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废弃物生产地毯式草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弃物为铺网进行地毯式草皮培植及其铺坪建植,并对培植草皮、草皮铺坪建植生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同草种废弃物铺网不同,培植草皮性能差异相对较大,铺网生产性能差异相对较小;除个别废弃物外,多数废弃物生产地毯式草皮均十分理想。草种不同,草皮及铺坪效果也不同。因此,生长快、根系发达并对铺网适应性好的草种是理想草种。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的建植养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陈海平 《草业科学》2005,22(8):76-78
在对广东省普惠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治体系——护坡草皮的建植和养护过程中,就草种选择、建植方式和质量监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体系草皮的建植和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气候条件下,选择本地野生匍匐翦股颖为材料,对4种营养体建坪方法从盖度变化、成坪时间、均一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埋茎法建植草坪质量最佳,适于高质量草坪的建植;分株法建植草坪成坪速度快,适于建植地块条件较差的中等质量草坪;撒茎法需大量水份保证、间铺草皮块法成坪速度慢,两者成坪质量都不高,且建植成本高,生产上建议不采用。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气候条件下,以矮生"兰引Ⅰ号"狗牙根的营养体为繁殖材料,采用4种建坪方法,从盖度变化、成坪时间、均一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埋茎法建植草坪质量最佳,适于高质量草坪的建植;分株法建植草坪成坪速度快,适于建植地块条件较差的中等质量草坪;撒茎法需大量水分保证、间铺草皮块法成坪速度慢,两者成坪质量都不高,且建植成本高,生产上建议不采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贵阳市高尔夫球场草皮基地的建植和养护管理,从中总结了过渡气侯带建植草坪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根据所建草坪的功能,选择相适应的草种应用于高尔夫球场.并对其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废弃物制成低成本植生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立安  赵树兰 《草地学报》1999,7(4):277-286
以几种生活废弃物为载体,采用低成本营养粘合剂,对废弃物载体组合植生带建坪主要指标进行生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成坪性能取决于草种与废弃物载体组合的协调性,相同草种各处理的协调性在建评初期差异较大,但在后期生产性能则趋于一致。在生产中只要技术措施合理,以本研究的草种与废弃物载体进行植生带建评是可行的,并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性能与观赏性能具佳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相同草种、相同播种量,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生产草皮卷,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和九分制评定法,对其建植草坪卷的育成时间、高度、盖度、密度、分蘖数、成卷率等6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评枯.结果表明,将种子提前沙藏后播种的草皮卷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铺网和不同栽培基质组合对草皮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网草皮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铺网能显著提高草皮强度,降低草皮破损率,缩短成卷时间。农田土(60%)+羊粪(20%)+河沙(20%)成坪和成卷时间最短,草皮生长速度最快,质地最优,颜色最深,密度和强度最大;农田土(100%)草皮破损率最小;河沙(60%)+农田土(40%)草皮重量最轻。草皮综合质量评价显示,C基质即农田土(60%)+羊粪(20%)+河沙(20%)C+尼龙网是生产草皮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狗牙根草坪草营养体建坪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贵州气候条件下,以矮生“兰引I号”狗牙根的营养体为繁殖材料,采用4种建坪方法,从盖度变化、成坪时间、均一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埋茎法建植草坪质量最佳,适于高质量草坪的建植;分株法建植草坪成坪速度快,适于建植地块条件较差的中等质量草坪;撒茎法需大量水分保证、间铺草皮块法成坪速度慢,两者成坪质量都不高,且建植成本高,生产上建议不采用。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足球场草坪建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志明 《草业科学》2011,28(3):372-375
根据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产实践经验,探讨该地区足球场草坪的建植技术.足球场的坪床分为种植层、过滤层和排水层3个层次,种植层由沙和土按比例混合既透水透气又保水保肥;喷灌系统采用18个地理式喷头一次性喷洒;采取鱼骨形地下排水系统.草坪建植方法可采用种子播种法或草皮铺植法、草茎播种法;养护管理分成坪前养护和成坪后养护两个方...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人造草垫式混合草坪中不同的人造草垫对草坪表观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名仕”为研究材料,以无草垫处理为对照,研究了3种人造草垫植入对草坪表观质量、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系参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活力)的影响,并通过直剪试验对坪床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草垫处理均降低了草坪的色泽、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和密度,生长至116 d时,3个草垫处理组的密度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0.8%、8.7%和14.7%,有背衬的草垫结构增加了草坪草的均一度;同时,草垫处理降低了草坪草的地下生物量、根系长度、根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影响了垫上和垫下部分的根系活力。草垫处理增加了混合系统的抗剪强度和表面硬度,3个草垫处理组分别比对照组的内聚力增加了51.9%、162.7%和134.6%,硬度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34.6%、32.8%和45.8%。因此,人造草垫式混合草坪中,各种草垫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根系生长,进而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和表观质量;人造草垫式混合系统稳定性高于天然草坪,且有背衬结构的草垫对提高坪床稳定性的效果更为明显,草垫对提高草坪的强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静  廖丽  白昌军  王志勇 《草地学报》2014,22(3):661-664
以竹节草( Chrysopogon aciculatus)为材料,通过水培法初步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其叶色、坪用质量和叶片枯黄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竹节草对NaCl胁迫的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随着盐浓度的提高(0~315 mmol·L-1),叶色和坪用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叶片枯黄率则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建立回归方程,确定竹节草存活的临界NaCl浓度是以叶片枯黄率50%作为标准,可得竹节草具有50%存活的临界NaCl浓度为207 mmol·L-1,结果可为后期筛选耐盐性竹节草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期性去叶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毯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区组试验,初步研究不同去叶周期对地毯草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去叶周期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中等强度去叶(D20)最适宜地毯草的生长。而过度去叶(D10)或长时间未去叶(D60)都抑制了地毯草的正常生长,从而导致地毯草草坪使用价值下降。因此,中度去叶有利于地毯草的克隆生长,提高成坪速率及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生长特性和坪用指标,对15种冷季型草坪草在扬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扬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引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各品种表现好,综合评价高,最适于在扬州地区种植,其中旗舰(Corsair)和洁妮2代(GinneyⅡ)2个品种表现尤为突出,在建坪时可优先考虑;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可考虑做先锋草或补播引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各品种可作为粗放型的草坪草引种,其中家园(Plantation)和精华(Essential)2个品种表现较好;翦股颖(Agrostis stolinifera)的2个品种A-1和A-4都表现突出,适合在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践踏对草垫式混合草坪草质量和根系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名仕’为研究材料,以无草垫处理为对照,通过践踏器模拟研究轻度、中度和重度践踏条件,进行为期4周的践踏处理,以此研究两种草垫对不同人造-天然混合草坪的坪观质量、生长特性和运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践踏条件下,草垫式混合草坪的色泽、盖度和坪观质量等综合表现优于天然草坪,且践踏强度越大差异越明显,其中在践踏4周后的重度践踏条件下,两个草垫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的色泽提高了45.5%和39.0%,盖度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6.4%和150.0%。在践踏处理下,草垫减缓了草坪的损伤程度,对草坪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起到了保护作用,对践踏具有缓冲作用,践踏4周后无背衬试验组的根长在轻度、中度和重度践踏下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5.3%、239.1%和152.6%。草垫在践踏胁迫下对草坪草生长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保护作用,增加草坪的扭动摩擦,降低了摔倒的风险,但草垫增加了草坪的表面硬度和坪床紧实度,使得头部损伤风险加大,其中有背衬结构的风险较大。因此在草垫式混合草坪的使用中要采取适宜的养护措施,避免硬度过高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草坪草根部入侵真菌的种类对草坪病害鉴定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河南省郑州市内8个公共草坪上的3种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春季,在8个混播草坪上采用"Z"字形法随机进行根部取样,每种草在各采样地内分别取12株根样,并在实验室内分离鉴定其根部入侵真菌种类。结果表明:从288株根样中共分离到13种真菌,其中6种真菌为3种草根部共同的入侵真菌,包括:细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柱孢(Cylindrocarpon destructuns)、枝孢(Cladosporium herbarum)、多隔镰孢(F.decemcellulare)、德氏霉(Drechslera sp.)。郑州地区冷季型草坪草根部入侵的主要病原真菌是细交链孢、尖孢镰孢和枝孢,不同地点和草种根部主要的入侵真菌种类有明显的不同,根部带菌率最高的是多年生黑麦草。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一些当地和引进草坪种试植观察其适应性表现的基础上,选用12个种(品种)作材料,采用变量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它们在西宁地区建坪中的坪艺性状作了进一步研究。从中评选出鳄鱼、德比、帝王、瓦巴斯、菲尔京、爱肯尼可作为本市培植草坪的优良种。  相似文献   

18.
孙卫  冯军  昝少平  魏月霞  吴伟 《草业科学》2005,22(6):111-114
通过试验研究施肥、修剪和草种差异对冷季型草坪草的密度、越冬率、累计生长量、根系深度等草坪评价因素产生的影响,比较不同草种和管理组合之间的差异,总结出对乌鲁木齐地区草坪管理适宜的施肥、修剪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The objective is to evaluate different bedding materials, including dehydrated grass, on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yield and verify the physico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The completely randomized experiment comprised 1,080 chicks in a 3 × 2 factorial design with three levels of dehydrated grass (0%, 25%, and 50%) and two bedding materials (rice husks and shavings). Total microorganism count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rface temperature of birds, and performance of birds were analyzed up to 42 days of age, when birds were slaughtered, and carcass yield was evaluated. The inclusion of grass showed a higher microbiological count after 1 day, stabilizing with materials after 28 days. The inclusion of 50% of dehydrated grass resulted in a higher surface bed temperature at 42 days. Inclusions above 25% of grass have a lower density and a greater water retention capacity, pH, moisture, and total nitrogen, in addition to a lower FDA in its structure. The highest ammonia emissions occurred with the inclusion of 25% of grass. The inclusion of dehydrated grass did not affect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yield, favoring feed conversion at the initial stages. The inclusion of grass can replace up to 25% of shavings without harming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aterials and bird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张静  廖丽  白昌军  王志勇 《草业科学》2012,29(11):1671-1677
本研究选取相对总二级分枝个数比、相对总茎长比、叶片枯黄率、坪用质量、相对地上部干质量比和相对地下部干质量比6个指标,对不同地理分布的19份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种质和1份品种的耐铝性差异进行初步评价,从而明确地毯草种质的耐铝性。结果表明,在2.10 mmol·L-1的铝处理后,不同种质之间的生长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指标间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8.73%~39.63%,其中相对地上部干质量变异系数比最小(18.73%),而坪用质量最大(39.63%);部分指标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最高达-0.920;聚类分析表明,20份优良品种被分为三大类,即耐铝型、中间型和敏铝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