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pH4.0、6.0水培条件下,分别供应NH4^ -N和NO3^-—N2种不同形态的氮源,研究玉米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与溶液中H^ 浓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pH条件下不同氮索形态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介质中有NH4^ -N存在时,玉米对NH4^ 的吸收会导致pH值下降,且无论起始pH值的高低,最终达到的最低pH值相当接近;②起始pH值为4.0和6.0时,玉米每吸收1个NH,后释放大约0.8~0.9个H^ ;③起始pH值为4.0时,玉米根系每吸收1个NO4^ 大约消耗1.22个H^ ,但在起始pH值为6.0时,吸收1个NO3^-仅需消耗0.024个H^ ;④低pH值能促进NO3^--N的吸收,高pH值更有利于NH4^ -N的吸收;⑤尽管NH4^ 的净吸收速率大于NO3^-,但其对生物量的积累作用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在深圳宝安区黄麻布收集了2006年5-12月的52次降雨水样,测定了水样中的F^-、Cl^-、NO3^-、 SO4^2-、H^+、NH4^+、Na^+、K^+、Mg^2+、Ca^2+的离子浓度,结果显示,宝安区酸雨较为严重,加权平均pH值为4.72;每月降雨量与pH值成负相关关系,一般雨季pH值低,旱季pH值高,但在异常的极端气候条件下,如台风对pH值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宝安区的酸雨有由过去的硫酸型酸雨向硝酸型酸雨转变的趋势;宝安区靠近海洋,水样中富含Cl^-和Na^+,海洋源对雨水中Cl^-和Mg^2+的贡献较高,有时达到100%,对K^+为10%左右,对Ca^2+和SO4^2-几乎没有贡献,仅为1%-4%;在旱季时碱性离子的缓冲作用强,而雨季较弱;通过分析当地空气中的SO2和水样中的SO4^2-、NO2和NO3^-之间的关系发现NO2和NO3^-之间相关性较好,NO3^-主要来源于当地机动车辆尾气中的NO2;而SO2和SO4^2-相关性相对较差,SO4^2-除本地的污染外可能来源于龙岗区和南山区等周边地区传输的污染气体SO2。  相似文献   

3.
旱稻和水稻不同基因型根细胞膜特性与氮素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克  汪晓丽  陈平  盛海君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05-1708
 对常规粳稻、常规籼稻和巴西旱稻离体根细胞膜的H+-ATP酶活性及泵H+ 能力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根系NO3- 吸收动力学参数及NH4+ 的影响等对各因素间的关系加以探讨。结果表明,根细胞膜H+-ATP酶活性与泵H+能力间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巴西旱稻的H+-ATP酶活性与泵H+能力>武育粳3号>扬稻6号。在NO3-N吸收动力学方面,巴西旱稻的Vmax显著地高于另2个水稻品种,且很少受NH4+ 存在的影响。武育粳3号NO3- 吸收的Vmax值受NH4+ 影响最大。 NH4+的这种影响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膜电位从而影响质子驱动力以及抑制NO3-载体蛋白的合成所造成的,但NH4+并不影响根细胞膜载体蛋白与NO3-之间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型潜伏性固化剂(NH4)2HPO4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脲醛树脂以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而成为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该粘合剂主要是以NH4CL为固化剂,这种固化剂使胶的适用期变得很短,且固化后胶层的pH值不稳定,而影响胶接的质量。一般胶层的pH值在4~5之间其粘接性能最理想;pH值过低,胶层易于老化;pH值过高,会造成胶层硬化不全[1]。而生产上既要求模压时胶层固化得快而又完全,同时又要求脲胶的适用期又尽可能长。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本文采用(NH4)2HPO4作为潜伏性固化剂对脲醛胶的粘度,贮存期和固化后胶层的pH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NH4)2HPO4潜伏性固化剂的设计 1.1 固化机理   脲醛树脂的固化实际是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树脂分子链通过其活性基因(羟甲基及氮原子上活泼氢)继续进行缩聚反应的结果[1]。   单羟甲基脲可在酸性催化作用下进行共聚产生聚合物,然后固化转变成高度枝化的点阵结构。反应式如下:   HOH2C-NH-CO-NH2+ HO(H)/(|)+-CH2-NH-CO-NH2  C+H2-NH-CO-NH2 N..H2-CO-NH-C+H2  +H2C+-NH-CO-NH-CH2[NH-CO-NH-CH2]n-NH-CO-NH2 ……[2] 1.2 潜伏性固化剂(NH4)2HPO4的固化机理和贮存   (NH4)2HPO4的固化机理同NH4CL的固化机理是类似的[3],反应式如下:   4(NH4)2HPO4+6HCHO→(CH2)6N4+4NH4H2PO4+6H2O   4NH4H2PO4+6HCHO→(CH2)6N4+4H3PO4+6HO   分析可知,潜伏性固化剂(NH4)2HPO4的贮存和固化都与树脂中的游离醛有关。游离醛与固化时间和贮存期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5.
陈军  孟小星  张卫东  李东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98-16101
[目的]研究重庆四面山森林冠层对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方法]在重庆四面山地区对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水进行了同步采样及样品的分析比较。[结果]重庆四面山森林穿透水和树干径流水的电导率较降水有明显升高,说明雨水经过树冠和树干后.阴阳离子浓度总和是增加的;穿透水和树干径流水的pH值较降水有所下降,表明林冠层和树干增加了降雨的酸度,呈现明显的酸化现象。与降水相比,穿透水的离子浓度全部呈升高趋势,其升高情况为:Na+0.58倍,SO4^2-0.60倍,Ca2+0.86倍,F-1.44倍,Cl-2.05倍,Mg2+2.89倍,K+5.87倍,NO3-0.48倍,NH4+0.13倍;树干径流水中F-、Cl-、SO4^2-、Na+、K+、Mg2+、Ca2+浓度呈升高趋势,NO3-、NH5+浓度呈降低趋势,其升高情况为:Na+0.21倍,SO4^2-0.66倍,Ca2+0.79倍,F-2.13倍,Cl2.19倍,Mg2+3,01倍,K+15.12倍,其降低情况为!NOj0.81倍.NH4+0.85倍.[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酸雨对森林、土壤、水体等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椐.  相似文献   

6.
脲醛树脂以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等特点,而成为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该粘合剂主要是以NH4CL为固化剂,这种固化剂使胶的适用期变得很短,且固化后胶层的pH值不稳定,而影响胶接的质量。一般胶层的pH值在4~5之间其粘接性能最理想;pH值过低,胶层易于老化;pH值过高,会造成胶层硬化不全[1]。而生产上既要求模压时胶层固化得快而又完全,同时又要求脲胶的适用期又尽可能长。为了解决这对矛盾,本文采用(NH4)2HPO4作为潜伏性固化剂对脲醛胶的粘度,贮存期和固化后胶层的pH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NH4)2HPO4潜伏性固化剂的设计 1.1 固化机理   脲醛树脂的固化实际是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树脂分子链通过其活性基因(羟甲基及氮原子上活泼氢)继续进行缩聚反应的结果[1]。   单羟甲基脲可在酸性催化作用下进行共聚产生聚合物,然后固化转变成高度枝化的点阵结构。反应式如下:   HOH2C-NH-CO-NH2+ HO(H)/(|)+-CH2-NH-CO-NH2  C+H2-NH-CO-NH2 N..H2-CO-NH-C+H2  +H2C+-NH-CO-NH-CH2[NH-CO-NH-CH2]n-NH-CO-NH2 ……[2] 1.2 潜伏性固化剂(NH4)2HPO4的固化机理和贮存   (NH4)2HPO4的固化机理同NH4CL的固化机理是类似的[3],反应式如下:   4(NH4)2HPO4+6HCHO→(CH2)6N4+4NH4H2PO4+6H2O   4NH4H2PO4+6HCHO→(CH2)6N4+4H3PO4+6HO   分析可知,潜伏性固化剂(NH4)2HPO4的贮存和固化都与树脂中的游离醛有关。游离醛与固化时间和贮存期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7.
为给贵州冬季自然或人工湿地净化效益评价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选取贵州红枫湖入湖河流黄土寨沟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底泥中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反硝化细菌、总氮(TN)、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和其上覆水、间隙水中 TN、NH4+-N、NO3--N 的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黄土寨沟河水和底泥中氮素以 NH4+-N 为主,底泥中氮的4种微生物的数量关系为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氨化细菌数量与间隙水中 NH 4+-N 呈显著正相关(r=0.810,P <0.05),反硝化细菌数量与上覆水中 NO3--N 呈显著负相关(r=0.798,P <0.05)。解释了冬季黄土寨沟从上游至下游总氮一直升高的原因:反硝化细菌呈下降趋势,反硝化过程受阻。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NO3-/NH4+不同配比(10:0、7:3、5:5、3:7、0:10)对植物的镉吸收累积及生理方面的影响。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NO3-/NH4+不同配比对镉胁迫下(1mg/L)小白菜生长、镉累积及全氮、全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mg/L镉处理下,以NO3-/NH4+配比为5:5时,株高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NO3-/NH4+配比为7:3时,地上部鲜重、干重与地下部鲜重、干重均为最大,而各处理之间根冠比差异不显著;净光合速率、蒸腾效率随NH4+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并以NO3-/NH4+配比为7:3时最大,胞间CO2浓度的变化则与之相反;不同NO3-/NH4+配比处理后,地上部全碳含量随NH4+浓度的升高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地下部全碳含量则为不同NO3-/NH4+配比处理均高于对照;地上部全氮含量随NH4+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且不同NO3-/NH4+配比处理均小于对照,地下部全氮含量除NO3-/NH4+配比为3:7处理外,其余处理均高于对照;地上部镉含量以NO3-/NH4+为7:3时为最小,且随NH4+浓度增加,小白菜地上部对镉的吸收呈增加趋势,而各处理的地下部镉含量均高于地上部镉含量。在1mg/L镉处理下,以NO3-/NH4+为7:3时小白菜地上部对镉的吸收累积最少;增加NH4+浓度能加速小白菜地上部对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育苗废水处理方法与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法对罗氏沼虾育苗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育苗废水经物理法(沉淀、过滤)处理后,水质状况得到改善。浑浊度平均下降68.1%,NH3-Nt、CODMn平均下降24.2%与14.4%;细菌总数、弧菌数下降68.6%和75.4%。24h后二氧化氯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24h后溴氯海因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48h后百杀迪1.5mg/L为最佳消毒浓度。废水经臭氧消毒14h后对细菌的杀灭率达到92.7%,对弧菌的杀灭率在5h的时候便达到了100%,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约18.6%。消毒剂净化废水的能力依次为臭氧〉百杀迪〉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到一定时间当生物膜成熟后,生物滤器对水质净化有良好的效果,系统可较好保持NH3-Nt低值,而保持NO2^--N低值不易。  相似文献   

10.
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法对罗氏沼虾育苗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育苗废水经物理法(沉淀、过滤)处理后,水质状况得到改善。浑浊度平均下降68.1%,NH3-Nt、CODMn平均下降24.2%与14.4%;细菌总数、弧菌数下降68.6%和75.4%。24h后二氧化氯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24h后溴氯海因3.0mg/L为最佳消毒浓度;48h后百杀迪1.5mg/L为最佳消毒浓度。废水经臭氧消毒14h后对细菌的杀灭率达到92.7%,对弧菌的杀灭率在5h的时候便达到了100%,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约18.6%。消毒剂净化废水的能力依次为臭氧〉百杀迪〉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到一定时间当生物膜成熟后,生物滤器对水质净化有良好的效果,系统可较好保持NH3-Nt低值,而保持NO2^--N低值不易。  相似文献   

11.
亚硝酸盐和氨对凡纳对虾和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研究了NH3-N和NO2^-N对凡纳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获得了NH3-N和NO2^-H对两种幼体的24h,48h,72h,96h和LC50值,以及安全浓度(Cs),NH3-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078和0.047,M:0.077和0.066,P:0.048和0.138mg/L:NO^--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56和1.08,M:0.77和0.45,P:2.57和2.06mg/L。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H3-N和NO2^-N对凡纳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获得了NH3-N和NO2^-H对两种幼体的24h,48h,72h,96h和LC50值,以及安全浓度(Cs),NH3-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078和0.047,M:0.077和0.066,P:0.048和0.138mg/L:NO^--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0.56和1.08,M:0.77和0.45,P:2.57和2.06mg/L。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土壤热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2003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土壤热状况实测数据,探讨了鼎湖山针阔混交林各层次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及与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日变化振幅越来越小,40cm深度处土壤温度几乎没有明显的日变化;越接近地表,土壤温度月变化越剧烈;不同时间尺度上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与净辐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001);5cm深度处土壤热通量振幅明显小于表层,且日变化节律也延滞0.5-1.0h;表层土壤热通量对冠层净辐射的反馈延滞约2.5h,而5cm深度处土壤热通量则延滞3.5h,同时净辐射与表层土壤热通量的相关性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脱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植物及其组合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基质中微生物数量及其脱氮功能的影响,探讨了其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TN 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 对 TN 去除效果最好(达68.71%),CP 效果最差(仅50.48%);植物组合处理,MRJ+CP 和 MRJ+HCP 对 TN 去除效果较好,HCP+CP+MRJ 效果次之, CP+HCP 的效果最差;各植物处理系统中 TN 的去除率依次为 HCP>MRJ+CP>MRJ> HCP+MRJ>HCP+CP+MRJ > CP> CP+ HCP> CK。2)NH4+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 和 MRJ 处理的NH4+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4.84%和59.17%,CP 效果最差、仅46.50%;植物组合处理,MRJ+CP 对 NH4+去除效果最好,MRJ+HCP 和 HCP+CP+MRJ 对 NH4+去除效果次之,CP+HCP 最差;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 NH4+的去除率依次为 HCP>MRJ+CP>MRJ>HCP+MRJ>HCP+CP+MRJ>CP>CP+HCP>CK。3)NO3-的去除效果,单一植物处理,HCP 对 NO3-去除效果最好(达64.47%),CP 效果最差(仅47.60%);植物组合处理中,CP+HCP 对 NO3-去除效果最好(达71.06%),HCP+MRJ+CP 最差(仅47.41%);各植物处理对污水中 NO3-的去除率依次为 CP+ HCP> HCP+MRJ> HCP>MRJ+CP>MRJ>CP>HCP+MRJ+CP>CK。4)植物及其配置调控着氮循环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不同系统的硝化强度、反硝化强度、微生物数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净化效果的不同。硝化强度和亚硝酸细菌数量与 NH 4+去除率间有显著关系(P <0.05),而反硝化强度、反硝化细菌数量和 TN 去除率间相关性不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15.
无机氮和氨基酸态氮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培条件下,研究相同浓度(3.0mmol·L^-1)的无机氮(NO3^--N、NH4^+-N)和氨基酸态氮(Gly-N)对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NH4^+-N和Gly-N显著影响甜瓜幼苗的生长、根系形态和氮素吸收。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都显著抑制了甜瓜幼苗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不同氮素形态处理的甜瓜植株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甜瓜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平均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均表现为NO3-N〉Gly—N〉NH4^+-N(p〈0.05)。与NO3^-N处理相比,NH4^+-N和Gly-N处理提高了甜瓜根系的氮素分配比例。NH4^+-N处理显著降低了营养液的pH值,而Gly-N处理提高了营养液的pH值。不同氮素形态处理营养液pH值的变化是影响甜瓜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的重要因素。虽然甜瓜是喜硝作物.氨基酸态氮也可以成为其良好的氮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3年在福建九仙山收集的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监测资料,对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福建九仙山云雾水和雨水严重酸化,云雾水出现强酸的机会比雨水高出近一倍;云雾水、雨水的酸度和酸雨出现率随季节而变化;西风影响时云雾水的酸度最大,北风时雨水为酸性,东南风时出现强酸雨的机会最多;云雾水和雨水受海洋因素影响明显,阴离子以Cl^-、阳离子以NH4^+;为主,云雾水的致酸离子与碱性离子比值明显大于雨水.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设施土壤的盐渍化,本文分析了4年龄设施土壤的致盐离子,并研究了滴灌对盐离子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0~20cm土层全盐含量和SO4^2-、Cl^-、NO3^-、Ca^2+等离子含量为下土层的2.5倍以上,但HC03-以下层土壤含量高于耕作层土壤。SO4^2-、Cl^-和NO3^-占总盐浓度的84.94%,与土壤电导率显著相关,是主要的致盐离子。NO3^-、SO4^2-为施肥不当累积而成,Cr是因地下水上渗和灌溉带入。滴灌可明显影响土壤盐度和离子含量,灌水强度超过4.8mm时,出现深层渗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0~20cm土壤总盐量持续下降。灌水强度为9.6mm时,0~40cm的土壤电导率显著降低,随后又逐渐上升,96h后恢复至灌溉前水平,但各离子浓度变化规律不一,阳离子呈下降、升高再降低的复杂变化趋势;NO3^-则径直下降,SO4^2-、HCO3^-和Cl^-在滴灌后出现显著下降后,逐渐回升。40~60cm的土壤电导率和NO3^-在滴灌后一直呈上升趋势;Cl^-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复杂变化;SO4^2-和HCO3^-则先上升后下降。可见,各种盐离子遵循“盐水相随”规律,通过滴灌形成深层渗漏,能有效地淋洗、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同时改善土壤酸度,为作物根系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实际生产中滴灌可作为简单有效的防盐措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浙江沿海新建或低龄温室。  相似文献   

18.
不同调理剂对猪粪堆肥腐殖质特性及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木屑、泥炭及水葫芦作为猪粪堆肥的调理剂,制作有机堆肥,研究了3种堆肥体系在堆肥进程中腐殖酸(HA+FA)及其组成、腐殖化指数(HI=HA/FA)、pH的变化过程,以及堆制前后1mol/L NH4Ac-0.05mol/L EDTA浸提态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HI、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堆肥制作中,HA+FA和HA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稳中有降的趋现势,总体表现为增加;HI则上升明显,这些是堆肥腐熟和品质提高的重要表;pH变化因调理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除重金属Cr外,1mol/L NH4Ac-0.05mol/L EDTA浸提的绝大部分金属离子含量堆制后均有增加,3种堆肥增加幅度的顺序为:猪粪+水葫芦〉猪粪+木屑〉猪粪+泥炭;堆制前后pH和HI的变化与堆制前后CEC变化分别呈较好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它们可以作为堆制前后交换态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营养液水培对卡特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方正  李英丽  赵斌  苏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9-1203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清水培养为对照。[结果]配方C[0.614 0 mg/L Ca(NO3).24H2O+0.283 0 mg/L KNO3+0.240 0 mg/LNH4NO3+0.136 0 mg/L KH2PO4+0.154 0 mg/LMgSO4.7H2O+0.022 0 mg/L K2SO4+0.017 0 mg/L K2HPO4+0.012 0 mg/L NaC l+31.194 0 mg/L Na2Fe-EDTA+2.863 0 mg/LH3BO3+2.1190 mg/LMnSO4.4H2O+0.230 0 mg/L ZnSO4.7H2O+0.074 9 mg/L CuSO4.5H2O+0.024 7 mg/L(NH4)6MO7O2.4H2O]所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方,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其他配方,但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其他配方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卡特兰的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铵态氮抑制植物生长可能与植物体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为证实不同形态氮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通过结合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及6-苄基腺嘌呤(6-BA),研究了NH4^ -N和NO3^--N对烟草生长、叶片蒸腾、养分吸收及在体内分配的影响。与供应NO3^--N不仅抑制了植物生长、阳离子吸收,而且抑制了植物的蒸腾,表明NH4^ -N处理导致至少部分气孔关闭。供应NO3^--N条件下,用ABA喷施叶片也能降低叶片蒸腾,但对烟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基本没有影响。6-BA不能明显缓解NH4^ -N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