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5,(9)
<正>前一段时期,因央视揭秘"速生鸡",部分鸡场添加违禁药,抗生素当饲料喂,再次引发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呼声。养殖中为什么要使用抗生素?动物产品中为什么会有残留?残留会不会给食用这些动物产品的人群带来危害?一时间,关于动物产品抗生素问题引起各方关注。1养殖中要使用抗生素目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疾病,部分产品同时具有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不仅普遍,而且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动物感染,但动物体并不能完全代谢吸收抗生素,大部分抗生素随着尿液、粪便排出体外释放到环境中,导致抗生素残留和抗性基因污染。本文综述了畜禽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抗生素残留的危害,总结了降解抗生素的纯培养微生物及其降解机理,讨论了抗生素降解菌在堆肥中的应用,展望了微生物降解抗生素的发展前景,以期为畜禽养殖废弃物中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兽药抗生素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兽药抗生素主要用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多用于生长促进剂和饲料添加剂,在现代畜牧业中应用广泛。其残留物进入土壤后,会发生吸附、迁移、降解等一系列转化过程。这些行为决定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潜在效应,如诱使微生物产生抗性基因,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或污染地下水乃至地表水等。本文综述了近年兽药抗生素在土壤中行为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作为重要的生长促进制剂和医疗用制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十分广泛应用,已有60多年的使用历史;1946年,Moore等和Jukes等首次报告了在家禽和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病原耐药性和抗生素及其产品的残留问题导致动物的疫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抗生素的滥用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且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也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动物源性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巨大危害,生物传感器具有检测快、灵敏度高、便携等优势,在抗生素残留检测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着重介绍了基于分子识别元件和转换元件的不同类型生物传感器以及其在动物源性制品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的掺入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有效途径,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药物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滥用,造成动物产品药物、激素、重金属残留超标,我国的动物产品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为此,加强动物产品安全监管已刻不容缓。1引起动物产品质量不安全的主要因素1.1滥用抗生素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能预防和治愈动物疫病,对保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药物应用于养殖业和畜牧业后,对于保障动物健康、预防疫病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抗生素药物的应用中,如何正确使用、如何正确处理动物对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逐渐得到关注。本文主要是对抗生素药物在养猪业中的应用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8.
刘清华  杨曙明  邱静  周宇  李爽跃  侯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46-12548,12550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并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有机物。抗生素被长期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环境中的抗生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得到认知,而这些抗生素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在牧草中产生残留,也可能因牧草上的微生物分泌而产生,进入畜产品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抗生素在天然牧草中已被检测到。综述了牧草中抗生素的来源、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评估了牧草中抗生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17年3月1日实施——为了治疗动物疾病和加速动物生长,每年有超过8000吨的抗生素被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只有少量抗生素参与动物的新陈代谢而被有效利用,大部分抗生素及抗性基因随着动物尿液和粪便直接排出体外,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进入环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可能造成土壤抗生素污染,危及农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是指用来治疗传染病的一类药物,它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在养殖生产中,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对保障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治疗畜禽细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但在目前的养殖生产中,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出现一些过去能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因其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Ls)是畜禽、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生素.由于这类抗生素被大量或超量使用,目前在许多动物源性食品中均能检测到该类物质的存在.主要对当前动物源性食品中MALs残留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抗生素作为传统促长防病的主要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到养殖业中,但由于抗生素长时间的无序使用和滥用导致药物残留问题已经突显出,尤其欧盟成员国家及美国等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动物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无抗养殖的推行也是目前实现健康养殖的有效手段。我国很多专家学者慢慢研发抗生素替代技术,微生态制剂没有毒副作用,也不存在残留,是首选的抗生素替代品。微生态制剂的特点就是通过动物摄入消化道,有效调节消化道内原有茵群动态平衡,迅速有效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提高动物体内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率。在促进动物生产性能的同时又能减少动物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的发展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产生了种种副作用。如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使许多致病菌产生耐药性;破坏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造成菌群失调,致使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等等,特别是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立法手段禁止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抗生素添加剂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抗生素(Antibiotics)自20世纪40年代被发现以来,经历了人畜共用阶段,逐渐向饲料专用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抗生素是一种效果显著且稳定的饲料添加剂,但近二十年来,由于潜在的生态学危害等弊端,人们对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靠性和合法性发生了争议,同时,益生素等“绿色添加剂”的产生,使饲用抗生素的使用面临着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1存在的问题11残留量关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和动物产品中的残留有不同观点,一是人体和动物肠道内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而使抗生素对人类的治疗无效;另…  相似文献   

15.
在兽医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中.抗生素类药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美国统计.在所有生产的抗生素及合成抗菌药物中用于农牧业的和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数量基本上相同。使用在农牧业领域中的抗生素20%为兽医治疗用药.80%则为预防用药或者其他使用.估测其滥用率高达40%~80%。滥用抗生素类兽药可能导致的动物源病原菌抗药性.给动物、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多数发达国家对这类化合物在食品中的残留都规定了相当严格的限制标准。  相似文献   

16.
酵母培养物是一种新型微生态制剂,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内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替代抗生素等特点。文章概述了酵母培养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加工和畜禽养殖业中不断应用,目的是预防动物胃肠道传染病,防止动物感染病菌以及促进动物生长.但抗生素在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群,导致动物胃肠道菌群失调,破坏胃肠道微生态平衡.鉴于当今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利影响,现在益生菌成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其具有调整动物胃肠道道平衡促进生长和维持动物健康等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苗苗 《油气储运》2011,(6):25-26
近日,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很多人不禁要问:养殖过程中存在抗生素过度使用的问题吗,动物产品中为什么会有残留,会不会给食用人群带来危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沈建忠教授对养殖业中抗生素使用问题进行了以下回答。  相似文献   

19.
<正>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安全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刘锦淮课题组孔令涛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颖可控的催化剂,实现了在宽酸碱度范围内对抗生素的高效降解。由于人和动物往往不能将服用的抗生素完全吸收,大量的抗生素以代谢产物甚至原态形式排入环境中,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进而使敏感菌耐药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抗性基因——一类新型污染物,已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如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性危机已成为一项全球性挑战。有机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是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参与并主导不同环境单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演化的多元交互作用,因此,有必要厘清有机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壤和其他环境介质中的命运、归趋与风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机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在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环境归趋、人体暴露风险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建议与展望,以期为有效减轻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危害,遏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增殖与传播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