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九九五年冬日照市茶树普遍遭受冻害,全市2900公顷茶树其中有980公顷冻害十分严重,冻害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4%,冻害范围之广,面积之大实为历史上罕见。充分表明,日照市茶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各种越冬防护措施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因此,分析茶树冻害原因,探索合理有效越冬防护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冻害原因1.气候因素在影响茶树冻害的诸因素中,气候异常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1995年冻害原因是由低温和降水减少影响,当年小于一10℃的气温累计12天,比平均年份还多9天。1995年十一月份至1996年三月底,历时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西地区低温冻害气候,对种子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玉米制种业,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河西地区发生的冻害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冻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北方冬油菜区历年油菜发生冻害的实际入手,分别从气候因素、品种因素以及栽培管理等诸多因素深入分析了北方冬油菜冻害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冻害的预防措施和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桃树冻害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果树冻害产生原因,多方面分析,找出主要矛盾,提出解决办法。制定桃树冻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麦冻害早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山东省平阴县每年都有一定的发生面积,面积虽然不大,但给农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笔者经过多次走访调查后认为,这几次冻害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如能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则可避免或减轻小麦冻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苹果树冻害后的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2007年冬季低温冻害的影响,巴州北四县的苹果树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冻害。经调查,红富士苹果比秦冠和黄元帅的受冻程度严重;同一株树主干北面比主干南面受冻严重,小枝比大枝受冻严重。冻害发生后,导致树势衰弱,苹果腐烂病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明豪  周洪 《耕作与栽培》2001,(5):41-41,57
研究结果表明,茄果类破委早菜遭受冻伤可通过冻害恢复处理,不必翻犁改种而获较好收成;但冻害恢复处理,不必翻犁改种而获较好收成;但冻害程度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冻伤程度越重产量越低;冻伤虽经冻害恢复处理但产量下降,常减产2-3成以上,同时采收期推迟15-25d。  相似文献   

8.
冷害和冻害(含倒春寒),是指低温对油菜的正常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而造成的危害,油菜叶片、根部、花、薹均可受害。越冬冻害是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上的主要灾害。对油菜生产而言,弄清楚冷害和冻害的发生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苹果树因建园位置不合适,或者园地建在晚霜多发地区,花期常常会遭受晚霜冻害,给苹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减产甚至绝产,所以必须采取多种防冻措施防止或减轻冻害。  相似文献   

10.
淮北油菜晚霜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油菜晚霜冻害及其预防补救措施*周建传黄开忠韩逢春纪兆泉胡明大(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223500)(灌南县气象局)(百禄镇农技站)灌南县地处淮北,1993~1995年连续三年油菜遭受春季晚霜冻害,为研究晚霜冻害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从1993年春...  相似文献   

11.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小麦播种时一些农民盲目种植单一品种,而且不根据当地实际和品种特性选择适播期,遇严寒天气,冻害发生严重,减产近三成。为此,查明小麦冻害原因,采用有效的预防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小麦主产区基本处于暖冬的气候条件,小麦冬前旺长,冬季和早春冻害及后期倒伏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小麦生产的严峻形势,我们根据田间调查分析,总结出小麦冻害及倒伏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冻害是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的重大灾害.由于冻害具有积累性和隐蔽性,因此冻害的早期诊断和预警对于防冻保苗工作至关重要.80年代初以来,北方冬麦区进行冻害联合监测是防冻保苗工作中的一个创造.小麦冻害生态类型的划分、冻害指标、冻害机理、抗冻能力及影响因素、受害形态解剖特征、冻害后效等方面的研究为冻害监测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冻害监测方法体系是由冻害科研实验方法与农学调查方法、农业气象观测方法相结合而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冻害监测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在灾害面前迟迟不能正确识别,贻误补救时机的被动局面.目前我国北方各监测点已能对当地发生的冻害作出较为准确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并提出可行的补救措施建议,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荔枝树冻害指标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强低温常使荔枝树造成冻害,重者死亡。最低气温是荔枝树栽培主要限制因子。为了弄清给荔枝树造成损害程度低温指标,收集了福建省近几年冬季考察的低温资料、荔枝树低温冻害调查资料和有关参考文献中记载的荔枝树冻害资料、同期的低温资料,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1999—2000冬季5个县(市)荔枝树冻害的照片资料和相对应的低温资料;经统计处理整理成同时同地荔枝树的冻害级别与百叶箱中的最低气温资料;据荔枝树的冻害资料和最低气温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经相关分析表明:它们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拟合;荔枝树的无冻害、轻冻害、中冻害、重冻害、严重冻害的最低气温分别为-0.3℃、-1.9℃、-3.1℃、-3.8℃、-4.1℃;荔枝树各个冻害级别之间温差随着冻害级别的提高而缩小。  相似文献   

15.
史彩霞 《种子科技》2016,(12):37-38
分析了小麦冻害类型以及冻害发生原因,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小麦冻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小麦冻害,确保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平阴县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特别是3月倒春寒直接造成部分麦田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3月27日,全县降雪,气温骤降至-2~4℃,全县受冻面积约10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40%。2004~2005年度由于受冬季长期持续低温影响,特别是2005年元旦前后,极度低温达到-13℃,持续时间达半个月,使平阴县2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000亩冻害程度较重,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相似文献   

17.
小麦发生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在黄淮冬麦区连续大面积发生,最为严重的是2005年安阳、新乡、2006年商丘均大面积发生了小麦冻害,直接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给农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明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并及早预防,或在发生冻害后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使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本文主要介绍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其预防、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茶园总面积1.01万hm2,去冬发生了较大冻害,根据冻害后在日照、青岛、临沂三市10个县(市)调查结果,全省春茶减产约27.93万kg,减产春茶35%。通过冻害因素分析可知,土壤含水量低,冻土深度加厚及管理水平低均与冻害呈正相关。并提出了冻害后技术措施,提高茶园冻害后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暖冬对小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暖冬对小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积温增加,有利于小麦的生育,能够提高分蘖成穗率,生育进程提前,易使小麦发生冻害,纹枯病危害重。预防对策是选定品种,推迟播期,运用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提高群体质量,有效地抗御冻害及纹枯病的危害,完善沟系,灌好关键水。  相似文献   

20.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越冬冻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我国北部冬麦区43个气象站点1951—2014年气象资料,综合考虑越冬期最大降温幅度、极端最低气温、负积温、平均气温、降水和风速等冬小麦越冬冻害致灾因子,采用主成分法构建冬小麦冻害指数(FII),FII值越大,冬小麦遭受冻害越严重。结合历史冻害灾情资料,验证冻害指数在研究区域的适应性。采用M-K方法分析冬小麦冻害的突变特征,探究北部冬麦区越冬冻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FII能较好地反映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情况。近60年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指数的年际变化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80年前后冻害指数发生突变,气候变暖后我国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冻害发生的频率、程度和范围明显减少;而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稳定性增加,自2000年以来,冬小麦中度到重度冻害有所增加。冻害指数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重的趋势。燕太山麓平原副区遭受冻害最为严重,黄土高原沟壑副区和晋冀山地盆地副区遭受冻害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