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甘薯新品种商薯6号与对照徐薯18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动态的跟踪调查,及2个品种的不同生育期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商薯6号高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商薯6号地上部茎叶前期生长速率快,叶面积系数接近最佳值,块根膨大快,T/R值整个生育期都低于对照徐薯18,净同化速率高,同化物运转速率快.  相似文献   

2.
苏薯17号是从苏薯2号×南薯99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出的一个淀粉加工用甘薯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通过了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探明该品种的特性及高产栽培生理,采用多点鉴定的方法对苏薯17号的生产力进行了鉴定,通过不同生育期的挖根调查和不同的肥料处理研究了苏薯17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和栽培技术。多点鉴定结果表明:苏薯17号的平均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徐薯22增产13.80%、22.80%和25.34%,薯块平均干物率33.2%,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为优良的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苏薯17号全生育期的平均叶面积指数为2.12,与对照品种徐薯22相当,平均净同化率为5.45,比对照品种徐薯22高13.97%,苏薯17号块根干物质积累速率在生长后期显著高于徐薯22,生长60 d后的经济系数高于对照。由此表明苏薯17号为高净同化率型品种。栽培研究表明:鲜薯产量、茎叶产量、生物产量和薯干产量肥料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鲜薯产量不仅受氮、磷、钾的施用量影响,而且与氮、磷、钾配比有关,本试验中以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12.5,75,225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5∶1∶3时鲜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的高产生理特性,对该品种的群体生长特征及个体发育特点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以淀粉加工型甘薯品种苏薯11号为材料,苏渝303和南薯88作对照,动态比较分析了其高产生理特性.研究显示苏薯11号具有栽后地上部早生快发,前期茎叶生长快并形成较多分枝,中期比较平稳,后期下降缓慢;地下部结薯早,薯块膨大早且保持较高增长速率和较长的持续时间.群体结构保持较高的相对生长率,叶面积指数和净同化率也是其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苏薯11号具有"源"强、"库"大,"流"畅的特点,这些群体生理特性为其高产栽培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甘薯新品种福薯8号不同生长阶段的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福薯8号叶片功能强,茎叶前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光合叶面积大、光合能力强、T/R值进展合理、同化物分配到块根的比率高;薯块后期膨大快,最终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从甘薯的生长发育动态及T/R值变化动态、净同化率和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等方面,对冀薯98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冀薯98前期茎叶生长较快,光合叶面积大,中后期生长平稳;块根膨大快、持续时间长;T/R值比例合理,净同化率高,同化物运转速率快.  相似文献   

6.
甘薯商薯19高产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结果表明,甘薯商薯19与对照品种徐薯18相比叶片功能强,地上部茎叶前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商薯19叶面积系数接近最佳值,块根膨大快,持续时间长,T/R值合理,净同化率高,同化物运转速率快.  相似文献   

7.
春薯垄作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艺配套是甘薯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方面,通过对比单垄、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3种垄作方式对春薯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甘薯机械起垄方式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垄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双行大垄下茎叶呈前后双峰生长,而双行分垄下茎叶平稳生长。晚熟品种徐薯22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同步效应”,三种垄作下T/R值变化均较合理,且产量间无显著差异。早熟品种浙薯20的块根生长速度与干物质积累对茎叶生长有“滞后效应”,单垄下前期茎叶生长高峰为后期块根的快速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提供了保障,T/R变化合理,产量高,而双行大垄和双行分垄下茎叶前期生长不足,不利于后期块根的生长与干物质积累,收获时T/R值明显偏高,产量较低。春薯采用机械起垄,若作淀粉用,徐薯22可以选择单垄、双行大垄或双行分垄;浙薯20以单垄最佳;但若将浙薯20作为春薯食用早收栽培,则宜选择双行大垄。  相似文献   

8.
选用甘薯品种苏薯17号和徐薯22,设置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研究土壤肥力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高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具有薯块膨大早且快的"早熟"特性,后期地上部茎叶长势偏旺,导致其最终产量偏低。徐薯22表现出较好的耐肥性,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慢以及中后期较高净同化率是其获得较高经济产量的保证。2在低肥力条件下,苏薯17号前期叶面积稳步上升,中后期净同化率下降更慢,干物质向块根转化效率高于对照徐薯22,表现出一定的耐瘠薄性。低肥力使徐薯22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后期长势偏弱,影响了其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徐薯18为材料,研究了四级程序生产甘薯种薯的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育种家种薯、原原种薯、原种薯、良种薯的茎叶生长动态表现为前期生长快,中期加速,这有利于光合面积的形成;后期光合产物下移,有利于库的扩增。其叶面积系数前期增长快,能迅速形成较大的光合面积,光合效率高,结薯早,块根膨大快,鲜薯产量高,且在栽后90~110d块根膨大速度达到高峰。在整个生育期,四级种薯均表现出较强的光合势。  相似文献   

10.
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漯薯10号是以高干物率、高抗茎线虫病且与国内亲本血缘关系较远的徐781为母本,以12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国内育成品种(系)为父本,放任授粉,杂交后代经筛选、多点鉴定选育而成。对漯薯10号的特征特性、生产力、抗病性、品质性状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漯薯10号鲜薯和薯干产量均较对照品种徐薯18增加显著;抗根腐病和黑斑病;薯块干物率较徐薯18高3.5%;叶面积指数和T/R值动态变化合理,干物质生产和积累速度快,分配合理,经济系数高;为中早熟高产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甘薯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豫鉴薯2011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