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热泵干燥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泵是一项高效节能技术,将其应用于干燥过程可以降低能耗,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介绍了带有辅助冷凝器的热泵干燥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大枣为干燥物,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两方面分析了热泵干燥系统,指出其能量利用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合理设计和运用热泵干燥系统指出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热泵干燥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介绍了热泵干燥的技术特点及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热泵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干燥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对热泵干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热泵在农副产品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热泵是一种能够从低温原吸取热量,并使其在较高温度下作为有用热能加以利用的热能装置。它能够有效地利用环境热源,因而成为比能耗最低的加热装置。由于世界性的能源短缺,热泵装置能够芍省能源消耗的优点受到广泛的重视并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工农业生产之中。本文简要叙述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并以RG—11型热泵干燥机为例,介绍了热泵干燥在农副产品干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热泵流化床组合干燥胡萝卜丁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设计了一套热泵流化床组合干燥装置,压缩机3.73kW,制冷工质为R22。试验表明,热泵流化床干燥胡萝卜丁时单位时间除湿量和单位能耗除湿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下降。最大的单位时间除湿量、除湿单元的单位能耗除湿量和干燥系统单位能耗除湿量分别为6.8kg/h、2.35kg/(kW·h)和1.12kg/(kW·h)。热泵流化床组合干燥循环风机的电耗占系统总电耗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5.
热泵干燥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热泵是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应用于干燥过程可以降低能耗,对于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闭路式热泵干燥系统为例,介绍了热泵干燥系统的组成;指出了热泵干燥技术具有提高产品干燥品质、易于控制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可用于木材、符物、茶叶、种子和食品等物料的干燥;根据日前热泵干燥技术存在的干燥速率低等问题,分析了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装置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湿毛巾为研究对象,在自行研制的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装置上进行了干燥系统的性能测试。比较了热泵(HP)干燥和加热功率为500、1 000和2 000 W的远红外(FIR)辅助热泵干燥条件下,干燥室进、出口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干燥对象不同部位的温度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与单一热泵干燥相比,不同功率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的除湿能力提高8.1%~22.2%。结果表明远红外辅助热泵干燥可以有效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7.
热泵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热泵干燥的技术原理与分类,叙述了我国有关热泵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干燥加工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了目前热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指出热泵干燥技术具有良好的除湿效果和节能效益,为了使得热泵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的加工中广泛应用,需要加强对干燥工艺、热泵和其它干燥方法联合应用的研究以及开发高温热泵和专用热泵产品.  相似文献   

8.
针对热泵除湿干燥系统因降温除湿致使干燥介质热空气温度偏低,影响稻谷干燥速率和能耗,在热泵蒸发器两侧设计一套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对环境空气进行预冷却和预加热,在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提高了热泵除湿系统的除湿量和干燥空气的温度。试验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7℃、空气相对温度为60%~78%时,热管换热器对应降低除湿能耗28.4%~9.6%。在环境温度为26.2℃、空气相对湿度为80.2%时,热管辅助热泵除湿稻谷干燥能耗为1560kJ/kg,相对热泵除湿干燥系统节能18.2%。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枣的贮藏要求,将热泵低温干燥与机械冷藏两种不同的贮藏方式有机结合,开发了热泵干燥与冷藏保鲜技术.为此,对热泵干燥与冷藏保鲜技术和系统做了详细介绍.该系统可以降低运行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10.
热泵干燥系统几种循环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对热泵干燥机理和干燥除湿过程的分析,对比研究了几种典型的热泵干燥系统,结果表明:加装辅助冷却器的热泵干燥系统具有除湿快、节约干燥时间以及减少干燥能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