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满族民居与乡村蒂观特点的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景观价值和宝贵资源。作者着重探索满族民居在塑造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优秀思想,从本质上继承传统满族民居的艺术精神。对传统的满族民居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为设计具有满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世界城市景观出现"趋同化"现象,各地原有鲜明的地域性城市景观逐渐消失。作者通过对现代城市地域特色发展危机和机遇的分析,从城市景观设计中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论,并结合古蔺地区的实例分析,为地域特色城市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是幼儿最直接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在全面分析地域特色在幼儿园环境景观设计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环境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因素,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的设计思想,采用景观色彩、材质肌理、景观造型、植物种植等设计元素,为具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是绵阳市两处具有代表性的后工业景观。对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和126文化创意园的建筑、植物、景观设施等景观元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处景观在满足市政服务和改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的同时,通过创意景观元素,实现了现代文明与三线建设文化的融合,得以三线建设文化为主题的后工业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传承城市文化精神:诠释城市文化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人居文化的活标本——朱家花园,是云南建水县古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的艺术珍品。对朱家花园建筑布局、整体景观特色及空间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朱家花园整体布局、各功能分区景观艺术特色、环境空间艺术特点,并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与评价了朱家花园实景以及其他南方私家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现其民俗文化传统特征。对辽宁满族、蒙古族、朝鲜村和锡伯族村4个民族特色村寨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满族典型特色村寨赫图阿拉村的生态格局、街巷与院落空间、特色民居的功能、空间形态,其建筑材料为土与石材混合。蒙古族典型特色村寨以白音爱里村为例,其选址与布局形式、街巷空间和民居院落有景观特征,其建筑墙体采用"金包银"。朝鲜族典型特色村寨以通江村为例,其自然景观、街巷与院落空间景观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锡伯族典型特色村寨以兴隆台村为例,其自然布局、街巷和民居景观特征是五花山墙。为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域特色元素在景观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应用好地域特色元素,设计出适地的景观效果是每位景观设计师应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哈牡游客专线,海林北站广场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在景观设计的全过程中如何依据该地区的地域特色元素,来进行功能选择和元素融合,设计出适合当地景观特色景观工程,这将对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起到了弘扬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专类园作为体现植物园景观最基本的景观单元,是展现植物园地域特色和造园艺术的重要场所,建设具有地域和场地特色的植物专类园已成为植物园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以贵港植物园为例,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总结归纳等方法,通过分析贵港植物园的自然地理条件、植物资源、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等地域特色元素,从挖掘、糅合和创造地域特性3个方面,探索地域特色元素在贵港植物园各专类园中的应用,为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晓华 《广东园林》2012,34(6):46-49
"莲.溪"艺术园圃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设计原则,浓缩提炼南沙特有的民居建筑"镬耳屋"、水系景观、渔船、渔女、蚝壳花窗和湿地植物等要素,在有限的场地中"因地制宜"进行园林布局,通过借景、透景、添景、遮景、缩景等手法来实现空间景观的渗透,增加景观层次,扩大景观面,主题鲜明突出,内涵丰富,突出展现了岭南地区滨海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地域特色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2方面来体现。文中从青岛市崂山路滨海景观设计案例入手,讨论了滨海景观设计如何突出地域特色的问题;通过挖掘基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从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营建2个方面探讨了崂山滨海景观大道的地域特色营建手法。文化景观主要突出道家文化主题,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细节处体现文化要素;自然景观突出山、海自然环境特色,利用现状自然特征处理滨海与山体景观界面,最终实现凸显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长廊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地域环境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与地域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地域环境已经成为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地域环境在对植物群落制约与影响的同时,植物群落不同程度地也能够反映出相应的地域景观特征.文中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了地域环境对植物景观营造的作用,探究如何运用地域环境条件,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2.
孙小涛  徐惋秦 《绿色科技》2019,(17):251-255
指出了研究地域历史街区建筑有助于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内涵。为了挖掘传统建筑文化、探讨其空间布局和建筑特点,以及目前老街存在的问题。以四川省大竹县城老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大竹老街建筑空间布局及特征、历史文脉、旧城老街改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老城改造的规划思路:保护街道肌理,增加公共空间;延续传统建筑格局--新旧融合;以绿化景观彰显地域特色;延续传统文化,传承城市记忆。研究结果对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意义,阐述城市公园绿地中实施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手法及实践策略。即:梳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将山、水、城、绿有机结合,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绿地。  相似文献   

14.
以东台山公园为例,通过分析当地地域文化和公园具体的景观元素,对森林公园广场与一般城市公园广场进行了辨析,初步探讨了地域文化在森林公园广场表现方式,力图将自然、人文在景观中的融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景观功能和文化表达一致的森林公园广场特色。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延续与乡土材料在景观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具体的实践案例,从地域文化与乡土材料2个层面探讨在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意象的表达策略;它并不是走仿古或复古的路线,而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吸收优秀的地域文化,寻求精神文化与物质景观的契合点为目标,以期通过景观来凸显地域特色,提高人居生活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景观和地域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地域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对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营造地域特色景观的关键在于对地域文化的挖掘。  相似文献   

17.
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将乡村的地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相融合,使地域文化特色与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创作出具有历史时代意义的美丽乡村,提高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乡村活力。分析了乡村地域文化的组成内容及乡村公共空间的特点,提出了乡村公共空间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表达手法,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详 《广东园林》2014,(5):32-36
地域性是聚居景观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地域性的具体体现和载体,也是认识和理解地域性的重要途径。以丹巴县梭坡乡嘉绒藏族的地域景观为研究案例,从地域文化、地形地貌、水系及利用、林地生境、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肌理等6个层面来解读当地文化景观的核心环节,揭示丹巴嘉绒藏族传统地域聚居景观的特征图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对居住环境的日益重视,要求景观设计师不仅重视居住区生态环境营建,还要对居住区的景观特色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地进行表达。以合肥"文一·名门华府"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案例,分析场地所在的徽州古村落特色,阐述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特色植物应用、风水学生态环境营建,总结水口园林对徽州古村落的作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中传承徽州古村落和水口园林特色,探索了居住区景观将地域特点、地方文化内涵和生态与功能融为一体的绿地景观营建。  相似文献   

20.
郑州植物园景观具有典型的中原干旱地区植物园地域性特色。文章从象湖水系和中心景观轴线2方面分析地域历史文化特征的景观营造,根据黄土沟壑地貌、高压走廊绿带及雨水回用系统等景观,分析地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生态设计,并通过对植物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水生湿生植物观赏园和温带植物群落展示区的调查,分析温带植被的景观多样性,探讨具有景观性和生态性的植物园景观文化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