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山鸡0~8周龄为育雏阶段。雏鸡比较娇嫩,若管理不善,死亡率就很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饲喂,保证营养。第一天开食即可喂玉米粉拌熟鸡蛋(100只雏雉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严重者,鸡冠、头部、尾部的  相似文献   

3.
发酵热育雏与普通育雏方式的比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常用的育雏方式大致分为2种,一是平面育雏,二是立体育雏。但2种方法都离不开外来热源(保温伞、电热丝、热水管或火炕)。发酵热育雏技术是发酵床养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发酵床产生的温度并结合采用特殊的育雏箱,给雏鸡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和体质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在饲养密度大或笼养情况下更易发生。轻者羽毛被啄,重者可发生啄伤出血,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等。  相似文献   

5.
1.雏鸡的生理特点(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能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所以雏鸡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只有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才能保证雏鸡的正常发育和雏鸡的健康。(2)消化机能差初生的幼雏消化机能不健全,胃肠体积小,进食量受到限制,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机能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  相似文献   

6.
提高育雏成活率和育雏质量,是我们饲养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多年来饲养雏鸡的经验:一是要做好育雏房舍的清洗消毒工作;二是务必切断疫疾病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三是固定专人,严格做好育雏期的保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高育雏成活率和育雏质量,是我们饲养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多年来饲养雏鸡的经验:一是要做好育雏房舍的清洗消毒工作;二是务必切断疫疾病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三是固定专人,严格做好育雏期的保健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沼气灯照明升温育雏鸡雏鸡的正常生长,离不了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因为初生雏鸡调节机能尚不完善,觅食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温度过低,会使雏鸡因怕冷而密集,影响觅食和运动,严重挤压时会造成死亡或感冒拉稀。温度过高,会使雏鸡食欲减退,发育缓慢,或引起感冒发病。所以在育雏阶段应给以适当的光照和温度,使它们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育成鸡的生理特点育雏期6~8周龄,体重(体质量,下同)达到标准后至17~18周龄为育成期,育雏结束后,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如体温调节,消化等机能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本身对钙质沉淀、积累能力有所提高,母鸡12周龄以后性器官的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条件非常敏感,因此保证  相似文献   

10.
养鸡十防     
一防育雏湿度低 雏鸡的绒毛短,调节体温能力差,对温度特别敏感。农户育雏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过低,使雏鸡受凉,因怕冷而打垛造成压死压伤。育雏适宜的温度为:1周龄的雏鸡30℃~32℃,2周龄28℃~30℃.3周龄26℃~28℃,4周龄23℃~26℃,5周龄20℃一23℃,6周龄18℃~20℃。  相似文献   

11.
啄癖是一种不良的嗜好,又叫异食癖。其临床特征为鸡相互啄食,造成伤亡或死亡。啄癖在雏鸡群、中雏群和成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雏鸡群和中雏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一旦发生即可很快蔓延全群,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幼鸡生长发育,成鸡产蛋量下降,健康受损,降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欧益周  张丹 《湖南农机》2011,(5):115+117
固本乡农户养鸡还处于比较原始阶段,没有任何疫苗接种和消毒措施。面对鸡群饲养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养殖户越来越不知所措。通过优化品种、提高饲养水平,加上对雏鸡饲养能力的提高,最终使农民收入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健康的雏鸡是保障鸡只生产性能和保证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进而从雏鸡的选择、适宜的育雏环境、开饮、开食、断喙、科学免疫、饲喂全价饲料等方面阐释了雏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按照雏鸡的生产发育特点及其对营养成分、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可分为0~6周龄幼雏期,7~14周龄中雏期,15~20周龄大雏期。一般把中雏、大雏称为育成鸡。1.幼雏期的饲养管理(1)幼雏的生理特点①代谢旺盛、增重很快。雏鸡2周龄体质量(体重,下同)约为初生体质量的2倍,6周龄为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随着肉鸡行情的看好,肉鸡养殖在农村也逐渐流行开来,涌现出更多的肉鸡养殖专业户,农村肉鸡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同一批鸡苗,相同的饲养,却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育雏阶段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跟不上。本文就当前农村肉鸡育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随着肉鸡行情的看好.肉鸡养殖在农村也逐渐流行开来,涌现出更多的肉鸡养殖专业户,农村肉鸡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同一批鸡苗,相同的饲养,却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育雏阶段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跟不上。本文就当前农村肉鸡育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1.肉鸡的阶段管理 (1)雏鸡的饲养管理一是雏鸡要早入舍(保温)、早开食、早饮水(加5%红糖或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开食时用玉米粉(低蛋白)有利于卵黄吸收。如刚开始就喂高蛋白饲料,不利于脂粪排出,易造成终生消化不良拉白粪。  相似文献   

18.
育雏是高产蛋鸡的饲养基础,育雏的好坏决定养鸡业的成功与失败。如何使鸡的优良遗传性能发挥得最好,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育雏的关键又取决于幼雏期的饲养管理,因此幼雏阶段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育雏饲养将直接影响着雏禽的生长发育、成活率、成年禽的生产性能等,因此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养好家禽的关键.针对平养环境下育雏饲料的自动喂料装置进行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和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平均喂料量和在地面上的落料状态为评价指标,在行进速度为0.25 m/s下,研究槽轮转速和出料口角度对喂料均匀性和育雏料在地面上的落...  相似文献   

20.
育雏是高产蛋鸡的饲养基础,育雏的好坏决定养鸡业的成功与失败。如何使鸡的优良遗传性能发挥得最好,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育雏的关键又取决于幼雏期的饲养管理,因此幼雏阶段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