苎麻是一种优质青贮饲料原料,其加工机械水平的高低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文章采取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当前我国饲用苎麻青贮加工机械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体而言,我国饲用苎麻青贮加工机械种类繁多,但产品重复度高,水平不高,与现代农业发展不适应,故提出制定标准工艺加工流程、融合农机与农艺技术、重视专用饲用苎麻加工机械研发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机农艺融合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及时有效地得到应用,取得更好更高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了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融合的有效措施,即在思想上要全面认识、管理体制上要改革创新、要遵循科学的制度原则、人才培养要持续等。  相似文献   

7.
《花生学报》2009,38(1):26-26
由万书波研究员主持,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联合承担完成l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项目,荣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针对黄淮海地区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高产田后期早衰、产量不稳、投入产出比低,连作田、麦套和夏直播田面积大、植株发育不良、产量低,农机农艺不配套、标准化程度低以及籽仁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等突出问题,历时18年(1990-2007年),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相似文献   

8.
曹绪勇  陈砚平 《茶叶》2014,40(3):169-171
宜都市农业(机)技术推广部门强化农机农艺融合,推行茶园生产机械化、标准化建设,助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覆膜花生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覆膜花生生产中存在的种植不规范,产量停滞不前等问题,进行了花生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把机械与规范种植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完成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组装配套,为花生持续高产稳产开辟了新的途径。1998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委鉴定,并在全省进行了大面积开发,总增收花生荚果1182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8277.5万元。  相似文献   

10.
广西梧州是六堡茶的主产区,但茶园建设水平落后,茶园修剪、茶叶采摘、耕作、植保等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本文对梧州市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茶园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要通过加强农艺农机融合、研发和引进适用机械,改良茶树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茶园的机械化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静 《北方水稻》2013,43(3):73-75
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和优化农机装备水平;实施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提高农机利用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加强农机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西南地区玉米农作模式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红  岳丽杰  杨勤  李卓  李奇 《玉米科学》2017,25(3):99-104
分析西南地区农业分区情况和旱地农作模式发展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未来农村劳动力变化,以全程、全年、全面机械化农艺农机融合为目标,结合近年的研究与实践,深入讨论旱地三熟改两熟、间套作改贴茬平作的"三全"机械化农作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分析配套建立玉米保墒培肥耕作、精量栽培、多抗高产新品种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上海优质粳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具体对策为:进一步优化茬口布局,推进用养结合型稻田农作制;实现优质水稻品种创新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提升;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积极推进现代农机农艺应用,提升绿色水稻产能水平;实施地产稻米品牌战略,促进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湛江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应用情况,根据对机械化耕整地、种植、田管、收获和装载运输等进行系统分析,得知试验取得较好成效,机械化技术基本能实现。但也存在制约甘蔗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急需加大投入,加强系统规划,提高机械化技术,并加强农机农艺的结合,以促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宏观和微观2个视角对该领域内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主要研究主题和热点、主要创新机构和发明人、专利价值及专利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创新情况及研发态势。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个人和科研院所为该领域内主要创新主体;播种、种植、栽培、收获、脱粒等机械研发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整体质量较低,本领域技术研发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应开展大麦(青稞)农机农艺融合研究,重点研发适宜于青藏高原作业的轻简化机械。要重视该领域专利质量的提高,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力度。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使之成为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6.
广东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广东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品种选育、安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和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广东花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生产业降本增效新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花生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发展花生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中美花生产业发展概况,比较了中美两国花生生产成本和种植收益差异,分析了我国花生种植成本高、种植效益低和国际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种、管、收、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提出了我国花生降本提质增效的几条新途径,为降低花生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提升生产加工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花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提升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水平为目标,从生产经营模式、物料特性、加工成套设备、脱壳工艺等方面系统考虑我国种用花生机械化脱壳技术路线,初步提出技术路线为:积极探索种用花生生产经营模式;选育适合机械化脱壳的品种;选择适宜种用花生脱壳加工工艺;集成种用花生脱壳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19.
花生生产机械的应用现状与进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花生生产机械化的调研与资料检索,简述了花生播种、收获、摘果、脱壳以及联合收获机械的类型与特点.在系统的介绍和分析了各种花生生产机械的基础上,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动力配套、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多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花生机械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制约我国花生生产机械化的主要问题,并客观地分析了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与趋势,提出了加快实现花生生产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态势和目标任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一五"期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呈现出机具装备总量大幅增长,主要作业环节获得突破性进展,水稻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各个稻区竞相发展格局,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等五个特点。农业部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水稻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个百分点,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个百分点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以种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为着力点,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全力主攻机插,加速推进机收,大力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