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铜对青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铜离子就能够明显抑制青菜根系的伸长,1μmol/L Cu2 处理,根系伸长量为对照的71.64%;3μmol/L Cu2 处理,根系伸长量下降为对照的26.12%。不同浓度的Cu2 处理能降低青菜幼苗地上部的生物量,但在低浓度的Cu2 (≤5μmol/L)处理下,青菜根系生物量却有上升的趋势。5μmol/L Cu2 处理,青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的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10μmol/L Cu2 处理,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减少了45.24%和50.69%。  相似文献   

2.
铜对小青菜生长和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小青菜为供试材料,利用土培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铜对小青菜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青菜地上部和根系中铜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铜(<25 nag·kg-1)对青菜生长起到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20 mg·kg-1)对青菜生长起到抑制作用:施铜浓度>20 mg·kg-1时,严重限制了小青菜叶绿素的合成;铜浓度>10 mg·kgM-1时,青菜体内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开始升高,铜浓度为50 mg·kg-1时青菜体内的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86和1.85倍;随铜浓度的增大.小青菜地上部和根系中的铜含量均呈极显著增加,且主要在小青菜根系中累积.随铜浓度的增加,青菜地上部含铜量占植株总铜量的百分率逐渐降低,而根系中含铜量占植株总铜量的百分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铜水平对水稻幼苗生长、铜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铜水平对水稻幼苗生长、铜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μmol·L~(-1)铜处理水稻时,幼苗的生长并不受影响,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水稻幼苗地上部铜的含量和累积量随着溶液中铜供应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水稻根系中铜的含量及累积量并不是随着外源铜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最大值均出现在20μmol·L~(-1)铜处理时;1μmol·L~(-1)铜处理的水稻地上部N、P和K的含量和累积量不受抑制,而在20、50和80μmol·L~(-1)铜处理中,地上部养分的含量和累积量显著减少;低铜浓度下(1和20μmol·L~(-1)),水稻根系吸收N、P和K不受影响,甚至20μmol·L~(-1)铜浓度更有利于水稻根系养分的吸收,高铜浓度下(50和80μmol·L~(-1)),水稻根系吸收养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且在80μmol·L~(-1)铜浓度时,N、P、K的吸收均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耐铜植物海州香薷(Elsholtzia haichowensis Sun)为材料,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CuSO4处理7 d后,海州香薷根、茎、叶中铜积累量与其生物量、含水量、根系伸长、叶绿素含量及蛋白表达等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大,海州香薷根、茎、叶中的铜含量均显著增加;10μmol/L铜对海州香薷的生长起显著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铜处理抑制其生长;100μmol/L铜处理下植株的总生物量达到最大,但根伸长和叶绿素含量均被显著抑制,此时植物根和叶中诱导出一些低分子量的蛋白,可能与海州香薷耐铜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 μmol&#183;L-1 Cu2+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183;L-1 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对铝胁迫下烟草幼苗生长和根系生理特性的促进作用,以耐铝型品种云烟100和铝敏感型品种云烟105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施加不同浓度SNP(0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对铝胁迫(200μmol/L)下烟草幼苗生长、根系营养元素吸收、呼吸电子传递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烟草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营养元素(钙、镁、铁、铜)含量、各呼吸途径的呼吸速率(总呼吸、细胞色素呼吸、交替呼吸)和根尖生长素、赤霉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而根尖活性氧(O_2~(·-)、H_2O_2)和脱落酸含量显著升高。加入适宜浓度的SNP能显著缓解铝对烟草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抑制,提高根系钙、镁、铁、铜营养元素含量和各呼吸途径的呼吸速率,促进根尖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合成,并降低根尖活性氧(O_2~(·-)、H_2O_2)含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以施加100μmol/L的SNP对烟草铝毒害缓解效果最佳,而SNP为400μmol/L时缓解效果受到抑制。综上所述,100μmol/L的SNP可通过促进烟草根系对钙、镁、铁和铜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根系各呼吸途径的呼吸速率以降低根尖活性氧含量,以及维持根尖内源激素的平衡而缓解烟草铝毒害。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CuCl2胁迫下外源无机硫对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过程中铜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叶绿体色素含量及发芽率均随介质中铜离子浓度增加而降低.10 μmol·L-1 Cu2 处理显著抑制萌发种子的α-淀粉酶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在铜胁迫下,加入10 mmol·L-1 SO42-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根和幼芽的伸长生长,增加幼芽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提高α-淀粉酶及CAT、POD的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8.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青菜对铜的吸收、分布 ,以及铜在青菜体内的存在形式。结果表明 :青菜根系铜含量远大于地上部 ,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 ,根系和地上部的铜含量显著增加。青菜根系中的铜主要与小分子物质结合 ,但这些物质并不是由铜诱导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Fe2+、Cd2+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周麦18为材料,利用营养液培养,采用不同的Fe2+浓度(2.5、25、250 μmol/L)和Cd2+浓度(0、5、50、200 μmol/L)处理,观测小麦幼苗期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添加Cd2+的处理,Fe2+浓度不同对小麦苗期根系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同.低Fe2+时根系干物质积累随着处理时间增加而不断增加,浓度升高后根系干物质先增加后降低,根长随着Fe2上浓度升高而有所降低,少量Cd2+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Fe2+对小麦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根长变化表现基本一致.不同Fe2+浓度对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与根长和叶绿素变化相反.Fe2+浓度较低时,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对Cd2+较为敏感,且Cd2+的存在抑制了小麦地上部的生长,降低了干物质的积累;Fe2+浓度增大,少量Cd2+的存在更有利于地上部的生长,但Cd2+浓度较高时又会抑制小麦地上部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镉对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培模拟轻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低浓度Cd(5μmol/L)对10个品种小白菜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对耐性强的品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耐性差的品种的生长有抑制作用。5μmol/L Cd促进小白菜根系对Ca、Mg的吸收,但抑制Ca、Mg向地上部转运;小白菜地上部Ca、Mg、Mn、Zn、Cu含量受到Cd的抑制,且抑制程度存在品种差异。小白菜根部Fe、Zn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不同品种小白菜地上部和根部的镉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日本华冠火青菜地上部镉含量较低,耐性指数较高;大头.沪王青、抗热605两个品种地上部镉含量也较低,但地上部生长量受到抑制较大,不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冀东地区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在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的基础上,2008年进行了翼东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试验.马铃薯选用中熟品种,高垄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用生育期较短的中熟品种,减少与大白菜的共生期;秋大白菜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播期提前.该模式中马铃薯产量每公顷达37 618. 01kg,玉米产量每公顷达7 493.83 kg,大白菜产量每公顷达114 640.63 kg,三茬作物每公顷总产值62 119元.每公顷纯效益 48769元.比露地马铃薯玉米传统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37 757元,比地膜马铃薯玉米栽培模式每公顷纯效益增加26 219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别白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叶  李丹  李晓颖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055-4056,4064
[目的]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不同类别的白菜进行判别区分分析.[方法]将不同类别的白菜打浆处理,经冷冻真空干燥后结合FTIR技术对白菜溴化钾压片扫描,对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DA聚类判别分析,并对模拟甲醛白菜样品做预测判别分析.[结果]试验得出,30个普通白菜、78个绿色白菜及30个模拟甲醛处理白菜建模样品能有效地聚类分布在不同区域;预测4个模拟甲醛处理的白菜样品都能准确判别分布在甲醛白菜范围内,准确率超过95%.[结论]利用FTIR技术结合光谱数据的DA判别分析,能较准确地对普通白菜、绿色白菜、模拟甲醛处理白菜进行区分分析,并对抽样验证甲醛白菜的类别进行准确预测判别.  相似文献   

13.
以四季小白菜为试材,研究了Cu^2+胁迫下一氧化氮对小白菜生长状况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u^2+胁迫使小白菜生长受到抑制,Fv/Fm和ФPSⅡ降低;Cu^2+浓度为100—1000μmol/L时,300μmol/L硝普钠能缓解Cu^2+胁迫对小白菜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he obtained clear AFLP fingerprint of Chinese cabbage provided basis for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arkers of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and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cabbage cultivars. [Method] With the test materials of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the high-quality total DNA from leaves of Chinese cabbages was extracted by the modified CTAB method. DNA restriction-ligase reaction, pre-amplification an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were optimized, and the AFLP silver-staining reaction system for Chinese cabbage was established. [Result] The quality of DNA template influenced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the subsequent ligase amplification reaction, while the modified CTAB extraction method could be used in AFLP analysis of Chinese cabbage to obtain a clear AFLP fingerpri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of genomic DNA from Chinese cabbage were as follows: 150 g DNA template, 12.5 μl reaction volume, 1.25 U Eco R Ⅰ, 1.25 U Mse Ⅰ and 5×Reaction Buffer with 4 h at 37 ℃. The ligation reaction with 2.5 h at 20 ℃ was the optimum condition. Six pairs of primers including E-AAC/M-CAG, E-AAG/M-CAC, E-ACA/M-CTG, E-ACT/M-CAC, E-ACT/M-CTT and E-ACT/M-CTC all had its own stable and clear patterns. [Conclusion] With abundant bands and high polymorphism, AFLP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is an efficient molecular marker for genomic polymorphism of Chinese cabbage.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对Cd胁迫下两种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对Cd抗性不同的2个大白菜品种超级夏秋王(抗Cd品种)和丰抗70(非抗Cd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Cd胁迫的情况下,水杨酸(SA)对2种大白菜主要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提高了抗性品种叶片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其可溶性糖含量;而对于非抗性品种,SA提高了其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Vc含量。  相似文献   

16.
大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菜种子为受体,初步研究了大豆不同部位(根、茎、叶)、不同浓度(0、10、20、30、40和50 g/L)水浸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部位的大豆水浸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根长和苗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三者所产生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而在同一浓度下,大豆不同部位水浸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强度顺序均为根茎叶。  相似文献   

17.
陈治江  师秋菊  陈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6979+16986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可行性。[方法]以小白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清水对照、浓度50%的再生水和浓度100%的再生水浇灌,测定小白菜内部微生物菌群数。[结果]浓度50%的再生水增加了小白菜68.94%的湿重,但是随着外源微生物内化程度的加深,小白菜体内菌群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都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结论]再生水在提高小白菜质量的同时能增加内部细菌含量,不宜用于小白菜等可食用性作物的浇灌。若在污水处理时加强消毒措施,则可以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特色蔬菜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江苏特色蔬菜资源植物种类与分布,将这些分布在6大菜区的特色蔬菜分为多年生、水生类、根菜类等13类。在江苏省所培育的312个特色蔬菜品种中里下河区占60个,沿海区占72个,徐淮菜区占79个,太湖菜区占97个,沿江菜区占111个,宁镇扬丘陵菜区占132个。江苏省特色蔬菜品种分布于21科50属共312种,特色蔬菜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78种)、伞形花科(43种)、菊科(26种)、百合花科(21种),此4科的特色蔬菜种数占特色蔬菜种数53.8%。通过分析当前江苏省特色蔬菜产业结构、栽培状况,提出了特色蔬菜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铜胁迫对苋菜生理过程的影响。[方法]用土培的方法,研究铜对苋菜幼苗气孔气体交换和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铜在植物体的分布。[结果]0.5 mmol/kg铜处理对苋菜生长有利;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苋菜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主要归因于非气孔限制;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光补偿点升高;暗呼吸速率在0.5~2.0 mmol/kg下升高,在4.0 mmol/kg下降低;苋菜根系铜含量远高于叶片,且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根系和叶片铜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苋菜种植和探讨铜对植物毒害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