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质地剖面分析(TPA,Texture profile analysis)已成为食品行业中多类产品质地特性的通用测试方法。以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葡萄为试材,采用物性分析仪的TPA模式测定葡萄果实的质地指标,根据质地指标来筛选TPA模式的最佳测定参数(不同的测中速度、压缩停顿时间、形变程度)。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规格大小的葡萄基本品质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不同品种的葡萄在TPA测试时不同参数对测试结果影响较大,故选择测中速度为2mm·s~(-1)或3mm·s~(-1),停顿时间为2s或4s,形变程度为35%,作为葡萄果实TPA模式评价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2.
果肉质地是葡萄果实商品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内外葡萄育种者关注的重要育种目标之一。为探明我国葡萄主要品种的果肉质地特点,应用质地多面分析法对290份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葡萄种质果肉质地进行了鉴定评价,分析各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提取了主成分因子。结果表明,290份不同种质间果肉质地参数表现各异,整体上,鲜食葡萄果肉质地硬度高于酿酒葡萄和制汁葡萄,鲜食葡萄中欧亚种种质高于欧美杂种和其他种类。通过比较分析不同葡萄种质果肉TPA参数,硬度与咀嚼度、弹性与黏聚性、弹性与回复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均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对葡萄果肉质地的贡献率达到95.79%,弹性和硬度对果肉质地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反映葡萄果肉质地的重要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耐贮质地葡萄种质和促进葡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磴口华莱士蜜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其采后果实质构特性、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变化及相关性分析.选用成熟度一致的果实随机分为2组,放置于常温(28℃)和低温(6℃)条件,每隔1 d进行感官评定,常规理化指标检测、质地多面分析(TPA)及整果穿刺试验.结果显示,低温贮藏能有效减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的下降,有效...  相似文献   

4.
以“徐香”“红阳”“金丽”“华特”和“晚绿”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穿刺试验和质地多面分析(TPA)2种测试方法,测定5个猕猴桃品种贮藏过程中的质构参数,分析各质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取主成分因子,以期为评价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采后质地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收期,“徐香”硬度、内聚性、黏着性、咀嚼性、胶着性等质地参数值最大,“红阳”“金丽”次之,“华特”“晚绿”各质地参数值较小。可食期,不同品种猕猴桃各质地参数均发生了显著性下降,但变化规律也有差别。该时期“华特”果实9个质构参数变化幅度均最小。过熟期,“徐香”“红阳”“金丽”果实各质地参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华特”果实质地参数值依旧最大,而“晚绿”果皮硬度、果肉硬度、黏着性始终最小,质地最差。相关性分析表明,穿刺质构参数(果皮硬度、果肉硬度、黏着性)与TPA质构参数(TPA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胶着性、回复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果肉硬度和内聚性、咀嚼性和弹性、胶着性和黏着性分别作为猕猴桃采收期、可食期和过熟期果实质地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分析稻草、废棉、棉籽壳、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r)菌渣、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5种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子实体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草菇子实体总体风味的贡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香气影响较大的挥发性香味成分,通过综合评价指数(general evaluation indexes, GEI)对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进行评价,采用感官评定法验证分析草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中共检测出3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共有的化合物为26种,主要是芳香族和烯烃类、醛类化合物,其次是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通过对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异戊醛、己醛、1-辛烯-3-醇、甲硫醇、2-戊基呋喃、二甲基硫醚对草菇子实体香气影响较大。GEI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栽培的草菇子实体香气差异显著,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优,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香气品质最差,感官评定结果与构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评价模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脆肉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果实不同部位质地性状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方法】以脆肉梨品种‘华酥’和‘圆黄’为试材,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穿刺试验,测定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等7个质地性状。【结果】各质地性状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果实萼部、中部和梗部3个部位的质地性状均存在差异;除黏着性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差之外,果肉脆度、果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首次明确了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质地性状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脆肉梨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性状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脆肉梨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果实不同部位质地性状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方法】以脆肉梨品种‘华酥’和‘圆黄’为试材,采用食品物性分析仪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和穿刺试验,测定果肉脆度、硬度、黏着性、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等7个质地性状。【结果】各质地性状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均发生显著变化,而且果实萼部、中部和梗部3个部位的质地性状均存在差异;除黏着性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差之外,果肉脆度、果肉硬度、弹性、胶黏性、咀嚼性和果皮硬度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首次明确了在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部位质地性状的变化规律,可以为梨适宜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质地多方面分析三个桃品种果实采后质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鲜食桃品种"脆保"、"艳保"和"大久保"为试材,采用质构仪质地多方面分析测试法(TPA),研究3个品种果实采后不同贮藏时间的质地变化。结果表明:在室温和低温2种贮藏温度下,3个品种桃果实的硬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粘附性、弹性、咀嚼性都随贮藏时间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脆保""艳保""大久保";内聚性变化相对比较平缓。相关性分析表明,桃果实咀嚼性与粘附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二者与果实硬度间亦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弹性与硬度和咀嚼性之间均呈相反的线性相关关系,果肉内聚性值与其它参数值相关性较差。硬度、粘附性、弹性和咀嚼性可用于评价采后桃果实质地的变化,内聚性则反映了果实质地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鸭梨果实为试材,采用物性分析仪TPA模式在不同压缩速度和目标形变量下,测定鸭梨果实的质地参数,以优化TPA模式评价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TPA测定过程中,目标形变量对硬度、内聚性、弹性、粘附性、胶着性、恢复性、断裂性和咀嚼性等8个TPA参数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压缩速度对硬度和胶着性性影响显著(P≤0.05),对断裂性极显著(P≤0.01),对其它5个TPA参数影响不显著。选用1.0mm·s-1的压缩速度和20%的目标形变量作为鸭梨果实TPA模式下的测定条件,能够客观地反映鸭梨果肉组织的质地特征。  相似文献   

11.
通过质地剖面分析(TPA)测试法,探索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整果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并研究华红、华苹、寒富、红星、嘎拉、津轻等不同苹果品种整果的质地特性。结果表明:随贮藏期延长,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整果硬度、咀嚼性都呈下降趋势,黏附性、内聚性、回复性总体呈升高趋势,弹性变化不大;未套袋华红整果在室温贮藏后期质地特性方面的贮藏性能优于套袋果实。不同苹果品种整果质地评价实现了具体的数字量化比较,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可作为苹果整果质地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TPA试验测试苹果整果质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质地剖面分析(TPA)测试法,探索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整果在室温贮藏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并研究华红、华苹、寒富、红星、嘎拉、津轻等不同苹果品种整果的质地特性。结果表明:随贮藏期延长,套袋和未套袋华红苹果整果硬度、咀嚼性都呈下降趋势,黏附性、内聚性、回复性总体呈升高趋势,弹性变化不大;未套袋华红整果在室温贮藏后期质地特性方面的贮藏性能优于套袋果实。不同苹果品种整果质地评价实现了具体的数字量化比较,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可作为苹果整果质地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为试材,研究质构分析(TPA)测试条件对不同甜瓜材料质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程度对不同类型甜瓜果实质构参数有显著影响,压缩速度对果实质构参数影响较小,压缩程度为30%和40%时,果肉组织结构相对较完整,未受到较大的破坏,压缩速度为1mm·s-1、压缩程度为30%时4个TPA质构参数与感官评价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因此选择1mm·s-1的压缩速度和30%的压缩程度作为甜瓜果实TPA质构实验的测试条件,可以较客观地反映甜瓜果肉组织的质地特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3个典型不同质地苹果品种‘嘎拉’‘华月’‘富士’果肉流变特性的差异,以便为果实采后、贮运、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质构仪TMS-PRO对3个品种果实质地进行蠕变和应力松弛试验,建立苹果果实的蠕变特性四元件伯格斯模型(Burger’s Model)和应力松弛特性三参数的广义Maxwell模型,对蠕变和松弛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蠕变和松弛参数货架期变化趋势能够区分不同品种果实的流变特性组织结构差异。‘华月’TPA果肉硬度在货架期较‘嘎拉’和‘富士’下降最多,蠕变、松弛特性相关的黏性和弹性参数也都下降最快,‘嘎拉’次之,‘富士’下降最慢,这说明了苹果果肉硬度、弹性、黏性呈正相关。通过3个苹果品种蠕变、松弛特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反映了苹果果肉流变特性是弹性因子和黏性因子共同作用。研究结果为苹果贮藏、运输和加工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平菇"早秋615"为试材,将其栽培在花卉温室大棚闲置空间,通过对比生料栽培和熟料栽培2种模式下平菇子实体在大棚内的生长情况、产量等,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平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料栽培模式出菇时间较为集中,76d内子实体转化率为87.5%,子实体含水较多,受瘿蚊危害较重;熟料栽培模式出菇时间较为分散,76d内子实体转化率为71.9%,子实体含水较少,受瘿蚊危害较轻。按当地市场行情估算,生料和熟料栽培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分别为1.14万元/667m2和1.68万元/667m2。Bti农药防治瘿蚊幼虫的结果表明,5g/L是最合适的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16.
以平菇“冀杂26”为试验材料,采用氨基酸定量分析测定方法,研究源于不同梨木屑配方子实体的氨基酸种类及组成,对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比较,以期为高营养价值平菇的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种配方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配方1(梨木屑33%+玉米芯30%+棉籽皮30%+麸皮5%+石膏2%)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总氨基酸、药用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最高,化学评分CS最高。配方2(梨木屑63%+棉籽皮30%+麸皮5%+石膏2%)栽培平菇子实体的蛋白质氨基酸评分(AAS)最高,SRC值、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及生物价(BV)最大。配方3(梨木屑63%+玉米芯30%+麸皮5%+石膏2%)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最高,营养指数(NI)最大。配方4(梨木屑90%+麸皮8%+石膏2%)栽培的平菇子实体中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化学评分CS、营养指数NI与栽培配方原料中全氮、全磷含量负相关,与铁含量正相关;SRC反之。综上所述,梨木屑与不同原料复配对子实体氨基酸种类、含量及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以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为试材,采用GC-MS和HPLC-MS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化学成分的异同,以期为其不同传统功效和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GC-MS分析表明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具有共性成分,如乙基苯、正己醇、苯甲醛、顺式-3-正丁基-2-乙基四氢噻吩、2,6,10-三甲基十二烷、2,6,11,15-四甲基十六烷和2,6,10-三甲基十四烷,同时也具有许多非共性成分。3种不同发育时期子实体及其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丙酮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如下,菌蕾子实体中分别为亚油酸甲酯、亚油酸、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3,5,7,9,13-六甲基-11,15-二苯基-2,4,6,8,10,12,14,16,17,18,19,20-十二烷氧基-1,3,5,7,9,11,13,15-八硅五环[9.5.1.13,9.15,15.17,13]二十烷、油酸甲酯、2-萘-2-基丙烷-1,2-二醇;成熟子实体中分别为2,5-二甲基苯甲醛、亚油酸、二甲基癸氧基十六烷氧基硅烷、二十七烷、DL-阿拉伯糖醇、3-[(2,3,4,9四氢-1H-吡啶并[3,4-b]吲哚-1-基)甲基]环己烯-1-酮;老化子实体分别为顺式-3-正丁基-2-乙基四氢噻吩、二甲基(二十二碳氧基)丁氧基硅烷、二甲基癸氧基十六烷氧基硅烷、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2-甲基丙炔酸、3-甲基-3-辛醇。HPLC-MS分析表明3个不同发育时期粗毛纤孔菌子实体水提物的HPLC-MS图谱中出现5个共有峰,经鉴定为松柏醛、(Z)-乙酸-3-己醇乙酸酯、三棱酸、二羟基硬脂酸和黄葵内酯;各自也有特征峰,且老化子实体水提物的图谱中出现的化合物数最多。  相似文献   

18.
以‘华月’苹果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1)℃贮藏条件下,采用TPA测试和穿刺试验2种方法测定的果实质构参数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果实酸度与TPA测试硬度、咀嚼性、果皮硬度、最大模量、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即贮藏0~25 d期间,酸度逐渐减小,以上质构参数也呈减少趋势;与最大硬度时位移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随酸度的减少,最大硬度时位移呈增大趋势;同时与硬度、咀嚼性、果皮硬度、最大硬度时位移、最大模量、果肉硬度建立了多项式或线性函数的回归预测模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咀嚼性、最大模量、果肉硬度、果肉做功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贮藏期间,随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大,以上4个参数呈减少趋势。并建立了硬度、咀嚼性、最大模量、果肉硬度的多项式或线性函数回归预测模型。果实贮藏质地相关性状指标前2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9.219%,对各指标提取的信息很充分,可以作为评价‘华月’果实质地品质的主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采后枇杷果肉组织木质化现象,应用质构仪,采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方法,对洛阳青、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4个枇杷品种果实的采后质地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和0℃2个贮藏温度下,4个品种枇杷果实的硬度、黏着性、凝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都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而出汁率均明显下降;且4个品种枇杷果实在0℃冷藏40d转3d货架(20℃)后,各TPA参数增加更显著。4个品种枇杷果实各TPA参数与出汁率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而绝大多数TPA参数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证实TPA试验法可用于评价采后枇杷果实的质地变化。  相似文献   

20.
37个平菇菌株的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个国内平菇菌株,15个外引菌株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菌丝长速、子实体颜色、菌盖及菌柄形态等14个农艺性状,对各性状进行多样性及主成分分析,同时对8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平菇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0.393~1.961,国内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611,高于外引材料(1.397)13.28%。各性状间变异系数范围4%~75%,这两个极端值均出现在外引群体中。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14个性状,可以用7个主成分来概括,7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4.44%。各因子所代表的指标总结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3个因素。8个性状的聚类分析把37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子实体农艺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