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玉溪市低热河谷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规律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此区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5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7月达到高峰。同时,不同海拔不同作物桔小实蝇发生危害也不同,为桔小实蝇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气候因子和寄主植物对苏州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揭示苏州桔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以及影响其变动的主要成因。[方法]通过对苏州梨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监测,分析气候因子和寄主植物对该种群变动的影响。[结果]在苏州地区,梨园桔小实蝇成虫种群增长为单峰型,成虫种群高峰期为9、10月,11月份至翌年5月份,桔小实蝇成虫种群数量最低。影响梨园桔小实蝇的气候因子有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降雨量、月降雨天数及寄主等,其中月平均气温及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月降雨天数以及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枣是当地桔小实蝇最喜好的寄主水果。[结论]该研究为全面认识江苏省桔小实蝇发生规律提供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及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了解其在特定区域内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2013年,在贵州兴义混合果园采用桔小实蝇专用雄性外激素进行全年诱捕,对当地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就寄主植物、主要气候因子对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桔小实蝇在兴义常年发生,年度间无差异(F=0.013,P=0.911);1~4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5月开始迅速上升,于7~9月形成种群高峰,最高的2013年9月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到1861头,10月种群数量迅速下降,至年底仍能稳定诱捕到桔小实蝇.结合生物统计软件综合分析表明,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和寄主植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因素.[结论]桔小实蝇种群在兴义的年度变动受寄主植物和温度、降雨、平均水汽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强度、影响方面和主要时间不同,各因素间也相互影响,这些作用和影响形成综合效应,共同塑造、形成了兴义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基本模式.每年7~9月是兴义桔小实蝇自然种群数量最大的时期,生产上应密切关注此时的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潞江坝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6~2007年连续2年在云南潞江坝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对气温及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于7月形成1次种群增长高峰。潞江坝全年气温变化处于桔小实蝇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全年发生的主要原因。芒果、龙眼、番石榴、柑橘等是桔小实蝇在潞江坝的主要适宜寄主,其挂果期和产量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另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指导云霄县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的防治工作,2017—2018年对该地区枇杷果园及混栽果园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了气温、降雨量和寄主等因素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云霄县周年温度条件总体上适宜桔小实蝇生存繁殖,枇杷果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种群数量消长曲线为双峰型,即在一年中有2个种群高峰期(5月和9月),在月平均低温在15℃以下的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早春(3月)和月平均高温在33℃以上的夏季(7—8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减少;云霄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较多的降雨导致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较低;寄主水果成熟期的交替出现保证了桔小实蝇的食物供应,4—5月和8—9月集中成熟的多种寄主为桔小实蝇的大量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使种群数量迅速增长,形成种群高峰;混栽果园(枇杷+柑橘)与单一种植果园(枇杷)监测到的桔小实蝇种群动态年消长情况基本一致,但混栽果园的桔小实蝇发生量更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云南省河口县桔小实蝇变化动态,进一步揭示云南全境范围内桔小实蝇发生规律及为当地制定桔小实蝇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甲基丁香酚于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开展了监测,并对数量变化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河口地区除2月未见到外,其它月份均有发生,其中12月—次年2月,桔小实蝇种群较低,3月以后种群数量逐渐上升,6—7月份达到最高峰,8月以后逐渐下降。这一数量变化与气温、降雨量和月雨日数等气象因子密切相关。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温是影响种群变动的主要限制因素,且月平均最高温是间接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指标,月雨日数能直接影响到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月日照时长对月平均最高温的变动影响极大,进而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主要成分分析表明,温度指标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0.258%;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影响河口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温、月雨日数和月日照时长。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和降雨,多种气象因素及寄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综合因子。  相似文献   

7.
于2007-2008年连续2 a采用性诱剂诱捕法,对云南柯街地区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象因子及寄主植物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柯街地区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且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7月或8月。相关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平均最高温度、月降雨量等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等结果揭示,温度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因子。当地寄主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挂果时间长,为桔小实蝇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桔小实蝇在云南镇康的种群动态特征,制定其防治对策,于2007-2008年在该地区通过性诱剂诱捕,对桔小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象因子及寄主植物对种群数量变动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桔小实蝇在镇康全年发生,冬季种群数量较低,夏季种群数量高,且种群增长呈单峰型,高峰期出现在6月或7月.相关分析表明,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最低温度、月降雨量和日照数等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当地寄主种类多,种植面积大,挂果时间长,为桔小实蝇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甲基丁香酚引诱剂和采集落果等方式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成虫种群发生动态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的种群动态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8月的中旬,诱捕到的数量为43.24±19.93头/瓶和33.82±5.19头/瓶,日间温度与其种群动态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丽莲  杨林楠  杨仕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51-6252,6268
[目的]研究影响桔小实蝇种群变动的显著影响因子。[方法]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云南建水县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及影响其发生的气象因子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最后通过云南建水县2004~2006年数据对回归模型进行回检。[结果]影响桔小实蝇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为相对湿度、月最低气温和降雨量。[结论]该研究为桔小实蝇发生时期、发生量以及发生高峰期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广东罗定市太平镇和罗镜镇利用性引诱剂对橘小实蝇进行了全年种群动态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已在罗定大量发生、为害.该虫数量4-6月开始迅速上升,6-9月份是发生盛期:10月份虫口密度逐渐下降,12月到翌年2月份种群数量很低.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芒果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芒果的重要害虫之一。试验利用性引诱剂对芒果园桔小实蝇的全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分析气象因子与其种群数量变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芒果园桔小实蝇雄虫种群数量一年有2个明显高峰,2月为短时高峰,3月种群活动有所下降;5月开始数量逐渐升高,至8月达到高峰,9月开始逐渐下降,到12月至1月为发生低谷。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气象因子显著影响桔小实蝇雄虫的数量,主要受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双版纳州桔小实蝇、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种群动态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至2003年连续3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龙和打洛,用Steiner诱捕器和Mcphail诱捕器内加各种引诱剂和诱饵诱集各种实蝇,严密监测实蝇种群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实蝇在西双版纳常年发生。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属于绝对优势种,瓜实蝇(B.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B.tau)次之。3个诱集点实蝇种群动态基本一致,种群数量发生高峰期集中在5月底至7月初,从5月初至6月中旬,田间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保持较高的种群数量,9月以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分析表明,3个诱集点诱集的实蝇种群数量差异不大,年度间的种群数量变化较小。芒果和龙眼是当地实蝇喜好的寄主水果,其种植面积、挂果期和产量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动影响较大,是影响该地区实蝇种群变动的又一主要因素。此外,气温、降雨等也影响西双版纳实蝇种群数量的变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诱捕的方式对云南省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变动规律进行了全年监测,并就气候因素对当地橘小实蝇种群变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内橘小实蝇可常年发生,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相对较低,5月以后种群数量开始增长,至8月达到高峰。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降雨量、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高温和最低温是影响5—10月元江县芒果园橘小实蝇种群数量的关键因子;相对空气湿度、风速、平均日照时数、月极端最低温则是影响11月至翌年4月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5.
柑橘小实蝇是一种检疫性的杂食性害虫,弄清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动态及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还可以为制定综合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台州市黄岩区被柑橘小实蝇为害最为严重的五种水果种植区,研究柑橘小实蝇在五种主要寄主(柑橘、杨梅、梨、葡萄和枇杷)上的种群动态,并分析了影响其种群动态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柑橘小实蝇的种群动态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与寄主成熟期有关。温度和降雨是影响其种群动态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与子代生长发育的关系,为石榴桔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禄子、光颜、沙子、酸甜和厚皮5个石榴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桔小实蝇成虫在不同石榴品种上的着卵量和幼虫取食5个石榴品种后的发育历期、化蛹进度、成活率等相关生长发育参数,分析桔小实蝇对不同石榴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及其幼虫的取食适应性。【结果】桔小实蝇偏好在禄子和光颜品种上产卵,在两者果实和果粒上的着卵量分别为30.50、92.00粒/果和39.75、87.75粒/果;在2个品种上的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较短,分别为10.57、11.97d和11.53、10.03d;化蛹进度更快且蛹重更重,蛹重分别为9.65和9.12g;化蛹率和羽化率更高,分别为90.00%、67.50%和91.67%、81.67%。【结论】桔小实蝇对石榴不同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存在明显差异,石榴品种的果皮和气味对其产卵选择有影响,且桔小实蝇产卵选择性与其子代生长发育适应性相关联。在桔小实蝇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优先选择种植桔小实蝇不喜产卵和不利于其子代生长发育的酸甜和厚皮品种,可有效抑制桔小实蝇田间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线粒体DNA(mtDNA)序列分析技术,选用长为690bp的COⅠ基因序列作为目的基因,通过对福建厦门、海南儋州、四川攀枝花、广东肇庆、云南思茅和上海宝山、嘉定、浦东、青浦、松江在内的共10个地理种群的122条橘小实蝇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和单倍型网络进化分析,揭示上海地区橘小实蝇的种群遗传结构和扩散规律。结果表明:橘小实蝇松江种群主要来自于云南思茅种群,另一部分来自于广东肇庆种群和上海嘉定种群,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较云南思茅种群和海南儋州种群等更为原始的其他种群;青浦种群主要来源于云南思茅种群,另一部分来源于福建厦门种群和上海嘉定种群;宝山种群主要来源于云南思茅种群,另一部分可能来自于上海松江和广东肇庆;嘉定种群主要来源于云南思茅种群,另一部分可能来自于上海宝山;浦东种群主要来自于云南思茅种群和上海嘉定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