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盐碱地上对沙打旺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沙打旺只能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越冬率、盖度也在逐年增加,种植第3年越冬率、盖度分别达到88. 0%,94. 5%;株高和地上植物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先增高后降低。种植第3年达到高峰期,株高和地上植物量分别为85. 4㎝,9747. 5kg/hm2;沙打旺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抗风沙、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合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优良草种。该地区沙打旺人工草地种植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翻耕→冬灌→翻耕→耙磨→施肥→播种(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种和覆土)→冬灌。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盐碱地上通过对黄花草木樨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草木樨在该地区长势良好,种植第2年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全生育期天数132d,覆膜种植出苗率和越冬率均较高,分别为75.0%和90.0%。种植当年长势稀疏,盖度只有60.0%,第2年可达95.0%。种植当年生长缓慢,8月中旬平均株高只有26.8cm,第2年株高可达245.3cm。地上植物量种植当年较低,为187.4 kg/hm^2,第2年大幅度增加,8月中旬可达14048.7kg/hm^2。黄花草木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是适合柴达木盆地中、轻度盐碱地改良与重建的优良草种。该地区黄花草木樨人工草地种植的最佳农艺措施是:翻耕→冬灌→翻耕→耙磨→施肥→播种(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种和覆土)→冬灌。  相似文献   

3.
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尕海镇重度盐碱地上对10个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为柴达木盆地盐碱地改良和重建以及大面积种植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个苜蓿品种(系)在种植第二年均能完成生育期。其中,甘农3号、金皇后、耐盐苜蓿和苏联的高度、盖度及地上植物量均相对较高,表现出了较好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种植第二年地上植物量烘干重分别为7960.0kg/hm~2,7773.4kg/hm~2,7662.3kg/hm~2和7406.7kg/hm~2,且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显著高于其它苜蓿品种(系)(P0.05),可以优先作为柴达木盆地盐碱地大面积种植推广品种(系)。从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和种植效果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该地区种植苜蓿采用覆膜播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对天然盐碱土按不同水土比淋洗,在不同盐浓度下种植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通过测试其栽培前后土壤全盐量、p H值和苗期生长,研究两种牧草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栽培中苜一号紫花苜蓿和同德小花碱茅对盐碱土壤的全盐量和p H值有一定的影响;中苜一号紫花苜蓿和同德小花碱茅在天然盐碱土和1∶1土水比淋洗的盐碱土中种植未出苗;而在土水比为1∶2和1∶5的出苗率均较低,不适宜栽培。两种牧草的生长特征及地上植物量在土水比为1∶10的盐碱土种植时,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黑土山”退化草地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于2019年在达日县窝赛乡直却沟阳坡和阴坡种植5种披碱草属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阳坡和阴坡不同披碱草属牧草的适应性、生产性能进行研究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阳坡和阴坡5种披碱草属牧草均能安全越冬并完成生育期收获种子;同一坡向不同草种,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Tongde’)、阴坡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的地上生物量最多,分别高达908.88 g·m-2和979.03 g·m-2;不同坡向同一草种,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的地上生物量较阴坡增加了362.39 g·m-2;阳坡‘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Tongde’)的种子产量较阴坡增加104.07 g·m-2。将牧草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种子产量、千粒重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和麦宾草,阴坡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同德’老芒麦长势较好,综合价值较高,适宜...  相似文献   

6.
采用6种活力测定方法,研究了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种子质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散失速率呈先快后慢的规律,在盛花期后26 d种子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27.85%,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随种子成熟逐渐减少,而淀粉含量变化则相反。同德小花碱茅种子发育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高峰依次出现。本研究表明,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不断增加,在盛花期后26 d达到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藏异燕麦进行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藏异燕麦在海拔高度3800m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25天;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78.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268.1kg/hm^2和425.3kg/hm^2;第2年至第5年的平均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680.7kg/hm^2和368.7kg/hm^2。藏异燕麦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8.
Na2CO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不同浓度Na2CO3处理同德小花碱茅幼苗,7d后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3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以研究Na2CO3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Na2CO3胁迫下,同德小花碱茅幼苗Ci基本保持不变,Pn、Tr有所促进,水分利用率有所增加;随着Na2CO3胁迫浓度的增加,Gs、Tr、Pn、Ci均受到抑制,而WUE增大。同德小花碱茅对Na2CO3耐受的极限浓度为1.2%。  相似文献   

9.
对当地野生草种麦宾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麦宾草在海拔高度3 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在栽培条件下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长,栽培当年高度可达到16.0cm,盖度达到60%,第2年株高可达到110cm,盖度达到96%;栽培当年干草产量为1 266.8kg/hm2,第2年、第3年和第4年的干草产量分别为7 959.4kg/hm2,6 462.4kg/hm2,5 244.1 kg/hm2,种子产量分别为1 000.2kg/hm2,880.6kg/hm2,790.5kg/hm2。该草种是适合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也是高寒草甸地区建植高质量的生态型或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的优良草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常供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4种水分处理对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和中苜一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做抗旱栽培研究,对其栽培后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状况及水分利用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牧草均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在重度干旱处理下,两种牧草的出苗率、水分利用率均较高。中苜一号紫花苜蓿在重度干旱下生长状况较好,同德小花碱茅在中度干旱条件下生长状况较好。中苜一号紫花苜蓿较同德小花碱茅抗旱性强。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灌溉可促进白三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在盛花期保有较高的土壤含水量,满足白三叶开花授粉对水分的需求,提高种子产量。在各试验处理中,盛花期冬春灌处理白三叶盖度90.50%,冠层高度13.50cm,地上干物质产量1269.09g/m^2,地下干物质产量507.64g/m^2,单位面积枝条数3012枝/m^2,枝条花序数3.29个/枝,花序小花数96.25个/花序,种子产量578.10kg/hm^2,高于其他处理,但与春灌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冬灌及对照处理间除单位面积枝条数及每枝条花序数差异不显著,其余各项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三江源区的"黑土滩"退化草地上,以当地野生驯化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cv. Qinghai)、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Keng cv. Qinghai)、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 cv. Qinghai)、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L.) Prarl)和西北羊茅(Festuca kryloviana Reverd.)为种源,设人工调控和对照2组处理,每组处理6个混播组合,探索不同草种组合和调控措施下人工群落的生产力与稳定性.2006-2008年试验表明:人工调控各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合群落中禾草植物量第2、3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合高1倍和2倍以上,群落结构和稳定性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品种搭配下,混播组合群落的高度、盖度和植物量高于垂穗披碱草单播群落,第3年的群落植物量和禾草植物量比例均高于单播群落,随着组合草种增加,混播群落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增强,群落中禾草与杂类草的竞争力显著增强,群落稳定性提高;综合比较,初步确定以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西北羊茅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为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建植混播人工草地的合理组合.同时,合理的草地管理有利于提高人工草地的生产力,延长草地利用年限.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省境内的糙毛鹅观草、直穗披碱草、林西直穗鹅观草、同德贫花鹅冠草、加拿大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吉农无芒雀麦8个牧草品种饲草的能值、消化能、代谢能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个牧草品种饲草营养成分具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高和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其能值差异不大。糙毛鹅观草、直穗披碱草、林西直穗鹅观草、同德贫花鹅冠草4个牧草品种的消化率低于其他4个牧草品种。同德小花碱茅代谢能最高,为(8.91±0.20)MJ/kg;糙毛鹅观草代谢能最低,为(6.37±0.20)MJ/kg。从研究结果来看,营养成分结构和能值等的特点均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对果洛州玛沁县野生草种发草进行了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草在海拔高度3800m左右的果洛地区人工栽培条件下第2年起能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天数为130d;栽培当年生长缓慢,第2年起生长迅速,第3年长势达到高峰,株高可达81.6cm,盖度达到98.0%,越冬率达到99.0%,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分别为4426.2kg/hm^2和482.8 kg/hm^2,表现出了良好的生态性能和栽培性能;发草叶量丰富,适口性好,适合刈牧兼用,喜潮湿地带生长,可作为高寒草甸(尤其是高寒沼泽草甸)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和先锋草种。  相似文献   

15.
在祁连山区的大通河上游对梭罗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利用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同德小花碱茅作为对照,进行3年的栽培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梭罗草能在祁连山区海拔3700m的地区正常完成生育期,生育期为95d,较对照明显早熟,梭罗草的株高低于对照品种,栽培第2、3年,梭罗草牧草产量与种子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认为梭罗草在祁连山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较好,通过驯化选育可作为该地区适宜栽培草种。  相似文献   

16.
四份披碱草属牧草在同德地区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份披碱草属牧草材料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从生育期、产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生产性能评价,为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种子生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四份材料在同德地区均能安全越冬,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各材料在生长第二年产量最大,青牧1号老芒麦和同德老芒麦在同德地区产量表现较高,其在第二年鲜草、干草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6500.2 kg/hm2、44894.6 kg/hm2、908.7 kg/hm2和35500.2 kg/hm2、10924.0 kg/hm2、902.4 kg/hm2.且这两个品种叶量丰富,是饲喂家畜的优质牧草.四份披碱草属材料适宜在海拔3200m左右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大通河上游16种多年生禾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大通河上游地区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以丰富人工草地的建植、快速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于2012年引进了适于青藏高原栽培的16种禾本科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与综合评价。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虉草不能越冬,其余15个牧草品种能安全越冬;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无法完成生育期,其余12个牧草品种能完成生育期。2013-2014年青牧1号老芒麦地上植物量最高,为479.13 g/m2,阿坝披碱草次之。阿坝披碱草种子产量最高,为98.30 g/m2。梭罗草营养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品种。将高度、地上植物量、地下植物量、草籽产量、粗蛋白含量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为:阿坝披碱草、垂穗披碱草、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短芒披碱草综合价值高,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同德小花碱茅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0、0.2%、0.4%、0.6%、0.8%、1.0%、1.2%、1.4%)处理下同德小花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 cv.Tongde幼苗生理指标的测定,定量分析其抗盐特性。结果表明,NaCl处理后,同德小花碱茅叶片中的相对含水量和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且对照与低程度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与高程度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同德小花碱茅是一种耐盐性较强的牧草,适宜盐碱地改良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肥各按4个水平完全组合、形成64个处理,进行了燕麦施肥试验,结果不同水平氮、磷、钾的燕麦种子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水平磷、钾的燕麦草产量差异显著。氮、磷、钾用量分别为50kg/hm~2、65kg/hm~2、105kg/hm~2时燕麦种子产量达到最大,分别为5000kg/hm~2、5095.5kg/hm~2、5069.4kg/hm~2;磷、钾用量分别为135kg/hm~2、135kg/hm~2时,燕麦草产量达最大10902.8kg/hm~2和10295.1kg/hm~2。氮、磷、钾的最大农学利用率分别为:40.28,28.85和24.07,分别出现在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分别为50kg/hm~2、65kg/hm~2、75kg/hm~2时。  相似文献   

20.
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cv.Qinghai)栽培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生长年限草地的地上、地下植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栽培草地地上总植物量在生长第二年达到最高(633.95g/m2),随生长年限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优势种青海草地早熟禾的植物量也呈下降的趋势,生长2年的青海草地早熟禾植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生长年限的草地(P0.05),生长到第10年,青海草地早熟禾植物量的变化趋于稳定。生长2年和4年的草地其他禾草的植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到第5年,其他禾草的植物量为232.63g/m2,与生长2年、4年和10年草地的差异显著(P0.05),与生长9年草地差异不显著(P0.05)。杂类草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不同生长年限青海草地早熟禾栽培草地的大部分地下植物量分布在地表0~10cm处,除40~50cm土层外,生长2年草地的地下植物量均大于其他生长年限的栽培草地;不同生长年限的青海草地早熟禾栽培草地地下植物量的分布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地下/地上植物量比值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