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多年前,安徽柳家花园在南京农业大学李鸿渐教授指导下,走上了荷花育种之路。柳家花园位于黄淮平原,荷花育种基地周围百里以内没有野生荷花,没有食用莲藕,为观赏荷花育种建起了良好的隔离屏障。柳园荷花采用的育种模式是全部盆栽培育,然后在大田间分品种分区域建起品种条块隔离带,在空间、容器、条块三重隔离,基本上避免了品种混  相似文献   

2.
据古书记载,中国有黄色的荷花,但不知为什么失传了。前些年,笔者在美国北部明尼苏达州见到许多池塘中开着黄色的荷花,而且是野生的,引种到武汉东湖,居然安家落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梵净山野生鸡爪黄连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了迁地引种栽培,并观察记录野生鸡爪黄连的开花、结实、萌芽情况。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野生鸡爪黄连的开花结实特性与栽培黄连相似,但种子明显小于栽培黄连;野生鸡爪黄连对环境的改变反应强烈,主要表现为叶的萌发生长和开花结实降低。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种子采用4℃低温储藏效果最好;赤霉素浸种催芽能使种子内含物质最早发生变化;播种后1~2个月种子内含物发生巨大变化,种子萌发受到强烈抑制,其形态和生理后熟发育期较栽培黄连长。  相似文献   

4.
赣湘鄂三省荷花授粉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掌握荷花(Nelumbo nucifera Gaertn)授粉现状,2012年7月5—11日在江西、湖南、湖北三省对采收荷花粉蜂农以及当地荷花种植户进行了采访调查,针对蜂农放蜂和蜂群管理方式,蜂农和荷花种植户收益,蜜蜂为荷花授粉的必要性开展调查,同时在三省进行了荷花野生传粉昆虫数量和种类的资源调查。调查表明:三省荷花野生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均较匮乏,经鉴定,荷花野生传粉昆虫主要为膜翅目昆虫,包括中华木蜂(Xylocopa sinensis Smith)、紫木蜂(Xylocopa valga Gestaecker)、黄胸木蜂(Xylocopa appendiculata Smith)、铜色隧蜂(Halictus aerarius Smith)、尖肩隧蜂(Halictus subopacus Smith)等,莲籽高产增收必须依靠蜜蜂授粉才能实现,蜜蜂授粉更有利于蜂农和荷花种植户获得更高收益;蜜蜂采集荷花粉的最佳时间为5:00—8:00,温度和风力是影响蜜蜂采集荷花的主要因素;荷花花粉价格波动受自然灾害、销售渠道和供求关系的影响;养蜂蜂农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盆栽荷花     
种苗的选购优质鉴别种苗俗称种藕,由于受容器限制,个体较小,外形成弯月状(如图),表皮黄白色,藕体坚实,味道微涩,盆栽当年就开花。市场上的伪劣假苗多是野生荷花、食用莲藕的侧支小藕,挂上从刊物上翻拍的照片,冒充盆栽荷花。这类种藕外观通直,表皮白嫩,味道甜脆,盆栽小开花。种植佳期南方(这里指黄河以南)3月上旬至4月  相似文献   

6.
安顺苗族药野生百尾参根茎移栽——茎叶生长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雁萍  向波 《种子》2007,26(5):59-61
野生百尾参根茎移栽——茎叶生长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野生百尾参人工移栽驯化与野生植株相比,其植株茎、叶生长总量较大,且茎、叶生长量和茎、叶生长速度基本同步,表现出由慢到快再到慢的生长规律;人工化后百尾参植株矮化,抗倒伏能力提高,繁殖力强,有多分枝习性,总叶片数较多,生长相对茂盛,人工根茎移栽驯化栽培有发展前景,但本试验未能见到开花结果,说明百尾参是多年生植物,生长缓慢。因而还需对百尾参开花结实习性进行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素有“江北小苏州”之称的山东济宁市,因水网交错,为荷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济宁红莲就是这灵秀之地的一大景观。一、野生分布在市南的南四湖(微山湖、独山湖、南阳湖、昭阳湖)中,分布着大片的野生济宁红莲(见照),仅微山湖一处就达10万余亩。多生长于环湖水深0.8~1.5米的地带;呈明显的环带状分布。这些红莲在这里生息繁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丰富的荷花资源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八、九  相似文献   

8.
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月26日,第32届全国荷花展览在广西贵港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贵港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杨淑艳,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文明,贵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新元,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会长陈龙清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上,杨淑艳、陈龙清、李新元分别致辞。杨淑艳说,近年来,全国荷花产业蓬勃发展,荷花育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荷花新品种     
山东青岛畅绿中华睡莲世界采用杂交、自交和多倍体育种等方法进行荷花育种,2005~2006年,从1200多株苗中精选出了57个最优单株确定为新品种,其中部分是三倍体品种。以下介绍的是从中遴选出的27个荷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近缘野生大麦遗传资源目录》中的2441份西藏材料进行分析,认为西藏近缘野生大麦资源以春性为主,占总数的99.84%。具有幼苗直立、早熟、植株偏高、多粒性、千粒重略低于栽培大麦品种、穗和籽粒的深色型比率大等显著特点,是适应性育种、抗逆性育种和丰产性育种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1.
瓦氏秋海棠(Begonia wallichiana Lehm.)由于植株个体小、生长周期短、四季均可开花结实、不易滋生病虫害等优点,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模式植物候选材料。以瓦氏秋海棠种子获得无菌苗,取其叶片为外植体,利用叶盘转化法对外植体进行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利用该再生体系将潮霉素HYG(hygromycin)基因和荷花查耳酮合成酶CHS(chalcone synthase)基因成功导入到瓦氏秋海棠基因组中。本研究通过叶盘转化法来建立瓦氏秋海棠的离体培养和再生体系,该遗传转化体系的确立对将来开展秋海棠属植物的分子生物研究及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国际睡莲暨水景园艺学会(International Water Lily&Water Gardening Society,简写IWGS)宣布授予我国著名荷花睡莲育种家黄国振终身成就奖——名人堂奖(Hall of FameAward)。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为什么,邹秀文与荷花结下了扯不断的缘。20多年来她对荷花、睡莲的研究情有独钟,颇有成就。20世纪90年代她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的交流学者到美国某水生植物园工作了一段时间。现在退休了,她仍然热衷于荷花、睡莲的栽培推广和新品种繁育。近日,笔者走访了她。谈起钟爱的荷花、睡莲,邹秀文滔滔不绝。她说,这些年国内荷花发展较快,比如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与航天部门共同进行的航天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东成功培育出了冬荷;  相似文献   

14.
宿根花卉,顾名思义是指秋末地上部分枯萎,以其宿存的地面芽或地下芽越冬,翌年早春再度萌发生长枝叶,开花结实的植物。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多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因而,具有丰富的野生宿根花卉种质资源,野生宿根花卉具有很多特点,第一是种类繁多,适应环境能力强,栽培简单,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管理较粗放,成本低,见效快。第二是花期连续不断,花色丰富多彩,花形奇特,如早花顶冰开放的冰凌花,有晚秋延至初霜的龙胆。这些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了园林植物素材,创造出三季有花的园林景观,发挥了野生宿根花卉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推广杂交育种技术使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在一般条件下杂种优势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荷花属强阳性水生植物,开花期集中在夏秋两季,盆栽花期一般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南方略长。为了掌握荷花在不同季节开花的规律,我们于90年2月进行了荷花的促成栽培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于当年4月参加了在河南洛阳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市花展。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与种植根据促成栽培的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17.
南方稻区早籼区试品种产量分析及育种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六五”至“八五”期间南方稻区早籼区论资料分析表明,南方稻区早籼育种取得了明显进展,产量水平大约每5年提高4%~6%。产量水平得以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每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但优质品种产量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粒重偏低。  相似文献   

18.
旨在通过大量羽衣甘蓝品种植株特性及开花结实特性比较试验,筛选优秀品种,明确当前羽衣甘蓝的制种途径,为羽衣甘蓝的品种选择及育种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引种、分离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可对引种后代种子进一步利用,创新资源。以搜集引进的国内外28份不同类型羽衣甘蓝新品种为试材,进行田间综合性状及开花结实特性的比较。当前国内羽衣甘蓝品种和国外品种相比,在综合特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部分品种甚至超越国外品种,可进行大面积推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但在部分品种方面还存在差距,应认识到不足。28份材料中,有20份可育、8份不育,其中不育品种中有6份来自国内京研系列品种。表明当前羽衣甘蓝制种途径主要采用自交不亲和途径,国内已率先利用雄性不育途径。研究结果可为羽衣甘蓝品种选择和育种工作者引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和第二重要的油料作物。已鉴定出8个二倍体基因组群(A到G和K)。棉花野生种是改良棉花品种的重要遗传资源。棉花育种目标的重点是产量和纤维品质,但种籽含油量高的品系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在棉花育种中利用野生种和多年生物种在改良种籽含油量方面有一定价值,特别是无腺种籽的野生物种,如  相似文献   

20.
南方野生葡萄资源研究及发展酿酒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宏祥 《中国种业》2006,(12):16-18
在充分了解原产于南方野生葡萄资源酿造加工及选育种研究的利用价值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南方发展酿酒葡萄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实现南方湿热地区酿酒葡萄品种遗传改良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