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畜禽业》2016,(9)
正该病在曲靖市较常发生,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发,一般多发于16~25日龄的雏鸡,感染1周龄雏鸡极为少见。笔者接诊了一起8日龄雏鸡发生法氏囊病例,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20日曲靖市麒麟区郊区某养殖户购入3 700只土杂鸡,饲养到3日龄时突然死亡70多只,4日龄死亡90多只,养殖户认为是药物  相似文献   

2.
对PIC父母代母猪、LY洋二杂母猪和本地土母猪3种不同品种母猪的繁殖性能观测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母猪的平均情期受胎率无显著差异,产仔数排序为:PIC父母代母猪>本地土母猪>LY洋二杂母猪;仔猪哺育成绩排序为:PIC父母代母猪>LY洋二杂母猪>本地土母猪;经济效益排序为:PIC父母代母猪>LY洋二杂母猪>本地土母猪。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在近来的临床诊疗中发现,土杂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并且常用药物对其极不敏感,是当前土杂鸡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2010年1月10日,东至县木塔乡某鸡场来中心就诊,称其饲养的6000只15~28日龄的土杂鸡出现拉黄白稀便,轻微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发病已有5d左右,曾用过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抗病毒药物,效果不明显,平均每天死亡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5,(6)
土杂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土杂鸡品种优良、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合在山地、林地、果园放养。綦江区分为山地和丘陵两种地貌类型,山地占67.6%,丘陵占32.4%,具有养殖无公害优质土杂鸡良好的自然资源。文章采用两种方法饲养土鸡,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后期采用放养的土杂鸡不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社会效益上都优于舍饲的土杂鸡。  相似文献   

5.
胡丽 《畜禽业》2007,(6):34-34
<正>在打造“绿色产业之乡”建设畜牧业主导产业中,我县实施优质家禽基地项目,突出肉禽饲养。2006年存栏家禽186.7万羽,出栏249.57万羽,肉用仔鸡的比重越来越大,其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运用也愈显重要。现就我县实施肉用土杂仔鸡饲养管理技术谈谈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山地鸡养殖是将脱温鸡散放于林间空地、荒坡、果园、空闲地等自然环境中。让鸡自由采食青草、昆虫、树叶、蚯蚓等天然饲料,在此基础上补给予玉米、小麦、杂糠等,形成半牧半饲养殖模式。从养鸡场地的选择,鸡舍和围栏的搭建,雏鸡饲养管理,生态鸡的养殖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靳军 《畜禽业》2008,(2):71-72
<正>雏鸡法氏囊病并发新城疫病,近几年在我县流行趋于严重,尤其在5月1日以后春季育雏高峰开始一直到10月初,主要危害农户散养本地杂鸡和肉仔鸡,疫源地是各孵化小厂。1流行特点鸡法氏病主要发生于3~7周龄的本地杂鸡和3~5周龄的肉仔鸡,本病的潜伏期1~3d,突然发病,病程1周左右,感染后当天即发生死亡,如不采取  相似文献   

8.
土杂鸡,是指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条件下长大的地方种鸡。相较于"洋鸡"而言,土杂鸡的生产性能较低,但其肉质更加鲜美、营养,土鸡蛋的品质也更优良,更受大众欢迎。就土杂鸡养殖期间的营养管理和病害防治措施做了几点阐述,以供参考,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田建林 《畜禽业》2012,(8):20-22
<正>雏鸡饲养管理、综合防疫的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鸡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和综合防疫,提高雏鸡的育成率,才能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仕凡 《畜禽业》2011,(6):17-18
<正>做好雏鸡的饲养管理,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及成活率。进而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的关键。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将育雏舍整修并打扫干净,备好育雏工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然后进行消毒,可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  相似文献   

11.
黎达真 《畜禽业》2009,(9):44-46
以土杂母猪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对影响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提高的精子活力、输精量及输精次数进行探讨。结果,杜洛克公猪精液精子活力达0.7以上,有效精子数达30亿以上,输精量达30mL/次,2次输精时,土杂母猪人工授精受胎率和窝均产仔数达82.5%和12头以上,与本交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刘贵莲 《畜禽业》2011,(8):22-23
<正>肉杂鸡笼养技术是指将肉杂鸡苗通过育雏笼育雏后在蛋鸡笼中育成的一种养殖方式。我们借鉴蛋鸡笼养技术的成功经验,结合肉杂鸡生长的特点,实施了肉杂鸡笼养技术研究,探索出了  相似文献   

13.
王玉祥 《畜禽业》2007,(9):26-26
<正>现在,大多数的养鸡户都直接购买种禽场(公司)生产的刚出壳的商品雏鸡苗来饲养,如何做好雏鸡苗的选购和运输就成了养殖户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养鸡生产中,雏鸡苗的选购和运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好坏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在具体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陈洁 《畜禽业》2008,(2):79-80
<正>多种疾病和应激都可能引起雏鸡的糊肛,雏鸡糊肛多发生在出雏3~7d的雏鸡羽毛脏乱,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粘稠,粘于肛门周围的绒毛上,严重的堵塞肛门为主要症状。雏鸡常因肛门被堵,排便困难而发出尖叫声,病程后期可因衰竭而死亡。在育雏过程中雏鸡糊肛症是常见的病症,虽然危害性较小,但如果对本病重视不够或不及时防治,就会生长缓慢而延长  相似文献   

15.
粱红  谭帮志 《畜禽业》2008,(1):52-53
<正>纯外血杂交猪种以其生长快速,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等优良性状,较本地猪种或土杂猪种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DLY仔猪市场价比含本地猪血缘的二元或三元杂交仔猪高出1~2元/kg,肥猪高0.5元/kg左右。饲养外种母猪生产一窝商品仔猪较土  相似文献   

16.
<正>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人们对雏鸡进行人工育雏,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其后鸡的生产性能(蛋鸡的产蛋性能、肉鸡的产肉性能)。因此,人工育雏是养鸡生产中关键的第一环节,但雏鸡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方面的影响,就此雏鸡人工育雏成败诸多原因与各位同行进行分析探讨,敬请同行指教。人工育雏成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因素,即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吴建平 《畜禽业》2011,(10):12-13
农村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农村养鸡业也得到了恢复和迅速发展,但雏鸡死亡率相对较高,经济效益不显著,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怎样提高雏鸡成活率是养鸡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养鸡成败的关键。为帮助广大养殖户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从地址选择、鸡舍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影响雏鸡成活率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探讨,科学的提出了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综合技术措施,有助于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杨培学 《畜禽业》2007,(7):19-19
夏秋季节在我县海拔1700m、2200m、2700m3个海拔带进行土杂鸡生态养殖试验,结果是3个海拔带成活率平均98.5%。120日龄平均日增重海拔2700m较海拔1700m、2200m少增重1.0g、0.9g,对120日龄体重进行方差分析,3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平均为1:3.3,只平获利7.8元,说明夏秋季节土杂鸡在不同海拔带生态养殖,能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黎业勇 《畜禽业》2007,(7):24-25
对提高雏鸡的育成率进行分析和综述。认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要从几方面入手:保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和湿度;控制好饲养密度;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保持正常的通风换气;搞好卫生和消毒;选择优质的雏鸡;做好雏鸡的饮水与开食工作;做好雏鸡防病、驱虫和药物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培育好山地雏鸡是关系到散养山地鸡成败的关键,近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和资源优势,在脱温户中采用山地雏鸡适时脱温综合技术措施,使雏鸡成活率由应用前的95%上升到98%以上。主要是:1规范脱温室的建设脱温室要保暖、干燥、通风。为节约成本,可利用闲置房舍改造扩建或新建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