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烤烟中蛋白质含量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运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NIRS)分析了初烤烟叶中蛋白质含量,通过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初烤烟叶样品中蛋白质含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性好,可用来快速、准确、无污染地测定初烤烟叶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烤烟中钙、镁、铁、锰和锌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NIRS)对初烤烟叶部分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研究。通过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与初烤烟叶中钙、镁、铁、锰、锌5种无机元素含量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钙、镁模型稳定性好,NIRS法测定的结果与化学方法测试结果相吻合,已具有实用性;铁、锰、锌模型也可用来快速预测初烤烟叶样品中的铁、锰、锌含量趋势,但模型精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集位于云南省昆明、安宁、弥勒3个地区的350份土壤样品,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光谱的扫描并构建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质4项养分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950~1 650 nm,不同地区的土壤样品光谱的轮廓较为接近;全氮、全磷、有机质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全钾的最佳预处理方法为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光谱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可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并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在土壤养分的PLS预测模型中,全氮、全钾、全磷和有机质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89 9、0.910 8、0.947 0和0.833 6,RPD值分别为2.108、2.903、3.938和2.238,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均较好,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能实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快速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试验采用不同分解水平的Coiflet函数的小波(wavelet)分析方法,对山西关帝山土壤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了消噪处理,来快速获取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对有机质敏感波段的为450~600 nm,810~935 nm,1 030~1 315 nm,1 380~1 400 nm;有机质NIRS法与实验室标准法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818;说明通过小波变换滤波,选择敏感波段,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土壤养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分析的预测问题,分别利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土壤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全氮含量的数学模型,比较模型的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主成分回归法建模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40;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的RMSEP为0.034,通过模型验证得到的全氮含量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分析得到主成分回归法决定系数R~2=0.873 1,偏最小二乘回归法R~2=0.903 5,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所建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主成分回归法。该研究为提高近红外光谱法土壤养分检测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野外快速测定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的方法,采集土壤光谱信号,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建立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测定的定标模型。结果表明,采用PLS方法建模时,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测定定标模型的精度较高。为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多元散射校正、标准归一化、基线校正、卷积平滑和小波变换5种方法对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当用小波变换法对光谱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与PLS方法结合时,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土壤全氮样品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38 5,均方根误差为0.153 1,对应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54 9,均方根误差为0.184 2,校正集和验证集土壤全氮含量预测值(y)与实测值(x)之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0.685 8x+0.198 0和y=0.621 4x+0.237 9;土壤碱解氮样品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866 5,均方根误差为0.007 7,对应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96 1,均方根误差为0.009 4,校正集和验证集土壤碱解氮含量预测值(y)与实测值(x)之间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0.749 8x+0.019 4和y=0.700 7x+0.023 3。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进行定量预测是可行的,且应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光谱冗余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再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108个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滁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表现为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养分快速、无损检测,有利于精细施肥决策。在一黄豆田采用7 m×7 m的栅格采集54个土样,测定其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并使用FieldSpec 3光谱仪测定土样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将54个样本随机分成预测集与验证集,其中预测集40个,验证集14个。通过平滑预处理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原始光谱8个主成分。然后以8个主成分为输入,分别以所测土壤养分作为输出,建立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有效钾的预测模型,最后对14个验证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小尺度采样的情况下进行光谱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其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关性较高,相关度为0.796 2,相对误差较小,其平均值为1.88%,表明该方法预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可行的。但对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预测并不理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是土壤肥力诸因素中很重要的2个因素。在化学测定技术上,土壤全氮的测定较繁琐,而土壤有机质的测定较为容易。通过对测定的大量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太仓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土壤有机质的测定结果估算土壤全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9x+0.5。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土壤供氮水平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用斜率/截距(Slope/Bias)校正法来实现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两种漫反射样品池间数学模型的转移。结果表明:普通漫反射样品池与积分球样品池上的模型可以相互转移,且两种样品池上不同粒度样品的数学模型也可以转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质地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为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紫色土、黄壤土、黄棕壤土和石灰土4中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的耕层厚度、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差异显著,紫色与黄棕壤土两者烤后样的碳和氮化合物及氯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石灰土、黄壤土差异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烟叶化学成分与黄壤土土壤耕层质地、黄棕壤土的土壤耕层质地和有机质及速效钾、石灰土的土壤有机质及速效氮、紫色土的pH值及速效氮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揭晓  邓祥  赵阿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68-1969,202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栽培土壤及海拔条件下的烤烟化学特性。[方法]分析不同品种(K326、云烟87和G80)、栽培土壤(水稻田和旱地)和海拔(0~300、300~800和>800 m)对烤烟烟叶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以及两糖差、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的影响,并对烟叶化学特性与海拔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的3个品种烤烟化学特性存在一定差异,且K326和云烟87化学品质比G80好;水稻田和旱地2种植烟土壤种植的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水稻田烟叶总氮、钾和氯含量显著高于旱地;不同海拔种植的烤烟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和氯含量有显著差异,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氮碱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烟碱和氯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制定湖南烟草种植区划、调整栽培技术以及卷烟工业选择原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壤养分含量同海拔高度密切相关,为探索湖北巴东县茶店子基地单元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更好地指导巴东烟叶生产实践工作,对巴东县茶店子基地单元不同海拔植烟土壤的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海拔800m以下区域,植烟土壤理化性状特点是pH值、有机质、氮素、全磷含量处于适宜标准或以上,但速效磷和钾素含量较低;(2)800~1200m区域,土壤pH值、氮素含量较为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高,但是磷素、钾素含量较低;(3)1200m以上区域,除土壤pH值偏低以外,其他指标均处于优质烟叶生产范围内或高于标准。结合茶店子基地单元烟叶种植区划目标,建议在生产上采取“控氮、增磷、补钾”的施肥策略,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和适量土壤改良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海拔土壤的综合肥力,并揭示土壤养分含量与海拔的关系。[方法]对湖北宣恩烟叶产区不同海拔的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含量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该产区的土壤养分总体适宜优质烟叶生产,其中,高海拔地区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及速效钾含量丰富,但磷素普遍缺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在高海拔与中、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其他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的综合肥力指标值大小为高海拔>中海拔>低海拔,且在高海拔与低海拔间的差异达到了0.05显著水平,而高海拔与中海拔、中、低海拔间的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对该地区烟叶的生产及区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该区烤烟种植区划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隆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高烤烟生产施肥的科学性,采用传统统计学、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隆回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隆回烟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2.22 g/kg,处于“适宜”水平,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51.0%;②4种不同土类之间有机质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在“适宜”水平的土壤样本数比例为红壤>石灰岩土>黄壤>水稻土;③6种不同土壤质地间有机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轻壤土、砂壤土和中壤土有机质含量处于“适宜”水平的比例较高;④植烟土壤全氮、有效磷和全钾含量偏高,碱解氮含量适宜,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偏低;⑤影响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的土壤养分因素有土壤氮素、磷素以及钾素,对有机质含量分布影响大小顺序为碱解氮>速效钾>全钾>全磷>有效磷>全氮;⑥有机质含量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升高而提高,而全氮、全钾和全磷与有机质含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国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33-834,900
[目的]分析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情况。[方法]以福建烟区2009、2010年烤烟样品为材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福建烤烟总糖、还原糖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氯含量较低,钾氯比值较大且稳定性较差。不同烟区烤烟除总氮、总糖、还原糖外,均有显著差异;不同品种烤烟除总烟碱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部位烤烟除氯含量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研究可为福建烤烟种植区划制定、栽培技术调整及原料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变异分析。[方法]从区域、年际、部位3个方面分析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的变异情况。[结果]大理红花大金元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总体较高,钾含量较低,氯含量变异性较大;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存在地区差异,地区化学稳定性较差;不同年份烤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较稳定,其他指标表现不稳定;不同部位的烤烟总植物碱、钾、糖碱比、氮碱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结论]南涧地区红花大金元烤烟化学成分整体比较协调,是大理烟区红花大金元最好的产区;中部叶的化学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在对安宁市八街、县街、草铺、禄脿4个植烟区主要土壤养分检测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安宁植烟区域土壤的主要养分特征。结果显示:安宁烟区植烟土壤的酸碱性以弱酸性至中性为主,部分土壤略偏碱性;有机质含量中等至丰富,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土壤速效钾含量为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土壤速效钾处于低等至缺乏水平。因此,安宁主要植烟区应采取"稳氮磷、提钾、注意氮肥施用时间、提高磷钾肥利用率"的施肥对策,以实现烤烟优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市植烟土壤主要肥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建新  陈雨林  曾庆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03-9705,9935
[目的]测定分析攀枝花市植烟土壤主要肥力特征。[方法]对攀枝花市烟区213份耕作层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攀枝花市绝大部分土壤pH适合烟草种植,有机质含量总体较缺乏;约50%的土壤样品全氮含量偏高,土壤碳氮比严重偏低;土壤碱解氮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总体较丰富,速效钾含量总体适中。不同区县之间,仁和区植烟土壤肥力水平相对较低。[结论]不同地块间土壤肥力差异很大,因此在施肥时要因地制宜,并特别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恩施主产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恩施主产烟区生产的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不同产地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恩施烤烟拉力较小,厚度、单叶重和叶面密度均较适宜,平衡含水率和含梗率较高;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较高,糖碱比值较大,总氮、氯和挥发碱含量较适宜,氮碱比值较低,化学成分尚欠协调;香气质好量足,感官评吸质量较好,烟叶配伍性强,利用价值较高.不同产地闻烤烟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5大类中性致香物质及其总量均在不同产地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成丰和宣恩的中性物质总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