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蜈蚣的养殖     
蜈蚣的养殖辽宁省昌图县供销合作社李晓坤在动物分类学上,蜈蚣属于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蜈蚣属,蜈蚣种。在本种中,共有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少棘蜈蚣主要分布于湖北、江苏、浙江、河南等地,而多棘蜈蚣则主要分市于广西。蜈蚣体内含...  相似文献   

2.
饲喂肉狗要抓好五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中国中西部经济动物养殖与资源种类 (二)节肢动物门 6、甲壳纲的经济动物有:河虾、沼虾、河蟹等2目2科3种。 7、多足纲的经济动物有:少棘蜈蚣、多棘蜈蚣、膜棘蜈蚣、地蜈蚣、石蜈蚣等3目3科5种。 8、蛛形纲的经济动物有:东亚钳蝎、链蝎、藏蝎、沁全蝎、东全蝎、十条腿蝎、蜘蛛等2目2科8种。  相似文献   

3.
蜈蚣是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科的动物.体扁而细长,成体体长9~20厘米,宽0.5~1.2厘米.蜈蚣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治风毒疮肿、恶血聚积、小儿惊风和痉挛等,在国内外医药市场上需求量很大. 蜈蚣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各地均有分布,常见的有少棘蜈蚣(金头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mutilans)为药用蜈蚣,该种体形大,性温和,行动较缓,分布较广,适合人工饲养.  相似文献   

4.
蜈蚣,俗称“百脚虫”、“天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唇足纲,整形目,蜈蚣科,蜈蚣属,蜈蚣种。在本种中,有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数量以前者为主,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特征为红头,故又称作“金头蜈蚣”。蜈蚣体内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质)及蚁酸等多种物质。蜈蚣全身可入药,其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祛风镇痉,消肿散结,抗菌攻毒等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半身不遂、破伤风、抽搐痉挛、口眼歪斜、淋巴结核、毒蛇咬伤、疮疡、痔漏、秃癣等病。近年来发现有治疗恶性肿瘤的…  相似文献   

5.
蜈蚣又名天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蜈蚣货源不多,人工养殖蜈蚣是农村致富的一条门路。我国人工养殖的多是少棘蜈蚣,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蜈蚣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池要建在向阳通风,排风条件好而又比较阴湿、僻静的地方。养殖池可建在室内,亦可建在室外。养殖池用砖或石块等材料砌成,水泥抹面,池深80厘米为宜,池内壁四周用光滑无损的塑料薄膜粘  相似文献   

6.
(一)蜈蚣生活习性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相似文献   

7.
用皮下注射法首次测定了中国少棘蜈蚣粗毒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蜈蚣毒在较低浓度下对家蚕的心率有先刺激增 强、后抑制的作用;在较高浓度下则直接抑制。蜈蚣粗毒对5龄3日家蚕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3.4μg/头。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棘球蚴属扁形动物门,圆叶目带科,棘球属,是由棘球绦虫的续绦期幼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已确认有4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严重影响人类公共卫生及健康的两个虫种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它们分别引起囊型棘球蚴病和泡型棘球蚴病,呈全球性分布,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我国尚未发现[1]。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的一个铁蛋白(gi 95102694)的结构与功能。结果显示该分子具有典型的4螺旋束结构,保留了亚铁氧化酶中心的全部功能部位,由此推测其为家蚕的功能铁蛋白H亚基。将其与从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毒腺中获得的一个铁蛋白样变体比较,发现后者不仅因终止突变使C端被截短,也因多处错义突变丧失了保守的功能残基,由此推测其为少棘蜈蚣毒腺中表达的一个假基因产物。对产生该假基因产物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种危害严重的二类动物疫病-包虫病。包虫又名棘球绦虫,在分类上属棘球属,而棘球属又包含5个种,分别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在我国,主要分布的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病又称囊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又称泡型包虫病。包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西藏、四川、  相似文献   

11.
棘球蚴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严重影响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属扁形动物门,圆叶目带科,棘球属,有4种: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少节棘球绦虫(E.oligarthtus)和福氏棘球绦虫(E.vogeli)。我国主要以细粒棘球绦虫  相似文献   

12.
蜈蚣俗称“天龙”,又名“百足虫”,属节肢动物,唇足(多足)纲,蜈蚣目大蜈蚣科,种约30~40种。最常见的为少棘金头蜈蚣,还有平耳孔蜈蚣等。其躯体偏平而长,由22个同型环节构成,每节有一对附肢,体长约9~18厘米,宽5~11毫米,分头部和躯干部,头部红色或金黄色,身体黑绿色,头板杏仁形,窄端向前方突出。头板和第一背板金黄色,具有一对又细又长的触角,触角后有复眼(单眼四对和发达的爪及毒腺,最末一对附肢向后延伸呈尾状。 蜈蚣的第一对附肢变成毒颚,称为颚足,长有利爪和毒腺,既可用来捕食小动物又能螯人。人被螯咬后,毒腺里的毒液就迅速进入人体伤口,使被咬处红肿和剧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毒腺cDNA文库中克隆的肌球蛋白轻链2(MLC2)基因的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606 bp(GenBank登陆号为FJ262953),编码201个氨基酸,与家蚕(Bombyx mori)和野桑蚕(Bombyxmandarina)的MLC2等长,序列一致性达52%。3种MLC2都包含:1个同位且完整的EF-H功能域和Ca2+结合位,1个N端poly-lys基序及相同的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三级结构预测显示中国少棘蜈蚣MLC2的三维结构相似于乌贼(Loligo pealei)的同源模型,而家蚕和野桑蚕的则与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的MLC2一样类似于扇贝(Aequipecten irradians)的同源结构。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和野桑蚕MLC2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4.
棘豆草属耐干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强,在我省境内就有21种之多,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草地。引起羊中毒的棘豆植物主要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急弯棘豆和小花棘豆四种,其中前两种危害最为严重。棘豆全草都有毒性,该棘豆草在羊胃肠道中通过消化吸收,产生的生物碱能使破坏羊神经系统和消化机能,并使血浆中的Z—甘露糖甙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引起羊慢性中毒而死亡。对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经常遇到棘  相似文献   

15.
<正>棘豆草属于耐干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都很强,在青海省境内就有21种之多,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草地。危害羊中毒的棘豆植物主要有黄花棘豆、甘肃棘豆、急弯棘豆和小花棘豆4种,其中前两种危害最为严重。棘豆全草都有毒性,该草在羊胃肠道中通过消化吸收,产生的生物碱能破坏羊神经系统和消化机能,并使血浆中的z-甘露糖甙酶的活性明显下降,引起羊慢性中毒而死亡。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  相似文献   

16.
镇海棘螈     
谢志浩 《野生动物》2002,23(1):30-31
在两栖动物中,蝾螈科棘螈属的种类较少,目前全世界只有2种,即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Chang)和琉球棘螈Echinotritonandersoni(Boulenger),分别分布于中国浙江、台湾和日本琉球群岛。琉球棘螈根据赵尔宓(1993)报道分布于台湾北部的Kwannon山,但台湾学者至今未获标本,因此本种在台湾的分布有待进一步证实。并根据繁殖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认为分布于中国广西、贵州、湖南和安徽等地的细痣 螈Tylototritonasperrimus…  相似文献   

17.
棘球蚴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棘球绦虫分为四种,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这两种在我国多见,集中于西部、北部的农牧地区。笔者对家畜棘球蚴病的病原及主要宿主、传播途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羊包虫病包括多头蚴和棘球蚴。多头蚴俗称脑包虫,是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羊脑内;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包括无头棘球蚴、人型棘球蚴及多房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羊的肝脏、肺脏,人亦可感染。多头蚴与棘球蚴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终未宿主的小肠内,其孕卵体节脱落后,随粪便到体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区畜禽绦虫和棘头虫名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录了我国西南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省市)寄生于鸡、鸭、鹅、兔、猪、山羊、绵羊、黄牛、水牛、牦牛、奶牛、马、驴、骡、犬、猫的绦虫、棘头虫,共发现102个虫种;其中绦虫95种分布于7科、40属,棘头虫6种分布于3科、3属。  相似文献   

20.
棘豆植物的毒性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棘豆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棘豆属 (Oxytropis DC)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深根豆科草本植物 ,广泛分布于世界诸多国家 ,常造成家畜生产性能降低甚至死亡 ,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草原畜牧业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据美国新墨西哥州牧场统计 ,196 4年母牛未接触棘豆时产犊率为 91% ,1972年开始采食时产犊率为88% ,1975年棘豆危害严重时产犊率降低到 81%。我国有棘豆属植物 12 0余种 ,已报道可引起家畜中毒的有 2 0种 ,其中有 6种分布广、危害较大 (见表 1)。表 1 我国主要棘豆属植物及分布植物名称分 布黄花棘豆 (O.ochrocephalaBunge)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