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壳寡糖和清水(对照)2个处理,研究了在干旱胁迫下外施壳寡糖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含水量及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壳寡糖处理和对照均使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壳寡糖处理叶绿素含量由断水后第7天的30.7 mg/g 提高到断水后第15天的32.4 mg/g ,而对照则由断水后第7天的27.4 mg/g下降至21.4 mg/g;壳寡糖处理和对照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在断水后均呈下降趋势,但壳寡糖处理在断水第15天较对照增加16.2%,此时对照表现为萎焉(叶片含水量52.4%),壳寡糖处理则生长正常,外施壳寡糖具有减缓 SOD、POD、CAT活性下降的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外施壳聚糖可提高玉米对干旱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干旱预处理对盐胁迫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耐盐品种花育25和不耐盐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砂培试验通过干旱后复水再盐处理方法研究了干旱预处理对盐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片光合性能、根系活力、叶片保护酶活性以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两花生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淬灭系数,且随着胁迫时间的推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终小于对照;与未干旱预处理相比,干旱预处理提高了盐胁迫下两花生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和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以及减弱了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盐胁迫下,干旱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不同抗盐性花生品种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光合速率,增强渗透调节作用,提高体内保护酶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活动,从而有效减轻盐胁迫对花生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对外源壳寡糖处理的生理响应,以先玉335为供试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壳寡糖对玉米幼苗生长、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而喷施壳寡糖能有效地缓解干旱带来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干旱胁迫下喷施壳寡糖,能显著地降低过氧化氢、MDA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APX),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膜的伤害.同时,喷施壳寡糖能显著提高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提高叶片的保水能力.因此,壳寡糖可通过降低植株的氧化损伤和提高保水能力来改善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从而提高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6,(5):37-41
以3年生人参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计,研究干旱胁迫时间对人参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质膜损伤状况,以及叶绿素、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同期对照(适宜水分处理)相比,干旱胁迫下人参叶片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同时,叶绿素与可溶性蛋白含量也随胁迫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丙二醛含量与电解质渗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高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低于对照组,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干旱胁迫会对人参幼苗造成一定伤害,但在前期能调动自身抗氧化保护酶类与抗氧化物质提高其抗旱能力,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氧化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下壳寡糖对甘蔗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壳寡糖的抗旱作用机制,为壳寡糖在作物抗旱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设正常供水(CK)、干旱处理、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蔗叶片喷施100 mg/L壳寡糖溶液3个处理,在喷施壳寡糖后第2、4、6和8d采集叶片样品,测定甘蔗叶片内肽酶、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结果]在正常供水条件下,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MDA、可溶性糖含量、F/Fm和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相对水分含量(RWC)均保持在一定水平,无明显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处理及喷施壳寡糖处理的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而干旱处理叶片F/F和电子传递量子产量(ΦPS Ⅱ)、RWC及壳寡糖处理的RWC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壳寡糖处理后第2~8 d的甘蔗叶片内肽酶活性不同程度高于干旱处理,而干旱处理第4~8 d的叶片MDA含量不同程度高于壳寡糖处理.经壳寡糖处理后第2~6 d叶片可溶性糖和RWC均稍低于干旱处理,但在第8d显著高于干旱处理,分别为28.1 mg/g和66.7%.喷施壳寡糖处理后的叶片Fv/Fm和ΦPS Ⅱ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并在第8d显著高于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干旱胁迫组的1.28和1.58倍.[结论]干旱胁迫下,外施壳寡糖可协调甘蔗叶片的生理代谢过程,改善甘蔗叶片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预处理和PEG-6000渗透液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翅果油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能提高翅果油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缓解水分胁迫下叶片的水分丢失,提高其叶绿素含量;低浓度外源NO(0.1、0.2、0.4、0.6 mmol.L-1SNP)能促进叶片的光合速率,高浓度(0.8、1.0 mmol.L-1SNP)则明显抑制光合速率。外源NO使各处理组叶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降低;随着SNP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组POD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而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且均高于对照。外源NO可通过诱导叶片POD和CAT活性的升高来延缓活性氧的积累,从而减轻水分胁迫对翅果油树的伤害,增强树木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巴西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3个胁迫强度处理(5%、10%、15%)和3个胁迫持续时间(24、48、72 h),研究干旱胁迫下巴西香蕉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胁迫强度和胁迫持续时间处理的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幼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表现为PEG15%>PEG10%>PEG5%,除PEG5%胁迫24 h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PEG15%>PEG10%>PEG5%,各处理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5%胁迫处理达最高。根系活力表现为PEG10%>PEG15%>PEG5%,PEG5%胁迫24、48、72 h处理均比对照显著增加,随后72 h处理显著下降,24 h和48 h处理下降缓慢。可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色含量、Pro含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可以作为评价香蕉幼苗抗旱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巴西香蕉幼苗对PEG-6000模拟干旱的生理响应。[方法]以巴西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3个胁迫强度处理(5%、10%、15%)和3个胁迫持续时间(24、48、72 h)研究干旱胁迫下巴西香蕉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胁迫强度和胁迫持续时间处理的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幼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表现为PEG15%>PEG10%>PEG5%,除PEG5%胁迫24 h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PEG15%>PEG10%>PEG5%,各处理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5%胁迫处理达最高。根系活力表现为PEG10%>PEG15%>PEG5%,PEG5%胁迫24、48、72 h处理均比对照显著增加,随后72h处理显著下降,24和48 h处理下降缓慢。[结论]可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色含量、Pro含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可以作为评价香蕉幼苗抗旱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甘蓝型油菜幼苗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甘蓝型油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逐渐下降,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一直呈升高趋势,经SA预处理的甘蓝型油菜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低于对照。因此,在干旱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诱导并引起甘蓝型油菜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的提高,使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从而减缓干旱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苏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环境下紫苏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紫苏为研究材料,利用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6000)模拟干旱环境,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紫苏幼苗,测定幼苗叶片长宽比、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与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1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环境显著抑制紫苏幼苗的生长,而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外施300μmol/L褪黑素,幼苗叶片长宽比达到最大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提高9.15%;当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时紫苏幼苗相对含水量达到最大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显著提高4.57%,SOD活性达到最高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提高8.51%;当褪黑素浓度为500μmol/L时,MDA含量达到最低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显著下降43.93%,POD活性达到最高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显著提高26.79%,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低值,与10%PEG-6000胁迫处理相比显著下降8.51%。结果表明,中高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处理可降低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增强紫苏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壳寡糖对小麦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机制,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10 mg/L、100 mg/L和200 mg/L)对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超氧阴离子(O·-2)和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3种浓度壳寡糖可明显促进PEG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处理48 h后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和根部干重均显著增加(200 mg/L壳寡糖对根部干重影响除外);处理24 h和48 h后,喷施100 mg/L壳寡糖可明显降低PEG胁迫下小麦叶片的O·-2含量,而3种浓度壳寡糖均可明显降低MDA含量;相比10 mg/L和200 mg/L浓度,喷施100 mg/L壳寡糖可明显增强PEG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抗氧化系统活性,SOD、POD和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48 h时脯氨酸含量变化除外)。上述结果表明,100 mg/L是较适宜的喷施浓度。PEG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壳寡糖能明显促进小麦地上部和根部的生长,降低叶片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小麦对干旱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对辣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4、8、12、16 d和复水处理4、8 d辣木幼苗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及其叶绿素总含量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特性。[结果]水分胁迫下,根际土壤相对含水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则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辣木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干旱时间的持续呈现先降低再上升趋势,辣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但在干旱胁迫前8 d,2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并不显著(P0.05)。复水后,各生理指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除POD活性显著低于CK外(P0.05),其他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辣木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复水对干旱胁迫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金光杏梅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金光杏梅幼苗株高、叶面积、叶鲜重、叶干重、茎干重、根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片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POD活性都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重度干旱胁迫下,MDA含量比对照增加65.1%.SOD活性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上升,在严重干旱胁迫下下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叶面喷施法探讨水杨酸(SA)对不同时间段NaCl胁迫下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SA预处理的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而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对照处理。在整个盐胁迫过程中,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脯氨酸含量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POD活性以及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3 d。POD基因与SO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峰值出现在3 d。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上调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并且减轻细胞膜损伤来缓解盐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的伤害,从而提高小白菜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矮壮素提高龙眼苗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75、150、300mg/L的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处理实生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幼苗,并在水分胁迫下测定其叶片的对含水量(RWC)、相对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水分胁迫下,3种浓度矮壮素处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干旱对龙眼幼苗造成的伤害,并提高了其抗旱性。其中,150mg/L的短壮素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相对电导率上升势最弱,表明它对龙眼在水分胁迫中的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不同氮素营养水平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烤烟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降低,叶绿素(Chl)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Pn)减弱,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下降,干物质积累减少,但施氮处理的上述各指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表明氮素营养的施用在干旱胁迫下对烤烟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壳寡糖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的影响,以耐旱品种普冰143和干旱敏感品种郑引1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喷施100 mg/L壳寡糖溶液对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活性氧累积、膜脂过氧化水平、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以及中间代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一PEG胁迫处理相比,喷施壳寡糖可明显提高PEG胁迫下2种小麦幼苗叶片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以及AsA和GSH含量,维持较高的AsA/DHA(脱氢抗坏血酸)和GSH/GSSG(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同时明显降低超氧阴离子(O-2·)和丙二醛(MDA)含量。表明,在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喷施100 mg/L的壳寡糖溶液能明显降低小麦叶片中的活性氧含量和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AsA-GSH循环高效运转,提升小麦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浸种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砂基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水杨酸浸种对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保护酶、光合速率和水分代谢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水杨酸浸种预处理使水分胁迫下的玉米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极显著升高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2 )产生速率极显著下降 ,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弱。水杨酸浸种提高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蛋白质和叶缘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 ,增强了光合速率 ,同时也增强了叶片保水力和干重含水量 ,改善了植株体内的水分代谢。因此 ,水杨酸浸种可减轻水分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采用PEG-6000不同浓度模拟干旱条件,研究裸果木幼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胁迫浓度的增加,裸果木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脯氨酸含量增加。PEG-6000浓度为10%和15%时脯氨酸显著积累,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干旱对膜系统造成了明显的损伤,但叶片能够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产生抗氧化保护,减轻过氧化伤害。即干旱胁迫对裸果木幼苗造成了明显的伤害,而其幼苗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干旱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整体相关性,为深入研究红椿的抗旱性奠定基础。【方法】在人工遮雨棚中对2年生红椿盆栽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及复水试验,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8个叶片生理指标,并运用典型相关法对未干旱(干旱胁迫前)、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3组指标两两之间的整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干旱胁迫前与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干旱胁迫前及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生理响应典型相关分析的第1对典型变量(U1,V1)的相关系数达到0.996 5,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反映干旱胁迫前的生理特性,叶绿素含量可以反映干旱胁迫的生理特性。(2)干旱胁迫与复水后红椿盆栽幼苗叶片生理特性有显著相关关系,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红椿幼苗生理响应典型相关分析的第1对典型变量(W1,Z1)的相关系数达到0.998 3,反映干旱胁迫和复水后生理特性的典型变量均主要由叶片相对电导率决定。(3)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与复水时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光合作用的保持能力强,则复水时表现出来的抗氧化酶活性也高。(4)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复水后的P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803,说明复水时红椿幼苗植株叶片生理特性的恢复状况与干旱胁迫时受创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5)干旱迫胁前与复水后叶片生理指标的相关性表明,复水后红椿幼苗植株的耗水量、抗旱性与正常供水时植株的抗旱潜力直接相关。【结论】干旱胁迫伤害程度不重,则对复水后红椿幼苗植株体内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适当干旱能促进植株抗逆性的提高,过度缺水则会对植株造成伤害,且修复慢,符合生物节水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