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不同施氮处理对不同类型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不同施用比例(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对穗重型品种绥粳4号和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穗重型品种在纯氮用量为150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达8 750.2 kg/hm2;穗数型品种在纯氮用量为128 kg/hm2、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7∶3时产量最高,达9 083.3 kg/hm2;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改善稻米品质,特别是蒸煮食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纯氮用量为128 kg/hm2时大米的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
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精确施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垦鉴稻6号(穗数型品种)和绥粳4号(穗重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设计方法,精确定量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氮肥利用率、肥料配比及施肥时期,确定了最佳施氮水平和施氮技术。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以中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9 083.3 kg/hm2,比对照增产58.5%;穗重型品种以低肥区、前后期氮肥比例7∶3时产量最高,为8 750.2 kg/hm2,比对照增产59.7%。  相似文献   

3.
选用典型的穗数型和穗重型品种,研究肥密因素对寒地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在中等肥力较密(尿素300 kg/hm2、23丛/m2)条件下产量达到682.2 kg/667 m2,高产原因是单位面积获得较多穗数;而穗重型品种龙粳18在较高肥力略稀(尿素350 kg/hm2、20丛/m2)条件下产量达到658.8 kg/667m2,高产原因是穗较大、穗粒数较多。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在一般的生产条件下,对多穗型、均衡型、重穗型三种品种类型的产量构成、茎蘖动态、次生根数量、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生产环境和相应的栽培技术下,三种类型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在目前的生产条件及生产水平下则是以均衡型、多穗型品种较为经济,且易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本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浙北地区不同类型晚粳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不同类型晚粳品种的耐氮肥性表现为弯穗型晚粳稻(嘉禾218)籼粳型杂交晚粳稻(甬优538)直立穗型晚粳稻(秀水134、秀水121)半直立穗型晚粳(糯)稻(甬糯34);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产量构成因子主要由品种本身决定;直立穗型和半直立穗型晚粳及籼粳杂交稻可以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氮肥用量以折合尿素3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近年来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研究得出:施足基肥,培肥地力是冬小麦每公顷产量超9000kg的关键;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和合理的栽培技术是实现每化顷产量超9000kg的基本保证。初步认为,在目前生产条件下,选用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创每化顷9000kg以上产量较种植大穗型品种更为稳妥;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120-180万/hm^2,大穗型品种以210-240万/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高产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品种差异及氮肥效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品种差异及氮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性状品种间差异显著;在高产条件下,氮肥的增产效果减弱,不同冬小麦品种对氮肥表现出不同的反应特征;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不同品种冬小麦穗数的增加,每公顷施180kg化肥氮(无有机肥)时表现最好,而后随着氮肥用量的进一步增加而减少。穗粒数与氮肥用量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而千粒重一般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氮肥用量增加,小麦开花期推迟。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施氮方式对黑龙江省主栽品种稻瘟病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稻瘟病发病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瘟病的发生氮肥起着决定性作用,N肥高、中、低及0氮肥条件下,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病规律呈现出相同的趋势,随着N肥量的增多发病率增强,病情严重;不同的施肥方式叶瘟和穗颈瘟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7:3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最高,发病最严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为8:2、6:4表现病情相对较低。随着密度的降低,各品种发病情况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量类型小麦品种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筛选氮高效且高产的小麦品种,于2016-2017年综合运用籽粒产量和氮素收获指数2项指标将河南省38个主推小麦品种划分为4种类型(高产高效型、高产低效型、低产高效型和低产低效型),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子、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的吸收转运特征。结果表明,高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穗粒数都显著低于氮低效品种;低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与氮低效品种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产小麦品种花前干物质积累速率较低产(效)小麦高24.8%,花后干物质的转移量和转运效率最大,分别是低产低效型小麦的2.1倍和1.6倍。高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干物质转移量较氮低效品种增加16.2%,但在干物质转移效率上与不同氮效率品种差异不显著;低产水平下,氮高效品种的氮素转移效率是氮低效品种的1.1倍。高产型小麦品种的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低产型小麦品种,小麦花后氮素积累速率最高,在该时期,同等产量水平下,HYHE型小麦氮素积累量速率较HYLE型高28.8%,LYHE型小麦的氮素积累速率较LYLE型高66.0%,且花后氮素积累速率与氮素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和氮素积累量是小麦高产的基础,相同产量水平下,氮高效小麦品种的干物质转移量和氮素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氮低效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给宁盐一号小麦品种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2003~2004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场,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基本苗对该品种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苗相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每穗粒数、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提高,而千粒重降低.在基本苗90×104~180×104/ha范围内提高氮肥施用量,可增加穗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群体LAI和产量,基本苗超过270×104/ha则表现为负效应.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时,基本苗增加,每穗粒数、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施氮量180 kg/ha条件下,增加基本苗,穗数相应增加.综合来看,宁盐一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氮肥和密度组合为施氮量180 kg/ha、基本苗270×104/ha或施氮量240 kg/ha、基本苗180×104/ha.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水稻品种的几个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结实率、每穗实粒数、穴穗数与产量间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在选育水稻新品种中,应在稳定千粒重和较高结实率的基础上,把穗实粒数和穴穗数作为重点选择指标,可望选育出高产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田试验,以氮高效型马铃薯品种云薯401和氮低效型马铃薯品种云薯304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氮素水平下(0、105和210 kg/hm^2)马铃薯产量、产量构成、氮素积累量和氮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云薯401和云薯304分别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值,云薯401产量均大于云薯304;云薯401植株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云薯304。云薯401耐低氮能力强,适合广泛种植,云薯304适合于高氮条件下种植。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可作为氮高效型马铃薯品种筛选指标,发掘和利用具有较高的氮素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的马铃薯品种,有助于筛选和培育马铃薯氮高效品种。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高产红麻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国内最新品种在黑龙江双城进行品比试验和配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H305杂种麻干茎16222.5kg/hm^2最高,中红麻11号14550.0kg/hm^2居二,7804为14347.5kg/hm^2第三。H305较7804等其他品种增产显著或极显著。播期表明:共同趋势是随播期提早而增产,7804和H305杂种麻于4月底播种比5月初播种,分别增产19.0%、9.0%。肥料与密度试验以每hm^2施N150kg、K2O150kg,产量较高,比高肥区施N225kg、K2O225kg、P2O575kg,增产干茎1410kg/hm^2。  相似文献   

14.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黑亚15号是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同意注册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长麻、全麻、种子产量分别为5641.7、897.2、1282.3、619.o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9.3%、20.2%、12.2%、11.9%。长麻率20.O%,比对照高2.8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61.ON。属高纤、优质纤维亚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Tropical highland conditions in Mwea Kenya, ensure the high radiation and the large day–night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Such conditions are generally believed to promote rice growth and yield, but the current grain yield is lower than the expectation. In the current standard N fertilizer practice in Mwea, 75 kg nitrogen (N) ha?1 is applied in three splits at fixed timing. The effects of increases in N fertilizer amount (125, 175, and 225 kg N ha?1) on rice growth and yield were evaluat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unachieved high rice grain yield in Mwea is due to insufficient amount of N fertilizer. Two popular lowland varieties in Mwea (Basmati 370 and BW196) and two varieties reported as high yielding in other countries (Takanari and IR72) were used. Shoot dry weight (DW) increased with increases in the amount of N fertilizer applied in three splits at fixed timing, irrespective of variety. It reached approximately 20 t ha?1 under increased N conditions (>75 kg N ha?1) in several cases, indicating that high biomass product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N application rate. However, the increased biomass did not increase grain yield, due to decreased grain filling under high N conditions in all varieties. Thus, N amounts above 75 kg ha?1 were ineffective for increasing grain yields in Mwea, where 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in three splits at fixed timing. Increasing influence of low temperature under high N conditions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reased grain filling in Mwea.  相似文献   

16.
中红麻13号(原名"LC0301")系利用优良红麻材料(KB2×KB11)F1与KB11回交选育而成的一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多用途的红麻新品种,不早花、红茎、裂叶型。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251.31公斤/公顷,比对照中红麻10号3653.33公斤/公顷增产16.37%,居第二位,在常规品种中居首位。在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541.61公斤/公顷,较对照3855.2公斤/公顷增产17.8%。表现出植株高大,皮厚,有效株数多,干茎产量和出麻率均高,抗病性强,纤维品质好。经农业部麻类纤维检测中心检测,纤维支数267支,强力316牛顿,优于对照品种。人工接菌炭疽病鉴定,病情指数为12.1,烂头率为0.8%,属于高抗类型。  相似文献   

17.
选择12个玉米品种在南平市建阳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622产量最高,达447.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7%;该玉米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倒性较强,适于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双亚16号是以双亚七号为基础材料,利用γ射线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技术并经田间单株决选育成。区域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4948.6kg、810.2kg、1220.4kg和659.2kg,比对照增产7.8%、15.5%、13.4%和14.3%。生产试验原茎、长麻、全麻和种子平均hm2产量分别为5487.2kg、889.5kg、1426.9kg和577.3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6%、18.9%、18.9%和8.6%。该品种是国内第一个应用组织培养结合物理诱变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纤维用亚麻新品种,长麻率19.5%、全麻率31.2%、分别比对照高出1.7和2.6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35.0N。作为高纤、抗逆性强纤维亚麻新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推广。  相似文献   

19.
莆花3号是以粤油5号为母本,金花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花量多,有效花率高,叶面积指数大,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多;源大,库亦大,库源协调性好,经济系数高;结荚性能强,荚果饱满,籽仁整齐度好,产量高并突出体现在籽仁产量。  相似文献   

20.
水氮限量供给下两个高产小麦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当地两个主栽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石麦15为材料,在大田春灌一水(W1)和春灌二水(W2)2个灌水条件下均设置192kg.hm-2(N1)和270kg.hm-2(N2)2个施氮水平,研究了在水氮限量供给下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结果表明:(1)在W1水平下,济麦22籽粒产量N1与N2处理无显著差异,石麦15籽粒产量N1处理显著高于N2处理;在W2水平下,两个小麦品种均以N1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均以W2处理最高;在不同水氮处理下,济麦22籽粒产量高于石麦15。(2)在相同灌溉水平下,两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均以N1处理较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个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均以W2处理较高;在不同水氮处理下,济麦22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生产效率高于石麦15。(3)在相同灌溉水平下,两小麦品种花后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以N1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两小麦品种花后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以W2处理最高。在不同水氮处理下,石麦15花后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高于济麦22。(4)方差分析表明,灌溉、品种、氮肥以及氮肥与品种、灌溉与氮肥的互作对籽粒产量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其中灌溉效应起主导作用。综合分析认为,两个小麦品种在限量供水(W2水平)、适量供氮(N1)处理下可以协调促进花后氮素积累、分配和有效转运,获得高产、高氮素利用效率和高氮肥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