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大豆新品种吉育209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9年以公交0503-2为母本、延-08-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8—2019年参加吉林省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42.8 kg·hm-2,比对照合交02-69增产6.8%。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4.5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交02-69平均增产6.9%。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00003。  相似文献   

2.
国审高油高产大豆品种石88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885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黄淮海夏大豆高油型品种。2015-2016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大豆中片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976.15 kg·hm-2,比对照品种邯豆5号增产4.9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87.05 kg·hm-2,比对照邯豆5号增产4.80%。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山宁23是以鲁豆12为母本,滑豆尖叶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2021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56。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黄淮夏大豆南片品种试验,2018—2020年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3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2.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7.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9%;粗蛋白质含量44.55%,粗脂肪含量21.19%;生育日数平均为95.5 d,比对照品种早熟1.0 d;籽粒圆形,大小均匀,顶土能力强,出苗速度快,适宜机械精量播种;株型紧凑,抗倒耐密,不炸荚,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和麦茬直播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山宁23的创制与育种体会,对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夏豆30是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190003。2016—2017年参加四川省夏大豆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153.4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29.7%;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109.6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6.8%。籽粒粗蛋白质含量50.1%,粗脂肪含量17.5%,属超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抗性鉴定结果:中感SC3、感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2019年参加四川省春玉米套作大豆品种适应性试验,平均产量1 555.80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10.4%,增产显著,适宜套作。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南夏豆46是由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2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豆20223003。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特殊类型套作大豆自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451.7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3.0%;2021年参加套作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62.05 kg·hm-2,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4.5%。籽粒粗蛋白质含量45.4%,粗脂肪含量16.7%,属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抗性鉴定结果:中感SC3、感SC7大豆花叶病毒生理小种。种皮黑色,是四川省第一个通过套作审定的黑皮大豆新品种。2021年参加四川省净作大豆品种展示比较试验,平均产量2 227.5 kg·hm-2,较对照南夏豆25增产9.2%,增产显著,适宜净作。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及类似生态区套作和净作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育76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育76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的高产早熟大豆新品种,2005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不但质优,而且在吉林省早熟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1.7%。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吉育397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于2013年以合辐08-1为母本,吉育2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95.8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4.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7.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02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豆20210025。吉育397为高油、抗病大豆品种,籽粒脂肪含量22.25%;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吉林省白城、榆树、延边、通化等大豆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吉育351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21年以合丰42为母本,以公交2003-308-10-1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大豆品种。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B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40.5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5%。2020年吉林省大豆科企联合体中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66.8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303增产6.0%。2年平均蛋白质含量38.86%,脂肪含量22.19%,为高油品种。该品种籽粒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百粒重为21.7克左右。经过两年的抗病接种试验,抗大豆花叶病毒Ⅰ号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Ⅲ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应区生育日数为123天左右,活动积温2 500℃左右。2021年4月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210026。  相似文献   

9.
长农38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吉农18为母本,九交989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品种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508.48 kg·hm~(-2),较对照品种(吉育86)平均增产4.4%。201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88.33 kg·hm~(-2),较对照吉育86增产2.3%,位列3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80013。其主要特点是高产、广适、抗逆性强,适宜在吉林省中部、内蒙古东部温和区、土默川及河套平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吉育303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稳产,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05.4公斤/公顷,比对照白农10增产9.3%。2014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4010。  相似文献   

11.
张丽亚  周斌  杨勇  叶卫军  张磊 《大豆科学》2019,38(3):499-500
蒙1301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06年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择和海南加代选育而成。蒙1301参加2016-2017年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048.0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8%,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生育期106 d,单株有效荚数51.1个,百粒重18.5 g,籽粒蛋白质含量45.26%,脂肪含量19.07%,最佳种植密度为22.5万~27.0万株·hm-2,在中高肥力田块中易获高产。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新品种吉育83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育83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应用具有国外血缘的新品系作为亲本选育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具有高油、高产、抗病、广适等特点,在吉林省早熟组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2.0%。介绍了吉育8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大豆新品种,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方法,通过杂交聚合优良性状与基因,特别是优质、高产性状与基因,经过多代选择与培育而成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该品种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100 cm,白花,尖叶;蛋白质含量41.84%,脂肪含量19.24%,中抗灰斑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85.3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65.0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26增产9.7%。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5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中部种植。  相似文献   

14.
吉育205系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早熟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高油、抗倒伏、抗病。2013—2014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75.9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12.0%。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39.3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绥农28平均增产13.2%。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中上等肥力土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石豆12号是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石豆1号为母本,汾豆6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84.0 kg·hm~(-2),较对照冀豆12增产6.22%。2016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29.7 kg·hm~(-2),较对照冀豆12增产4.91%。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石豆12号的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抗逆高产大豆新品种石88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885是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石豆1号为母本,化诱5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2014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70.5 kg·hm~(-2),较对照冀豆12增产2.78%。2015年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14.5 kg·hm~(-2),较对照冀豆12增产6.06%。2016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石885的主要特点是抗病、高产、抗倒伏,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吉林省大豆单产水平,选育适合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2003年以吉育53为母本、吉育6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育成大豆新品种吉育201。2011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吉育20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2003年以美国品种A1900为母本、日本品种suzumaru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单粒传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原代号为公交2003-305,其主要特点是超高油(25.31%)、高产和早熟。该品种于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吉审豆2012011。2009—2011年区域试验3年平均产量2 873.1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7%。3年区域试验有9个点次表现增产,3个点次减产,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黄淮海和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主要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7的抗性大豆品种,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安徽分中心以郑97196为母本、科丰29为父本进行杂交,结合MAS方法选育出抗花叶病毒SC7株系夏大豆新品种阜豆169。两年试验平均粗蛋白含量40.96%,平均粗脂肪含量19.4%。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BARCSOYSSR_02_0631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SC3和SC7株系均表现抗病。对8个大豆疫霉菌株均表现抗病。2019年生产试验产量2 668.0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9.43%。苗期耐渍,后期耐旱,抗倒抗病,落叶性好,不裂荚,高产稳产。于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豆20200001。此次MAS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大豆品系抗花叶病毒SC7相关位点的早期子代选择鉴定,不仅突破了时空条件的限制,而且避免了传统方法接种鉴定时传播花叶病毒的情况,减少了后续工作量,缩短抗病高产大豆品种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20.
吉育508是高产、高油、适应性广新品种。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5.7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0.2%;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87.2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3%。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83.4公斤/公顷,较对照品种吉育72平均增产5.5%。2015年1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