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丹麦红牛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及产肉性能好而闻名于世。该牛毛色紫红或红色,胸部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宽广,乳房发育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是著名的改良牛品种。 郏县红牛是我国八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郏县、宝丰和鲁山3县,分布于毗邻的10余个县(市)、区,现存栏约28万余头,占全市牛存栏量的38%。具有被毛紫红,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病力强,繁殖率、挽力大,耐粗饲等特点,但肉用性能欠佳。在保持郏县红牛优良特性的前提下,为了增大郏县红牛体格,提高载肉量和商品率,遵照以本品种选育为主,适当导入外血(1/2~1/4)杂交改良的选育方向,制定了导入丹麦红牛冻精颗粒改良郏县红牛的实施方案,使郏县红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郏县红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黄牛品种,毛较短,其毛色多呈红色,主产于河南省郏县、宝丰、鲁山三县[1]。郏县红牛具有体型硕壮、结构匀称、肌肉丰满、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肉质鲜嫩、色泽鲜红、营养丰富,特别是大理石纹明显,深受消费者青睐[2]。与国外优秀肉牛品种比较,其生长速度稍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引进国外肉牛品种开展杂交改良及其配套技术研究,提高郏县红牛的生长速度、出栏率等具有实际意义。本试验以夏洛莱牛、红安格  相似文献   

3.
郏县红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郑二欣耿二强张杰张俊英朱永红杨长松张利康(河南省平顶山市畜牧局467000)(河南省鲁山县红牛场4673001郏县红牛的发展成就1.1郏县红牛的特点郏县红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优良黄牛品种。具有被毛红色,体形匀...  相似文献   

4.
郏县红牛是我省优良的役肉兼用品种,具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后躯发育良好、适应性强、体型外貌较为一致、耐粗饲、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它不仅挽曳能力强,(最大挽力阉牛412.6kg,公牛409.0kg,母牛317.4kg),适宜丘陵山区地带耕作,而且肉用性能也好。据1981年对6头一般耕牛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1.47%,净肉率40.87%。但所测牛只年龄较大,营养较差,不足以代表郏县红牛真正的肉用性能。为探讨郏县红牛在良好  相似文献   

5.
郏县红牛主产于平顶山市郏县、宝丰县和鲁山县,现存栏约30万头。其特征是被毛深红,体躯高大,体质结实,背腰平直,结构匀称,肌肉结实,后躯发育良好,遗传性稳定,繁殖率高,是较理想的肉役兼用型品种。为提高郏县红牛的产肉性能,在做好本品种选育的基础上,我们选择部分农村,有计划地导入利木赞肉牛基因,现利郏一代牛已出生,表现良好,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黄牛优良品种、其体大,肉质鲜美,缺点是后躯肌肉欠发达和乳房发育欠佳。利用国外优良乳肉兼用型丹麦红牛进行导血改良,其效果明显。丹秦F1代结合了双亲优点,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产肉性能提高,产乳性能提高,而保持了秦川牛的役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郏县红牛是我国十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它具有体格中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四肢坚实,肌肉丰满,役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被毛红或紫红,适应性能强等优点。为了适应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之急需,保持该品种性状和毛色特征,增大体型,提高载肉量,克服部分牛只背腰结合  相似文献   

8.
利木赞牛改良草原红牛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红牛是我国自主培育而成的第一个肉乳兼用型优良品种,具有适应性强、宜放牧、耐粗饲、抗病能力强、乳脂率高、肉质好、遗传力强等突出优点,但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以及国内黄牛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个体小、生长缓慢、产肉性能偏低等不足。为了提高草原红牛肉用生产性能,先后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牛品种丹麦红牛和利木赞牛等对草原红牛进行杂交改良。本研究就利木赞牛对草原红牛的杂交改良效果进行全面分析,为草原红牛肉牛新品系的选育与品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木赞牛与延边黄牛杂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是我国宝贵的黄牛资源,原产于朝鲜及我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黄牛体躯粗壮结实、结构匀称、骨骼致密,具有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等特点,属寒温带山区的役肉兼用品种。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使该品种牛生长慢、产肉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持该品种优良性状,提高屠宰率,使延边黄牛由役肉兼用型向肉役兼用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延边黄牛是我国五大地方优良地方品种之一,是役、肉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是:挽力强、前驱粗壮、颈肩部肌肉发达;抗病力强、耐粗饲;繁殖性能良好,平均一年一胎;肉质好、可生产高档分割牛肉,口感堪比韩国韩牛和日本和牛。但作为肉用品种延边牛也有不足之处。如延边牛比肉用品种体格较小;后驱不够发达;日增重稍慢等。  相似文献   

11.
郏县红牛是河南省郏县的固有品种。主要产于郏县、宝丰、鲁山及洛阳,郑州部分县区亦有分布,约计八万余头。郏县红牛体格大小中等,结构匀称,体质强健,骨骼坚实,体躯深广,肌肉丰肉,尤其后躯发育良好,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郏县红牛的发展十分重视,曾多次拨款支持红牛的保种和选育工作。但有计划的选育工作起步较晚,六十年  相似文献   

12.
杂种牛育肥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种牛具体表现在生活力和繁殖率的提高,具有适应性好、抗病能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能力强等优点,从而提高了生产性能.杂种牛的产肉量比原来品种提高10%~15%.经济效益显著,杂交改良一代犊牛比本地牛多卖500.00元以上.所以,要选择优良肉役兼用、肉乳兼用的品种公牛与本地母牛进行冷配,大力提倡推广繁改饲养杂种牛.  相似文献   

13.
性别与年龄对巴美肉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美肉羊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新培育的肉羊品种,具有适合舍饲和半舍饲、耐粗饲、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羔羊育肥增重快、性成熟早等特点,是肉毛兼用型优良品种,其良好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深受养殖户的欢迎[1].  相似文献   

14.
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及晋南牛均是我国著名的黄牛品种,属役肉兼用型,其共同特点是性情温驯、耐粗饲、适应性强、牛肉品质上乘。近年来各产地在本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肥育和提高牛肉品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西北农业大学对“秦川牛高中档牛肉生产规范的研究,”公牛及阉牛肥  相似文献   

15.
南丹黄牛养殖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特点及分布 南丹黄牛属役肉兼用型品种,具有役用性能强、生产性能好、性情温顺、耐粗宜牧、抗病力强、肌肉紧凑、肉质细嫩鲜美清甜等特点,1985年入选《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南丹黄牛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及相邻的环江县、天峨县、金城江区等.目前,南丹县黄牛存栏5.6万头,主要以役用为主,是当地农民必不可少的役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西门塔尔牛是世界上利用最多的牛品种之一,分为乳肉兼用型和肉乳兼用型。由于其产乳量比肉用牛高,产肉性能与夏洛来等优良肉用品种相似,体大而结实,性情温质,适应性好,耐粗饲,在我国的黄牛杂交改良中充分扮演着“外祖父”的角色。笔者仅结合10年来辽宁省海城地区形成的黄牛冷配改良现象,分析西门塔尔牛的应用潜力,以期更好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正>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品种,产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具有角短细致,体躯高大结实,结构匀称,役用性能强,肌肉丰满,肉质良好,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尤其是全身被毛紫红色的秦川牛,更受欢迎。全国有20几个省选用秦川牛作种畜。  相似文献   

18.
郏县红牛列入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原产地和中心产区在中国河南省郏县、宝丰县和鲁山县,优点是:体格大,体躯中等,结构匀称,体质结实,骨骼粗壮,肌肉发达,肢势端正,后躯丰满,蹄圆大而结实,毛色一致,具有肉用体型基础;肉质细腻,香味浓郁,肉色鲜红;耐粗饲,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通过对郏县红牛种质资源进行全面、统一、科学、完整地收集、整合,能够进行有效保护、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实现郏县红牛种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按照省上黄改总体方案,我县从1988年引进英国短角红牛与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推广乳、肉、役兼用型品种,使养牛业从役用向多用型发展,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3年来,应用短角红牛共配黄牛2785头,现已产犊牛2220余头,占黄牛总数的6.5%,实践证明,短秦F_1牛具有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8月龄在饲养水平偏低条件下,平均体重321kg,比秦川牛  相似文献   

20.
世界西门塔尔牛育种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门塔尔牛具有产肉性能好、产奶量高的兼用型特点,深受世界各国育种学者和养殖者喜爱,现已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本文结合现代育种理念和新型育种手段对西门塔尔牛在世界各国的育种进展,以及在中国的应用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