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雷应蓉 《四川蚕业》2000,28(3):36-37
<正> 蚕茧收烘是蚕桑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收烘质量是蚕桑产业效益高低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蚕农、企业和国家三者利益,蚕茧收烘工作在整个蚕桑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普格蚕桑生产发展实际,近几年来,我们努力把握好质量标准,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成本,不论国际国内茧丝绸市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蚕农增收、企业增  相似文献   

2.
蚕桑生产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优势产业。经过几年产业调整后,随着蚕茧市场的复苏,蚕桑生产面临着发展的新机遇,同时要超前认识高速发展给蚕业带来的新问题,引导蚕桑生产健康地发展。1蚕桑生产形势和机遇蚕桑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产业,其产业布局和行业兴衰与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是建德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高峰时的1992年全市桑园面积1561hm2,蚕种饲养量达到45225张,生产蚕茧1693.7t,经济收入在农村经济作物中居第三位。2003年建德市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项目的八个重点县(市)之一,为了紧紧抓住实施"省蚕桑西进工程"这一契机,建德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建德市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实施意见》、《建德市蚕桑生产五年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建德市蚕茧市场风险金管理办法》,同时又将蚕业列入我市主导特色产业扶持项目之一。但由于市场等各种原因我市的蚕茧产量和价格一直处于频繁的波动中(见表1)。  相似文献   

4.
余荣峰 《北方蚕业》2001,22(3):38-39
"九五”期间,我县蚕桑生产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前期由于受国际茧丝绸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茧价始终在低价位运行,蚕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出现了大面积毁桑弃养现象,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中后期一是由于县政府对蚕桑生产作了较大调整,加大了蚕桑生产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了一体化的茧丝绸总公司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增长.概括起来有以下成绩和问题. 1 主要成绩 1.1 蚕桑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到"九五”期末,全县拥有桑园总面积2466.7hm2,养蚕户2.25万户,年发种量6.4万张,产茧2480t,桑园面积增长466.7hm2,发种量增加了0. 9万张.  相似文献   

5.
1发展现状 蚕桑产业是我省传统的产业,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特别在陕南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省蚕茧产量在全国处于第九位.近年,我省蚕桑生产在剧烈的市场波动中发展,群众栽桑养蚕积极性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6.
1995年受国际丝绸市场的影响,如东县的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冲击,1997年全县养蚕仅8万张.1999年抓住茧丝市场复苏的机遇,及时调整全年养蚕生产布局,通过推广"两春两秋"的全年养蚕生产布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使全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2000~2002年三年三大步,年发种量从原来的8万多张猛增到18万张,恢复到1990年的生产规模.目前,全县新老桑园达到5000hm2,2003年全年养蚕17.9万张,生产蚕茧7300t,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2亿元,蚕茧产量名列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7.
我县实施蚕桑工程始于 1990年 ,当时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至 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万余亩 ,蚕茧产量 2 5 0余t。由于市场波动 ,1995年桑园逐渐被挖 ,至 1998年仅剩 10 0亩。 2 0 0 0年我县县委、县政府在分析蚕桑生产的特点、规律和我县自然、社会生态条件后作出了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几年来我县蚕桑产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桑园面积恢复到 1万余亩 ,蚕茧产量达 30 0余t。1 更新发展理念由于蚕桑生产受市场的影响较大 ,其茧丝价格波动大 ,农民从事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得不到稳定 ,为此 ,我县提出了“从容应对市场考验 ,巧…  相似文献   

8.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转变蚕桑生产方式、提高蚕桑经济效益、促进农民不断增收和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淳安县提出了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设想,阐述了实施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目的意义,并分析了实现蚕茧生产农场式工厂化规范经营的具体模式和推进举措.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一五"前期,在蚕桑西进和优化改造两项工程带动下,浙江蚕桑产业稳定发展,蚕桑新品种应用逐年推进,桑树综合开发进展良好,蚕茧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十一五"后期,浙江蚕桑产业要围绕"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创新蚕茧收购体制机制,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科技进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