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蜂分蜂性较强 ,群势普遍小于西蜂。什么群势为弱群 ,什么群势为强群 ,怎样的群势最有利于蜂群增殖等 ,还缺乏较为定性的标准。加之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多样 ,纬度、海拔差异都很大 ,中蜂品种又多 ,模糊的群势标准 ,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就需要有一个较为定性的、适应范围较广的、操作性较强的群势标准。一般地 ,无论何种蜂 ,其群势划分的标准我认为都是富余哺育力的有无和多寡。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饲养的中蜂为例 ,来论述中蜂的群势。1 中蜂的极限群势中蜂优质蜂王的最高日产卵量约为 12 0 0枚 ,计算方法 :封盖子总数 (…  相似文献   

2.
郧西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采购郧西县马头山羊繁育场数据管理系统硬件与软件及相关服务,在使用该系统中发现应及时建立郧西县马头山羊核心群、繁育群、生产群大数据应用系统,为马头山羊保种和生产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服务。为此,本文从大数据在散户生产群中的应用、在繁育场繁殖群中的应用、在繁殖中心核心群中的应用等方面简述了大数据在马头山羊保种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建立手机终端连通核心群、繁育群、生产群数据应用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繁殖力为主选性状,以外形评定间接选择生长性状和胴体性状,利用GBS软件从养宝种猪场现有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3个品种869头猪群中筛选出34头公猪、452头母猪组建了种猪育种核心群基础群。基础群群体近交系数低,繁殖性能水平较高,生产群遗传缺陷发生率较低(发生率2.33%)。  相似文献   

4.
5.
我的养王法     
在相同条件下 ,蜂群的强与弱 ,关键在于王的质量。蜂王质量的优与劣 ,在于人工的精心培育。在引进蜜浆双高产良种王的基础上 ,又怎样才能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呢 ?我的做法如下 ,供同行参考。(一 )精选父群。第一年引进良种王后 ,应选择本蜂场的尖子群作父群 ,其它蜂群内的雄蜂全部杀掉 ;第二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一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群 ;第三年引种后 ,应选留第二年引种后的尖子群作父本。在洞庭湖区 ,定地饲养蜂群不少 ,周围三至五里比比皆是 ,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 ,培育出更优质的蜂王 ,每年必须在油菜花期开始育王 ,在育王的前 2 0天 ,…  相似文献   

6.
7.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8.
用若干个结构、式样、大小、尺寸完全相同的单元箱,将蜂群饲养在这些单元箱内,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堆砌”成各式各样的多王群体。在生产期,可将多个新分群、弱群组合成强群、超级强群进行生产;到分蜂季节,又可把这些多王群体拆散成单王群、弱群,用于组织交尾群。  相似文献   

9.
利用强群夺取蜂蜜高产 ,是笔者养蜂生产的一点实践。“所谓强群”在国内养蜂学中是指拥有 1 6框 (四万只工蜂 )以上群势的蜂群 ,一个强群 ,其蜂蜜产量要比框数总和相同的若干小群的总产量高 3 0 %以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强群夺高产呢 ?下面我扼要谈谈我的培养和组织强群夺高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供养蜂爱好者参考 ,以便取长补短 ,为祖国的养蜂事业做点贡献。1、培养强群 :培养强群 ,就是加强繁殖 ,培养强大生产群。其主要措施有 :1、更换老劣蜂王 ,早春使用的蜂王 ,均是前一年培育的越冬蜂王 ,再经春季和夏初的繁殖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欧洲能繁母猪群结构的报道越来越多。通过最近全球母猪群的资料显示,我们可看出:能繁母猪数量趋于稳定,而不是在扩大。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用偏微分方程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是数学物理和应用数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比如现代物理学中的许多方程,像非线性波动方程、Dirac方程、通常这些微分方程中含有某些依赖于实验而获得的任意函数或参数,它们并不是严格确定的,其具体形式依赖于所考虑系统的特殊物理性质。但是,它们都具有很好的李和非李对称群。因此,人们在研究这种带有任意函数的方程时,总是优先确定出允许相应的微分方程有最广泛对称群的函数的具体形式。把这种确定任意函数的具体形式,并且给出其相对应方程的非平凡对称群的问题称为微分方程的群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我的分群法     
于力耕 《中国蜂业》2003,54(4):16-16
我在张家口市养蜂 ,这里与别的地方不同 ,每年主要蜜源在夏秋季 ,春繁时间长 ,所以我的分群法是在搞好春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正常气候条件下 ,每年在 5~ 6月间进行 ,前后 6 0天左右。具体分群的方法有三种形式 :1、一个生产大群一分为二适时春繁的生产群 ,当发展到加继箱 ,巢继箱都满脾 ,脾脾足蜂 ,卵虫蛹多时 ,先在巢继箱之间加隔王板 ,让蜂王留在巢箱 ,继箱开后门。等工蜂上下分别出入习惯了 ,撤去隔王板 ,换成隔蜂板 (三合板 ) ,形成两群。给继箱群介绍优良的成熟王台或人工育王的王台。处女王出房、交尾、产卵后 ,将继箱群移放在原巢…  相似文献   

14.
仙湖鸭的繁殖行为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00~320日龄仙湖鸭的繁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公鸭单方求偶、母鸭单方求偶和公母鸭互相求偶所占比例分别为56%、3%和41%。以公鸭单方求偶用时最长,公母鸭互相求偶用时最短,平均为65 s。核心群比扩繁群的求偶时间约短16 s,在水中求偶比在陆地求偶用时约长16 s。在水中交配占所有交配方式的比例达80%以上;核心群和扩繁群的交配行为分别集中于6:30~8:00和7:30~11:30;交尾时间平均分别为7.1 s和9.3 s。每只公鸭交配4~7次/d;母鸭无固定产蛋位置,产蛋高峰期为3:30~5:30。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一种基于梯度搜索因子的粒子群改进算法(Grad-PSO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验证Grad-PSO算法的性能,对典型的测试函数sphere函数使用GA算法、PSO算法和Grad-PSO算法进行函数优化对比仿真实验发现:与基本PSO算法以及GA算法相比,Grad-PSO算法在运算精确度和最终取得的适应度函数值上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王海全 《中国蜂业》2009,60(1):28-28
养蜂者都知道,交尾群是养蜂中必不可少的,它关系到蜂群的强弱,蜂产品的产量,直接影响养蜂者的养蜂收益。可见交尾群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管理好交尾群?下面介绍我管理交尾群的几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5类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直接测量与叶片面积-干重系数相结合的综合测定法,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3类草原植物群落与2类沙地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各类群落的LAI均随生育期后移而增高;最大值通常出现于8月份.5类群落比较,草原类型--大针茅、禾草、杂类草群落和羊草、丛生禾草群落,其群落、单子叶纲群和禾本科群的LAI均较高;退化草原类型--冷蒿、小禾草群落,不仅其群落LAI显著降低,而且双子叶纲群和菊科群LAI的比例明显增大.沙地群落类型--杂类草、小禾草群落和沙蒿群落的LAI较低,但双子叶纲群和菊科群相对比例较大.各群落的主要种群LAI在本群落中所占比例依次为沙蒿种群>冷蒿种群>羊草种群>变蒿种群>大针茅种群.  相似文献   

18.
养强群取成熟蜜不会减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景民 《中国蜂业》2003,54(4):14-14
由于优质不能得到优价 ,加上低浓度蜜一样有人收购 ,这就让养蜂者逐渐形成一个错误的“共识” :勤取蜜可高产、高效 ;还可减轻蜜蜂的酿蜜负担。在这种错误“共识”的指导下 ,几十年来我国蜂农已养成勤取蜜的坏习惯 ,现在这种劣习所带来的恶果已显现。为了验证勤取蜜的效益到底高否 ,笔者从2 0 0 0年至 2 0 0 2年在荆条花期进行了对比试验。2 0 0 0年因花期的中后期蜜源突然中断 ,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 ,即取成熟蜜的蜂群后期群势保持好 ,不缺饲料 ;而勤取蜜的蜂群群势下降严重 ,平均由 15框下降到 10框 ,而且蜜源过后很快饲…  相似文献   

19.
辽宁首次发现灰鹤越冬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在养蜂过程中,如果发生失王的情况,就要补给一只产卵王。因此,蜂场平时必须贮备一部份优质的蜂王。这样,年年都必须大量育王,因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在育王过程中需要用一大批交尾箱,还要从繁殖群里抽调不少封盖子脾来组织交尾群。如果要早育王、早分蜂,在早春气温低,巢内子脾不多的情况下,要组织大量的交尾群,就更加困难了。我发觉在以往蜂群发生自然交替时,有母女二王能够同在一巢中交尾、产卵的情况,因而受到启发。可以利用中蜂的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