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以来,国内外先后爆发了多次重大动物疫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新流行疾病传播迅速,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使许多养殖企业一夜之间血本无归;而许多“老”疫病(如牲畜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仍然是防控重点,还没有被扑灭和稳定控制的迹象。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异常复杂、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思想全面掌握和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分布和流行规律,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隐患,发布预警预报,科学开展防控工作。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掌握和分析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病原分布和流行规律,评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消除疫情隐患,发布预警预报,科学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有效评估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效果,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定期分析评估动物疫情,把握疫情动态,科学研判防控形势,开展预警预报工作,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探索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模式,大力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然而,笔者在深入基层了解到,在以农村饲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最大的疏漏就是免疫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免疫密度不高,免疫质量低。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基础免疫做牢做扎实,建立阻断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免疫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化体系,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计划免疫、疫情测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强制免疫病种的增多、防疫形势的日益严峻,动物防疫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才能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热病等动物疫病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以农村散养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年-2020年)》,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免疫病种 布鲁氏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绵羊痘和山羊痘、炭疽、猪伪狂犬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丹毒、猪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等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为依法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科学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根据《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农业部组织制定了《2010年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并于2010年1月6日印发。其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严防三种疫病入境七条建议预防禽流感农业部与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公告,自1月14日起严防古典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及A型口蹄疫传入我国。三措施堵疫病进入通道为防止上述三种疫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安全,做出以下决定:1.禁止从韩国输入猪及其产品,禁止从越南及日本输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思想认真组织和规范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通过病原监测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病原分布和流行趋势,及时消除疫情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视,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禽流感、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得到了有力的控制。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动物疫病,还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出现新疫病,有的地方发生新老疫病交叉感染,一般呈散发发病,有时呈暴发性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我国动物疫病难以控制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动物疫病的防治过程中,给动物接种能预防相应疫病的疫苗,是我们在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免疫后动物还会发生相应的疫病而死亡,或者已免疫接种的动物不产生免疫应答或抗体水平很低的现象。免疫应答是一种生物学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而言,导致猪免疫失败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环境与应激因素、疫苗、免疫程序、疾病、药物、母源抗体干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使国内的鸡、猪养殖业受到沉重打击,猪肉价格由13元/kg一度上涨到40元/kg的天价,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由于疫病在流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病原变异和交叉感染现象,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很难及时确诊疫病,导致疫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牲畜免疫过敏反应是在免疫注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国家对牲畜口蹄疫等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在实行强制免疫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注射疫苗而引起牲畜过敏反应,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对近年来所在基层站发生的牲畜免疫过敏反应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全国已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基层兽医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散养户和小型猪场多发,往往能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预防和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从提倡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防治,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猪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全国已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基层兽医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1.要求 对所有鸡、水禽(鸭、鹅)和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禽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 对进口国有要求、防疫条件好的出口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途的家禽,报经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实施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规模猪场血样进行检测,掌握猪场猪瘟(CSF)、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与口蹄疫(FMD)的免疫效果。方法:2015年10月对某规模猪场采集猪血液样本200份,采用ELISA法对CSF、PRRS及FMD三种疫病的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统计抗体合格率。结果:该规模场CSF、PRRS、FMD病毒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8.5%、89.0%、89.5%;3种抗体合格率都以仔猪最低,但三者合格率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规模猪场疫病进行实验室监测及诊断有利于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20.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根据禽流感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即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极大,世界卫生组织(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A型传染病,我国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