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粟叶甲的成虫又叫黄肢细胸叶甲、粟负泥虫,幼虫俗称白焦虫,属鞘翅目,负泥虫科。粟叶甲是危害谷子、糜黍的主要害虫之一。2011年,粟叶甲在静乐严重发生,造成了谷子的减产。近20年来,粟叶甲在静乐连年发生,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每年发生面积在3333.3hm^2左右,对静乐县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静乐县植保站经过几年的详细调查和综合防治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粟叶甲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谷子是石楼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谷子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与此同时谷子病虫害特别是粟灰螟的发生也呈逐年加重趋势。2011年粟灰螟在石楼县大面积偏重发生,全县发生面积0.38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8%;7月中旬田间出现大量枯心苗,一般被害株率10%-15%,严重的达30%-40%,有的甚至毁苗。其发生特点是发生范围广、为害时问早、危害程度重、各区域发生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粟叶甲又称为谷子负泥虫,主要危害谷子,也危害糜、黍、小麦、高梁、玉米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在谷子苗期至心叶期危害叶片。成虫沿叶脉咬食叶肉,受害叶片形成白色条纹;幼虫多藏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一般3~5头,多则20头潜入同一株谷苗心叶里。使叶面出现白色条斑,受害严重时,造成枯心、烂叶或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4.
谷子是榆社县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0.33万hm^2左右,产量1000万kg以上。近年来,随着大搞“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谷子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一村一品”建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谷子病虫的危害是影响谷子丰产丰收的主要自然灾害,一般年份如不防治,全县谷子受害损失在250万kg左右,大发生年则损失更重。随着谷子栽培技术的改进,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种植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忻州市糜谷类作物上发生的害虫有粟灰螟、玉米螟、粟叶甲、粟秆蝇、谷跳甲、鳞斑叶甲、拟地甲、象鼻虫、粘虫、草地螟、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和蛴螬等,尤以粟叶甲、杂谷螟虫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重。2007年以来,粟叶甲(也叫白焦虫)在偏关等县连年偏重发生。2011年,粟叶甲在忻州糜谷类作物上大发生,全市计发生面积56200hm^2  相似文献   

6.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市国土面积9490km2,辖6县(市、区),84个乡(镇、办事处),2294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70万人。谷子是晋城市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86年,种植面积达4.27万hm2。但近年来,晋城市谷子种植面积逐年下滑,2012年仅为0.79万hm2。导致种植面积下滑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就是间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谷子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谷子病害发生严重,造成了大面积的减产,从而大大影响了谷子的产量和品质。为了保证谷子的产量稳步增长,现介绍几种谷子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冯成玉 《农业工程》2012,2(10):62-65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稻田大螟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逐渐由常发性的次要害虫发展成为目前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部分稻作田块的危害已接近或超过其他害虫。该文基于近几年国内有关稻田大螟发生与防治情况,就其种群变化、危害程度、发生规律、生物学特性、防治和测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吸浆虫是豫北小麦上主要虫害,综述了该虫的危害情况、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提出了以栽培措施为基础,再加上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南瓜实蝇早在1989年就在沁水县的张村、中村、郑村等地发生为害,后曾一度销声匿迹。2006年又再度复发,且逐年加重,发生严重的瓜田虫株率高达30%以上,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一、高粱蚜 俗称腻虫、蜜虫,是危害高梁的主要害虫。 1.危害特点 高粱蚜群集在叶背和叶鞘,刺吸汁液,排出蜜露,使叶片发亮“冒油”,严重时植株叶片变红枯萎,甚至拉弓,不能成熟或绝产。高粱蚜虫一年繁殖10余代,以卵在草上越冬,来年6月份迁飞到高粱田,先点片发生,以后逐渐扩散,7月一8月高温、干旱,有利大发生,是危害盛期。秋天冷凉,蚜虫迁回草丛,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是大同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近几年种植面积均在3万hm2以上。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多年来一直危害马铃薯的二十八星瓢虫、早疫病、晚疫病和地下害虫等多种病虫发生明显加重,严重地影响着马铃薯的安全生产。2011年,大同市首次引进了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的悬浮种衣剂——高巧,并进行了试验示范。试验结果显示,高巧不但治虫、抗病,而且还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别名两头尖、吊尸虫、小青虫等。小菜蛾是寡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的甘蓝、紫甘蓝、花椰菜、芥菜,其次是白菜、萝卜、油菜等。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内取食,形成细小的隧道;一龄末或二龄初时,幼虫钻出隧道,在叶面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天窗;三龄后因食量增大,取食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成虫为小型蛾类,在留种株上,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相似文献   

14.
小麦白粉病是永济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该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对小麦白粉病发生的特点、危害情况,以及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玉米上2005年新发害虫,目前已上升为玉米重大害虫。2011年在山西省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四市夏玉米田暴发,面积达到21.6万hm^2。由于该虫2011年在山西省首次暴发,没有危害记录,对其发生危害规律缺乏了解,又易与地老虎混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为预防2012年二点委夜蛾在山西省再次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江苏射阳卞成川棉铃虫是产棉区蕾铃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种植面积的增加,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有机磷和菊脂类农药,使棉铃虫抗性日益增强,对棉花危害也逐年加重。我地棉铃虫继1992年特大发生,1993年又再度特大发生...  相似文献   

17.
做好小麦播种期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近几年,受农业机械收割的普及、深松耕、秸秆还田面积扩大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麦田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节节麦、地下害虫等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土传病害、节节麦、地下害虫在局部区域发生严重。为有效控制麦田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8.
土蝗是蝗科中飞蝗以外其他多种蝗虫的统称。长期以来,由于长治市所处地形地貌和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土蝗的滋生、繁殖和危害,故成为土蝗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尤其是随着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的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以及气候变化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土蝗在长治市的发生面积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胡麻漏油虫2010-2012年的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降雨量、地形地貌、茬口安排等因素对胡麻漏油虫发生和危害程度的影响。提出提早播种、黑光灯诱杀成虫以及药剂防治等办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斜纹夜蛾的危害对象逐渐由粮食棉花转向蔬菜。每年 7~ 8月间其 2、3代幼虫集中危害大田的壅菜茄子等作物。发生频率逐年增高 ,由偶发性害虫逐步上升为常发性害虫。据句容市特经站 2 0 0 0年 7月底调查壅菜田每平方米有虫 5~ 10头 ,最高的达 2 0头 ;茄子果害率达 6 0 %以上 ,严重田块十果九蛀 ,虫孔、虫粪一片狼藉。不但影响蔬菜产量 ,而且丧失其经济价值。斜纹夜蛾幼虫昼伏夜出 ,白天藏身于土缝中、残果内 ,晚上出来取食 ,三龄后进入暴食期 ,抗药性随之增强 ,给防治带来困难。根据近年来的实践 ,防治蔬菜斜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