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凯1493是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青海省民和县种子站选育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JL906是从早熟材料群体中选育的中早熟自交系,父本JD15是用国外血缘的杂交种选育的二环系。2012—2016年在参加青海省春玉米水地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2016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种植金穗3号、登海1号的玉米早熟区推广种植,从出苗到成熟需≥10℃有效积温2500℃以上地区覆膜春播单种。  相似文献   

2.
<正>1品种选育石玉9号原组合名称为石玉5502,是石家庄市农科院玉米室2001年用外引系海55做母本、自选系W 3146为父本杂交后,经过多年试验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开始参加河北省夏玉米品种试验,2008年4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8010号;定名为"石玉9号",准予在河北省夏播玉米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金顿302是由甘肃省酒泉市博世裱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应用传统选育方法和育种技术,成功选育了特性表现优良,综合性状稳定的玉米自交系,又应用先进科学的自交系特性分析和测配方法育成了高产、优质、特早熟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5~2007年参加甘肃省早熟品种审定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甘审玉2008012)。特早熟玉米金顿302的选育成功,解决了高海拔地区或积温在2200—2500℃左右地区玉米品种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解决了西北地区早春作物收获后的夏播玉米品种问题,实现了西北地区一年两茬种植,改变了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后的弃荒历史。  相似文献   

4.
延单21号是1994年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杂交选育的极早熟高产高抗优质玉米杂交新品种,2001年4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推荐为极早熟区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延单28"是2010年由延边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2017年3月经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组合为YB28-2×NKY35-6,适宜在吉林省、黑龙江省等东北地区中早熟玉米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400℃左右;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多抗的特点。在2015和2016年10点次的吉林省区域试验中,"延单28"的产量为10 596.0~13 845.0kg/hm~2,平均产量12 265.3kg/hm~2,比对照"吉单27"增产8.8%。  相似文献   

6.
邯818是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棉花品种邯256为母本,中早熟、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邯6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棉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突出,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6002号),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7003)。对邯81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主要栽培技术和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概述,并对早熟棉新品种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晋单67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X4889作母本,X3172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中早熟、抗病强、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广等优点,适宜在山西南部复播区和北中部春播中早熟区种植。2011年以来,在山西省应用推广9.48万hm~2,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垦单30是以佳117-2为母本、佳12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经2012~2014年区试试验、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黑龙江垦区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耐密、优质、高抗等特点,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3d,有效积温2200℃。在适应区种植每公顷产量12107.6kg,较对照克单10增产7.7%。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科学》1994,(5):199-199
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新玉4号新玉4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1978年选育的玉米三交种,具有早熟、丰产、抗旱、耐低温、抗倒伏等特点,是我国首次在海拔2000m以上旱作成功的优良品种。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8年3月予以审定并命名。目前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  相似文献   

10.
新玉31号(原代号9841)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玉米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种植,深受各生产单位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中早熟玉米品种绥玉7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春玉米品种绥玉7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玉米育种研究室以自交系合344为母本,以自交系8941为父本杂交育成,1998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08 d,需≥10℃积温2 240~2 300℃,具有产量水平高、抗病抗逆性强,子粒商品品质好,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2005年推广面积为17.4万hm2,累计推广面积达66.7多万hm2,已成为北方早熟春玉米区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临稻19号是2000年临沂市农科院以中部67为母本、镇稻9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抗病、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在鲁北沿黄稻区、临沂、日照库灌稻区及济宁滨湖稻区示范推广种植,也可在黄淮同生态稻区示范种植。2012年6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鲁农审2012023号"。  相似文献   

13.
福莱2是吉林市福莱特种子有限公司以自选系G677为母本、以自选系G6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1-2012年进行产比试验,2013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预备试验,2014-2015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区域试验,2015年参加吉林省早熟组生产试验。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审玉2016013)。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宜吉林省、黑龙江省玉米早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巴麦13号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与巴彦淖尔兆丰种业粮食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和赤峰等地种植。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参加2016年国家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兴农5号是内蒙古兴农种业公司开发的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经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推广。2015年审批委员会和2016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该品种因其抗旱性、早熟性、抗逆性而为农民所认可。抗病虫害,产量高,品质优良。现将试验种植情况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桂春16号是以高蛋白、抗倒、耐阴、抗病性强的桂春3号为母本,矮秆、早熟、分枝结荚多的优良春大豆品种柳豆3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目前广西育成的第1个高油春大豆品种。桂春16号具有高产稳产、蛋白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矮秆中早熟的特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合与甘蔗、木薯、玉米等作物间套作,适宜在广西春大豆产区推广种植。介绍了桂春16号的选育目标、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进一步推广运用该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甘玉早803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系GZ89为母本、GZ70为父本育成的极早熟玉米杂交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旱作玉米极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9 093.0 kg/hm~2,比对照品种德美亚2号增产5.6%。籽粒含粗蛋白99.9 g/kg、粗脂肪52 g/kg、粗淀粉713.3 g/kg、赖氨酸2.6 g/kg、容重794 g/L。属优质玉米,高抗丝黑穗病。可在甘肃极早熟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楚粳25号是云南省楚雄州农科所根据滇中高原自然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现状,用高产品种楚粳17号作母本,稻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合系24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良种。试验示范表现早熟、品质较好、抗逆性强、产量较高,于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该品种适宜于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省外相似生态类型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陕科6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科6号是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用自选系dx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 500℃左右,在陕西夏播生育期98d,适宜种植密度4 000-4 500株/667m2;适宜种植区域: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强业8号是由山西德育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耐密、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80069),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种植。通过对强业8号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的总结,有利于该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